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夕陽真美
③、此時的夕陽不僅將自己變成了一位溫柔的姑娘,還裝扮了連綿起伏的西山呢!
▲連綿起伏的西山是怎樣的呢?誰來指導老師畫一畫。老師在學生的“指導”下板畫連綿起伏的西山,邊畫邊引導學生理解:“連綿”是指山一座連著一座,“起伏”是山有的高有的低。板畫后,請學生邊用手比劃邊讀好這個詞語。
▲課件出示圖片理解“披著夕陽的余暉,顯得十分壯麗”一句。學生欣賞圖片時,師描述:太陽的余暉一會給群山披上了紅色的披風,一會又披上了紫色的霞衣,一會又披上了藍色的風衣……使得連綿起伏的西山更壯觀,更美麗了,這就叫——“壯麗”(齊讀)。“十分”換詞理解,指導朗讀好“十分壯麗”。
▲指導讀好“連綿起伏的西山披著夕陽的余暉,顯得十分壯麗”這整個句子。邊想象著畫面邊讀。
④、西斜時,溫柔的陽光,深藍的天空,壯麗的西山,多美呀,誰能把這段話連起來讀美了?比賽讀、評議讀課文第2自然段。
⑤、這么美的夕陽,你想永遠留在自己的心中嗎?師指導看圖背誦課文第2自然段。自由練背,齊背課文。
⑥ 、聽了小朋友的介紹,我忍不住贊嘆起來——夕陽真美!(齊讀課題)
【設(shè)計意圖:這個環(huán)節(jié)主要通過簡筆畫板演、動手比劃、直觀感受、換詞理解等方法引導學生理解“連綿起伏、壯麗”等詞語,繼而理解句子,使得文字、畫面、語意三者自然結(jié)合在一起,易于學生理解課文,感悟課文,誦讀課文,并對夕陽產(chǎn)生由衷的贊嘆與熱愛之情。在教學中,采取多種教學手法,將閱讀的方法滲透其中,既能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又能為學生今后的自主閱讀引路。】
(2)學習課文第三自然段。
①、時間催促著夕陽,夕陽慢慢地走著,想看看下沉時的夕陽美景嗎?請小朋友自由讀讀課文3自然段,把你喜歡的美景畫出來,多讀幾遍,待會讀給大家聽。
②、指名朗讀覺得美的句子,并交流。
▲出示:它那圓圓的臉漲紅了。你什么時候會漲紅了臉?(害羞、緊張)太陽就像一個小姑娘羞紅了臉,又圓又紅的臉蛋,多么可愛啊!指導有感情朗讀。
▲太陽不僅給自己抹上了腮紅,還把身邊的云染成了各種顏色,有……(黃色)有……(紅色)有……(紫色)還有……你從哪里看出來的?理解“……”的用法,誰能用一個成語把這些顏色都說進去?指導朗讀好這一句,將太陽的可愛、顏色的豐富讀出來。
▲“太陽慢慢地往下沉”,太陽為什么走得那么慢?讀出太陽的留戀不舍。讀好這一句話。
③、有感情地練讀課文第3自然段,比一比,誰讀的夕陽更美?
④、當太陽依依不舍地下沉時,它那圓圓的臉漲紅了,多像抹了腮紅的小姑娘啊!它還讓周圍的云朵都披上了五彩的霞衣。見到如此美麗的夕陽,我們?nèi)滩蛔≠潎@道:夕陽真美!(齊讀課題)⑤
【設(shè)計意圖:一篇好的文章不會浪費一個標點。“……”的理解,既是理解課文的需要,也是積累寫作方法的需要。抓住“……”引導學生想象夕陽將云朵染成其他顏色的畫面,填補了課文的空白,使得課文更豐滿了。萬物因為有思想而動人。引導學生理解夕陽“慢慢地往下沉”是對天空的留戀,當孩子們體驗到這一點時,再來讀課文就更有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