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一二三区_九九在线中文字幕无码_国产一二区av_38激情网_欧美一区=区三区_亚洲高清免费观看在线视频

首頁 > 教案下載 > 語文教案 > 小學語文教案 > 小學二年級語文教案 > 古詩《宿新市徐公店》的教學設計(精選15篇)

古詩《宿新市徐公店》的教學設計

發布時間:2023-01-27

古詩《宿新市徐公店》的教學設計(精選15篇)

古詩《宿新市徐公店》的教學設計 篇1

  教材分析:《宿新市徐公店》是宋代詩人楊萬里所作。詩篇描繪的是幽靜安逸的田園春光和兒童在菜花地邊追逐黃碟的生動場面。前兩行寫春天景色的特征,后兩行寫兒童的活動,詩篇洋溢著濃烈的鄉村生活情趣,滲透著詩人對美麗的田園春色的贊美和對鄉村兒童的喜愛之情。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學會本課4個生字,兩個綠線內的一個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能聯系課文內容理解詩句的意思,口述古詩所描繪的情景。領悟《宿新市徐公店》所描繪的情景。

  4、借助課文的語言材料,感受田野春光的美好和農村兒童生活的情趣,激發熱愛大自然、珍惜童年生活的美好感情。

  教學準備:

  ppt等。

  一、導入

  1、(播放ppt)你們聽,春姑娘正邁著輕盈的步伐向我們走來,她輕輕地拂過我們的臉龐,帶來了清新,掠過那枝頭增添了新綠,她又把纖手一揮,裝扮了五彩世界,漸漸地,她已來到了我們身旁,向我們展示了她的嫵媚與生機。

  2、“美麗”似乎成了春天的代名詞,所以歷代詩人都把對春天的喜愛化作了一首詩篇,你記得哪幾首有關春天的古詩?

  學生交流:《詠柳》《江南春》《游園不值》……

  3、今天,我們又要學習一首描寫春天的古詩。

  板書:宿新市徐公店

  二、解題

  1、解題

  1)誰來讀一下課題?

  2)從題目中你知道了什么?

  新市:今湖南省攸縣北。

  徐公店:姓徐的人開的店。

  “公”是對年長人的尊稱。

  3)讀了題目,你覺得缺了什么?(作者)

  2、介紹作者

  楊萬里,南宋詩人,與尤袤、范成大、陸游齊名,被稱為南宋“中興四大詩人”,語言通俗明暢,自成一家。

  三、初讀課文

  1、出示全文,讓我們隨著詩人一起來到鄉間感受春的氣息。自讀,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注意停頓。

  宿新市徐公店

  宋 楊萬里

  籬落疏疏一徑深,

  樹頭花落未成陰。

  兒童急走追黃蝶,

  飛入菜花無處尋。

  2、指名讀詩并正音。

  籬 落

  3、聽聽別人又是如何吟誦此詩的(聽錄音)

  4、讓我們也學著他的樣子一起朗讀此詩。(齊讀)

  四、精讀感悟

  1、學法指導:我們平時學習古詩經常用什么方法?

  2、像寫景的古詩我們一般采用圖文對照的方法來學。

  3、請大家自己圖文對照想想詩中所表現的情與景,然后同桌相互交流交流

  4、交流

  詩人漫步田間,看到了什么景象?

  第一、二句

  1)交流詩意

  2)“籬落疏疏”就是疏疏落落的籬笆。

  3)“小路”是詩中哪個字?(徑)如:“曲徑通幽”就是詩中“一徑深”所描繪的意境。

  4)“一徑深”蜿蜒的小路靜靜地、幽幽地向遠方延伸。

  5)“未成陰”:“未”就是沒有,樹頭的花兒落了,樹葉還沒長得很茂密,“未成陰”就是沒有形成樹陰。(點明時間:暮春)

  6)誰能再為我們描述一下這幅畫面,其余同學想想這幅畫面讓詩人感受到了什么?

  師引導:稀疏的籬笆,枝頭的新綠,小路靜靜地、幽幽的伸向遠方,一切都顯得那么——

  板書:幽靜(深遠)

  7)誰能把作者的所見所感讀好)讓我們也走進這幽深的春景中,與詩人一起陶醉  齊讀

  第三、四句

  1)導入,正當詩人為眼前的春景陶醉時,什么又引起了詩人的興趣?

  2)交流詩意

  3)你能體會兒童當時的心情嗎?從哪里體會到的?

  快樂(追,嬉戲)

  著急(急走,快跑)

  失望、沮喪(無處尋)

  4)當詩人看到眼前兒童追蝶的情景,他感受到了什么?

  板書:童趣(喜愛、回憶)

  5)誰能把這充滿童趣的畫面及詩人的喜愛之情讀好?

  指名讀、齊讀

  4、配樂朗讀

  我們讀詩,往往要透國文字的表面意思感悟詩人的情感,詩的意境,讓我們再次用心領悟詩人對幽靜的春景,充滿童趣的追蝶畫面的喜愛之情。

  指名讀,齊讀

  5、誰已經把此情此景記在了心里?

  指名背,齊背

  五、寫話

  1、詩的語言洗練精當,同時也留給讀者無盡的想象,請大家展開想象的翅膀,把你從詩中看到的感悟到的聯想到的寫下來。(放音樂)

  2、交流

  3、評價

  板書

  宿新市徐公店

  籬笆稀疏   小路深長   黃蝶飛舞   兒童急走

  樹頭花落   葉未成陰   融入菜花   無處尋覓

  景             人

  靜             動

古詩《宿新市徐公店》的教學設計 篇2

  設計理念

  學習古詩重在誦讀感悟。但僅有感性的認識會使古詩感悟陷入臆想的泥沼。古詩教學中,讓感性悟與理性學相結合,讓學生先自讀自悟,借助文字想象詩中的畫面,聯系已學詩句,明析必要語言知識,在誦中生情,在吟中入境,定能使古詩學習理趣并存,從而感受詩、畫、話、語的魅力。

  教學目標

  1.會認5個生字,會正確書寫6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誦讀古詩,理解古詩所描繪的美麗景色,想象兒童在花叢中捕蝶的快樂,體會詩人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3.學習根據詩句說故事。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初夏荷塘》畫面;課文放大插圖;適合配古詩朗誦的相關樂曲。

  教學流程與設計意圖

  一、復習引入解詩題

  1.看圖說話。出示《初夏荷塘》圖。請小朋友們用自己的話說說圖上的景色。

  2.看圖背誦。圖上的景色讓你想起了哪一首詩?請你背誦給大家聽。(學生背誦《小池》)還記得寫這首詩的詩人是誰嗎?(楊萬里)

  3.揭題。今天,我們要跟隨南宋詩人楊萬里去欣賞暮春時節的鄉村景色。(板書:宿新市徐公店)

  4.認讀“宿、徐”。(注意指導把“宿”的平舌音讀正確)

  5.解題。你在哪里見過這兩個字?知道它們的意思嗎?(預測學生在招牌上見過“宿”,引導理解“宿”就是住宿、投宿,這里的“店”就是住宿的客店,就是現在的旅館、酒店。學生在同學等人的姓名中認識了“徐”,引導理解“徐公”指一位姓徐的老人。)請你說說這題目的意思。(投宿在新市徐公的客店)

  6.讀詩題,F在請你根據明白的意思把詩題讀正確。(指導根據意思停頓,讀好詩題)

  【設計意圖】古詩學習對于學生來說存在一定的畏難情緒。讓學生回憶原有知識是一種快樂的展示過程,從這樣的興趣點出發引入新詩的學習能減輕學生的心理負擔。而讓學生把詩題生字的學習與生活經驗相聯系,利于激勵學生在生活中識字,培養能力,同時也降低了詩題理解難度。

  二、看圖初讀知大意

  1.故事入詩。那一天,楊萬里吃過午飯,走出客房,漫步來到徐公店后門外,欣賞周圍的自然景色。他看到了怎樣的景色呢?請小朋友們自己去讀讀課本中的詩句,把生字圈出來,把詩句讀正確。(讀后交流,把生字“籬、疏、未”讀正確,把詩句讀正確。指名讀,齊讀。)

  2.了解景物。自由讀,楊萬里在詩中寫到了哪些景物,在詩句中做上記號。再看看圖,說說圖上有哪些景物。

  交流。(預測學生能從詩句里發現寫到的景物有“籬”“樹”“花”“兒童”“蝴蝶”;從圖中還能看到田邊小路。根據學生交流情況指導理解:“籬落” 指的就是籬笆;樹頭是指樹枝上。小路就是詩中所寫的“小徑”,聯系《山行》中的“遠上寒山石徑斜”。)

  3.再讀詩句,讀通順。

  【設計意圖】故事導入為下一步的學生編故事做了一個很好的示范與情境營造,也為學生打開了學習古詩“欣賞風景”的小窗。從詩中找景,再與圖對應,能使學生快速把握詩的主景,領略詩中風光,在潛意識中形成一定的學習方法。

  三、難點理解明詩意

  1.這些景物分別是怎樣的呢,看看圖,說一說。

 。ā 。┑幕h落

 。ā 。┑男

 。ā 。┑膬和

 。ā 。┑暮

 。ā 。┑牟嘶

 。ā 。┑臉

  2.讀詩句,詩句分別是怎樣描寫這些景物的。說一說。(交流:指導圖文對照了解“疏疏、深;指導聯系“花落知多少”理解“花落”;看圖并根據語境強調“走”在古時指的就是跑。)

  “無處尋”用你自己的話該怎么說?在學過的哪句詩句里也有“無”指“沒有”的意思?(回想詩句:荷盡已無擎雨蓋、泉眼無聲惜細流、鄉音無改鬢毛衰。)

  3.再讀詩句,讀好節奏。

  【設計意圖】詩句的感悟必須以正確的字詞理解為基礎,在理解過程中,摒棄教師的獨白,讓學生聯系前幾學期所學的詩句,并輔以畫面幫助,在聯系中發現古詩理解的規律,在一定程度上梳理了知識,掌握了語言規律,使學習有規律可循。

  四、吟吟誦誦入詩境

  1.我們讀著詩句,就仿佛跟隨詩人楊萬里欣賞到了田園風光,請你把欣賞到的景色說給大家聽。(交流說詩句的大意,不求統一:稀疏的籬笆旁有一條深長的小徑,樹上的花兒謝了葉子還沒成陰。兒童奔跑著追趕黃色的蝴蝶,蝶兒飛進菜花叢中沒法找尋。)

  2.看著這樣的景色,這樣的情景,詩人楊萬里會想些什么,有什么感受?把最喜愛的最有感受的詩句讀一讀。(預測學生有個性化的理解:色彩明艷,景色美麗;兒童天真,蝴蝶活潑,生機盎然;徑深人少,田園清幽。)

  3.配樂讀詩。(播放古箏曲)這是詩人的感受,更是大家的感受,請你隨著音樂把詩誦讀一番,讀出自己的感受。

  你能看著圖吟誦給同學們聽嗎?(指導有感情背誦)

  【設計意圖】入詩境、悟詩情是一種個性化的閱讀行為,在交流中強調情感的激發,讓學生與詩人的情、詩句的境形成共鳴,因此安排了說詩意、入詩境、抒詩情環環相扣的步驟。

  五、圖文對照編故事

  1.這雖然只有二十八個字。但在詩人眼里不僅僅是一個鏡頭。你仔細看,你能看到這個追蝶的孩子臉上的表情嗎?黃蝶停停歇歇又是怎樣的情景,那孩子會怎么想怎么做?展開想象,說給同學聽聽。

