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勸阻》口語交際教學設計(通用6篇)
《學會勸阻》口語交際教學設計 篇1
☆ 教學目標
1.要求學生根據圖意和提示,先練說勸告用語,再分角色表演,讓學生在練習勸阻的過程中學習和掌握勸阻的技巧。
2.通過練習讓學生懂得,對別人正確的批評意見要樂于接受,對別人及時的提醒和幫助要表示感受。
☆ 教學重難點
通過勸阻練習掌握的技巧。
☆ 教學準備
表演用的道具。
☆ 設計思路
《學會勸阻》是與學生日常生活聯系十分密切的交際內容,他們在平時的生活中經常要碰到去勸阻別人,但由于學生的年齡較小,缺乏一定的生活經驗,對如何去勸阻別人缺乏一定的技巧,因此需要教師積極地加以指導。
插圖的內容再現了學生的生活場景,教師可巧妙的利用圖片創設一定的交際情景,使學生饒有興趣地投入到口語交際的實踐中去,讓學生通過自己的觀察、思考、想象來豐富自己的語言,知道怎樣來勸阻別人。在學生具備了交際意識的基礎上,教師可讓學生有選擇地扮演圖畫中的角色,讓每個學生都動起來,積極地參與表演,通過不同層次的演練及不同的評價方式,讓學生在實踐中獲得成功,在評價中學會勸阻別人,初步掌握與人交往的藝術。
“口語交際課”是口語交際訓練的主陣地,而日常生活則是學生鍛煉口語交際能力的另一有效途徑。本課結束時,教師以充滿激qing的話語鼓勵學生把學到的本領運用到生活中去,不斷地提高自己的交際能力。
☆ 教學過程設計理念 一、創設情景,激發興趣
老師描述:一天,二(2)班的江曉寧等幾位同學一起出去散步,一路上他們碰到了幼兒園的小朋友在做一些危險的事情,你們想一想江曉寧他們看到了會怎么做?
二、指導看圖,理解圖意
1.教師同時出示四幅圖,引導學生仔細觀察:請小朋友仔細地看看這幾幅圖,說說圖上畫了些什么事,結果怎么樣?
2.學生各自選擇圖畫練習說話。(選擇自己喜歡的圖畫,說說圖上的意思,比比誰說得最詳細。
3.指名說圖意,(想說幾幅就說幾幅。)師生共同評價。(評價時教師引導學生抓住勸阻的語言進行評價。
小結過渡:這些同學看到別人危險的舉動都能上去勸阻別人,那么在勸阻別人時我們該怎樣做到以理服人呢?小組討論一下。
三、討論交流,評價練說
1.小組討論,說說自己會怎樣去勸阻別人!
2.小組派代表發言,同學相互評價,比比誰說得好?
3.指名說說自己的勸阻方法,師生共同評價。
四、當堂演練,促進提高
1.過渡:剛才大家討論得很有收獲,自己總結出了兩條寶貴經驗。在勸阻別人的時候,一是態度要熱情;二是要把不正確行為的危害說清楚。下面,請同學們自己選擇一幅圖,找你的小伙伴,輪流練習表演,表演前一定要想好怎樣勸阻才能讓對方聽進去。
2.學生自由組合練習表演。
3.指名上臺表演。評議:表演態度是否自然大方、說話口齒是否清楚,是否注意禮讓貌。
4.評選最佳“演員”。
5.指名表演。
6. 教師小結:日常生活中,我們常常會碰到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怎樣去勸阻別人,小朋友都學了一手,老師希望大家能用自己的真誠去勸阻別人,避免一些危險的事情發生! ±脤W生的好奇心,創設學習的情景,拉近了教材與學生的距離。
讓學生自己選擇圖畫,充分尊重了學生的學習意愿,滿足了不同水平學生的學習需要,讓每個學生都享受到學習的快樂。
盡管學生對勸阻別人有了一定的概念,但對勸阻的藝術還不甚了解,此時讓學生展開討論,集思廣益對學會勸阻有著積極的意義。
為學生創造了口語交際的時間和空間,就能讓他們在參與評價中有所收獲。
當堂演練,讓學生通過具體的交際實踐,來掌握交際的方法和技巧,提高口語交際的能力和水平。
《學會勸阻》口語交際教學設計 篇2
教材分析
“學會勸阻”是蘇教版小學語文教材第五冊第一單元的口語交際練習。這次練習的訓練要求是:再現生活情境,指導學生在情境中練習勸阻,學會勸阻;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社會責任感和解決生活中實際問題的能力;谶@樣的要求,在教學時,應重點指導學生掌握勸阻要領,并在反復的勸阻實踐中促進知識向技能的轉化。勸阻的對象是生活中不正確的行為,行為人往往意識不到自己的行為不當,在勸阻時應指出行為錯在何處,使勸阻更有說服力,這是教學的難點。
教學過程
一、回憶生活,激發學習動機
1.交流生活經歷。
啟發學生回顧自己的生活,圍繞下列問題展開交流:你們在日常生活中,遇到過哪些不正確的行為?你們是怎樣想、怎樣做的?結果又是怎樣的呢?
2.揭示“勸阻”概念。
由學生的回答自然引出“勸阻”一詞,并引導學生簡要地講一講自己的理解。
3.激發學習動機。
學生的勸阻有時無效,這是學生感到困惑的地方。教學時可啟發學生體驗這種困惑。
二、研討案例,探究勸阻要領
1.提示要求。
2.呈現案例。
以教材中第一幅圖為素材,制作一段錄像。
案例:張明和李響在高壓電線旁放風箏,玩得非常開心。這時,江曉寧急切地跑來,對他們說:“喂,你們不能在這兒放風箏!”張明不服氣地說:“我說班長大人,你管得也太寬了吧!”江曉寧著急地嚷起來:“在這兒放風箏是非常危險的,快離開這里。我是好心好意,你們怎么不聽我的話呢?”李響說:“不就是放風箏嗎,值得你大驚小怪嗎?”說完,他們再也不理江曉寧,專心地放他們的風箏。
3.討論案例。
先展開小組討論,再組織全班交流,得出結論。
4.換位思考。
(1)如果你和同桌就是錄像中的張明和李響,你們會接受怎樣的勸告?
