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成的風景――《母親的恩情》(實錄)
師:同學們,剛才我看到有一個同學有一支神筆,把課文第一小節上面的圖補得真讓老師佩服。真是畫龍點睛!
。▽W生們迷惑不解。)
師:告訴大家,他呀,給孟郊的媽媽戴上了一幅眼鏡!
。▽W生有的掩著嘴巴笑起來了。)
師:你們猜猜,他為什么要畫上眼鏡啊?我覺得,他一定是有自己的道理的!
(學生們猜測起來了。)
生:這還用說,你看,古時候沒有電燈,孟郊的母親在油燈下縫補衣服,眼睛都快瞇成一條線了。
師:在這么昏暗的燈光下,孟郊的母親還忙著給孟郊縫補衣服,你們想對她說什么?
生:我想說,你太辛苦了,你休息一下吧。
生:我想說,你的頭發都白了,你的眼睛也一定看不清楚了,你還想著自己的孩子。
師:是啊,剛才那位同學一定是體會到了孟郊母親的這一片愛心,所以給她戴上了一幅眼鏡。
師:不過,另外一筆,可更妙了,這位同學啊,給圖上,添了一串眼淚水。
你們看――(我打出了第一小節的最后一句話:她想,孩兒這次外出,還不知道什么時候才能回來……
我覺得呀,這眼淚水,真像這句話中的省略號,這位同學,一定是認真讀了課文才這么畫的。(這位同學有些害羞起來。)
師:誰來讀讀這句話。
。▽W生讀。)
師:這省略號,真像孟郊母親的眼淚水啊,你們從省略號里讀出了什么?或者,從這眼淚水里讀懂了什么呀?
生:這省略號寫的可能是,孩子這次出去,不知道什么時候才能回來,我真掛念他呀!
生:孩子出遠門了,我一個人在家,再也看不到他,真寂寞啊!
生:孟郊出門在外,如果路上碰到壞人可怎么辦呀!
師:孟郊的母親是擔心孩子的安全啊。
生:孟郊一個人到遠方去,不知道能不能吃飽,會不會感冒。
生:冬天到了,孩子會不會照顧自己呀,我好難過啊,你要早點兒回來啊!
師:是啊,這一串省略號真像小朋友畫的這一串淚水,可孟郊的母親把這些都沒說出來,也沒流下眼淚,她一定把她的關心,都縫進衣服里去了。我們一起再讀讀這句詩:
生:(齊讀)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反思:
課堂不僅僅是預設的,而且還是生成的。教材中蘊涵著豐富的創造性因素,在學生與文本對話的過程中,教師應該時時留心,敏銳地捕捉住生成的契機,挖掘教育因素,及時引燃,巧為點撥,讓教材“增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