 。ǜ狡瑪啵哼@時,從小路的遠處,跑來一個七八歲的小男孩,他正在追趕一只黃色的蝴蝶。黃蝶兒忽高忽低,忽左忽右,忽上忽下,好像故意與他捉迷藏。追了一會兒,黃蝶兒大概也飛累了吧,它停了下來,歇在路旁的籬笆上,小男孩也停住了腳,眼睛緊盯著蝴蝶,一邊用袖子去擦臉上的汗珠。詩人這時仔細地打量起眼前的小男孩:圓圓的臉上嵌著一雙明亮的大眼睛,透出他的天真和可愛。淡紫色的短褂,藍色的長褲在暮春的田野里顯得更加艷麗。說時遲,那時快,小孩雙手一攏,猛地朝蝴蝶撲去?墒沁沒等他把手合攏,那蝴蝶已機靈地扇動翅膀,飛進油菜花叢里去,再也找不到了?粗且黄瘘S的菜花。小男孩非常懊惱,滿臉的不高興。他瞅了詩人一眼,便蹦跳著跑開,去尋找新的快樂。)

  2.課外作業:這一句詩,就是一幅畫,就是一集故事,請你先把詩背給爸爸媽媽聽,再把詩句編成故事說一說。

  【設計意圖】詩句的學習并不只是掌握一首詩,以詩為媒介開展聽說訓練,既發展了學生的語言,又深化了詩的意境,使詩境豐滿,境入人心。同時,課內的指導使得課外作業難度降低,利于學生真正落實。

  六、學習生字做詩卡

  1.指導書寫“未、追、店、菜、宿”。

  2.摘寫“詩畫卡”(詩一首,畫一幅,制作成隨身可攜帶的“詩畫卡”)。

  【設計意圖】制作“詩畫卡”是一種綜合性的課外實踐活動,讓學生既動手又動腦,并與美術學科相整合,強化詩的美育功能。這一過程還重在激發學生學習古詩的興趣,形成自主學習古詩的習慣。

  【特別建議】

  本設計強調古詩學習的理趣結合,在教學中要講求“自然”。學習中的“自然”形態從何來?從教師尊重學習規律中來,尊重學生的個性中來。

  1.讀得“自然”。誦讀的自然在于各個學習時段安排不同形式的讀,讀出質量。初讀時要讀,指名讀,聽讀,齊讀,把字音讀正確,把詩句讀正確;理解詩句時要讀,默讀,落重音讀,把停頓讀正確,把節奏讀正確;吟誦時要讀,配樂讀,看圖誦讀,把詩意讀出來,把情感讀出來。

  2.悟得“自然”。聯系舊知講求自然,讓學生在學習中自然地想起學過的詩句,在自然而然中享受知識的魅力和學習的快樂;圖文結合講求自然,切忌牽著學生的鼻子走,在需要幫助時引導學生看看圖,在部分學生關注時一起分享“成果”來看看圖學一學;感受詩情講求自然,詩人有詩人的情,讀者有讀者的情,時空不同,老少有異,只要個性的理解來自于對詩意的正確把握,來源于學生的心靈深處,一切情皆可融入那明艷的“暮春撲蝶圖”中。

古詩《宿新市徐公店》的教學設計 篇3

  《宿新市徐公店》是宋代詩人楊萬里描寫田園風光的詩作。詩篇描繪了幽靜安逸的田園春光和兒童在菜花地邊追逐蝴蝶的生動畫面,前兩行寫春景,后兩行寫兒童活動,洋溢著濃烈的鄉村生活情趣,滲透著詩人對美麗田園春色的贊美和對鄉村兒童的喜愛之情。

  詩句:“兒童急走追黃蝶,飛入菜花無處尋”一句教學。

  師:一群孩子在田野上怎樣玩耍。

  生:他們在奔跑著捉蝴蝶呢。

  師:孩子們,你們看到了什么呀?聽到了什么?聞到了什么?我在采訪一下。

 。ú稍L學生。)

  生1:我看到滿眼的黃色的油菜花。(一孩子補充,用“金燦燦“更好)

  生2:我的耳邊傳來伙伴們的笑聲,叫聲,“饒海波,快點呀,蝴蝶要飛走啦……”(拉長了聲音在叫,惹得班中孩子一陣大笑)

  生3:我急著去捕捉那只黃色的蝴蝶,眼里只有蝴蝶了,沒注意到其他的。

  生4:我聞到了油菜花的香氣,真好聞的。

  生5:我聞到了鄉間泥土散發的味道。

  生6:我不僅看到了春天的美景,聽到了伙伴們奔跑追逐蝴蝶的腳步聲,笑聲,我還聞到了太陽的香氣息。

  ……

  師:誰能把大家說的話連起來,說幾句話?

  ……

  這句詩就是描述了幾個孩子在麗日當空,花香撲鼻的大好春光中,正自由自在,無拘無束地奔跑著,追逐著黃色的蝴蝶的情景。讀著詩,聽著孩子們的發言,我和孩子們一樣仿佛聽到了詩句中天真可愛的孩子們的嬉笑聲、歡呼聲、失望的嘆息聲……

  反思:角色體驗,激發思維

  詩句言簡意賅,語言凝煉,存在著很多意義的拓展點,進行角色的體驗,可以喚起蘊藏在學生心中的豐富情感,更能夠發揮學生的想象力,激發學生思維。在教學中,我注意挖掘教材的拓展點,抓住空白之處,采訪學生,讓孩子們聯系到了自己的生活實際,喚醒了深藏的生活記憶,展開想象的翅膀,通過多維度的語言訓練培養學生善于浮現新形象、描述新情境的創造能力,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反思:填補空白,感受快樂

  詩句是情感信息的載體,好詩好詞好句,都充盈著作者的情感,奔涌著作者的思潮,在一字一句之間,情感被滲透,被傳達,被傾訴。

  詩句中傳達著作者看到孩子的快樂。怎樣通過對詩句的品讀,與作者、與文本中的各種人物進行深入的情感交流和心靈對話,引發學生的內在體驗,引起學生的情感共鳴,從而愉悅性情,陶冶情操,培養健康的心靈和完美的個性呢?我抓住這一句的空白,讓學生想象說話,連句成片段,觸動學生的情感區域,學生的情感方能自由流淌,自然傾瀉。讓學生走進詩句,置身于鄉村田野間,與孩子們融為一體,無痕融入到美妙的春光之中,快樂的感覺油然而生。

古詩《宿新市徐公店》的教學設計 篇4

  教學要求:

  1、學會兩個生字,理解詩句

  2、通過理解詩歌內容,體會詩人喜悅的心情

  3、有感情朗讀、背誦課文。

  4、培養學生運用方法理解詩句的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體會詩的意境,體會詩人的感情

  課前準備:多媒體課件

  課時:1課時

  一、導入揭題

  1、以前我們學過哪些描寫 春景的古詩?(學生匯報,《詠柳》、《絕句》、《春曉》)

  師:這些古詩都從很多方面寫了春天的生機勃勃個美麗。今天,讓我們再學習一首有關描寫春景的古詩《宿新市徐公店》。(板書課題,師讀課題)

  師:宿--住宿,     新市:地名

  公:是古代對男子的尊稱,徐公,是姓徐的男人開的店

  題目的意思在新市姓徐的 的人開的客店里過夜) 齊讀課題 

  2、你知道這首詩的作者是誰嗎?你是怎樣知道的?

  師:是的,這首詩是宋代詩人楊萬里寫的。因為他長期居住農村,對農村的田園生活十分熟悉,所以描寫自然景物也別有風趣。

  那么,楊萬里住在新市徐公店時見到一幅怎樣的畫面呢?

  二、賞讀古詩

  1、學古詩之前,同學們能不能給自己提些要求,你覺得應該學些什么內容?(學生匯報)師總結,有感情地朗讀古詩,弄清不懂的詞語,能背誦古詩。

  2、自主學習,課件顯示《宿新市徐公店》全詩內容

  師:自由朗讀古詩,圈畫出不認識的字詞,借助拼音把古詩讀熟。

  3、誰能叫出這些字寶寶、詞寶寶的名字。他叫對了,就請全班同學齊讀。(出示課件:“花、”為紅色,指名領讀,課件2:“籬落、疏疏、急走、黃蝶、菜花”,指名領讀、齊讀)

  4、再讀,要求正確流利的朗讀

  師:和你的同桌互相讀一讀,比一比看誰讀的好

  三、賞析古詩,有感情的朗讀

  1、課件第一、二句閃爍,誰愿意來讀一讀前兩句,

  師:誰能試著來說一說這兩句話中的詞語是什么意思(學生匯報)師補充:籬落--籬笆,疏疏--稀疏,徑--小路,深--深遠,未成陰--還沒有成為樹陰。

  誰能來說說這兩句詩寫的是什么的意思?(稀疏的籬笆旁邊有一條深遠的小路,數頭的花已經落了,樹葉不是很茂盛,所以還沒有形成樹陰)

  讀了這兩行詩,你眼前仿佛出現什么景象?課件顯出春末初夏圖,這給你怎樣的感受?課件顯出“靜”。

  你覺得怎樣讀能顯出它的幽靜?(學生回答,師范讀),請你根據老師的停頓畫出節奏,(出示課件節奏)請你們也試著讀一讀(小組比賽讀,男女生競賽讀,指名讀,生評價)

  2、課件第三、四句閃爍,請同學們在小組內學習后兩句

 。ǔ鍪净脽羝┻@兩句詩講的是什么?讀了這兩行詩,你眼前又出現怎樣的景象?劃分節奏

  3、學生匯報學習方式和收獲,不足之處教師補充(孩子們使勁的追趕黃色的蝴蝶,飛到菜花當中怎么也找不到了。)其他小組評價

  4、提問:尋,尋找的意思,為什么說尋找還無處尋?(黃色的蝴蝶飛入黃色的菜花中,顏色差不多)

  5、這兩句寫了兒童捕捉蝴蝶的情景,表現了詩人喜愛的心情。匯報劃分的節奏,再請這些同學讀一讀。

  三、創新練習

  (一)1、我說詩意,你對詩句(同桌練習)

  2、請同學們閉上眼睛,靜靜的欣賞古詩(出示課件,顯示詩文和景色圖,欣賞配樂朗讀。你眼前仿佛出現什么景色?)學生匯報(幾個孩子在麗日當空,花香撲鼻的大好春光中,正在自由自在,無拘無束地奔跑著,追逐黃色的蝴蝶,蝴蝶飛入了菜花中,只聽到了孩子們的嬉笑聲、歡呼聲、失望的嘆息聲……)

  3、在打開課件中的音樂,學生配樂朗讀。

 。ǘ1、這首詩有靜有動,有聲有色,情意盎然,充滿童趣。如果我們把這首詩畫下來,要畫哪些景物?(籬笆、小路、兒童、黃蝶、菜花)

  2、在這些景物中,要用上哪些顏色?(綠、黃)

  3、學生動手繪畫

  4、評析學生作品(實物投影打出)

  四、課外延伸

  按這首詩的三、四句的意思進行改寫,描寫捕蝶這一場面,寫時要注意動的描寫,發揮想象。題目為《捕蝶》。

  今天這堂課(指板書)同學們學會了讀詩讀會了詩,還朗讀好了詩,并且能通過自己的努力去給古詩配上美麗的圖畫,你們學得真好。讓我們一起將這首流傳千古的名篇牢記在心吧。配樂集體朗讀古詩。下課。

  教材分析:

