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風》教學預案
[教材簡介]
這是一篇貼近兒童生活的新教材,主要講了三個小朋友在畫畫時用不同的景物變化描繪出了風的樣子.使學生懂得要勤于觀察生活,遇到問題要多動腦筋,敢于創新.
[學生分析]
二年級的學生邏輯思維較差,對課文的感知主要是通過朗讀理解,但學生對自然的感受已經有了一定的認識與積累.
[設計理念]
《課標》指出"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本設計力求讓學生真正地走文本,融入角色,領會文中小朋友的創意及文中蘊含的道理.
[預設目標]
會認7個生字,會寫12個字;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閱讀課文,領會文中小朋友的創意;
懂得事物之間是有聯系的,遇事要善于動腦筋想辦法.
[預設重,難點]
學習課文4-8自然段,理解宋濤,陳丹,趙小藝畫風的方法,感受大自然中風動的景物,從而養成仔細觀察,學會積累的習慣.
[預設時間]
2課時.
[預設流程]
第一課時
一,創設情境,揭示課題
1,猜謎激趣,導出"風".
"云兒見它讓路, 花兒見它點頭. 小樹見它招手, 禾苗見它彎腰."
2,說說有關風的詞語.
3,板書課題,針對課題質疑.
二,初讀感知,認識生字
1,帶著問題,初讀課文.
2,利用三個主人公的名字學習生字,并結合板書.
三,學習課文,讀中感悟
1,學習第1段.
(1)出示掛圖,師引讀第1自然段;
(2)過渡:這時候,有個愛動腦筋的小朋友提出了個什么問題
(指名回答)
2,男女生分角色讀2,3自然段.
3,學習第4-8自然段.
(1)默讀,思考:他們是怎樣畫風的,動筆畫出有關句子;
(2)趙小藝是怎樣畫風的
①結合生回答,師板畫"一面旗子";
②畫風怎么畫成了一面旗子 (生找出宋濤的話)
③指導讀(師誰能把這面旗子讀得飄起來 )
a,指名讀
b,分組賽讀
(3)陳丹,宋濤,趙小藝還畫了些什么
①結合生答,師板畫:"彎彎的小樹""斜斜的雨絲""風車";
②各種形式讀6-8自然段.
小結過渡
師:通過剛才的學習,我們知道了,風雖然看不見,摸不著,但可以通過別的事物來表現,只要善于動腦筋,什么問題都會解決的,從你們自信的小臉上,老師發現如果讓你們來畫,一定會畫得更多.
四,啟發想像,拓展延伸
1,閉眼想像,師描述.
師:請小朋友閉上眼睛:聽,風兒向我們吹來,有徐徐的微風,有可怕的龍卷風……在風中呀,許多事物發生了變化,高高的天空中,清澈的小河邊,碧綠的山坡上,人們身上穿的,桌上擺的,陽臺上掛的等等等等,如果讓你們也來畫風,還可以畫些什么呢 一起來說說吧!
2,即興作詩,暢所欲言.
(1)出示句式:
"風來了,風把 吹 了,風藏在 里".
(2)生即興作詩
(3)師根據生答填
如:風來了,
風把小草吹彎了,
風藏在彎彎的小草里.
(4)齊讀自創小詩《起風了》
師:瞧瞧,老師把你們說的串起來就變成了一首小詩,我們一起來朗讀欣賞一下你們共同的杰作.
3,小結,鼓勵創新.
師:同學們想像力真豐富.只要我們開動腦筋,敢于想像,就一定能把想做的事做好!下課后,我們就把風兒畫下來,寫下來.
五,指導書寫"陳""轉"
(1)生觀察,用"我發現……"說話;
(2)師范寫,生書空;
(3)生練寫;
(4)展示,評議,訂正.
第二課時(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