9、母親的恩情(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能夠讀準15個生字(包括二類字)的讀音,尤其是“恩、根、針”等前鼻音和“孟、縫、銘”等后鼻音;
2、通過多種形式朗讀課文,能夠做到字詞音準、句子通順、古詩有節奏;
3、通過指導閱讀文中三個長句子,學習長句的朗讀方法;
4、通過聯系字形和生活實際,領會“恩情”的意思,并通過初讀課文初步感受母親對孟郊的恩情;
5、能按照正確的筆順書寫“報”,重點指導 “報、遲、恩”的書寫,正確、美觀地書寫文中10個生字。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板書:母親 指導讀準詞語
平時生活中,我們怎么稱呼自己的母親呢?(媽媽)
2、這兒還有一個生詞朋友,板書“恩情”,口述:“恩”上面一個因為的“因”,下面一個“心字底”。前鼻音,誰來讀這個詞,“恩”字中哪個部分最引起你的注意?(大大的心字底) “心”字底與什么有關?(感情)從這樣的心中涌出來的感情一定(很深很大很多很重,師動作引導,順著學生的思路),所以恩情就是一份出示手板(深厚)的感情,齊讀,“恩”還能組成哪些詞?(恩重如山、恩愛、感恩、恩師)
3、今天我們來學習一篇課文,講的就是母親的恩情,師補充課題。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
1、生自由讀課文,要求:遇到生字先讀準拼音,再讀讀生字。
2、生自由讀課文;
3、交流字詞
縫補 針腳 銘記
濕潤 撫摸 沐浴
一根 一針針一線線
分屏出示:
①指讀第一屏,哪個字音特別注意,帶讀
針腳:前后兩針之間的距離,看實物
②指讀第二屏,齊讀
撫摸:誰做做個動作給我看?(輕輕地摸)師示范“撫摸”,老師輕輕撫摸著你的頭,媽媽親切撫摸著你的背,有什么感覺?撫摸表達了對你的愛。
誰還發現這排詞語的小秘密?(相同偏旁的字組成詞或兩個字的意思相近)
③指讀第三屏,齊讀
一根:書上說一根白發,還有一根什么?(針、面條、線、粉絲、火腿腸)你們發現沒有,后面的物品都是長長的。
一根表示只有一個,那么“一針針一線線”是不是也表示一個呢?一針又一針一線又一線,很多很多。
④你們真棒!注意了字的音、形,理解字詞的意思。這么多的生字詞能很快讀嗎?
去拼音讀詞。
4、再讀課文
同學們,請把剛才的生詞帶入課文,自由輕聲練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讀不通的地方來回多讀幾遍。
(1)檢查朗讀
課文有幾小節?一人讀一小節。其余小朋友仔細聽,把讀不好的地方,讀不準的音,讀不通的句子畫出來做上記號。
(2)點評
5、文中還有一些比較長的句子,讀的時候不太順暢,你有好辦法把它們讀順暢嗎?自己一邊讀一邊想想辦法。
出示句子,生自由讀:匯報讀
6、指導朗讀詩歌
(1)課文中寫的是誰的母親?
出圖:唐代 孟郊
課前很多同學搜集了孟郊的資料,誰給我們簡單介紹一下:(要更多了解作者需要搜集資料,在很多資料中要學習選擇對課文學習最有幫助的資料。)
簡介:他是唐代的詩人,孟郊一生窘困潦倒,和母親相依為命,46歲才考中進士,50歲到江蘇的溧陽當縣尉,立即回家迎侍老母親到溧陽。想起母親對自己的慈愛和關心,50歲的詩人禁不住新潮澎湃,激動地吟出《游子吟》,這首詩千百年來一直被人們所吟誦,想看看這首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