  這首詩是南宋著名詩人楊萬里所作。題目由一個動詞“宿”與一個地點“新市徐公店”組成。“宿”為住宿之意;“新市”是今湖南攸縣;“徐公店”指姓徐的人開的店。題目的意思是詩人在客店住宿時看到的景色。古詩中用這種方式命題的有很多,如我們熟悉的李白的《夜宿山寺》,孟浩然的《宿建得江》,六長卿的《逢雪宿芙蓉山主人》等等,都是在寫住宿某地的所見所聞。

  教學理念:《宿新市徐公店》是南宋詩人楊萬里之作。詩中描寫的是春末夏初詩人在店內所看到的兒童嬉戲的天真活潑,以及菜花開放、遍地金黃、彩蝶飛舞的自然景色。在詩人的筆下,有動有靜,人景交融,是著名的田園佳作。本詩的重點和難點是:體會詩的意境,體會詩人的感情

古詩《宿新市徐公店》的教學設計 篇5

  教學目標:能讀懂古詩《宿新市徐公店》,結合詩句理解“疏疏、未成蔭、急走”等詞語的意思。

  教學要點:能用自己的話說說這首詩的意思。

  教學過程:

  一、明確本節課的學習任務

  二、指導學習《宿新市徐公店》

  1、(繼續運用“四步法”學懂古詩。)

  (1)題。板書后,“宿”,住!靶率小笔堑攸c,在現在的湖南省攸縣!靶旃辍保招斓娜碎_的客店,“公”,是對人表示尊敬的稱呼。

  (2)介紹作者。

  2、學生自學古詩。

  (1)自由讀。自學6個生字,查字典理解詞語。讀古詩看插圖想想哪些地方能自己讀懂。

 。2)檢查自學效果

  3、指導學習古詩

  理解詞語,讀懂詞句。

  (1)理解第1句:

  “疏疏”是稀稀落落、不密的樣子!盎h笆”、“徑”“深”各是什么意思?

  回答后。教師講:籬落,指籬笆;徑,是指小路;深,遠,很長的路。這句意思是:菜園邊的籬笆稀稀疏疏,有一條小路伸向很遠的地方。

  (2)理解第2句:誰能說說“枝頭”、“未成蔭”的意。

  枝頭,指樹枝上,未成蔭,樹葉長得還不濃密,不能遮蓋地面而為樹蔭。這句詩的意思是:樹枝上的花已經落了,但樹葉還不很茂密,不能遮蓋地面成為樹蔭。

  (3)理解第3句:       誰能說說這句詩的意思?

  教師講述:“急走”是奔跑的意思。這詩句的意思:

  兒童奔跑著追逐著黃色的蝴蝶。

 。4)說出第4句的意思后。

  4、說出詩意,感受意境。

 。1)自由朗讀,試說說古詩的意思,同桌相互練說

 。2)集體朗讀,指名說說全詩的意思。

  5、體會感情,背誦。

  討論:這首詩描繪了怎樣一幅圖畫面?作者表達怎樣的感情?

  三、教師小結:

  這首詩向我們展示了春夏這交兒童們在菜園里天真活潑地捕蝶嬉戲的生動畫面,作者也受到感染,童心萌生,非常高興。全詩充滿歡樂。請大家用活潑、向上、歡樂的感情讀,背誦詩歌。

古詩《宿新市徐公店》的教學設計 篇6

  《草》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5個生字。認識“離、枯、榮、野、燒、盡”6個字。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能說出詩歌大意,體會詩人的感情,初步懂得要像小草那樣不怕困難、頑強不屈。

  4、啟發兒童想象,讓學生感受小草蓬勃生長的美感,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教學重難點:

  1、理解“離離”、“枯”、“榮”、“盡”的詞義。

  2、懂得句子“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的含義。

  課前準備:

  1.讓學生觀察路邊、田邊、河邊等處的野草。

  2.生字卡片,荒原野草圖,朗讀課文的音頻。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新課。

  1、情感描述,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播放背景音樂)

  師:同學們,你們喜歡大草原嗎?這一節課,就由老師帶你們到大草原去走一趟,領略一下大草原生機勃勃的美麗風光。現在,先請大家閉上眼睛, 一邊欣賞音樂,一邊跟著老師到大草原去。

  師口述:無邊無際的大草原上長滿了茂盛的野草,這些野草每年都會枯萎一次,又會茂盛地生長一次。熊熊的野火也燒不完這些頑強的小草,來年春風 一吹,它們又會重新生長出來了。

  師:現在,請大家睜開眼睛看看。(出示草原圖)

  這就是我們所去的大草原了。你覺得這大草原美嗎?我國唐朝的偉大詩人白居易看到小草在茫茫的大草原上不怕風、不怕雨,頑強地生長,觸發了內心的感情,就寫下了一首詩,名字就叫──草。 (板書:草)

  現在,我們一起來欣賞這首古詩,先請同學們來自由朗讀詩歌,注意讀準每個字的讀音,邊讀,邊思考三個問題。

 。ǔ鍪締栴},聽范讀音頻。)

  (1) 課文是怎樣寫草的?想想每句寫什么?

  (2) 聯系課文內容,想想“離離”、“枯”、“榮”、“盡”的意思。

  (3) 文中哪兩句詩點明了小草頑強的生命力?

  2、請同學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一讀:

 、賯人讀;

  ②同桌讀;

 、壑该x;

 、軝z查讀。

  要求:借助拼音練讀課文;畫出課文中的生字讀一讀,再放進句子里讀正確。

  3、交流初讀情況

  a 、剛才,大家都讀得非常認真,F在,我要請幾位同學給大家朗讀一次,看看怎么樣?(出示課文內容)

  b 、學生評議,教師正音后聽課文錄音。

  c 、現在,我們再來學著錄音朗讀。

  二、讀詩句,識字

  1.第一行(指名讀)

  識字: 離  原

  指導讀句:離離/ 原上/草,

  2.第二行(齊讀)

  識字:歲  枯  榮("歲"平舌音,"榮"翹舌音。)

  指導讀句:一歲/一枯/榮。ㄌ崾荆簝蓚"一"聲調不同)

  3.第三行(指名讀)

  識字:野  火  燒  盡(注意讀準"燒"的音。)

  指導讀句:野火/燒/不盡

  4.第四行(齊讀)

  識字:吹  又 。ㄗ⒁"吹"翹舌音)

  指導讀句:春風/吹/又生。

  三、指導寫字

  原:半包圍結構,"廠"里面是"白"、"小",不能寫成"泉"。

  歲:上下結構。"山"要寫扁些。上短下長。

  枯:左邊是木字旁,右邊可分成"十""古"來記憶。

  火:筆順是

  吹:右邊是"欠"(欠字旁),上面不要寫得太寬,下面"人"左右伸長。

  又:注意筆畫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字在格內要居中。

  四、朗讀課文

  1.聽朗讀課文的音頻,想象原上草的樣子。

  2.反復練習朗讀,達到背誦要求。

  五、鞏固練習

  1.認讀生字(含要認識的字)。

  2.完成課后練習2。

  3.用"春風"說一句話。

  第二課時

  一、復習

  1.朗讀、背誦課文。

  2.說說你喜歡小草嗎?為什么(不作過高要求,學生說到什么程度皆可,說通就行。)

  3.認讀生字。用"原、歲、吹、火"口頭組詞。

  二、深入學習詩文

  1、具體分析詩意和字詞義。

  a 、齊讀“離離原上草”(軟件出示)

  b 、問: (1) 課文寫的是哪里的草?你從詩中哪一個詞知道的?

  (2) 草原上的草長得怎樣呢?(引導學生看圖)

 。ㄓ指哂置,非常茂盛,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

  (3) 詩中哪一個詞語寫出了野草茂盛的樣子?

  (對,“離離”就是又高又密,非常茂盛的樣子。)

  (4) 讓一兩位同學說出詩意。

  (5) 指導朗讀。

  師:第一句詩主要寫出了草原上野草茂盛的樣子,讀的時候,“離                         離”兩字讀重一點。

  c 、師:誰來告訴老師,這些野草有什么生長常規呢?

 。▽O了,那你們看看詩中又是怎樣寫的?)

  (不知道也沒關系,相信你們學習了下一句詩后一定會知道的。)

  (1) 指導朗讀:“一歲一枯榮”

  問:“一歲”是什么意思呢?(一年)

  一年中有哪幾個季節?

  師:請你們告訴我,一年四季野草的生長情況一樣嗎?

 。ㄜ浖鍪荆捍骸⑾、秋、冬圖,即發芽──茂盛──變黃──干枯)

  (2) 看圖后要求學生分別說出四季的野草的生長情況。  

 。ǘ嗾垘孜煌瑢W說說)

  (3) 看了圖片,我們知道,野草長得最茂盛的是哪一個季節?在哪一個季節野草會枯萎呢?

  (4) 師:現在,誰愿意幫老師一個忙,把“枯”、 “榮”兩個字擺在相應的季節下面,并請他說說“枯”、“榮”的意思。

  (5) 現在,誰來告訴老師,“一歲一枯榮”是什么意思嗎?  

  (讓一兩位同學說說)。

  d 、 (1) 師:到了冬天,原野上的草一片枯黃,野火一燒,燒了個清光,但為什么又說"燒不盡"呢?(邊講邊將草改成黃色,畫上熊熊大火燒枯草的情景,擦去原野圖地上的草)

  (2) 讓學生說說(野火燒去了野草的莖和葉,埋在泥土里的根是燒不掉的)。

  (3) 教師畫簡筆畫

  (4) 詩中是怎樣寫的呢?請讀出有關的詩句。(強調“盡”的意思。)

  "盡"字中的"尺"像杯子,杯子倒過來,里面沒有水了,所以"盡"意思是"完"。

  (5) 由于草根沒有燒掉,所以草會怎樣呢?   (出示軟件,并說出詩句意思)。

  (6) 教師讓幾名學生在黑板上畫出第4句詩的意思,學生根據"春風吹又生"的詩意,畫出了短短的草芽。教師又讓學生說說他畫的意思。

  (7) 指導朗讀最后一句(要求用高揚的語氣朗讀)。

 。ù禾煲坏,野草又重新生長出來了,這是一件多么令人高興的事情啊!所以讀的時候要高揚的語氣去讀。)

  2、師:小朋友,野火燒得這么厲害,野草的莖和葉都被燒光了,可是 第二年的春天,春風一   吹,小草又齊刷刷地生長出來了。你覺 得這些小草怎么樣?(板書:非常頑強)

  師:你喜歡這些小草嗎?為什么?

  (很好,我相信你以后遇到困難,一定會像小草一樣勇敢、頑強 拼搏。)    

  3、朗讀最后的兩句詩

 。ìF在,我們一齊來用高揚的、令人振奮的語氣朗讀最后兩句。)

  三、復讀階段,熟讀成誦。

  1、朗讀全詩(分男、女同學)

  2、師:學習這首詩,你最歡那一句呢,為什么?

  3、背誦全詩(開火車背、小組齊背 、指名背)

  《草》我們學過了,現在我要和大家一起聽著音樂,聽著詩歌,再次到大草原去領略大草原生機勃勃的美麗風光。)

  四、課外延伸

  《草》這首詩原來的題目是《賦得古原草送別》。原詩的后邊還有下面的內容呢!

