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井觀天》教學設計4
3、重視寫字指導,體現識字與寫字相結合精神。四、再讀課文──讀通 1、自由讀課文,讀通讀熟。
2、配樂朗讀,感受全文。 1、出示“我會讀”圖標,要求學生自由讀,讀通、讀熟。
2、播放音樂,指導學生配樂朗讀。 在展示和交流中讀書,在語言環境中識字。五、細讀課文──感悟 1、自讀課文第一自然段,了解青蛙和小鳥所處的不同位置。
2、再讀課文,找出小鳥和青蛙的三次對話。
3、看圖練讀第一次對話。
4、感悟第二次對話:
⑴ 讀出青蛙和小鳥有什么不同的看法。
⑵ 用“因為……所以……”說說為什么會有這種不同的看法。
⑶ 實驗體驗:井底看天。
5、朗讀感悟第三次對話:
⑴ 自由讀,邊讀邊想:小鳥和青蛙第三次對話應用什么語氣?
⑵ 小組分角色朗讀,讀出不同的語氣來。 1、根據學生悟出青蛙和小鳥的位置板書貼畫。
2、通過板書的變化,展現青蛙和小鳥的不同觀點,做好情感的鋪墊。
3、和個別學生交流,聽聽學生的朗讀和讀后的感受。
4、深入學習小組聽學生朗讀,選擇讀得好的同學在全班展示。
5、相機復現生字“沿、信、際”,感悟積累詞語:“無邊無際,因為……所以……”。 1、體現自讀自悟。
2、給學生創設展示分角色朗讀和個性化朗讀的機會。
3、體現以學定教,以及朗讀與識字結合思想。
4、適時組織生字復現鞏固識字。六、再讀課文──回歸 1、小組合作,分角色朗讀全文。
2、選擇自己喜歡的角色,表演朗讀。
3、師生合作,分角色朗讀表演。
4、依據畫面,為自己喜歡的角色配音。 1、傾聽學生朗讀,指導學生體會“自信、傲慢和誠懇、勸告”兩種不同的語氣。
2、師生合作,分角色朗讀,讀出不同的語氣。
3、放影cai課件,指導學生依據視頻配音。 1、現整體感悟。
2、在活動中朗讀,激發學生興趣。
3、培養有感情的朗讀。七、續編對話──拓展 1、說出你對小鳥和青蛙的不同看法。
2、小組學習,續編第四次對話。
3、全班交流續編第四次對話。 1、指導學生挖掘本故事的寓意:要做見多識廣的小鳥,不做思想狹隘的青蛙。
2、與學生一起想象續編對話:假于青蛙跳出井口后,他會怎樣對小鳥說? 續編對話,拓展知識,激發了學生興趣,培養學生說話能力。
【實踐活動】
1、問問大人或上網查閱,看看天究竟有多大?
2、把這個故事和續編的部分講給爸爸、媽媽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