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練習1》教學設計(精選20篇)
《練習1》教學設計 篇1
之一
佚名
教學目標 :
1、鞏固本單元學過的生字,讀準字音,正確書寫,能區(qū)分形近字。能認讀由熟字組成的6個詞語,了解它們的意思。
2、通過說和做,養(yǎng)成在學校學習的良好習慣。
課時安排: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
練習1——3
教學過程 :
一、指導練習第1題。
1、讓學生看圖,說說這是什么。其中“電車”課文中沒有出現(xiàn),需要教師說明。
2、讓學生看圖寫字。
3、反饋矯正,寫錯的改正。
二、指導練習第2題。
1、讓學生自己讀讀,想想有沒有不懂的詞。把不懂的詞提出來。
2、重點學習“走來走去”和“來來去去”。“走來走去”可讓一位學生演示。“來來去去”可以是人在走,也可以是車輛行駛。看30課的圖,圖上有許多車輛,有的來,有的去,可以說“來來去去”。
三、指導練習第3題。
1、讓學生自己認讀、比較每組字,看看有什么不同。
2、指名口頭組詞。有的可多組幾個。
3、寫下來。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
練習4——6
教學過程 :
一、指導練習第4題。
1、讓學生自己讀第一行拼音,然后在第二行中找到讀這個音的字,連起來。
2、出示正確答案,學生自己訂正。
二、指導練習第5題。
1、告訴學生有的字讀音相近,我們要分清楚。
2、對比拼讀每組拼音。指名拼讀。
3、學生選擇漢字填人相應的括號中,全班學生都做完后,出示正確答案,讓學生自己訂正。
三、指導練習第6題。
1、說說每幅圖上的小朋友在做什么。圖意是:升國旗時立正敬禮:按時到校不遲到;看見老師問好;上課專心聽講;下課時和同學一起玩。
2、想想自己做到了嗎。做到的可以在圖下畫一朵小紅花,以后做得更好。還沒有做到的,要努力做到,做到了再畫上一朵小紅花。
《練習1》教學設計 篇2
第一課時
一、教學第一題
1、審題
⑴提示“辯”讀bin,再指名讀題目。
(2)說說平舌聲母和翹舌聲母各有哪幾個。
2.指導。
(1)用“——,’畫出乎舌音的字,用“——”畫出翹舌音的詞,
輕聲自由讀。
(2)出示小黑板:s z s sh sh sh sh ch zh
四 子 澀 獅 石 十 柿 吃 只
(3)指名讀。
(4)齊讀這些字。
3.練習。
(1)教師領讀繞口令。
(2)學生慢速齊讀兩遍。
(3)學生練習,由慢到快。
4.反饋。
比一比,每組指定兩名同學讀。讀得快給—顆星,看哪組拿到四顆星。
二、教學第二題
1.說話。
你對左邊的幾種圖形感興趣嗎?中國很多古文字是根據(jù)物體形狀發(fā)明的。
2.審題。
(1)指名讀題。
(2)說說這題的訓練要求。
3.指導。
(1)說說各圖形是什么。注意第三個是古代一種兵器,第四個是一串玉。
(2)根據(jù)這些東西發(fā)明了哪些文字呢?用它們當部首表示什么意義呢?
(3)討論后小結:
“酉”,像盛酒的壇子,“酉”部,表示與酒有關。
“貝”,古代人們有一段時期拿貝殼當錢買東西,“貝”字旁表示與錢財有關。
“戈”,與武力、戰(zhàn)爭有關。
“王”,表示與“玉”有關。
4.練習。
(1)想一想,屬于這些部首的字有哪些,再用鉛筆試填。
(2)交流。(以學過的為佳,太生僻的字不選)
三、教學第三題
1.審題。
指名讀題并說說練習要求。
2.指導。
(1)小黑板出示第一小題,指名讀題。
(2)想一想,括號后面兩個詞分別是什么意思
(3)選一個合適的詞畫出來。
可以查字典。
(4)討論后指名回答。(堅定)教師提示:要知道為什么,剛才查了字典,我們知道“堅定”一般用來說意志、立場穩(wěn)定堅強,
“固定”多指看得見的事物不移動。
(5)小結選詞搭配方法:一讀,二想(或查),三選。
3.練習。
(1)用上述方法自學后面的題目。
(2)指名匯報。難以理解的,教師稍點撥:“發(fā)揮”—
“作用”搭配,而“先進”有時指某個人,不好“發(fā)揮”。“批評度是“尖銳”的,“銳利”多指刀口尖、鋒利。
(3)齊讀搭配好的詞組。
四、課堂作業(yè)
寫出屬于下列幾個部首的字各四個以上。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讀例句,說說每組句子是怎么擴的,再照樣子寫句子。
2、熟記八個成語。
教學準備:
圖片、投影
教學過程:
一、教學第四題
1.審題。
(1)讀題。
(2)弄清本題要求
2.指導。
(1)出示小黑板例句(1),指名讀句子。
(2)比一比:每句多了什么詞,在書上用“——”畫出這些詞,有了這些詞,把什么說具體了?