  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

  五、總結

  今天,我們學習了古詩《草》,了解了詩中的意思,初步知道了小草這種小植物雖然不起眼,可它那頑強的意志、頑強的生命力是非常值得我們欣賞的。我們也要像小草那樣,遇到困難要有頑強的意志,頑強的拼搏精神。

  六、鞏固練習。

  1.填寫詩句,寫出劃線字的意思。

  離離原上草,__________。(   )

  野火燒不盡,__________。(   )

  2.填空練習“離離”是形容(   )茂盛的樣子。“一歲一枯榮”中;前面的“一”指(   )的意思,后面的“一”是(   )的意思。

  3.照樣子把詩句寫在(  。├。

  例:原野上的草長得很茂盛。(離離原上草。)

  野草每年秋冬都枯萎一次,春夏季節又茂盛地生長起來。(      。

  野火不能把野草完全燒掉。(       )

  春風一吹,野草又會重新生長。(      。

  【課后反思】

  《草》是唐代白居易寫的一首送別詩,課文選的是前四句。低年級兒童對古詩理解有一定的難度,所以,教學前我先伴著背景音樂,口述出詩文內容,讓學生在腦海中初步有一個印象,然后采取"以讀帶譯"的教法,即先讀通、讀熟、讀懂、讀好譯文,然后再讀讀通、讀熟、讀懂、讀好古詩。在講解古詩時,一是通過質疑來解詞、析句、翻譯;二是畫詩為畫,使詩句內容形象化。最后配以誦讀、吟唱。這樣學生就能領悟內容,體會詩情,讓學生感受小草蓬勃生長的美感,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宿新市徐公店》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會認5個生字,會正確書寫6個生字。能結合詩句理解“疏疏、未成陰、急走、無處尋”等詞語的意思。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誦讀古詩,理解古詩所描繪的美麗景色,想象兒童在花叢中捕蝶的快樂,體會詩人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3.能根據詩中描繪的情景,結合插圖,編寫一個小故事。

  教學重點:

  1.讀懂古詩,能用自己的話說出這首詩的意思。

  2.感悟田園生活的意境。

  教學難點:理解“急走”意思,能想象詩中所描寫的意境。

  教學準備:課件、音樂。

  一、前提測評

  1.復習《草》的詩文內容,口述詩意,詩人表達的情感。

  2.回顧學習方法。

  二、談話導入新課,板書課題。

  1.看圖說話。出示《初夏荷塘》圖。請小朋友們用自己的話說說圖上的景色。

  2.看圖背誦。圖上的景色讓你想起了哪一首詩?請你背誦給大家聽。(學生背誦《小池》)還記得寫這首詩的詩人是誰嗎?(楊萬里)

  3.揭題。今天,我們要跟隨南宋詩人楊萬里去欣賞暮春時節的鄉村景色。(板書:宿新市徐公店)

  4.認讀“宿、徐”。(注意指導把“宿”的平舌音讀正確)

  5.解題。你在哪里見過這兩個字?知道它們的意思嗎?(預測學生在招牌上見過“宿”,引導理解“宿”就是住宿、投宿,這里的“店”就是住宿的客店,就是現在的旅館、酒店。學生在同學等人的姓名中認識了“徐”,引導理解“徐公”指一位姓徐的老人。)請你說說這題目的意思。(在新市姓徐的人開的客店里過夜)

  6.讀詩題,F在請你根據明白的意思把詩題讀正確。(指導根據意思停頓,讀好詩題)提問:作者住在新市徐公店時見到一幅怎樣的畫面呢?表達了一種怎樣的感情呢?

  三、小組自學,初讀理解。要求:

  1.不理解的字、詞劃出討論,初步理解每句詩意。

  2.詩中抓住哪些景物寫出了暮春時節的美麗。

  四、指導學習古詩

  1、 理解詞語,讀懂詞句。

 。1)理解第1句:第一句寫了哪幾種景物?有什么特點?用自己的話說說這句詩的意思。

  疏疏:稀稀落落、不密的樣子!      籬落,指籬笆;

  徑,是指小路。                         深,遠,很長的路。

  詩意:菜園邊的籬笆稀稀疏疏,有一條小路伸向很遠的地方。

  板書:籬笆 (疏疏)  一徑(深)

  這句詩是作者站在徐公店外,遠望到的。緊接著作者收回視線,從遠望到近觀,又看到了什么呢?

  (2)理解第2句:又寫出什么景物呢?誰能說說“枝頭”、“未成蔭”的意思。

  樹頭:樹枝頭! 未:沒有。  陰:樹蔭。

  詩意:樹枝上的花已經落了,但樹葉還不很茂密,不能遮蓋地面成為樹

  板書:樹頭  未成陰

  師:為什么沒形成樹蔭?(因為葉子未長大)。理解時應“補”枝頭上的花已經落了,但葉子還未長大,還沒有形成樹蔭。這一點,可見這一天天氣怎樣?(麗日當空,地面上有斑駁的樹影,星星點點的光斑。)    

 。3)理解第3句:抓住哪些景?板書:兒童 黃蝶  菜花

  “急走”:奔跑。

  這詩句的意思:兒童奔跑著追逐著黃色的蝴蝶。

  師:兒童追到了蝴蝶沒有?

 。4)說出第4句,讓學生說說這句的意思后,教師講講:

  黃色的蝴蝶飛入金黃色的菜花叢中,再也找不到了。

  再看圖(后兩句圖)這兩句寫兒童捕蝶的情景。“跑、尋”這叫動態描寫(板書),兒童奔跑、撲蝶……讀來使我們倍感親切、耳目一新。

  2、說出詩意,感受意境。

 。1)自由朗讀,試說說古詩的意思,同桌相互練說

 。2)集體朗讀,指名說說全詩的意思。

  3、體會感情,背誦默寫。

 。1)討論:這首詩描繪了怎樣一幅圖畫面?作者表達怎樣的感情?板書:喜愛

  (2)討論后,教師小結:

  這首詩向我們展示了春夏這交兒童們在菜園里天真活潑地捕蝶嬉戲的生動畫面,作者也受到感染,童心萌生,非常高興。全詩充滿歡樂。請大家用活潑、向上、歡樂的感情讀,背誦詩歌。

  四、鞏固練習

  1.這些景物分別是怎樣的呢,看看圖,說一說。

 。     )的籬落    (     )的小徑       (     )的兒童

  (     )的蝴蝶    (     )的菜花       (     )的樹

  2.詩中抓住哪些景物寫出了暮春時節的美呢?

  填空:詩中通過----------、---------、----------、----------這些情景來說明是----------季節的景色,表達了作者--------------------心情。

  3.詩中前兩句是靜態描寫,后兩句是動態描寫,全詩動靜結合,情景交融,充滿了春的氣息,特別是后兩句,兒童捕蝶的畫面躍然紙上,栩栩如生,仿佛就是眼前。說說看,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呢?聽到了什么呢?[想象練說]

  五、圖文對照編故事

  1.這雖然只有二十八個字。但在詩人眼里不僅僅是一個鏡頭。仔細看,你能看到這個追蝶的孩子臉上的表情嗎?黃蝶停停歇歇又是怎樣的情景,那孩子會怎么想怎么做?展開想象,說給同學聽聽。

  (附片斷:這時,從小路的遠處,跑來一個七八歲的小男孩,他正在追趕一只黃色的蝴蝶。黃蝶兒忽高忽低,忽左忽右,忽上忽下,好像故意與他捉迷藏。追了一會兒,黃蝶兒大概也飛累了吧,它停了下來,歇在路旁的籬笆上,小男孩也停住了腳,眼睛緊盯著蝴蝶,一邊用袖子去擦臉上的汗珠。詩人這時仔細地打量起眼前的小男孩:圓圓的臉上嵌著一雙明亮的大眼睛,透出他的天真和可愛。淡紫色的短褂,藍色的長褲在暮春的田野里顯得更加艷麗。說時遲,那時快,小孩雙手一攏,猛地朝蝴蝶撲去?墒沁沒等他把手合攏,那蝴蝶已機靈地扇動翅膀,飛進油菜花叢里去,再也找不到了?粗且黄瘘S的菜花。小男孩非常懊惱,滿臉的不高興。他瞅了詩人一眼,便蹦跳著跑開,去尋找新的快樂。)

  2.課外作業:這一句詩,就是一幅畫,就是一集故事,請你先把詩背給爸爸媽媽聽,再把詩句編成故事說一說。

古詩《宿新市徐公店》的教學設計 篇7

  教學目標 :

  1.學會生字,理解詩句

  2.通過理解詩歌內容,體會詩人喜悅的心情

  3.有感情朗讀、背誦這首詩

  4.培養學生運用方法理解詩句的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體會詩的意境,體會詩人的感情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一張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過程 :

  一、揭題、釋題、了解作者:

  1、以前我們學過哪些描寫春景的古詩?《詠柳》、《絕句》、《春曉》,這些古詩都從不同側面、角度向我們展示了春天的勃勃生機和美麗。今天,我們再學習一首有關描寫春景的古詩《宿新市徐公店》。

  2、以前學習古詩理解詩句時常用哪些方法?(釋、調、連、補、留)

  3、今天也用這“五字法”理解這首詩。范讀。同時大屏幕打出背景圖。配樂范讀、齊讀

  4、介紹詩人:

  這首詩是宋代詩人楊萬里寫的。他一生為官清廉,為奸相所害,被罷官閑居十五年。他的詩大量吸收民間語言,描述細膩,形象鮮明,平易自然。因為他長期居住農村,,對農村的田園生活十分熟悉,所以描寫自然景物也就更加真切感人,別有風趣。

  5、下面光看題目意思:

  宿:過夜新市:地名

  公:古代對男子的尊稱(在新市姓徐的人開的客店里過夜)作者住在新市徐公店時見到一幅怎樣的畫面呢?表達了一種怎樣的感情呢?

  二、小組自學,初讀理解。要求:

  1.不理解的字、詞劃出討論,初步理解每句詩意。

  2.詩中抓住哪些景物寫出了暮春時節的美麗。

  三、導讀古詩,感受詩意。

  1.指名讀,檢查讀的情況。

  2.你讀懂了什么?還有哪些不理解的字、詞提出來,一起討論、交流。

  3.齊讀一、二句:

  A.寫了哪幾種景物?有什么特點?

  籬落:籬笆疏疏:稀疏徑:小路深:深遠

  理解時“調”一下:稀疏的籬笆旁邊,有一條小路深向遠方。

  板書:籬笆一徑

  這句詩是作者站在徐公店外,遠望到的。緊接著作者收回視線,從遠望到近觀,又看到了什么呢?

  B.齊讀第二句,又抓住了什么景物?

  板書:樹頭

  理解:樹頭:樹枝頭未:沒有陰:樹蔭

  為什么沒形成樹蔭?(因為葉子未長大)。理解時應“補”枝頭上的花已經落了,但葉子還未長大,還沒有形成樹蔭。這一點,可見這一天天氣怎樣?(麗日當空,地面上有斑駁的樹影,星星點點的光斑。)

  C.同桌對說這兩句詩意——指句說——齊讀這兩句(多媒體出示畫面)

  D.這稀疏的籬笆,長長的小路,葉兒不濃密的樹,構成了一幅清新、質樸的農村景色圖,你們看畫面,這叫靜態描寫(板書)。在這一背景下,作者又看到一幅更為活潑生動的圖畫,那就是后兩句所表達的。

  多媒體出示后兩句畫面(齊讀三、四句)

  4、理解三、四句:

  A.抓住哪些景?板書:兒童黃蝶菜花

  走:跑急走:快跑

  詩意:兒童奔跑著追逐黃色的蝴蝶,追到沒有?

  B.女生讀第4句:

  處:地方尋:尋找為什么無處尋?