(2)通過學生的討論,歸納出有效勸阻的要領:
①總的要求:態度誠懇,表達清楚,語氣恰當。
②講清三個方面的內容:
稱呼和禮貌用語,自己的建議,能說服人的理由。
三、運用知識,嘗試勸阻練習
1.提供閱讀材料。
憑借上面的案例,讓學生認識到,有不正確行為的人往往意識不到自己錯了,所以在需要講清的三個方面的內容中,能夠說服別人是重要的。為了做到這一點有時必須講一些能夠促使被勸人醒悟的知識,讓他聽了心悅誠服。在激起了學生的閱讀期待后,向學生提供一篇有關電學常識的文章。
2.師生配合表演。
由教者和另一位同學扮演放風箏的同學,指名扮演勸阻的同學。
教者可故意不輕易聽從勸阻,“逼”學生將理由基本說清楚、說到位后,才表示愿意接受。其余學生邊看邊做好評價的準備。
3.評價師生的表演。
評價的重點內容:學生的勸阻哪些地方好?哪些地方需要改進?怎樣改進?
舉例:江曉寧指著高壓電線桿,著急地對他們說:“你們看,這里有高壓電線,上面有十幾萬伏的電壓,風箏碰到上面,人就會有觸電的危險。一旦觸電,在極短的時間里就會沒命的。請你們趕快離開這兒,到那邊的空地上去放風箏。”張明和李響聽了,驚得瞪大了眼睛,趕緊道了謝,遠離了高壓線。
四、合作學習,參與勸阻實踐
1.學生互相請教有關消防、環保和用水衛生的常識,為小組學習做好鋪墊。
2.小組合作表演。
學生從教材的其余三幅圖中選擇一幅,在小組內進行角色分工,然后表演。組內其余學生當導演,負責指導本組同學的表演,重點指導勸阻的同學。
3.自愿上臺表演。
以小組為單位到講臺前表演,全班同學對照勸阻的要求,對每小組的演練,肯定優點,提出具體的改進意見。
五、擴展訓練,體驗成功樂趣
1.教者教育學生:課本上只列舉了四種不正確行為,生活中類似的行為還有很多。我們要通過努力,勸告人們改正自己的錯誤。
《學會勸阻》口語交際教學設計 篇3
教學要求
1、通過練習初步掌握勸阻的技巧:態度熱心誠懇,說清楚不正確行為的危害。
2、通過練習讓學生懂得,對別人正確的批評意見要樂于接受,對別人及時的提醒和幫助要表示感謝。
教學重、難點:說清楚不正確行為的危害
一、創設情境,激發學習動機
1、陽春三月,春光明媚,草長鶯飛,正是旅游踏青、放飛風箏的好季節,讓我們背上旅行包、帶上風箏,唱一首《郊游歌》,一起到郊外游玩,好嗎?全體起立,出發啦。ㄗ咦咦咦咦摺┛,石橋彎彎,聽,流水嘩嘩,走過月牙般的小橋,河邊青青的楊柳已向我們揮手。樹林里一片生機勃勃,小樹們正歡快地向上長呢!來到草地上,百花盛開、爭奇斗艷的景象讓我們陶醉。可是,不經意間,我們看到了什么?(一位小朋友隨地亂扔香蕉皮)此時此刻,你會對他說些什么?(破壞環境。評:這是一件不文明的事情。)(容易摔跤。評:那可不是一件小事。)這兩位同學說得多好呀!相信這位小朋友再也不會亂扔果皮了。
2、其實,像剛才小朋友那樣,當看到別人在做比如亂扔香蕉皮等不文明的、有危害的事情時,我們及時地勸告他們停止這種行為,這就叫做“勸阻”(板書:勸阻),跟老師一起來板書:勸,左邊一個“又”,右邊一個“力”。阻,左邊一個耳朵旁,右邊一個“且”。一起讀課題。誰能通過給它換個詞語的方法來理解“勸阻”的意思?(勸說、勸告、阻攔、阻止)“勸阻”可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其中還有很多學問呢!現在,我們就來學會如何勸阻,好嗎?(板書:學會)
二、研討案例,探究勸阻要領
1、勸阻完這個男孩后,接下來,讓我們邁著輕快的步伐繼續前行,去尋找一塊可以放飛風箏的地方。哇,此時碧藍碧藍的天空風箏已經滿天飛,每個人的臉上樂開了花。哎呀,不好,有兩位小朋友在哪放風箏(在高壓線下放風箏)“高壓線”什么意思?這可是一件危險的事情。我們應該及時勸阻。瞧,江小寧小朋友已經在我們之前去勸了。讓我們先來聽聽她是如何勸阻的。(播放錄音)
2、江曉寧勸這兩位小朋友別在高壓線下放風箏,兩位小朋友有沒有聽從她的勸阻呢?(沒有)為什么會沒有聽從她的勸阻呢?請同桌的小朋友先自由地討論討論。
3、知道為什么了嗎?
