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大的“書” 導學案(通用4篇)
最大的“書” 導學案 篇1
一、 初讀課文,掃除生字障礙。(查字典)
1、自學掌握生字的音、形、義,會寫會用,并積累詞語。
2、給“我會寫”的生字各組2個詞。
___( )( ) ___( )( ) ___( )( )
___( )( ) ___( )( ) ___( )( )
___( )( ) ___( )( ) ___( )( )
___( )( ) ___( )( ) ___( )( )
3、找出本課的多音字。
二、整體感知,理清思路。
(1)理解文題,最大的“書”是指( )
(2)給文中段落標出序號;
(3)本課主要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細讀課文,思考質(zhì)疑。
問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精讀課文,理解感悟。
1、簡要概括段意。
2、把人物的對話用不同的線畫出來。
3、抓住重點,品詞品句。(讀、講)
4、積累美詞佳句。
美詞:
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佳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回顧總結(jié)提升。
1學了本課你知道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體會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閱讀拓展。
我查了關于巖石的資料,還知道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 教學目標:
1、會認“質(zhì)、勘”等10個生字,會寫“冊、趴”等12個生字,認識多音字“藏”。
2、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好人物的對話。
3、通過學習課文,激發(fā)探索自然知識的興趣。
二、課時:2節(jié)
三、教學過程
1、自學反饋;
2、交流質(zhì)疑;
3、分組展示;
4、學后檢測。
最大的“書” 導學案 篇2
本周習慣養(yǎng)成:積極思考 合作交流
課 題::19 最大的“書”
課 型: 新授課
主備人:臨汾市堯都區(qū)實驗小學 張莉芳
審 核: 朱嫻
課時:第二課時
學習內(nèi)容::19 最大的“書”
課時目標:1、鞏固會認的生字,會寫6個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好人物的對話。
3、激發(fā)探究自然知識的興趣。
◆【學習過程】
◆【二次備課】
一、感知共享:
說說你上節(jié)課的收獲。
二、感知引領:
1.小朋友,上節(jié)課,我們認識了生字,寫了幾個字,還朗讀了課文。這節(jié)課,我們要舉行一場朗讀競賽,看看誰是今天的朗讀小明星。今天的朗讀競賽,我們要評選出“最佳川川”和“最佳叔叔”。請小朋友先自己讀讀課文,用“──”畫出川川說的話,用“~~~”畫出叔叔說的話。再練習讀一讀。
2.聽你們讀的這么有意思,老師也想來讀一讀。示范朗讀。
3.同學們準備好了嗎?現(xiàn)在我們要開始朗讀競賽了。你們誰愿意做勤學好問的小川川呢?請上臺來參加競賽。(其他同學當叔叔,評選最佳川川)
4.面對小川川的提問,誰愿意當知識豐富的地質(zhì)勘探隊員叔叔,為川川做出解答呢?也請你來參加競賽吧。(其他同學當川川,評選最佳叔叔。)
5.現(xiàn)在,請我們的最佳組合來為我們做朗讀展示。
6.采訪評選出來的“朗讀明星”:
請問川川:“書”到底指的是什么呀?你現(xiàn)在知道書字上面為什么要加上引號了嗎?(電視機前的同學們,川川已經(jīng)弄明白了,你們明白了嗎?通過讀這本“書”,你們知道了什么呢?)
請問川川:你長大以后想干什么呢?你準備怎樣去讀懂這本最大的“書”呀?
請問地質(zhì)勘探員叔叔,你還能告訴我們一些關于“巖石書”的知識嗎?
7.大家讀讀我知道中的知識,看誰能在最短的時間內(nèi)把它讀通順、讀懂。
8.指名兩個讀。
三、感悟踐行:
1.(出示本課要求寫的生字字卡)小朋友,請你仔細觀察:我們可以把哪些生字放在一起呢?請你擺一擺字卡,再說說你的想法。
2.請小朋友再看看這些生字,同桌互相討論討論,這些字的哪些筆畫容易寫錯。
3.我們不但要把字寫正確,還要把字寫得漂亮。你們發(fā)現(xiàn)了嗎?
今天要寫的很多字當中,都出現(xiàn)了一個筆畫“豎撇”。
(邊講邊范寫,讓學生觀察由“豎”到“撇”的演變過程。)
4.小朋友,你能把帶有這個筆畫的字寫好嗎?請你在自己的本子上練一練。
5.(把學生寫得好的或是存在共性問題的字拿到黑板上)誰愿意做“小醫(yī)生”,給這些字來看看病。
四、練習:
1.完成課后練習“我會填”。先獨立完成,再同桌交換、訂正。
2.書面補充句子:這本書能告訴我們,哪里埋著煤炭,哪里藏著鐵礦,它還能告訴我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讀“我知道”中的小知識,有不明白的地方可以請教老師和同學。
五、感悟創(chuàng)新:
(1)猜一猜,川川長大后想干什么呢?
(2)你有什么想說給大家聽的嗎?