  詩意:黃色的蝴蝶飛入金黃色的菜花叢中,再也找不到了。

  C.兩句詩意連起來,指名說詩意

  D.再看圖(后兩句動畫圖)這兩句寫兒童捕蝶的情景!芭堋ぁ边@叫動態描寫(板書),兒童奔跑、撲蝶……讀來使我們倍感親切、耳目一新。

  E.自由讀全詩,體會詩人心情?

  F.檢查:指名讀全詩,齊讀

  板書:喜愛

  一、重點賞析,體會情感。

  1.詩中抓住哪些景物寫出了暮春時節的美呢?(多媒體出示)

  填空:詩中通過----------、---------、----------、----------這些情景來說明是----------季節的景色,表達了作者的----------------------------心情。

  2.詩中前兩句是靜態描寫,后兩句是動態描寫,全詩動靜結合,情景交融,充滿了春的氣息,特別是后兩句,兒童捕蝶的畫面躍然紙上,栩栩如生,仿佛就是眼前。說說看,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呢?聽到了什么呢?[想象練說]

 。◣讉孩子在麗日當空,花香撲鼻的大好春光中,正自由自在,無拘無束地奔跑著,追逐著黃色的蝴蝶……,仿佛聽到了孩子們的嬉笑聲、歡呼聲、失望的嘆息聲,……)

  作者看到這一切感到多么富有情趣,多么富有詩情畫意(板書)呀!

  3.邊想象畫面邊背誦。(配樂)

  二、繪幅彩畫,深化理解。

  1.這首詩有靜有動,有聲有動,情意盎然,充滿童趣。如果我們把這首詩畫下來,要畫哪些景物?(籬落一徑枝頭兒童黃蝶菜花)

  2.在這些景物中,要用上哪些顏色?

  板書:黃(綠)(黃)

  補充板書,完成板書。

  3.自由動手繪畫。(配樂)

  (我們學了這首詩,看到了一幅春意盎然的村童撲蝶圖,感受到了詩人對春天和鄉村生活的愛,多么富有詩情畫意呀!真是詩中有情,詩中有畫。∠氘嬒聛韱幔浚

  4.評析學生作品(實物投影打出)

  三、課外延伸,引導練筆

  按這首詩的三、四句的意思進行改寫,描寫捕蝶這一場面,寫時要注意動態描寫,扣住“急走、追、尋”等詞語去進行想象發揮。題目為《捕蝶》。

  四、板書:

  詩 宿新市徐公店

  情 喜愛

  畫:籬落、一徑、枝頭 (靜)

  畫 追入

  兒童黃蝶菜花 (動)

  意 色:黃(綠)(黃)

古詩《宿新市徐公店》的教學設計 篇8

  【說教材】

  《宿新市徐公店》是九年義務教育人教版五年制小學語文第八冊第三單元的首篇講讀課文“古詩兩首”中其中的一首詩。這首詩畫面明麗,情感歡悅,語言形象,音韻暢達。依據教材的特點及四年級學生的學習基礎,本課教學一定要引導學生朗讀呤誦,將學生領入詩的意境,體驗詩人的感情,以達到培養讀悟能力,豐富語言積累的目的。根據上述分析,《語文課程標準》要求,我確定了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和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目標:

  1、使學生了解古詩的內容,感受大自然的美麗,展開想象,初步體會詩人所表達的情感。

  2、學會本課的生字、理解詩句,培養自學能力。

  3、有感情地朗讀古詩,并能背誦、默寫。

  教學重點:理解重點詞句,細細體味詩人所描繪的景色。

  教學難點:體會詩的意境。

  【說教法】

  為了較好地完成本課的教學任務,有效地突出重點,達成預定教學目標,我采用“激情引入——自讀釋義——繪畫會意——品味誦讀”這四大主要步驟進行教學。力求體現“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原則。明確指出“具有獨立閱讀的能力,注重情感體驗。有較豐富的積累,形成良好的語感,學會運用多種閱讀方法。”

  新《課標》這指出了教給學生學習方法的重要性,也說明學習方法遠遠比學得的知識重要。因此,我要求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充分地讀書,充分地交流,充分地參與,充分地合作。主要學習步驟為:自讀、交流、質疑、繪畫、品讀。

  【說程序】

  操作程序分如下四個環節進行

 。ㄒ唬﹦撛O情境,誘發創新激情

  小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大多取決于興趣。教學伊始,我先出示一幅《小池》詩意圖(出示圖)由此而問:“同學們,看到這幅畫,你想到了哪一首詩?”由畫中的荷花和蜻蜓,學生很自然想到了古詩《小池》,讓學生背誦后,我接著說:“這幅畫是我們班同學學習古詩《小池》后為它配的一幅圖,今天我們再來學一首詩《宿新市徐公店》學完后,讓你們也為它配上一幅精美的圖畫。”這樣導入很自然地把學習帶籬新知識的學習環節,學生都覺得挺新鮮,躍躍欲試,表現出了濃厚的學習興趣。

 。ǘ┳x畫結合,訓練創新思維。

  這一環節,主要分2個步驟進行教學。

  1、自讀釋義

  “釋義”包含“知詩人,解詩題,抓字眼,明詩意”這些內容。要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實現素質教育的目的。就必須在課堂的教學中實現主體自主學習,因此我首先出示自學要求:①把詩句讀準確,讀通順。②讀了這首詩,你知道了什么?③標出不明白的地方,然后讓學生借助手中的工具書或課后注釋或插圖等,選擇自己喜歡的方法來了解古詩的作者,詩句的意思。其次讓學生把自學的成果在小組交流、討論,有不明白的地方可用筆記下來;接著全班同學交流,匯報自學情況,相互補充、糾錯等,最后學生質疑進行合作學習。

  課堂上通過師與生,生與生之間的立體交流,使基礎能力不同的學生在交流中相互傳播信息。幫助學生自學、自悟、理解古詩。

  2、體驗意境

  領會詩歌的意境,是學生理解詩文大意后的升華。把學生引入意境,就是想方法讓詩中的畫面和詩人的感情在學生的頭腦中活起來,從而使學生如臨其境,如聞其聲,如見其形,深入理解詩意,體會詩人的感情,最終受到思想教育。

  怎樣引導學生進入詩的意境,我是這樣做的,在學生通過自學基本了解詩意時,我適時提出:“你覺得詩中應該有哪些景物”?同時鼓勵學生想到了什么就說什么,學生在自由表達的過程中,拓展了創新思維的空間,學生的回答除了詩中描寫的景物“籬落、一徑、樹頭、兒童、黃蝶和菜花”之外,也有的說:“我覺得還應該有藍天、白云”。還有的說:“我覺得應該有一只小鳥和一只小貓,就更真實了。”等等。顯然學生對詩中的景物已了如指掌。胸有成竹。為激發學生創新思維的空間進一步拓展,我對學生說:“同學們,你們所說的簡直就是一幅美麗的畫,現在,請你們把這富有情趣的兒時生活畫下來吧!”于是,學生在歡快的音樂陪伴下,開始了繪畫,畫完后要求學生為這幅畫配上一段文字,便不知不覺地進入詩人創設的情境中。

 。ㄈ┢肺墩b讀

  俗話說:“熟讀詩歌三百首,不會寫詩也會吟”有感情地誦讀,不僅可激發學生的想象,還可更好的使學生領會詩的意境,學生對繪畫評價之后,我接著說: “詩人也被這幅畫深深地吸引住了。此刻,他會怎么想呢?”這時,學生不言而喻地會想到這首詩,之后請學生站起來,加上動作和表情一起朗誦這首詩。

  (四)總結拓展

  課末,我整理板書并總結:“這節課,我們學習《宿新市徐公店》這首詩,看到了一幅春意盎然的村童撲蝶圖,感受到了詩人對春天和鄉村生活的愛。多么富有詩情畫意呀!”最后布置課下作業。①默寫古詩②把古詩改寫成一篇寫人記事的記敘文。

  總之,本節課的設計,我緊緊圍繞教學大綱,遵循學生的認知規律,讓學生在動口,動腦,動手活動中,實現由“學會”到“會學”的飛躍,使知識教育與素質教育得到了有機的結合。

古詩《宿新市徐公店》的教學設計 篇9

  平常的古詩文教學,似乎已經形成了一套固定的教學模式,“揭題——釋題——讀文——理解——背誦”。這其中的重頭戲壓在了理解詩文上,而教學的效果卻總是那么不盡如人意。這樣的教學,使我聯想起我小時候學習古詩文的情形來。那時,在我的記憶里,我的老師也是這么教我的,但到現在我真正記住的可以說沒有幾首古詩。為什么我們盡心盡職地幫學生理解、理解、再理解,教學效果卻這么低下?我想,這大概可能與我們教學古詩文的方法有關,是它“惹的禍”吧?

  從學生習得語言的規律來看,語言積累是學生自己的事,其他任何人無法替代。教師喋喋不休地講解也僅僅起到幫助的作用,即便是我們采用強壓灌輸的方式,學生真正領悟的卻寥寥無幾。

  因此,改革古詩文的教學勢在必行。

  在教學中,我嘗試從學生已掌握的古詩文入手,調動學生自身已有的知識儲備,搭建與新知的有效通道,建構起新舊之間的聯系,激起他們學習的興趣。

  師:同學們在平時一定積累了不少關于“春”的古詩文吧,誰能背幾首給大家聽聽?(學生興趣盎然,因為這也是我布置的預習作業,現在學生有了施展的空間)

  接著導入新課。

  師:今天我們還要來學習兩首古詩,他們是《村居》和《宿新市徐公店》,跟老師一起板寫課題。通過預習,大家知道這兩首古詩都是描寫哪個季節的?(整體感知)

  師:對于這兩首古詩,相信同學們一定都熟讀了吧?誰能來展示一下自己的朗讀成果?

  師:古詩寫的美嗎?愿意把它們背下來嗎?說說,你有什么好的辦法能快速地把它們背下來?

  師:讓我們用各自喜歡的方式來背背這兩首詩吧!

  以上教學設想:古詩文的教學安排主要是讓學生品味它們的精髓,用詞的簡潔、凝練,而不是讓學生去理解它們。當然,適當的理解也是有必要的,對學生的記憶是有幫助的。對于這兩首古詩,通過我的了解,大多數學生已經能夠背下來了,讓學生們交流它們背書的方法是為了給大家提供更多一些的方法,也是讓大家交流對這兩首詩的理解。因此,我先讓他們把這些詩文背下來,再慢慢地反芻。

  接著,我放棄了一般的教學“套數“,從品悟這兩首詩的共同點入手,引導學生細細地品讀、品評、發現。

  師:同學們,在備課時,老師總有個小問題弄不明白,誰能幫助老師解開這個疙瘩?能幫我解決的就是我的小老師!

  師:編者為什么把這兩首詩編在一起?寫春天的詩不是很多嗎?

  學生沒有隨即舉手來回答我的問題,而是埋下頭去認真地品讀。過了一會兒,學生紛紛舉起了手。

  生:我發現這兩首詩都是描寫春天的景色,還寫了春天的兒童那天真活潑的樣子!

  生:我還發現這兩首詩不光寫了兒童,還寫了作者渴望自己也變成兒童,與他們一起放風箏、追蝴蝶!

  生:我發現,過去的兒童真的很快樂,沒有那么多的作業,那么早就放學了,玩的真開心!我好羨慕喲!

  生:我發現,在讀這兩首詩的時候,要讀出作者看到春天這樣的美景快樂的心情,還要讀出兒童在放風箏和追蝴蝶時那種愉悅的心情!

