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夕陽真美
【教學目標】
1、 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全文,背誦課文。
2、 以多種方式朗讀課文,理解詞語,把握課文內容,感受夕陽西下的美景,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感情。
【教學重難點】通過多種形式的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夕陽美是本文教學的重點,也是難點。
【教學準備】根據教學需要搜集夕陽圖片,并將夕陽西下的整個過程制作成課件為教學服務。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感受美。
1、上節課,我們一起學習了——課文23《夕陽真美》(齊讀課題)
2、課文寫了:傍晚,爺爺奶奶帶著我去看日落。這節課,老師也帶小朋友一起去看看美麗的夕陽,好嗎?(課件出示夕陽組圖,學生靜靜地欣賞)
3、課件演示夕陽落山過程,學生一邊靜靜地欣賞,一邊聽老師以課文2、3、4自然段動情描述。小朋友,欣賞了美麗的夕陽,你想說什么嗎?引導再次讀課題:夕陽真美!
【設計意圖:雖說夕陽經常能見到,但是,很少有學生真正特意去欣賞過。“耳聽為虛,眼見為實”,所以,借助多媒體讓學生一邊欣賞美麗的夕陽,一邊靜聽老師的范讀,既加深了夕陽在學生頭腦中的表象,又使學生對課文所描寫的情景有了整體上的把握,奠定了感情基調,利于學生將圖像信息轉化為語言文字,順利地理解課文,并有感情地誦讀課文,為后面的教學搭橋鋪路!
二、品讀課文,欣賞美。
1、過渡:課件中的夕陽讓我們贊嘆不已,課文中的夕陽也會讓我們流連忘返的。下面就讓我們打開書本,一起找找課文中的美麗夕陽吧!
2、請小朋友自由讀讀課文2、3、4三個自然段,找一找夕陽位置的變化,老師給你三個詞“先……接著……最后”,你能試著說說夕陽位置的變化嗎?(夕陽先是西斜,接著慢慢地往下沉,最后走到了西山的背后即落山)
【設計意圖:新課標倡導學生自主學習,讓學生帶著問題充分地閱讀課文,在閱讀中主動尋找答案,發揮了學生的主體性,鍛煉了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培養了良好的讀書習慣。同時三個先后連詞的概括,幫助學生更清晰地把握了文章結構,對夕陽落山的先后順序也更清楚了。】
3、是啊,夕陽就像一個頑皮的孩子,不停地跑動著,連他四周的景色也跟著變化著。下面我們就去仔細欣賞一下吧!
(1)、學習課文第二自然段。
①、自由讀課文第2段,思考:傍晚的太陽與中午的太陽有什么不同?當我們的眼睛直視中午的太陽時,會覺得怎樣?(睜不開眼;眼很酸)用課文中的詞語說就是——刺眼。而西斜時的太陽呢?(比較柔和)用課文中的話說就是——收起了刺眼的光芒。指導朗讀,讀出此時太陽光的柔和。
【設計意圖:將語文的課堂教學與生活鏈接,借助生活經驗,采用比較的手法,突破難點,指導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文語言,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②、此時的天空——一片深藍。出示圖片,欣賞感受天空的深藍,引導說話:藍的像……(透明的藍水晶、深邃的大海)指導朗讀好這一句。(比賽讀)
【設計意圖:“說”是語文教學的又一訓練重點。在教學實踐中我們要非常重視學生讀與說的有機結合。指導學生通過畫面的直觀感受,發揮自己的想象,給抽象的詞尋找生活中的具體形象,進行說話,使學生對“深藍”一詞理解更透,更深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