(因為她不懂禮貌?)應該怎樣稱呼?(小同學;兩位小朋友,你們好)是啊,我們首先應該態度誠懇
(她只是說在高壓線下放風箏很危險,可是沒有說出危險在哪?別人怎么會相信呢?)光指出錯誤還不夠,要想說服別人就得說出充分的理由。(板書:理由充分)應該怎么說(高壓線下放風箏容易觸電。)對,當我們觸到36伏以上的電壓時就有生命的危險,你們不知道,高壓線上有十幾萬伏的電壓,風箏碰到上面,人就可能觸電身亡。其實,在高壓線下放風箏除了導致人觸電身亡,還有一種危害,是什么?(風箏纏上了高壓線,容易斷電。評:引起電路中斷,給我們的工業生產和居民生活帶來很大的不便。)誰能把大家剛才說的理由連起來說一說,試著去勸勸這兩位小朋友。
4、由于你們的提醒,江曉寧知道了應該怎么勸,聽,這次她又是怎么勸阻的呢?(播放錄音)這次,兩位小朋友聽從了她的勸阻了嗎?(聽從了)所以,我們在勸阻別人時,一定要記住:態度熱心、說清危害。瞧,最后他倆向江曉寧表示了感謝。(板書:表示感謝)
三、運用知識,嘗試勸阻練習
玩了很長時間,你們累嗎?我是真的有點累了,腰酸背疼,兩腿發軟。誒,前面正好有一塊綠油油的大草坪,讓我趕快去躺一會吧!可以嗎?(不可以)
生:小草被你壓著,可能會斷的。
師:沒關系,它又不會疼,我就躺一會。
生:小草也有生命呀!被你壓疼了,也會哭的,還有可能會導致受傷。
師:哦,我有點明白了。還想說什么嗎?
生:你躺上去倒舒服的,可小草被你壓著,有可能就枯死了,以后再也看不到綠油油的草地,多可惜呀!師:是啊,綠色的草坪能給我們帶來美的享受?磥砟阏鏁⻊袢,這一條危害說得太好了。
師:如果我真的很累呢?
生:你可以到前面的空地上去休息呀!
師:你考慮得真周到!在勸阻我的時候,除了制止,還給我提出合理的建議。這是個好主意。
師:聽了你們的勸阻,我真的感到剛才的想法是多么不應該呀!謝謝你們!
欣賞了美景,放飛了風箏,時間不早了。讓我們全體起立,背好旅行包,收好風箏,迎著春風,伴著夕陽,高高興興地回學校吧!
四、合作學習,參與勸阻實踐
1、同學們,今天我們去郊外郊游,玩得開心嗎?開心之余,你們還掌握了什么本領?喲,你們還學會了勸阻呀!我倒要問問你們,你們看到別人在做不文明的、有危害的事情時,應該怎樣勸阻?(板書的內容)真的學會了嗎?真的?現在,我就要考考你們。(示圖)瞧,我們校園的寫真電視臺曾拍下這樣的鏡頭,
誰來說說你看到了什么?(一位小朋友把沒吃完的飯菜倒掉了;一位小朋友在喝生水)
2、這些小朋友的行為對嗎?(不對)是啊,這些行為都是不文明的,當我們遇到這些不文明的行為,就應該主動上前勸阻,F在,就讓你們來勸阻,會嗎?下面請同學們同桌兩人自由選擇一幅圖,練習勸阻,我在這給大家提個醒:之前一定要想好怎樣勸才能讓對方聽進去。過會誰表演得好,就獎給他一朵紅花,回到教室后,還能加分。(自由練習)
。1)師:剛才我發現不少同學很會勸人,都把對方給勸住了。你到底是怎樣勸阻別人的呢?誰愿意來展示一下。
。▽W生積極舉手,要求表演)
請你來。你剛才是勸誰的?和他一塊兒上來。
你們剛才演的是哪一幅圖?
生:我們演的是第二幅圖。
師:先來進行自我介紹
生:我是倒飯的,我是勸阻的人。
生:(拿著飯盒走出食堂,一邊走一邊埋怨)今天的菜真難吃。(剛準備要把菜倒掉)
勸:慢,(搶前一步),你這是干什么?
生:我吃不完了想倒掉。
勸:你看,這些米飯都是農民伯伯辛辛苦苦種出來的。你隨便就倒掉了,多可惜呀!
生:那我就不倒了。
師:他們表現怎么樣?
評價:
生:他沒把倒飯菜的危害都說清楚了。
師:你還會怎么說?
生:這些飯菜是食堂里的叔叔阿姨辛辛苦苦燒出來的,你怎么可以隨便倒掉呢!
師:是啊,食堂里的叔叔阿姨每天從早上一直忙到中午,多不容易呀!
生:你不把飯吃完,肚子定會餓的。長期以往,你可能會得胃病的。
師:是的,倒飯菜還會對身體造成傷害。你真會勸人,把危害說得多清呀!
生:他很著急,一個勁地擺手。
師;(問勸阻者)你為什么一個勁擺手?
生:我怕他會倒,所以趕快擺手,叫他別倒。
師:是呀,我們在說話的時候,經常會加上一些動作,可以把我們的意思表達得更清楚,也能引起別人的注意。
師:(對剛才要倒飯的的同學說)剛才,你好象缺點什么?
生(不好意思):我忘了道謝了。
師:現在說還來得及。
生:謝謝!
生:不用謝!
現在,我想請剛才表演的同學再來表演一次,相信你們定能比剛才演得更好。(指名表演)
。ㄇ,這一遍比剛才一遍進步多了。)獎給你們每人一朵紅花,回到教室以后每人再加10分。
(2)再如:
師:哪一組同學先來試一試。
生:我們這一組來表演,我們想表演第一幅圖。
生:我們演的是剛下體育課的時候。
師:好,那老師幫你們演個電鈴吧,現在表演開始了。
師:叮……!