  生:我發現這兩首詩都是寫兒童在找春天的!

  沒有過多的解釋,學生領悟的又是那么的深刻,我真不敢想象我平時教的這些孩子今天怎么會有這么多的靈感!

  這是我們通過理解、分析所得不來的!

古詩《宿新市徐公店》的教學設計 篇10

  教材分析:是宋代詩人楊萬里所作,詩篇為七言絕句,前兩行寫春天景色的特征,后兩行寫兒童的活動,描繪了幽靜安逸的田園春光和兒童在菜地邊追逐黃蝶的生動場面。

  教學理念:

  1.以讀為主,注意詩文的聲調、節奏,體會詩意及情感

  2.注重體驗,尊重學生對詩文理解和體驗的差異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這首詩,并背誦

  2.學會詩中的生字,理解詩句

  3.通過理解詩內容,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難點:通過對詩句的理解,了解詩歌內容,體會詩歌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課時:一課時

  教學流程:

  一、談話導入,激發情趣

  師:一年四季中,你最喜歡哪個季節的景色,為什么?

  生:我最喜歡冬天,因為可以堆雪人、打雪仗。

  生:我喜歡春天,樹綠了、花開了,很好看。

  ……

  師:你們說的都很有道理,一年四季確實季季都很美,這節課,老師要帶你們進入這樣一個季節去領略大自然的美妙[課件出示:春末初夏圖——未成陰的樹、小徑、蝴蝶、菜花]猜猜看,這是什么季節?(春天)你是怎么看出來的?

  生:我是從樹的樣子,葉子長的還不茂盛。

  師:面對這樣詩情畫意的景色,此時,你想怎樣?

  生:我想把它畫下來。

  師:面對這樣詩情畫意的景色,南宋有個詩人楊萬里就詩情大發做了一首詩叫《宿新市徐公店》,同學們想學這首詩嗎?

  生:想……

  板書課題《宿新市徐公店》,齊讀。

  二、知詩人,明詩意

  1.師:你們知道楊萬里嗎?他是南宋詩人,我國古代寫詩最多的詩人之一,以寫山水、風光、自然景色為主。

  2.師:你知道題目的意思嗎?和你的同桌說一說。

  生匯報

  (住宿在新市姓徐的人家開設的旅店里看到的景象)

  師過渡:詩人住在這家旅店里看到了什么呢?

  3.自讀,要求讀準生字的音,讀通句子,讀后檢查:出示生字,讀準音,記住形

 、耪f說你記住了詩中的哪些字?都用了什么方法?

  ⑵指導書寫、描紅、臨寫

 、侵该首x、正音

  三、解字詞,明詩意

  師:下面請同學們聽老師讀讀這首詩,注意聽準發音、節奏。

  師:請同學們自己讀一讀,看誰讀的又快又準確。

  生:自由讀。

  師:現在請你和你的同桌互讀,如果他讀得好就給他畫個(微笑的表情),讀的不好就畫個(難過的表情)。

  師:請得(微笑的表情)的同學舉手,看來你們讀的很認真,,你沒有得到(微笑的表情),請站起來,老師再給你一次機會(指讀),畫(微笑的表情),沒有得到(微笑的表情)的同學都站起來,老師給你們一次機會(齊讀)話(微笑的表情)。

  師:同學們讀的很好了,愿意讀的站起來,齊讀。

  師:你覺得這首詩大概寫了什么?下面讓我們認真學習,從而對這首詩了解的更清楚。

  1.自由輕聲讀詩,邊讀邊劃出不懂的詞或句。

  2.分小組交流。

  有哪些地方你不懂?不懂的地方請別的同學幫幫忙,四人小組討論一下。

  師:同學們討論得真熱烈,那么對剛才的問題,你弄懂了哪些 呢?我們來學習前兩句(課件顯示前兩句詩)(齊讀)。

  師:你弄懂了什么?

  生:籬落:籬笆。

  生:疏疏:稀疏。

  生:徑:小路。

  生:未成陰:樹葉還不茂盛,還沒能形成樹陰。

  師:我們把這兩句話再讀一遍,讀完之后,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景物?

  生:在稀疏的籬笆旁邊,有一條小路伸向遠方,樹頭上的花已經落了,但葉子還未長大,還沒有形成樹蔭。

  師:同學們說的真好,下面就請同學們再去讀讀后兩句詩(課件顯示后兩句詩),你還有什么不理解的嗎?

  生:“急走”是很著急的走嗎?

  師:“急走”在這里指的跑的意思。

  師:為什么黃蝶飛入菜花就無處尋了呢?

  生:因為黃蝶是黃色的,菜花也是黃色的,所以黃蝶飛入菜花地就找不到了。

  師:你能看圖連起來說說這首詩的意思嗎?(出示課件)

  生:在稀疏的籬笆旁邊,有一條小路伸向遠方,枝頭上的花已經落了,但葉子還未長大,還沒有形成樹蔭,兒童奔跑著追逐黃色的蝴蝶,黃色的蝴蝶飛入金黃的菜花,再也找不到了。

  師:帶著自己對這首詩的理解再朗讀全詩,讀出感情。

  四、入詩境,悟詩情

  師:這么美、這么有趣的畫面你們想親眼看一看嗎?下面請同學們微微閉上眼睛,靜靜聽老師讀,在腦海里浮現畫面,跟老師進入這如詩如畫的新市徐公店。(配樂范讀)

  師:你看到了什么呢?

  生:我看到了很長很長的小路和一棵葉子還沒長大的樹。

  生:我看到兒童在追趕黃色的蝴蝶。

  師:多美啊,看到這番景象,你想干什么?

  生:想讀

  生:想畫……

  師:如果根據詩意作畫,該畫些什么?

  生:要畫籬笆。

  師:籬笆要畫的密還是松一點,為什么?

  生:要畫的松一點,因為詩中說“籬笆疏疏”,“疏疏”就是不密的意思。

  生:還要畫小路。

  師:為什么?是怎樣的小路?

  生:要畫一條狹長的小路,因為是“一徑深”

  ……

  師:現在,老師就把這個機會給你們,想讀的讀、想背的背、想畫的畫,盡情的表現自己。

  五、作業

  1.朗讀背誦。

  2.用自己的話說說詩的意思。

  六、小結

  多么美的一首詩呀,老師也陶醉了,其實大自然中像詩人寫的這么美的景色隨處可見,只要我們有一雙善于發現美的眼睛,有一顆善于感受美的心靈,就一定會找到。

  板書:

  宿新市涂公店

  籬落    疏            兒童    急走

  一徑    深            黃蝶    飛入

  樹頭    未成陰

古詩《宿新市徐公店》的教學設計 篇11

  教材分析:

  這首詩是南宋著名詩人楊萬里所作。題目由一個動詞“宿”與一個地點“新市徐公店”組成!八蕖睘樽∷拗;“新市”是今湖南攸縣;“徐公店”指姓徐的人開的店。題目的意思是詩人在客店住宿時看到的景色。古詩中用這種方式命題的有很多,如我們熟悉的李白的《夜宿山寺》,孟浩然的《宿建得江》,六長卿的《逢雪宿芙蓉山主人》等等,都是在寫住宿某地的所見所聞。

  教學理念:《宿新市徐公店》是南宋詩人楊萬里之作。詩中描寫的是春末夏初詩人在店內所看到的兒童嬉戲的天真活潑,以及菜花開放、遍地金黃、彩蝶飛舞的自然景色。在詩人的筆下,有動有靜,人景交融,是著名的田園佳作。本詩的重點和難點是:體會詩的意境,體會詩人的感情

  教學要求:

  1、學會兩個生字,理解詩句

  2、通過理解詩歌內容,體會詩人喜悅的心情

  3、有感情朗讀、背誦課文。

  4、培養學生運用方法理解詩句的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體會詩的意境,體會詩人的感情

  課前準備:多媒體課件

  課時:1課時

  一、導入揭題

  1、以前我們學過哪些描寫 春景的古詩?(學生匯報,《詠柳》、《絕句》、《春曉》)

  師:這些古詩都從很多方面寫了春天的生機勃勃個美麗。今天,讓我們再學習一首有關描寫春景的古詩《宿新市徐公店》。(板書課題,師讀課題)

  師:宿--住宿,     新市:地名

  公:是古代對男子的尊稱,徐公,是姓徐的男人開的店

  題目的意思在新市姓徐的 的人開的客店里過夜) 齊讀課題  

  2、你知道這首詩的作者是誰嗎?你是怎樣知道的?

  師:是的,這首詩是宋代詩人楊萬里寫的。因為他長期居住農村,對農村的田園生活十分熟悉,所以描寫自然景物也別有風趣。

  那么,楊萬里住在新市徐公店時見到一幅怎樣的畫面呢?

  二、賞讀古詩

  1、學古詩之前,同學們能不能給自己提些要求,你覺得應該學些什么內容?(學生匯報)師總結,有感情地朗讀古詩,弄清不懂的詞語,能背誦古詩。

  2、自主學習,課件顯示《宿新市徐公店》全詩內容

  師:自由朗讀古詩,圈畫出不認識的字詞,借助拼音把古詩讀熟。

  3、誰能叫出這些字寶寶、詞寶寶的名字。他叫對了,就請全班同學齊讀。(出示課件:“花、”為紅色,指名領讀,課件2:“籬落、疏疏、急走、黃蝶、菜花”,指名領讀、齊讀)

  4、再讀,要求正確流利的朗讀

  師:和你的同桌互相讀一讀,比一比看誰讀的好

  三、賞析古詩,有感情的朗讀

  1、課件第一、二句閃爍,誰愿意來讀一讀前兩句,

  師:誰能試著來說一說這兩句話中的詞語是什么意思(學生匯報)師補充:籬落--籬笆,疏疏--稀疏,徑--小路,深--深遠,未成陰--還沒有成為樹陰。

  誰能來說說這兩句詩寫的是什么的意思?(稀疏的籬笆旁邊有一條深遠的小路,數頭的花已經落了,樹葉不是很茂盛,所以還沒有形成樹陰)

  讀了這兩行詩,你眼前仿佛出現什么景象?課件顯出春末初夏圖,這給你怎樣的感受?課件顯出“靜”。

  你覺得怎樣讀能顯出它的幽靜?(學生回答,師范讀),請你根據老師的停頓畫出節奏,(出示課件節奏)請你們也試著讀一讀(小組比賽讀,男女生競賽讀,指名讀,生評價)

  2、課件第三、四句閃爍,請同學們在小組內學習后兩句

 。ǔ鍪净脽羝┻@兩句詩講的是什么?讀了這兩行詩,你眼前又出現怎樣的景象?劃分節奏

  3、學生匯報學習方式和收獲,不足之處教師補充(孩子們使勁的追趕黃色的蝴蝶,飛到菜花當中怎么也找不到了。)其他小組評價

  4、提問:尋,尋找的意思,為什么說尋找還無處尋?(黃色的蝴蝶飛入黃色的菜花中,顏色差不多)

  5、這兩句寫了兒童捕捉蝴蝶的情景,表現了詩人喜愛的心情。匯報劃分的節奏,再請這些同學讀一讀。

  三、創新練習

 。ㄒ唬1、我說詩意,你對詩句(同桌練習)

  2、請同學們閉上眼睛,靜靜的欣賞古詩(出示課件,顯示詩文和景色圖,欣賞配樂朗讀。你眼前仿佛出現什么景色?)學生匯報(幾個孩子在麗日當空,花香撲鼻的大好春光中,正在自由自在,無拘無束地奔跑著,追逐黃色的蝴蝶,蝴蝶飛入了菜花中,只聽到了孩子們的嬉笑聲、歡呼聲、失望的嘆息聲……)

  3、在打開課件中的音樂,學生配樂朗讀。

  (二)1、這首詩有靜有動,有聲有色,情意盎然,充滿童趣。如果我們把這首詩畫下來,要畫哪些景物?(籬笆、小路、兒童、黃蝶、菜花)

  2、在這些景物中,要用上哪些顏色?(綠、黃)

  3、學生動手繪畫

  4、評析學生作品(實物投影打出)

  四、課外延伸

  按這首詩的三、四句的意思進行改寫,描寫捕蝶這一場面,寫時要注意動的描寫,發揮想象。題目為《捕蝶》。

  今天這堂課(指板書)同學們學會了讀詩讀會了詩,還朗讀好了詩,并且能通過自己的努力去給古詩配上美麗的圖畫,你們學得真好。讓我們一起將這首流傳千古的名篇牢記在心吧。配樂集體朗讀古詩。下課。

古詩《宿新市徐公店》的教學設計 篇12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自學生字“籬、徑”,理解“疏疏、一徑深、急走”等詞的意思,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過程與方法:有感情的誦讀古詩,理解詩句意思,體會詩人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體會詩人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激發學生課外閱讀古詩的興趣,掌握一定的方法。

  教學重難點:理解詩句的意思,體會情感,并有感情的誦讀詩文。

  教學準備:課件、古箏曲。

  教學課時: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揭題,介紹詩人

  1、導入:春天來了,萬物復蘇,一切都是那樣生機勃勃,早就聽說咱們班的同學個個都是小詩人,誰能背誦一首描寫春天的詩?