◆【板書設計】
◆【教后反思】
最大的“書” 導學案 篇3
課 題:19 最大的“書”
課 型: 新授課
主備人:臨汾市堯都區(qū)實驗小學 張莉芳
審 核: 朱嫻
學習目標:
1、會認10個生字,會寫12個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好人物的對話。
3、激發(fā)探究自然知識的興趣。
重 點:學習生字詞。準確把握人物心理,讀好人物對話。
難 點:了解“書”中的內(nèi)容,激發(fā)學生對大自然的興趣
學習鏈接:課件、有關化石和巖石的相關資料、生字卡片、
學習課時:2課時
課時:第一課時
學習內(nèi)容:19 最大的“書”
課時目標:
1、會認10個生字,會寫6個生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讀好人物的對話
◆【學習過程】
◆【二次備課】
一、課前感知:
1.“書”字為什么要加引號呢?小朋友,你想知道這本“書”的奧秘嗎?那就請你自己讀讀課文吧,不認識的字自己想辦法解決。
2.請小朋友自己去找一個學習伙伴,兩人一組互相讀課文給對方聽,互相檢查字音都讀準了沒有,句子都讀通了沒有。比一比哪一組小朋友最善于合作。
二、感知共享:
1.現(xiàn)在我們來評選最佳“讀書小組”。哪個小組想讀就舉手讀,可以讀全文,也可以讀你們最喜歡的一個部分。
2.小朋友,你們的最佳“讀書小組”選出來了嗎?請你們跟我們這兒的讀書小組比一比,看誰讀得更棒,好嗎?
三、感知引領:
1.黑板上貼出一棵蘋果樹,出示寫有生字的大蘋果。
2.同學們,你能讀出這些蘋果中的生字嗎?你讀準一個字,老師就掛上一個蘋果。我們來比一比哪個同學結(jié)出的蘋果最多。
3.你們看,蘋果樹上已經(jīng)結(jié)滿了蘋果。現(xiàn)在我想請小朋友來摘蘋果,請不摘果的小朋友負責評一評誰摘得又快又好。
根據(jù)老師說出的某個字的特征找出這個字并讀出字音,如果正確就將蘋果摘下。如:
力氣很大──勘 山下有石──巖 家里一塊玉──寶
廠里過日子──厚 包旁一把刀──刨
四、感悟提升:
送生字回家
1.小黑板出示含有生字的句子:
a.一位地( )( )探隊員正趴在一塊大石頭上看著什么。
b.( )石一層一層的,不就像一本( )( )的書嗎?
c.雨點留下的腳( ),叫雨( )。
d.把巖石書讀懂,能為祖國找到更多的( )藏。
2.小朋友,你能把蘋果樹上的生字送回到句子家中去嗎?
3.生字回到了家,多高興呀。我們來把這些句子讀一讀吧。
五、感悟踐行:
1.出示本課要寫的字(二、三排),認讀,組詞。
2.說說寫這些字要注意什么?
“印、陸”單耳旁和雙耳旁的不同;
“刨”左寬右窄,“包”的最后一筆不能拖得太寬,不能超過豎中線;
“埋”左邊是提土旁,不能寫成“理”字。
最大的“書” 導學案 篇4
學習目標(注明重難點)
1 會認11個生字,會寫12個字,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 激發(fā)探究自然知識的興趣。
課件設計
課 件。
理念設計
抓課題特點,引讀激趣,培養(yǎng)邊讀邊想、自主讀書的能力;本課以人物對話為主,教學時采取“角色體驗”的方式,去讀、演、悟。
資料庫:(相關知識) 家長簽字:
化石與地層構(gòu)成地球表層成層的巖石,叫做地層。地層本來是一層一層地沉積而成的,一般來說,先沉積的地層在下面,后沉積的地層在上面,所以下層地層的年代比上層的古老。但是,由于地球表面不斷運動,地層也會隨著上升、下降、扭曲等,使地層順序發(fā)生某些變化。不同生物化石的出現(xiàn)和地層的形成,有著平行的關系。也就是說,在越古老的地層中,挖掘出的化石所代表的生物,結(jié)構(gòu)越簡單,分類地位越低等。在距今越近的地層中,挖掘出的化石所代表的生物,結(jié)構(gòu)越復雜,分類地位越高等。
我會學:(預習要求)
1、出聲朗讀課文至少5遍。(家長評:熟練 一般 不熟練)2、把要求認識的生字從課文中畫出詞語。并標出自然段序號。 (家長評:完成 沒有完成)3、要求認識的生字全部認識。(家長評:全部認識 個別不認識)4、我的疑問:(提出至少1個問題)
我思考:
老師提問: 1 課題中“書”字為什么加個引號呢?指的是什么?2 為什么把巖石稱為“書”呢?讀課文找依據(jù),看誰找的全。3 讀這本“書”有什么用呢?讀課文找答案,看誰找的準。
我過關:(基礎知識練習)
1 給下列的生字注上拼音 質(zhì) 勘 趴 巖 冊 厚 印 痕 刨 煤 寶2 組詞 冊( ) 巖( ) 寶( ) 趴( ) 印( )刨( ) 埋( ) 陸( ) 鐵( ) 質(zhì)( )厚( ) 底( ) 2 積累好詞佳句
我聽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