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的恩情
教材分析:本課以講故事的形式,在文中巧妙自然地引出了古詩《游子吟》,并提供了相關的背景知識,展現了創作本詩的具體情境。有助于學生理解古詩,體會詩人熱愛母親,不忘母恩的思想感情。
教學要求: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游子吟》
2、學會本課10個生字,兩條綠線內的5個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會用“看到”、“忙著”造句。
3、體會母親對子女的關懷、愛護之心,教育學生不忘母親的養育之恩,從小尊重、孝敬父母。
教學準備:圖片、生字卡片
教學時間 兩課時
兩課時
第一課時 一、古詩導入:
同學們一定積累了不少的古詩,誰來展示一下?學生背古詩,
師:你們真了不起,背了這么多古詩。老師這里也有一首古詩,(出示古詩)一起來讀讀。你知道這首詩是誰寫的嗎?簡介詩人
孟郊寫的這首歌頌母愛的詩,真摯感人、流傳千古,在這首詩背后還有一個母子情深的感人故事,想知道嗎?我們今天就一起來學習《母親的恩情》這一課,齊讀課題。打開書,讀讀課文《母親的恩情》這一課。邊讀邊標出自然段,圈出生詞,把句子讀通順,難讀的地方多讀幾遍。
二、初讀
1、生讀課文
2、出示生字詞
師:認識了生字就能更好的理解課文,這些生字誰都認識了?
指名讀、開火車讀、
師:去掉拼音誰還認識它們?齊讀 師評價:這么短的時間就認識生字了,同學們真聰明!
3、師:這篇課文共有幾個自然段?誰愿意起來讀給大家聽一聽?
師:其他同學認真聽,在心里跟著默默地再讀一遍,讀完課文,你知道了什么?
生評價 師評價:你們真能干,這么短的時間就把課文讀通順了,可能有些同學讀得還不熟練,不要著急,在我們下面的學習中可以繼續練習。
師:讀完課文,你知道了什么?(這篇課文是寫孟郊的,孟郊寫的游子吟,孟郊的母親很愛他,母親的恩情
三、細讀感悟
你從文中哪些地方體會到了母親的恩情?
1、生讀課文
2、出示插圖一:
(孟郊要出遠門了,母親正忙著干什么?)
從圖上你還看懂了什么?
從哪些句子中能看出來? 出示句子:夜深了,一句,理解:夜深了 一針針一線線地縫著(對比一針一線)。ê芗毿模苡眯,縫的時間很長)母親把深厚的愛都融入到這一針一線中去了,把母親著深厚的愛用你的朗讀表達出來,讓我們感受到母親的恩情。
省略號的意義
她還會想到什么
出示:夜深了,母親還在油燈下一針針一線線地縫著。
b.點出:“深、還在、一針針一線線”
c.你覺得母親怎么樣?(很辛苦,對兒子的關懷無微不至,體貼入微)
誰能把這個意思讀出來呢?自由、指名、齊讀
(3)師指圖:你們看,母親一針針一線線縫補得多么認真!她的眉頭緊瑣,雙眼充滿了憂郁。此時,她的心里在想些什么呢?
a.指名說說。
b.出示:她一邊縫一邊在想,孩兒這回出遠門,還不知道什么時候才能回來……
指導朗讀:哎,不知道孩兒什么時候才能回來呀……這時候母親是一種什么心情?(擔心、擔憂)誰能把母親此時的心情讀出來?指名、齊讀
第二自然段
1.出示插圖二:師口述,深夜,母親為兒子細細地縫補著衣裳。第二天清早,母親把孟郊送到村外,仔細看圖,母親拉著孟郊的手會對孟郊說些什么?指名讀,這時,她的心情又是怎樣的呢?(擔憂、擔心、舍不得有希望孩子有所作為),把母親這種復雜的感情讀出來。應該用一種什么語氣來讀。(用一種期盼、不舍的語氣來讀)母親還會叮囑些什么?請大家自由看圖讀讀第二自然段,想一想:母親會對孟郊說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