  生自由背誦

  今天,我們就學一首描寫春天的詩(板書課題)。

  2、解題:自己讀一讀題目,你有什么疑問嗎?生質疑,師幫助學生解題

  新市:湖南省攸縣北。宿:住宿。

  徐公店:姓徐的人開的店。

  師指導讀詩題:宿/新市/徐公店

  3、師:是誰住在了新市的徐公店里?(生:楊萬里)

  師板書:[宋]楊萬里(出示課件)介紹楊萬里

  二、初讀,感知古詩大意

  1、故事入詩:那一天,楊萬里吃過午飯,走出客房,漫步來到徐公店后門外,欣賞周圍的自然景色,他看到了怎樣的景色呢?請同學們自己去讀讀詩句,注意把音讀準確,句子讀通順。

  2、指名讀

  師范讀,指導讀出節奏,要有停頓。再指名讀,齊讀。

  三、細讀,理解詩意

  1、所謂“書讀百遍,其意自現”,再自由讀一讀詩,說一說你的眼前浮現了哪些景物?你是從哪知道的?

  生發言,師板書:   籬落    一徑

  樹頭花落

  兒童      黃蝶

  菜花

  “小徑”一處,師引導學生聯系“遠上寒山石徑斜”來理解。

  2、這些景物組成了一幅怎樣的畫面呢?請同學們細讀詩句,填空:(課件出示)

 。         )的籬落            (          )的小徑            (          )的樹頭

  (          )的花         (          )的兒童     (          )的蝴蝶(        )的菜花

  說說作者是怎樣描寫這些景物的?

  (1)出示前兩句中的景物

  生匯報,(師:從哪知道的?)

  師相機完善板書:疏疏 深 未成陰

  師這稀疏的籬笆,長長的小路,葉子尚未成蔭的樹,構成了一幅清新、質樸的暮春時節的鄉村畫卷。我們能不能試著讀出這種靜態的美?

  指導朗讀,指名讀、范讀

  (2)課件出示后兩句的景物

  學生填空、交流,板書:急走 追 飛入 無處尋

  師:詩人用短短的14個字,就為我們勾畫出了一幅動態的兒童捕蝶圖,我們應該帶著什么樣的感情來讀這兩句?(愉快、高興)

  3、回讀:有感情地讀整首古詩。(指名讀)(配樂)

  四、品讀,體驗情感

  1、師:讀著詩句,我們就仿佛跟隨詩人欣賞到了鄉村的田園風光,誰愿意把欣賞到的美景完整地說給大家聽。(指名說整首詩的意思。)

  2、你們想不想親眼看一看這美景?(播放動畫課件)

  3、如果你是詩人,看著這樣春意盎然,詩情畫意的一幕,你會想些什么?有什么感受?(生交流)

  師引導:對大自然的熱愛,童趣的可愛。

  4、讓我們帶著對大自然的喜愛之情,再來有感情地讀一讀這首詩,能背下來的同學可以背。

  五、延伸,課外作業:

  師:一首詩,既是一首歌,一幅畫,也是一個故事。我們今天的作業就是可以把這首詩改編成一首歌唱出來,也可以創作一幅古詩配畫,還可以把它編成一個小故事。(幻燈出示)

古詩《宿新市徐公店》的教學設計 篇13

  【教學要求】

  1、理解詩的內容,體會詩人思想感情。

  2、朗讀、背誦課文。

  【教學流程】

  教學過程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意圖

  媒體

  一、導入  今天,老師給同學們帶來了一件禮物(播放錄象)。一首白居易的《草》向我們展現了小草頑強的生命,那么南宋詩人楊萬里的這首《宿新市徐公店》又會將我們帶入怎樣一副畫面呢?讓我們一起去看一看! ∮^看錄象。

  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錄象。

  二、學習古詩

  

  1、自由讀讀這首詩,然后借助注釋和字典,看看你能讀懂哪些詞語或詩句的意思,還有哪些不懂的地點,請你標出來!

  2、匯報質疑。

  3、根據你的理解填補圖畫。

  4、結合你的理解讀讀。

  5、過渡語:稀稀疏疏的籬笆,從枝頭飄落的花瓣,嘻嬉鬧鬧的撲蝶兒童,一片金燦燦的菜花地,老師在讀完這首詩后,情不自禁地畫下了這樣一幅畫,那么此時你的腦海中又會浮現出怎樣一副畫呢?請你閉上眼睛,一邊聽老師朗讀一邊想象。

  6、用自己的語言來描述一下你想象的這副畫。

  7、真是一副充滿童趣的畫面,同學們想不想看一看?

  8、看到這樣歡快的景象,假如你是詩

  人,你會有怎樣的感受呢?

  9、結合你的感受再來讀讀這首詩。

  自由讀古

  詩,并借助注釋自學,標出不懂的問題。

  學生匯報。

  根據自己的理解選擇籬笆、樹。

  邊聽邊想

  象。

  學生描述。

  觀看錄象。

  學生談自己的感受。

  結合感受再讀古詩。

  培養學生自學能力。

  理解詩句大意。

  通過想象幫助學生體會詩人的情感。

  培養學生口頭表達能力! 

  加深學生對詩句和詩人情感的理解。

  錄象。

古詩《宿新市徐公店》的教學設計 篇14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古詩。

  2、通過多種形式的誦讀,了解古詩的大意,感受古詩的意境美,激發學生樂于積累古詩文的情趣。

  一、提問引入,揭題、釋題

  1、這節古詩文吟誦課,老師先請小朋友來背首古詩《小池》。知道這首詩的作者是誰嗎?

  2、今天,我們來學習他的另一首詩《宿新市徐公店》。

  3、讀詩題,理解題意(板書課題)

  宿:住宿,過夜  新市:地名  徐公店:姓徐的男子開的客店

  宿新市徐公店的意思是(詩人在新市一個姓徐的人開的客店里過夜)

  4、楊萬里在這里看到了一幅怎樣的景象呢?我們一起來欣賞吧!

  二、初讀古詩 (把字音讀準,句子讀通順)

  1、自由讀詩,借助拼音把字讀準,不會讀的字多讀幾遍。

  2、小朋友讀得很認真,這里有幾只美麗的蝴蝶,想和你們交朋友,認識他們的小朋友就請站起來和它們打個招呼.(看課件)讀生字詞“住宿、徐公、籬落、樹陰、路徑、追黃蝶、深遠、疏疏”。

  3、剛才讀字的時候,你發現哪些字音,很難讀準,請你帶同學讀一讀。(注意讀準翹舌音,后鼻音。)再全班齊讀.

  3、剛才小朋友們生字詞讀得真好.現在我們把這些字寶寶送回詩中,請你們正確流利地把詩讀一讀。

  4、指名讀,小朋友注意聽音是否讀準,再指名讀。

  5、他們讀得真好,請你們照著他的樣子,讀給同桌聽。

  6、哪位小朋友愿意來讀給大家聽;齊讀。

  三、逐句指導朗讀,感悟詩的意境美。

  籬落疏疏一徑深,樹頭花落未成陰。

  1、(出示課件)小朋友,請聽老師朗讀,一邊聽一邊想,通過這兩行詩,你看到了什么?

  2、學生聽后看圖回答(老師可用手勢帶學生回答)。聯系學生的回答,解說詞語(籬落:就是圍園子的籬笆;疏疏:指圍籬笆的竹棍隔得很開。 籬落疏疏就是講圍園子的籬笆很稀;小路,詩中的“一徑”指的就是一條小路;未成陰:指樹枝上綠葉剛剛長出來,還不茂盛,不能遮擋太陽。)

  3、請你把看到的景色用自己的話來說一說。

  4、是呀,籬笆稀稀疏疏地圍著園子,旁邊有一條很長很長的小路伸向遠方。樹上的花兒已經落下來,枝頭長出了嫩綠嫩綠的新葉。這景色真美呀!誰能來把這種美讀出來呢。

  5、指名讀,根據情況由老師或朗讀得好的同學帶讀;(疏疏,要讀得輕;深,要讀得慢來表現小路很長很長;未成陰,要重讀。)老師范讀,學生跟讀,自由朗讀;等下老師請男同學和女同學比比,看誰讀得更美。

  6、過渡  美麗的鄉村景色吸引了詩人楊萬里,忽然他眼前出現了更加有趣的畫面,想知道是什么嗎?(邊出示課件)

  兒童急走追黃蝶,飛入菜花無處尋。

  1、學生回答。

  是小孩子在追黃蝶(那他們是怎么追的呢?)飛快地跑(是的,詩中“急走”就是飛快地跑的意思)

  2、現在你就是那個小朋友,你喜歡的黃蝶就在不遠處,想抓到它嗎?(想)那就用你的朗讀來告訴我們吧!

  3、指名讀。(根據讀的情況,指導學生讀這句詩時,要重讀“急”和“追”)

  4、老師范讀,學生跟讀,男生站起來大聲朗讀,齊讀。

  師:看得出你追黃蝶跑得很快。 還有誰來  我仿佛看到你就要追上黃蝶了。

  5、小朋友捉住蝴蝶了嗎?(沒有)

  6、你是從哪句詩中看出來的(飛入菜花無處尋。)

  7、(看課件)為什么會無處尋?(黃蝶和油菜花都是金黃色的,地里到處是金燦燦的油菜花,黃蝶飛進花叢中躲起來,所以沒地方找到。)

  8、看著小朋友在這美好的春天追趕著黃蝶,詩人楊萬里會是怎樣的心情呢。ǜ吲d)

  9、是呀,詩人看到這么美麗的景象,又看到了這些可愛的孩子,他也不由得高興起來,請你自己把這兩句多讀幾遍,讀出那種高興的心情來!