生:熱死了,熱死了。(邊跑邊擦汗)
那里有個水籠頭。(走向水籠頭)
剛要打開水籠頭,準備喝水。
勸者:你不能喝。
生:我都渴死了,為什么不得喝。
勸者:黃軍呀,喝生水容易感冒生病。
生:就喝一次應該沒事的。
勸者:一次也不行,你不知道這水看起來是干凈的,但水里還有許多眼睛年不見的細菌,喝了這后會生病的。說不準一次就會生病的。你可以到學校小賣部買水喝。
生:你說的對,那我不喝了。多謝了,不然我明天可能就要拉肚子了。(學生大笑)
。ê蛣裾咭黄鹣聢隽耍
師:剛才同學們說得真好,我們不但要勸阻他,還可以告訴他應怎樣做。
師:(提問被勸者):你為什么接受他的勸阻?:態度熱心,而且我知道了生水里含有細菌,喝了容易生病,所以我接受他的勸阻。
3、同學們勸阻得真是太好了,老師為了表揚你們,還編了一首《拍手歌》呢。ㄊ緝热荩
愿意跟老師先來讀一讀嗎?
打出投影,出示課前準備的《拍手歌》,我帶學生邊擊掌打節奏邊練習朗讀:
高壓線下放風箏,小心觸電傷人身;
滿頭大汗喝生水,定會拉肚打吊針;
果皮紙屑扔地上,污染環境真丟人;
剩飯剩菜倒盆里,浪費糧食上身體;
錯誤行為要改掉,學會勸阻是個寶;
說話誠懇態度好,不急不躁道理講;
樂于接受講禮貌,互相幫助要記牢;
他笑你笑大家笑,祖國明天更美好
五、引向生活,體驗勸阻樂趣
生活中類似的行為還有很多,誰來說說你見過我們學校中有過哪些不文明的行為。
例如:(下課后,同學之間互相追逐)你會怎么勸他?
六、總結:誰來說說,你今天學會了什么本領?你知道怎樣勸阻別人嗎?(齊讀板書:態度熱心、說清危害、表示感謝)。最后,老師希望大家在碰到一些不文明的、有危害性的行為時,能用自己的真誠去勸阻別人,避免一些危險的事發生。
板書: 學會勸阻
態度誠懇
表示感謝
理由充分
《學會勸阻》說課稿
倪元芬
語言是人們日常生活交流的主要工具,口語交際正是培養學生如何熟練地運用這一工具,中低年級是對學生進行口語交際訓練的重要年段。
小語二年級下冊《練習3》口語交際——學會勸阻是與學生日常生活聯系十分密切的交際內容。大家在平時的生活中經常要碰到去勸阻別人的情況,但是由于學生的年齡較小,缺乏一定的生活經驗,對如何去勸阻別人缺乏一定的技巧,因此在勸阻時常常因為不得要領要事倍功半,甚至適得其反,這一教學內容便為老師指導學生如何有效地勸阻提供了很好的契機。
教學要求:
1、通過練習初步掌握勸阻的技巧:態度熱心誠懇,說清楚不正確行為的危害。
2、通過練習讓學生懂得,對別人正確的批評意見要樂于接受,對別人及時的提醒和幫助要表示感謝。
教學重、難點:說清楚不正確行為的危害
下面,針對這堂課的設計,淺談我的一點粗淺認識:
一、在情境中引領口語交際
一定的情境是學生增強生活體驗,激發思維與口語表達的環境條件和動力源,根據學生及教材特點,在本課中,首先通過“陽春三月,春光明媚,草長鶯飛,正是旅游踏青、放飛風箏的好季節,讓我們背上旅行包、帶上風箏,唱一首《郊游歌》,一起到郊外游玩,好嗎?可是,不經意間,我們看到了一位小朋友隨地亂扔香蕉皮”順理成章地把學生引入了去郊外游玩的同時去“勸阻”不文明行為的情境中。
二、在辨析中學會口語交際
相對于今天所選擇的勸阻內容,“別在高壓線下放風箏”是最難說的,為此,我把這個內容作為了辨析的內容。出示在高壓線下放風箏的圖片,首先讓學生聽一聽不正確的勸阻,讓學生作為一個聽眾,探討蔣曉寧為什么會沒有勸阻成功?最后在播放成功的勸阻錄音。如此一來,讓學生從不成功交際案例中去辨別、分析、發現問題,在評議交流中體驗改進,使學生在此過程中達到敢說、樂說、會說的目的。
三、在練說中走進口語交際
口語交際的精彩之處,就在于學生的練說過程。因為學生們通過上述的情境導入,已經進入所展示的“勸阻”情境中,面對生活中常見的不文明的行為,他們有了很多自己的想法,急于要把自己的想法、做法告訴身邊的伙伴,那么,同桌之間的練說、討論就為他們的各抒己見提供了一個很好的舞臺。他們在練說過程中,時而手舞足蹈,時而眉飛色舞,可見他們的練說氣氛是相當濃郁的。另外,在選圖練說之前,我還讓學生自己選擇,這樣就充分尊重了學生的學習意愿,滿足了不同水平學生的學習需要,讓每一個學生既有了鍛煉口語能力的機會,又能的伙伴的幫助下享受到學習的快樂。
三、在表演中活躍口語交際
學生的練說只是讓每一位學生都有一次提高口語能力的機會,而上臺表演,則是讓學生能力得到進一步的提高,這是一項最高的口語交際要求。畢竟口語交際的訓練最重要的是要求學生能夠在實際生活中可以學以致用,表演作為情境深入的一種手段,就可以充分體現出來。
另外,口語交際重要的是引導學生在交流活動中提高自己的語言能力。沒有了交流的土壤,一切都是紙上談兵。而這種交流不是一種單向的信息流動,而是一種雙向的互動的反映與交流。而且這不應只是師生的互動,而應是師生,生生,由點到點,由點到面的多層次,多角度的互動,只有這樣才能保證口語交際參與面的廣,交流層次的深入。設計中,安排學生做“小觀眾”的學生作為小評委來評頭論足一番。在討論中,共同來尋求“ 勸阻”的藝術,這樣討論出來的結果就易于被學生接受,而不是老師強加給學生。學生的思維是很具有跳躍性的,他們舉出了很多勸阻的方法以及注意的地方,在師生共同評價、權衡利弊過程中,不僅為學生創造了口語交際的時間和空間,還讓他們在參與評價中有所收獲,更是賦予口語交際一種全新的活力,內化了口語交際。
五、在生活中深化口語交際