⑶指名回答:第二句多了“向我們”,表示向誰走來,第三句又多了“沿著紅地毯”,表示走的狀態(tài),都加在“走來”的前面。
⑷那么練習句“小船駛去”在哪兒加?第一次加什么?第二次呢?
(5)指名試說:小船向岸邊駛去。
小船緩緩地向岸邊駛去。
(6)討論,說出不同答案。
(7)小結學法:①看懂例句。②思考練習句說法
3.練習。
(1)看例句(2),再說說兩次補充了什么。
(2)思考練習句,說說第—一次、第二次可怎么補充。
(3)匯報。
4.根據(jù)同學匯報修改自己的答案。
二、教學第五題
1.審題。
讓學生說說本題要求。
2.指導。
(1)學生自由讀8個成語,不認識的字可查字典或問老師。
(2)教師范讀。再讓學生注音:
(3)學生自由練讀。
(4)弄懂成語大意,有難度的教師講解,可以提示每一行說的是哪方面的。
撥亂反正:治平亂世,回復正常。(可稍講背景,提到鄧小平的講話)
禮賢下士:尊重有才能的人,降低自己身份結識有知識的人
周公吐哺:形容求才心切。
家給人足:家家生活富足。
3.練習。
(1)放聲自由讀,齊讀,再自由背
(2)同桌互背。
(3)抽背。
4.反饋。
齊背,指名背。
三、課堂作業(yè)
完成第四題,照樣子寫句子。
第三課時
教學目標:
1、學會推薦或自我推薦,選舉新班委。
教學準備: 活動
教學過程:
一、教學第六題
1、審題。
(1)注意“薦”的讀音,指名讀題。
(2)教師提示學生說說班委職位及擔任該班委的條件,比如班委中的班長,各方面發(fā)展較全面,班上多數(shù)學生信任,此外還有學習班委、文娛班委、宣傳班委、體育班委、勞動班委、旗手。
2.指導。
(1)這里有7個班委職位,請用書上的辦法,我們開個班委推薦會。
(2)宣布班會開始。
(3)思考:誰適合擔任什么班委?為什么適合?
3.交流。
教師提示學生注意說別人要實事求是,不要夸大,如果推薦自己,也不要夸夸其談,當然也不要太謙虛。
4.評議一下誰說得好。
5.寫選票,每人發(fā)寫有各位班委職位的選票各空格中寫上你要選的同學的名字。
6.收票,唱票,記票,產(chǎn)生新一屆班委會。
7.小結一下說話情況。
提示今后說話前要想好說哪些話,說的時候注意舉止大方,盡量不帶口頭禪,如“嗯”、“這個”之類。
《練習1》教學設計 篇3
教材分析:
本次聯(lián)系安排了5個板塊,內容包括看清筆順、寫好鉛筆字、學用字詞句,讀讀背背和口語交際等。學用字詞句和口語交際是訓練重點。
教學目標:
復習本單元所學生字,能按正確筆順書寫。能獨立分析田字格中的生字,正確進行描紅和仿影。能根據(jù)圖畫、聯(lián)系實際學習字詞句,懂得如何自我保護。讀讀背背“月份歌”。
教學重難點: 了解動物的自我保護能力。
教學準備: 小黑板、卡片。
教學時間: 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復習筆畫名稱,復習筆順。
學生學習過程:
一、談話導入。
前幾天,我們學習了“識字1、2、3”,從中我們認識了不少漢字,今天我們一起來復習一下。
二、復習基本筆畫。
1.小黑板出示筆畫。
ㄣㄧ一丿丶
2.學生自由說說筆畫的名稱。
3.指名說。齊說。
三、復習漢字,逐個說出筆順。
1.自學書上的筆順表。
(1)讀讀漢字。
(2)說說筆順。
2.逐個出示筆順,指名按順序說出漢字的筆順。
3.重點指導。
鳥:第四筆一筆寫成。
四:末筆為“一”。
水:右邊的“撇捺”為兩筆寫成。
四、寫好鉛筆字。
1.獨立分析范字,辨析字形的異同。
“八…‘太”“木”這三個字都有撇、捺這兩種筆畫,但高低不同。
2.指導寫字。
八:捺要高于撇,撇和捺之間要保留一定的距離,起筆都在左上格內。
