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不要送傘來》教學設計
生1:我要做個勇敢的孩子。
生2:我要向警察叔叔一樣勇敢。
生3:小鳥在樹枝上歡快地唱歌。
生 :……
(四)實踐創(chuàng)新,拓展思維。
1、生活中什么事我們可以做,大人卻代勞了,你打算今后怎么做?
2、下雨了,如果你媽媽未給你送傘,你會怎樣對媽媽說?
出示句示,模仿說話
媽媽,不要 ,我 。
,不要 ,我 。
,不要 ,我 。
3、讀課文,仿照課文自編。
()、認真讀,體會課文內(nèi)容和表達形式。
()、自編后,同桌交流。師指名反饋。
生:奶奶,不要再給我疊被子了,我已經(jīng)長大了,自己能做。
生:爸爸,不要再給我整理書包了,大孩子能做的事,我也能做。
生:……
(五)指導學字
1、難字書寫指導
彩:左上是“爪字頭”,右下是“木”字,最后一筆“捺”應寫成“點”。
喜:上十,中豆,下口,注意三橫的長短。
2、學生練寫,自評,展示寫得好的作業(yè)。
3、教師范寫,學生邊觀察邊書空。
4、在練習本上練習寫生字(教師巡視,個別指導)。
教學后設計:
七、教學反思:
《媽媽,不要送傘來》一課的教學中,依據(jù)學生的個體差異和多數(shù)學生的需求,以“一切為了學生的發(fā)展”為出發(fā)點。在課文的理解中,尊重學生獨特的朗讀感受,使學生充分朗讀,形成自己的朗讀見解。如:當我讓孩子說說在下雨天,如果媽媽來給你送傘,你會怎么說時?有的學生就說:“媽媽,我喜歡在雨中奔跑,我喜歡雨絲打在臉上。”還有的學生說:“媽媽,我再也不是你眼中的嬌氣包了,這點雨淋不壞我,請不要送傘來。”從學生的精彩發(fā)言中我感覺到,學生的潛能得到了發(fā)揮,在生字的識記中,以各種形式進行認讀,使學生逐漸養(yǎng)成了主動識字的習慣和獨立識字的能力,并提高了識字教學的質(zhì)量,同時也體現(xiàn)了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擺正了教師和學生的位置,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