口語交際與學生的生活實際緊密聯系,內容素材源自生活,交流探討依靠生活,最終也是為了適應生活。所以教學活動中應當走“生活路線”,在勸阻完老師不要躺到草坪上,學會勸阻的要領后,引領學生回到學校,針對校園的寫真電視臺拍下的不文明的鏡頭進行勸阻練習,讓學生在輕松、自由、民主的氛圍中產生交流、表達的欲望,達到鞏固所學知識的目的。即便學生說不完整,也給予學生重新表達交流的機會,允許學生在不打斷其他同學講話的前提下補充發言。只有這樣,學生在口語交際中,才會放開手腳,他們的靈氣才會涌動,個性才會張揚,創新的火花才能點燃。
“ 口語交際”不僅是鍛煉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也是在交際中讓學生學會如何更好地去生活?谡Z交際更具有實際性、靈活性和互動性,只有在交際中明理,在口語中長智,那么在今后的日常生活中,學生們一定會用上在口語交際中所學到的本領來學會生活。我想:這也是《新大綱》在口語訓練中提出新要求的一個初衷吧。
《學會勸阻》反思記錄
倪元芬
小語二年級下冊《練習3》口語交際——學會勸阻是與學生日常生活聯系十分密切的交際內容。大家在平時的生活中經常要碰到去勸阻別人的情況,但是由于學生的年齡較小,缺乏一定的生活經驗,對如何去勸阻別人缺乏一定的技巧,因此在勸阻時常常因為不得要領要事倍功半,甚至適得其反,這一教學內容便為老師指導學生如何有效地勸阻提供了很好的契機。
教學要求:
3、通過練習初步掌握勸阻的技巧:態度熱心誠懇,說清楚不正確行為的危害。
2、通過練習讓學生懂得,對別人正確的批評意見要樂于接受,對別人及時的提醒和幫助要表示感謝。
教學重、難點:說清楚不正確行為的危害
下面,結合我的設計意圖,談談上課后的反思
首先,談談每個環節的思考
1、聯系生活,激發學習動機
現在正是旅游季節,并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通過“陽春三月,春光明媚,草長鶯飛,正是旅游踏青、放飛風箏的好季節,讓我們背上旅行包、帶上風箏,唱一首《郊游歌》,一起到郊外游玩,好嗎?可是,不經意間,我們看到了一位小朋友隨地亂扔香蕉皮”順理成章地把學生引入了去郊外游玩的同時去“勸阻”不文明行為的情境中。學生們迫不及待地勸說,在學生勸說的基礎上引出課題,讓學生感受生活中不文明的事隨處都有,需要你的“勸阻”,并初步感受怎樣勸阻。上課下來,學生們興趣盎然地跟我來到了郊外,并給予“亂扔香蕉皮的男孩”善意的勸阻。
2、研討案例,探究勸阻要領
相對于今天所選擇的勸阻內容,“別在高壓線下放風箏”是最難說的,為此,我把這個內容作為了辨析的內容。出示在高壓線下放風箏的圖片,首先讓學生聽一聽不正確的勸阻,讓學生作為一個聽眾,探討蔣曉寧為什么會沒有勸阻成功?最后在播放成功的勸阻錄音。如此一來,讓學生從不成功交際案例中去辨別、分析、發現問題,在評議交流中體驗改進,教學中,學生由淺入深,由態度說到理由,由淺危害說到深危害,由點說到面,扎扎實實地探討到勸阻的要領:態度誠懇、理由充分。
3、運用知識,嘗試勸阻練習
通過上述案例的探討,學生基本上掌握了勸阻的要領。接下來需要的是付諸實踐。在這,設計了一個師生互動的學習活動,老師想到草坪上休息,可以嗎?學生們急于勸阻。學生勸阻,教師反駁,一步一步,師生互動,直到教師完全接受學生的勸阻,讓學生從中感受到勸阻并不是一件簡單的事,一定要說出充分理由。突破本次口語交際的重難點。同時,教師在這起到一個“扶”的作用,也為下一塊中讓同桌學生表演勸阻起到引領、示范、指導作用。在這一塊的教學中,學生們發言積極,由危害小草的生命到破壞環境,直至讓我完全接受勸阻,改變想法。特別是,學生們還給我提出了誠懇的建議,學生們完全進入了勸阻我的情境之中,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4、合作學習,參與勸阻實踐
口語交際與學生的生活實際緊密聯系,內容素材源自生活,交流探討依靠生活,最終也是為了適應生活。在勸阻完老師不要躺到草坪上,學會勸阻的要領后,引領學生回到學校,針對校園的寫真電視臺拍下的兩個不文明的鏡頭進行勸阻練習,讓學生在輕松、自由、民主的氛圍中產生交流、表達的欲望,達到鞏固所學知識的目的。先自由練習,再上臺表演,這里體現了兩個層次:第一個是學生表演完后,學生評議,提出誠懇的建議之后,還是那兩個學生,再次上臺表演。切切實實地從中得到提高,真正學會了如何勸阻。很明顯,因為有了這樣細致的指導,學生在對第二幅圖進行表演勸阻時,學生一次性就能勸阻成功。
5、引向生活,體驗勸阻樂趣
這一塊的學習活動其實是機動的,根據剩余時間的長短,讓學生舉例進行當場勸阻。把今天所學內容真正用于指導實際,把在口語交際中所學到的本領來學會生活。最后在教師提出的希望中結束本堂課。
另外,就整堂課而言,還給我帶來了這樣的認識:
1、課前,由于擔心學生發言不精彩,擔心學生的發言會偏離課題,種種擔心,讓我忐忑不安,于是,課前,花了很多時間進行鋪墊。但結果呢?課堂上,學生思考的時間少了,發言的人數少了,預設之外的精彩少了,我的擔心卻增多了,我的緊張卻加劇了;叵胍幌,真的沒必要這樣,真實才會帶來樸實、扎實。
2、讓我對“口語交際”有了更深的認識。口語交際應著眼于培養學生傾聽、表達和應對的能力,使學生具有文明和諧地進行人際交流的素養。口語交際最主要的特點就是“口語化”與“交際性”。在課堂上,學生的語言過多的偏向書面化。例如,在“勸阻不要把剩下的飯菜倒掉”這個現實生活中,當一學生看到另一學生想倒時,會直接說“這些飯菜是農民伯伯辛辛苦苦種出來的”等理由勸他不要倒嗎?當聽到這樣的勸阻,你會直接接受嗎?凡此種種,學生說出的話實在是缺乏口語性、交際性。
新思想帶來理論,新理論指導新實際,一切就付諸行動吧!