太:先寫一橫,在橫中線上方,再寫“人”字。與“八”不同,撇要高,撇和捺之間要連接,且相交在豎中線上。點在豎中線左側。
木:豎在豎中線上,撇和捺起筆同高且相連。
3.學生描紅,仿影。教師巡回指導。
作業(yè)設計:復習生字筆順
板書設計:
練習1
課后反思: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
學習練習1中的學用字詞句、讀讀背背等內容。
學生學習過程:
一、導入揭題。
繼續(xù)學習“練習1”的內容。
二、學用字詞句。
1.看圖,說說書上畫了哪幾種動物?(投影出示圖片:烏龜山羊刺猬烏賊。)
(1)自己讀讀圖下的漢字,不認識的字讀讀拼音。
(2)指名讀動物的名稱。
2.說說動物遇到危險時是怎樣保護自己的?
(1)看拼音讀句子,說說烏龜遇到危險時是怎樣保護自己的?為什么要把頭和腳縮進硬殼里?有什么好處?
(2)結合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和平時的觀察來說一說山羊、刺猬、烏賊遇到危險時是怎樣做的?
(3)出示黑板題目。
山羊遇到危險時,就
刺猬遇到危險時,就
烏賊遇到危險時,就
(4)小組討論交流后,派代表口答題目。
(5)除了這幾種動物,你還知道哪些動物遇到危險時會怎么做?
(6)學生展開討論,相互交流補充。
3.說說自己遇到危險時,能用什么辦法保護自己?
(1)舉例:一天放學后,你一個人回家時,路上遇到一位陌生人,請你給他帶路,你會怎么做?
(2)分小組討論,說說用什么方法最合適?
(3)指名回答。
(4)再說說遇到另外一些危險情況時,該怎么做?
三、讀讀背背。
1.(投影出示月份歌。)學生自己拼讀。
2.指名讀。糾誤音。(注意讀準“四”和“十”。)
3.齊讀。
4.(投影出示拳頭圖。)請大家伸出左手,對照圖上的數(shù)字,看看能發(fā)現(xiàn)什么?(兒歌中說的“大”是拳頭的突出部分,“小”是拳頭的凹進部分。)
理解“大”和“小”:一年有12個月,但每個月的天數(shù)不同,有的有30天,有的有31天,有的只有28(29)天。只有30天的月份就是小月,如4、6、9、11月。有31天的就是大月,如1、3、5、7、8、10、12月。2月例外,只有28(29)天,稱為平月。
5.在初步理解的基礎上,再次讀讀月份歌。
作業(yè)設計:
背誦“讀讀背背”中的內容。
板書設計:
一月大,二月平,
三月大,四月小,
五月大,六月小,
七月大,八月大,
九月小,十月大,
十一月小,十二月大。
課后反思:
口語交際:自我介紹
教材分析:
本題配有一幅彩圖,畫的是一位同學在教室里面對全班同學作自我介紹。“自我介紹”就是把自己的有關的情況告訴別人。
教學目標:
在口語交際中,表情舉止要大方,說話聲音要響亮,口齒要清楚。在表述過程中,通過多方評價,培養(yǎng)學生敢于表達、樂于表達的能力。學會尊重他人、傾聽不同的聲音。
教學構想:
“自我介紹”是一年級學生第一次接受的口語訓練。如何鼓勵學生大膽地到講臺前當眾說話?如何讓每個學生都有說話的機會?如何讓學生在敢于表達、學會表達的同時學會尊重他人、傾聽不同的聲音?本課在設計上著力從這三方面下功夫。通過交流曾用名、學名和自己想起的名字,盡力給學生創(chuàng)設一個樂于表達的空間,與此同時也提供給學生說話時的一個例式,讓學生學會表達。在教學過程中通過同桌交流、小組交流等形式l盡力創(chuàng)設一個生生互動的學習環(huán)境。
教學準備:
了解自己剛出生時的名字是什么?為什么起這個名字?了解自己現(xiàn)在的名字是誰起的?為什么起這個名字?
