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家與牧童》教案
教學目標:
1、結(jié)合生活資料、文本語境,識記和理解生字、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畫家和牧童的優(yōu)秀品質(zhì)。
3、引導孩子懂得“錯的就是錯的,對的就是對的”正確的價值觀。
教學重難點:體會畫家和牧童的優(yōu)秀品質(zhì)以及實事求是的價值觀。
教學切入點:抓情感體驗,感悟畫家和牧童的優(yōu)秀品質(zhì)。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激發(fā)興趣
唐朝有位著名的畫家他很喜歡畫牛,他畫的牛就像真的一樣。讓我們一起去欣賞他的兩幅畫吧!(播放課件,出示《歸牧圖》《三牛圖》)
1、這兩幅名畫一幅叫“三牛圖”,一幅叫“歸牧圖”。是我國唐朝一位叫戴嵩的畫家畫的。(板書:戴嵩)指導學生讀準字音,強調(diào)“嵩”與“高”讀音的區(qū)別)今天我們來學習一個講他和牧童的故事。(板書:畫家和牧童,“畫家”寫得大,“牧童”寫得小。)
2、看了課題,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生:畫家寫得大,牧童寫得小。)大畫家和小牧童之間到底發(fā)生了一件什么事呢?
二、整體感知課文。
1、下面讓我們自由朗讀課文,一起到課文中去看看吧。
2、這篇課文有許多生字,都影響咱們讀課文了,一起把它們請出來吧!
(1)戴:早上起來我們要戴紅領(lǐng)巾,天氣熱要戴帽子,太陽光強烈要戴墨鏡。冬天冷時戴圍巾。
(2)購:你在生活中見到過這個字嗎?在哪見過?(鼓勵學生生活中識字的興趣。)
(3)慚愧。說一句話。
(4)墨,你是用什么方法記住的?(加一加,編兒歌。在帶到課文中聯(lián)系詞語識記。如濃墨涂抹)
(5)抹,拱,批,比較識記。做動作識記。和抹交朋友,指導書寫抹。
3、同學們讀得很投入,相信一定能流利的朗讀課文了,老師想聽聽你們美妙的讀書聲,愿意展示一下自己嗎?(指名請同學朗讀)
三、朗讀感悟,品味語言。
1、自由讀課文1-4自然段,找出戴嵩是著名畫家的句子。
全班交流。隨學生回答朗讀有關(guān)句子:
(1)他的畫一掛出來,就有許多人觀賞。理解“觀賞”,用“一……就……”說話練習。
(2)看畫的人沒有不點頭稱贊的,有的人還爭著話大價錢購買。換種說法說句子:看畫的人都是點頭稱贊的,有錢的人還爭著花大價錢購買。
(3)戴嵩沉思片刻,決定畫一幅《斗牛圖》。理解“沉思”“片刻”,教學多音字“斗”。
(4)他一會兒濃墨涂抹,,一會兒輕筆細描,很快就畫成了。戴嵩的畫不僅畫的好,還畫的快?你發(fā)現(xiàn)了嗎?學生找句子“沉思片刻時,還有一會兒,一會兒”(板書“畫得快”)
(聯(lián)系插圖理解“濃墨涂抹”和“輕筆細描”。讓學生讀句子,用“一會兒……一會兒……”說話)
(5)圍觀的人看了,紛紛夸贊。抓住“絕妙之作、活、神筆”,讓學生明白戴嵩的畫技超群。(引導學生讀出夸贊的語氣)
師:是啊,戴嵩的畫畫的這么快,這么好,怪不得圍觀的人紛紛夸贊,我們一起去讀一讀吧!練習用贊美的語氣讀這兩句話。
師:請同學們看圖,如果你在場,你會怎樣夸贊戴嵩呢?(生1:你畫得話太像了,就像神仙畫得一樣!生2:你畫得畫畫得多好呀,世界上再也找不出比你畫得更好的人了!生3:哎呀,畫家你真了不起!我要是能畫出這樣的話該多好啊!)像你們這樣你一言我一語就叫作紛紛夸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