《學會勸阻》口語交際教學設計 篇4
江蘇 丁慶富
------------------------------------------------------------
。牐牻滩姆治
“學會勸阻”是蘇教版小學語文教材第五冊第一單元的口語交際練習。這次練習的訓練要求是:再現生活情境,指導學生在情境中練習勸阻,學會勸阻;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社會責任感和解決生活中實際問題的能力;谶@樣的要求,在教學時,應重點指導學生掌握勸阻要領,并在反復的勸阻實踐中促進知識向技能的轉化。勸阻的對象是生活中不正確的行為,行為人往往意識不到自己的行為不當,在勸阻時應指出行為錯在何處,使勸阻更有說服力,這是教學的難點。
教學過程
一、回憶生活,激發學習動機
。牐1.交流生活經歷。
。牐爢l學生回顧自己的生活,圍繞下列問題展開交流:你們在日常生活中,遇到過哪些不正確的行為?你們是怎樣想、怎樣做的?結果又是怎樣的呢?
。牐2.揭示“勸阻”概念。
。牐犛蓪W生的回答自然引出“勸阻”一詞,并引導學生簡要地講一講自己的理解。
3.激發學習動機。
。牐爩W生的勸阻有時無效,這是學生感到困惑的地方。教學時可啟發學生體驗這種困惑。
。牐牰、研討案例,探究勸阻要領
1.提示要求。
。牐2.呈現案例。
以教材中第一幅圖為素材,制作一段錄像。
案例:張明和李響在高壓電線旁放風箏,玩得非常開心。這時,江曉寧急切地跑來,對他們說:“喂,你們不能在這兒放風箏!”張明不服氣地說:“我說班長大人,你管得也太寬了吧!”江曉寧著急地嚷起來:“在這兒放風箏是非常危險的,快離開這里。我是好心好意,你們怎么不聽我的話呢?”李響說:“不就是放風箏嗎,值得你大驚小怪嗎?”說完,他們再也不理江曉寧,專心地放他們的風箏。
3.討論案例。
先展開小組討論,再組織全班交流,得出結論。
。牐4.換位思考。
。牐(1)如果你和同桌就是錄像中的張明和李響,你們會接受怎樣的勸告?
(2)通過學生的討論,歸納出有效勸阻的要領:
。牐牏倏偟囊螅簯B度誠懇,表達清楚,語氣恰當。
②講清三個方面的內容:
稱呼和禮貌用語,自己的建議,能說服人的理由。
。牐犎、運用知識,嘗試勸阻練習
。牐1.提供閱讀材料。
。牐爲{借上面的案例,讓學生認識到,有不正確行為的人往往意識不到自己錯了,所以在需要講清的三個方面的內容中,能夠說服別人是重要的。為了做到這一點有時必須講一些能夠促使被勸人醒悟的知識,讓他聽了心悅誠服。在激起了學生的閱讀期待后,向學生提供一篇有關電學常識的文章。
2.師生配合表演。
。牐犛山陶吆土硪晃煌瑢W扮演放風箏的同學,指名扮演勸阻的同學。
。牐牻陶呖晒室獠惠p易聽從勸阻,“逼”學生將理由基本說清楚、說到位后,才表示愿意接受。其余學生邊看邊做好評價的準備。
。牐3.評價師生的表演。
。牐犜u價的重點內容:學生的勸阻哪些地方好?哪些地方需要改進?怎樣改進?
舉例:江曉寧指著高壓電線桿,著急地對他們說:“你們看,這里有高壓電線,上面有十幾萬伏的電壓,風箏碰到上面,人就會有觸電的危險。一旦觸電,在極短的時間里就會沒命的。請你們趕快離開這兒,到那邊的空地上去放風箏!睆埫骱屠铐懧犃,驚得瞪大了眼睛,趕緊道了謝,遠離了高壓線。
。牐犓、合作學習,參與勸阻實踐
。牐1.學生互相請教有關消防、環保和用水衛生的常識,為小組學習做好鋪墊。
2.小組合作表演。
。牐爩W生從教材的其余三幅圖中選擇一幅,在小組內進行角色分工,然后表演。組內其余學生當導演,負責指導本組同學的表演,重點指導勸阻的同學。
。牐3.自愿上臺表演。
。牐犚孕〗M為單位到講臺前表演,全班同學對照勸阻的要求,對每小組的演練,肯定優點,提出具體的改進意見。
。牐犖濉U展訓練,體驗成功樂趣
1.教者教育學生:課本上只列舉了四種不正確行為,生活中類似的行為還有很多。我們要通過努力,勸告人們改正自己的錯誤。
。牐2.學生回憶自己及班上其他同學曾經有過的不正確行為,征得當事人的同意,與他(她)合作表演互相勸阻。
。牐3.勸阻的學生匯報自己的體會。在匯報時不涉及具體的人。
------------------------------------------------------------
《學會勸阻》口語交際教學設計 篇5
教學目標:
知識:根據圖意和提示,練習說勸告語。
技能:分角色表演,在練習的過程中學習和掌握勸阻的技巧。對別人的說話練習能作一定評價。
情感:面對不正確的行為要勇于用言語去勸阻。對別人正確的
批評意見要樂于接受并表示感謝。
教學重點:說話練習時要大方、清楚、正確。
教學難點:練習勸阻的過程中要把不正確行為所造成的危害說清楚。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教材圖片,表演道具(風箏、火炮、草堆圖片),獎品
教學時間: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觀看錄像,情境導入。
播放教材改編的錄像,引入新課、揭示課題。
二、同桌討論,明確要求、
1、過渡:當我們的同學、朋友有不正確的行為時,我們要及時幫助他。讓他成為文明的孩子,F在老師想和大家討論一個問題,你們想聽嗎?聽好了,勸阻時要注意哪些問題?(如聲音、語言、態度等)
2、學生討論。
3、學生交流,老師相機板書:語言文明、態度和氣、聲音響亮、把危害說清楚。
三、觀察圖畫,看懂圖意
1、過渡:今天,老師帶來了四幅畫,現在大家看看這四幅畫的內容,思考一下,圖上畫的是誰和誰,他們在干什么?