  10、請想來讀的小朋友站起來讀,再四大組比賽讀。

  點評:你們讀得真有趣呀!我聽了也高興起來。

  四、誦讀古詩,表現古詩的意境

  1、過渡  老師忍不住想把整首詩讀給大家聽,(配樂朗讀)

  2、老師讀得怎么樣?(出示課件)誰來說一說?(有感情)是的,陳老師讀得有輕有重,還注意了停頓,你們想不想比老師還讀得好呢?請你們分小組學著老師的樣子一起練習感情地朗讀古詩。

 。ɡ蠋煹礁餍〗M了解情況、并進行指導。)

  3、現在誰來挑戰老師。指名學生朗讀,其余學生認真聽。(老師先肯定學生的勇氣,再引導學生點評。注意詩的節奏、輕重,有感情地朗讀。)聽后再指名朗讀。

  4、全班齊讀,老師點評。

  5、古人經常用歌的方式把詩唱出來。老師也給這首詩譜上了曲子,你們想聽嗎?老師唱詩。

  6、你們想學唱這首歌嗎?老師教唱詩歌。

  7、指導背誦,看圖背誦,引背(籬落……樹頭……兒童……飛入……)

  10、同桌互悲互聽,全班齊誦古詩。

  五、激發樂于積累古詩文的情趣

  1、楊萬里是南宋時期著名的詩人,他寫了很多廣為傳誦的古詩。今天我們還來欣賞他的另一首詩《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這首詩描寫的是早晨,他在凈慈寺外看到的景色。

  2、老師帶讀,學生自由誦讀,指名學生讀,齊讀。

  3、今天小朋友都學得很認真,請你回家把我們今天學的這兩首古詩有感情地讀背給爸爸媽媽聽。

古詩《宿新市徐公店》的教學設計 篇15

  許多老師對古詩教學感到棘手。如把字、詞、句的意思嚼碎了喂給學生,“填鴨式”地教學,學生學得苦,老師教得累;如放手讓學生去自學,教師不講或少講,又怕煮“夾生飯”。那么怎樣才能做到既不“填鴨”,又能把“飯”煮熟呢下面這位教師的古詩教法給了我們很好啟發。

  一、出示本節課的學習目標

  1.利用工具書理解文字,再理解詞語意思,最后連接句意,理解詩意。

  2.從詩意中體會作者思想感情及作者的表達方法。

  3.有感情地朗讀全詩,領悟詩中的意境。

  二、學習《宿新市徐公店》,理解字、詞、句意

  板書課題。教師一邊背誦,一邊在黑板的左側板書古詩。

  1.指名學生讀詩正音:“疏”讀Shu不讀Su。

  2.利用工具書自學古詩(分四人組),理解詩的字、詞、句意。

  3.教師檢查自學效果。

 。1)檢查對字、詞、句理解的情況。

 。2)分句解釋詩意(同學們相互補充)。

 。3)教師小結后解題,介紹作用。

  三、詩文結合,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1.根據詩意學生畫簡筆畫(指名兩位學生分別在黑板和幻燈片畫,其他學生在草稿上畫)。

  2.師生評畫。

 。╨)評黑板上的畫。同學們認為畫得很美,但畫中枝繁葉茂的樹木固然好看,但不符合“未成陰”的詩義。

 。2)評幻燈片上的畫。同學們感覺通過抽出的新芽、延伸的小路、茂盛的菜花、翻飛的蝴蝶、兒童的形態,充分展示了春天的氣息。

  (3)修改自己的畫。

  四、指導朗讀,體會作者此時的心情

  1.師:古人詠詩有什么習慣動作

  生:搖頭晃腦。

  師:為什么會搖頭晃腦呢

  生:讀出節奏,抒發感情。

  請一位學生用“/”“||”“…”畫出這首詩的節奏。(幻燈出示:“…”表示斷開拖韻的時間短,“/”表示斷開拖韻時間長,“||”表示斷開拖韻的時間更長。)

  籬落/疏疏||一徑…深,

  樹頭/花落||未成…陰。

  兒童/急走||追黃…蝶,

  飛入/菜花||無處…尋。

  師:哪位學生表演一下(一名學生上臺搖頭晃腦地背起來,其他同學也隨之自由背誦,氣氛活躍。)

  2.討論:此時你的心情如何你是通過哪些景物來抒發濃濃的春意的呢

  小結:你的這種情感就是當時作者的情感。

  五、練習

  1 在自己的作品右側附上這首詩(要求默寫)。

  2.在自己的作品下方用一段話解釋詩的意思。

  3.將你的作品加工,添上顏色送給家長或朋友。

  [評:這位老師的古詩教學方法新穎,根據學生對詩的理解來作畫,用畫的形式來解釋詩意,既能充分展示學生的繪畫能力、理解能力,又能充分發揮他們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并為學生架設了從直觀思維通向抽象思維的橋梁,課堂上充分體現了以老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以思維為核心,以訓練為主線這一教學原則,學生學得主動活潑,教學效果好。]

古詩《宿新市徐公店》的教學設計(精選15篇) 相關內容:
  • 《村居》《宿新市徐公店》有感(通用12篇)

    一直都知道,學生已有的生活體驗、生活儲備是一筆潛在的財富,是一筆深埋可待開墾的礦藏。但總沒有深深體會到如何挖掘這筆財富。我們在辦公室常常抱怨孩子缺乏敏銳的語感和熾熱的情感,無法與我們老師、文本形成一種“內在的和諧共振”。...

  • 《宿新市徐公店》語言訓練點分析(精選17篇)

    宿新市徐公店(宋)楊萬里籬落疏疏一徑深,樹頭花落未成陰。兒童急走追黃蝶,飛入菜花無處尋。1.新市徐公店:新市:地名。今浙江省德清縣新市鎮。新市又為宋代釀酒中心,政府在新市設酒稅官,由朱熹之子朱塾擔任。...

  • 《宿新市徐公店》、《草》導學案(通用14篇)

    宿新市徐公店 學習目標1、會認7個生字,會寫9個字。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感受小草頑強的生命力;想象兒童在花叢中捕蝶的快樂。體會詩人熱愛春天、熱愛生活的情感。3、有背誦古詩的興趣。...

  • 《宿新市徐公店》教案(精選14篇)

    《宿新市徐公店》教材分析:《宿新市徐公店》是宋代詩人楊萬里所作,詩篇為七言絕句,前兩行寫春天景色的特征,后兩行寫兒童的活動,描繪了幽靜安逸的田園春光和兒童在菜地邊追逐黃蝶的生動場面。...

  • 角色體驗——《宿新市徐公店》教學案例(精選17篇)

    《宿新市徐公店》是宋代詩人楊萬里描寫田園風光的詩作。詩篇描繪了幽靜安逸的田園春光和兒童在菜花地邊追逐蝴蝶的生動畫面,前兩行寫春景,后兩行寫兒童活動,洋溢著濃烈的鄉村生活情趣,滲透著詩人對美麗田園春色的贊美和對鄉村兒童的喜...

  • 《宿新市徐公店》教學反思(精選6篇)

    宿新市徐公店教學反思《宿新市徐公店》描繪的是詩人住在新市徐公店所見的生機勃勃的暮春景色。上完這節課后,我對整個教學過程和同事的評價作了回顧、反思,感觸頗多,現小結如下:一、多法并用,感受詩境1、抓重點詞為了幫助學生理解詩意...

  • 宿新市徐公店教學反思(精選3篇)

    宿新市徐公店教學反思《宿新市徐公店》描繪的是詩人住在新市徐公店所見的生機勃勃的暮春景色。上完這節課后,我對整個教學過程和同事的評價作了回顧、反思,感觸頗多,現小結如下:一、多法并用,感受詩境1、抓重點詞為了幫助學生理解詩意...

  • 古詩兩首《草》《宿新市徐公店》(精選12篇)

    《草》教學設計教學目標:1、學會本課5個生字。認識離、枯、榮、野、燒、盡6個字。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能說出詩歌大意,體會詩人的感情,初步懂得要像小草那樣不怕困難、頑強不屈。...

  • 宿新市徐公店教學設計(精選12篇)

    教學目標:1、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古詩。2、通過多種形式的誦讀,了解古詩的大意,感受古詩的意境美,激發學生樂于積累古詩文的情趣。一、提問引入,揭題、釋題1、這節古詩文吟誦課,老師先請小朋友來背首古詩《小池》。...

  • 《古詩兩首》學案(《游園不值》《宿新市徐公店》)(精選13篇)

    學習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古詩,背誦古詩。2、學會本課4個生字。理解詩意,能用自己的話說出 兩首詩的意思。3、能說出課后練習3中帶點詞和 詩句的意思,想象并說出《游園不值》這首詩描繪的景象。...

  • 宿新市徐公店(精選15篇)

    學習目標1、會認5個生字,會寫6個生字。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有背誦古詩的興趣。3、想象兒童在花叢中捕蝶的快樂,體會詩人熱愛春天,熱愛生活的情感。...

  • 《宿新市徐公店》教學思路(精選13篇)

    以游戲法為主學習《宿新市徐公店》1.簡介作者,請學生根據已知進行介紹。反復讀題,理解題意。2.鋪墊性練習,為學習詩句打下基礎。(1)照樣子填詞。例:了(停)宿籬未追尋(2)交流所填的結果,并指出“同義復指”的作用。...

  • 《宿新市徐公店》教學設計(精選15篇)

    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自學生字籬、徑,理解疏疏、一徑深、急走等詞的意思,朗讀古詩,背誦古詩。過程與方法:有感情的誦讀古詩,理解詩句意思,體會詩人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體會詩人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激發學生課...

  • 讀古詩寫詩境畫美景 讓學生的想象展翅飛 古詩兩首《游園不值》、《宿新市徐公店》(通用15篇)

    古詩兩首《游園不值》、《宿新市徐公店》是兩首描寫春天美景的古詩,《游園不值》中那一枝紅杏讓人對滿園的春色產生無限的遐想,《宿新市徐公店》中作者用白描的手法表現的畫面引發人們對田園景色的無限向往。...

  • 《游園不值》、《宿新市徐公店》教后記(精選13篇)

    2008年的第一期《小學語文教師》上刊登了第三屆全國經典詩文誦讀教學研討會部分課堂實錄,其中薛特的《夜雪》一課叫我印象深刻。薛特深諳古詩教學真諦,教學過程中學生的誦讀貫穿始終。...

  • 小學二年級語文教案
主站蜘蛛池模板: 学生的妈妈3在线 | 在线欧美一级视频 | 在线成人av| 精品国产三级自在线拍 | 中国多毛妞体内射精 | 国产成人精品a视频一区 | 爽爽淫人网| 国产a毛片 | 日韩人妻潮喷中文在线视频 | 国产色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 青青草成人在线 | 亚洲av日韩av不卡在线观看 | 99re学生视频精品视频 | 亚洲国产综合精品中久 | 免看黄大片AA | 亚洲精品图区 | 三级毛片一| 少妇人妻88久久中文字幕 | 96精品在线观看 | 国产精品无码AV不卡 | 波多野无码黑人在线播放 | 91国偷自产中文字幕久久 | 精品国产美女福到在线不卡 |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东京热 | 国产一级手机毛片 | 国产亚洲精品久久久久久移动网络 | 熟女俱乐部五十路二区AV | 精品日产一区二区三区视频怎么看 | 欧美性在线视频 | 91网站在线观看免费 | 欧美日韩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 麻豆影院在线播放 | 久久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 在线观看的网站你懂的 | 日韩欧美精品在线不卡 | 蜜桃精品视频 | 麻豆av传媒蜜桃天美传媒 | 亚洲国产精品日韩AV专区 | 18禁免费无码无遮挡网站 | 一级黄色网片 | 正在播放群交换视频国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