2、交流圖意。
四、小組表演,展開訓練、
1、過渡:同學們說得很好。大家往回看,這是咱們畢節電視臺的記者叔叔,他今天來我們學校,想聽聽你們是怎樣勸阻有不正確行為的同學的。來,和叔叔打個招呼。
2、現在這些圖上的小朋友來到你們小組,你們小組怎樣勸阻他們呢?4人小組選一幅圖的內容來演一演,愿意嗎?有信心演好嗎?
3、學生表演練習,老師巡視,指導。
五、情景表演,升華訓練、
1、過渡,老師發現同學們都很熱心,勸得也很努力,現在哪一個組的同學愿意來展示一下你們勸阻的本領?注意說的時候要······,聽的人要······(學生看板書回答。)表現好的同學還可以得到獎品哦。我希望你們都能得到“聲音響亮獎”、“認真傾聽獎”、“最佳評委獎”。
2、學生表演。
3、采訪。(記者叔叔委托張老師來采訪同學幾個問題,現在我是記者阿姨,小朋友們好······)
評委:誰表現好?為什么?
被勸的同學:聽了他的勸阻,你有什么想法?
(發獎)
4、再表演、再采訪、發獎。
六、記者采訪,延伸訓練、
1、平時你身邊有沒有出現過有不正確行為的同學、朋友?
2、你是什么態度?幫助他了嗎?怎么做的?效果怎么樣?
3、今后再遇到這些現象要怎么做?
4、出示圖片。記者叔叔在采訪中悄悄拍下了這些現象,你們看看,這些行為正確嗎?
5、選定一個學生,師生表演勸阻。
總結:采訪結束了,可老師對同學們的要求沒有結束,老師希望今后,再遇到有不正確行為的人大家能夠用我們語言、我們的熱心去勸阻他,幫助他。
板書設計:
學會勸阻
語言文明 態度和氣 聲音響亮
把危害說清楚
口語交際《學會勸阻》說課
畢節地區實驗學校 張 梅
《學會勸阻》是蘇教版小學語文二年級下冊練習3里的口語交際內容。教材中有4幅圖,分別是勸阻不在高壓線附近放風箏;勸阻運動完不要沖涼、喝生水;勸阻不亂扔垃圾;勸阻不在草堆旁放鞭炮。這些內容與學生生活密切相關,為學生口語交際提供了“話源”。
因為二年級上冊時練習過“學會祝賀”、“學會問路”、“學會請求”,學生已初步懂得一定的口語交際禮儀。比如:說話文明,態度自然大方等。這次口語交際練習除了繼續作以上要求的訓練外,更側重在學習和掌握勸阻技巧。難點就是要把不正確行為所造成的危害說清楚,這樣才能以理服人,達到勸阻的目的。
為了激發學生口語交際的興趣,讓學生敢說,樂說,在設計此次口語交際教學時,我做了如下思考。
一、創新教學設計:
1、觀看錄像,情景表演。給學生提供學習的范例,喚起學生的“先備”經驗,使學習與生活融為一體,課堂學習生活化,學生在不知不覺中進入交際活動,激發起學生的“表演欲”、“交際欲”。學生的表現會真實自然。
2、小組合作學習,分角色表演。增強學生在口語交際中的角色意識,實現學生之間的交往、合作,培養學生大膽地表現自己,文明地與人交流,進行切實可行的鍛煉。
3、教師參與表演,讓學生當小評委等環節的設計,特別是記者角色的設計,旨在營造輕松、和諧、平等對話的多元互動情境,調動學生 “交際”的積極性,啟迪學生思考,讓學生敢說、樂說、能說,使學生 “在交際活動中,學會傾聽、表達與交流”。
二、充分體現語文教學人文性與工具性的統一:口語交際除了培養學生的語言能力,還要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實現本次口語交際訓練的兩個特點:一是重視口語交際的文明態度和語言修養,態度自然大方、有禮貌,能專心傾聽。二是在情感態度上關注了“環境保護”、“安全教育”思想。
課后反思:
由于太受課堂教學設計的束縛,因此課堂思路不夠開闊,對課堂生成性問題處理不夠到位。尤其是對學生語言表達訓練方面的指導不夠深入,需要在今后的教學中更進一步學習和鍛煉。
《學會勸阻》口語交際教學設計 篇6
今年三月,海南省三亞市開展了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實驗區中小學校開放周的活動。我很榮幸地被我校選中上一節小學語文課改觀摩研討課,于是我選擇了這個富有挑戰性的課題"口語交際"。在同仁們的稱贊和指導下,我將這節課作為一個成功的案例進行了反思。
下面我按授課順序分層反思:
一.聯系生活,談話引題:
首先,我將拍到的一段錄像放給學生看:一個小朋友在雪白的墻壁上亂涂亂畫,一位男生踩在課桌上活蹦亂跳,一位女生采摘公園里的花朵……接著進行提問:遇到這些不正確的行為時,我們應該怎么辦呢? 然后與學生交流,引出課題并板書課題。
[反思]:由于小學二年級的學生認知水平較低,所以課前做了精心安排。通過拍到的小學生日常生活片斷,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上課的時候就有了想表達的內容,產生交流的愿望。這樣,對課堂教學的效果也有了很好的促進作用。
二.打開課本,提出要求:
在公共場所,對不正確的行為應該用恰當的言語加以勸阻。想一想,在下面幾種場合,你怎樣勸阻別人呢?先說一說,再分角色表演。
[反思]:讓學生明白這節課學習的目標以及內容,同時也給學生要怎樣做起到了指導性作用。
三.投影圖片,理解圖意:
首先要求學生仔細觀察書本上的這四幅圖,學生自由練說。接著我就抽學生講解圖意,并適時地點撥與提示,同時也要求其他學生注意傾聽,最后進行鼓勵性的評價。
[反思]:老師對學生不要求全責備,在他們表達的過程中,注意指導學生要自然大方,和諧得體,并要求學生普通話標準,語氣語調準確地表情達意,語義上清晰完整?傊,在這個環節上重在激發學生參與的興趣,充分發揮教師評價的導向作用。
四.小組討論,積累經驗
通過以上同學的發言,立即拋出問題進行討論:“你們認為勸阻別人時要注意些什么,才更容易勸阻成功呢?”學生馬上像平時一樣四人一組探討起來,我就巡視指導。大概過了五分鐘,我就抽小組代表發言并作了高度評價。
[反思]:學生在這樣一個平等的、輕松的、積極交流的良好氛圍里,真正地有了自主思維,自主的語言活動。我認為學生參與面越廣,反饋的內容就越多,探究的問題就更加深入,效果也會更明顯。
五.小組練習,學會勸阻
通過積累的經驗,趁熱打鐵,以小組為單位任意選擇其中的一幅圖,分好角色進行表演。學生激qing高漲,氣氛熱烈,我巡視指導。
[反思]:重視以學生為主體的作用。面向全體,讓所有的學生都有練習的機會。同時讓學生學會合作,既要學會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意思,也要學會傾聽,補充和幫助別人。老師盡力讓融洽與合作的陽光普照每個學生的心靈。
六.角色表演,師生評價
我隨意抽了一組上臺表演,他們分好角色表演了第四幅圖,可沒想到的是有兩個同學居然扮演“草堆”、 “鞭炮”。非常有創意:“草堆” 用外套蒙住自己蹲在地上,雙手抱頭瞪大了眼睛;“鞭炮”很神氣地坐在草堆旁邊,雙手合十地豎在頭頂上當“引線”。接著出現了小軍勸阻點鞭炮的小明。
小軍運用手勢及時阻止,并能講出這樣做的危害,而且還為小明提出建議,小明樂于接受并心存感激。表演完后,我讓“草堆”和“鞭炮”分別對小軍和小明說點什么,“草堆”向他倆行禮道謝:“要不然我就完蛋了!闭Z氣很詼諧!氨夼凇闭f:“我是來助興的,我可不想引起火災,謝謝你們! 頓時,班級里掌聲雷動。
[反思]:讓學生在練習表演的過程中掌握勸阻的技巧,懂得對別人正確的批評意見要樂于接受,對別人及時的提醒和幫助要表示感謝。通過學生創設的情境更具有真實性和實效性。掌聲雷動體現了學生的評價。真正的實現了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群體互動的交際局面。
七.出示錄像,鞏固練習
出示開始上課時的錄像片,讓學生自由組合進行表演練習,我面帶笑容巡視課堂。
[反思]:適時地出現這段錄像,讓學生再次運用“勸阻”,加深了對此次口語交際訓練的深度和廣度,培養了學生思維的靈活性和發散性。
八.朗讀兒歌,總結拓展
打出投影,出示課前準備的《拍手歌》,我帶學生邊擊掌打節奏邊練習朗讀:
高壓線下放風箏,小心觸電傷人身;
滿頭大汗喝生水,定會拉肚打吊針;
果皮紙屑扔地上,污染環境真丟人;
柴草堆旁放鞭炮,引起火災不得了;
錯誤行為要改掉,學會勸阻是個寶;
說話誠懇態度好,不急不躁道理講;
樂于接受講禮貌,互相幫助要記牢;
他笑你笑大家笑,祖國明天更美好。
最后布置作業請他們注意搜集還可以有哪些形式的勸阻,如“禁止吸煙”的標志等等。
[反思]:通過朗朗上口的兒歌,既讓學生明白了勸阻的方法,也懂得了修身養性,更是對本堂課的一個總結,作業的布置是對課題的拓展延伸,再次啟發了學生的思維,培養他們學習的興趣。
我認為口語交際的核心是“交際”二字,只有交際的雙方處于互動的狀態,才是真正意義上的“口語交際”。“學會勸阻”這個話題,互動性不夠明顯,容易被人忽略變成“看圖說理”。為了避免這種現象,本堂課我作了這些嘗試,試圖達到以下三個目的。
1、學生直接觀察生活中的情景錄像,使學生初步感受生活中是需要勸阻的。
2、結合插圖,自主選擇話題,學生練說―小組討論―小組練習―角色表演―師生評議,進行了多層次的互動交際。實現了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群體互動。
3、精心創設生活情境,使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懷著濃厚的興趣,再次走進交際情境,去作進一步的“勸阻”體驗!
通過課堂上述八個活動環節,效果很好,學生在輕松和諧的氛圍中學會了《勸阻》,課后學生將這首兒歌在校園傳播開來,有的用來做拍手游戲,有的用來做跳橡皮筋的節奏,有的在這個基礎上,改成了別的順口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