教學時間:
1課時。
學生學習過程
一、談話導入。
小朋友們,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名字。每個人的名字是怎么來的?又是怎么變的?你想讓同學、老師了解你嗎?今天我們就從名字開始,向全班同學作一下自我介紹,好嗎?(板書:自我介紹。)
二、交流曾用名。
名字是變化的,有的同學剛出生時和進學校時的名字往往是不一樣的,你們能相互介紹一下嗎?如果剛出生時和進校讀書時的名字是一樣的話,你可以認真地傾聽別人介紹。
1.剛出生那會兒,全家人叫我——,那是因為——。(同桌相互交流。)
2.為了讓同學了解你,你在介紹的時候要做到什么?(大膽,口齒清楚。) 為了更好地了解別人,我們應該怎樣尊重別人?(認真傾聽,眼睛看著作介紹的同學,身體坐端正。)
3.指名回答,教師給予畫龍點睛式的評價。
三、交流學名。
名字雖然是可以變化的,但上學后所叫的名字往往又是固定的。
1.上學了,大家管你叫什么?為什么叫那個名字,你能談談嗎?
2.在小組內介紹一下自己,好嗎?說完后,大家評一評,推選一名代表在班內交流。(教師巡視,及時給予指導。)
3.組內代表在班中交流,教師捕捉閃光點,及時給予表揚。
四、交流自己想給自己起什么名字。
不管是剛出生時的名字,還是上學時的名字,往往是長輩給你們起的,其中包含著很多很多的希望。假如要你自己給自己起名字,你想給自己起什么名字?
1.自己練習說。
2.指名回答,教師適時點評。
五、課堂小結。
今天我們從名字開始進行了自我介紹,通過這樣的介紹,相信大家相互之間一定有了進一步的了解。
板書設計:
自我介紹
自己叫什么名字?
今年幾歲?
自己的名字是誰給起的?
為什么起這個名字?
課后反思:
《練習1》教學設計 篇4
一、教學目標:
1、能填字組成詞語,說說詞語的意思,照樣子寫出自己在不同場合的身份的詞語。
2、能將反問句改寫成陳述句,能給句子選擇合適的關聯(lián)詞。
3、能按課文填空,回答與短文有關的問題,能說段意。
二、課時安排:2課時
第一課時
一、學習第1題
1、讀題,明確目標。
2、獨立練習——反饋訂正。
3、說說詞語的意思。
二、學習第2題
1、自由讀句,說說句子的意思。
2、抄寫句子。
三、學習第3題
1、說說我們去過哪些公共場所,引出在不同的場合,人有不同的身份。如在學校,“我”是學生。
2、出示小黑板。在其他場合,我們又是什么身份呢?(獨立思考填寫,交流,修改。)
3、小結:在不同的場合有不同的身份,要遵守公德,做文明的小公民。
四、學習第4題
1、出示例句,讀一讀,比較異同。
兩個句子意思相同,反問句有問號,但不表示疑問,而語勢更強烈些,所要表達的意思更明確。
2、出示練習(1),學生獨立完成——交流訂正——朗讀體會。
3、完成第(2)題,交流,朗讀。
4、補充練習。
(1)將反問句改寫成陳述句。(棗子熟了,難道會往天上飛嗎?)
(2)將陳述句改寫成反問句。(誠實和信任比金錢要重要。)
(3)自己寫一組意思相同的反問句和陳述句。
五、學習第5題
1、出示四個關聯(lián)詞,說說表示的意思。
2、出示句子
獨立選詞填空——同桌交流——集體討論交流——訂正。
3、補充練習
(1)選擇關聯(lián)詞填空。
因為……所以……即使……也……只有……才能……不但……而且……
( )是掉在地上的紅棗,革命戰(zhàn)士( )不能吃。
紅色小汽車的主人( )沒有要求我賠錢,( )還向我表示感謝。
( )達麗瑪上課走了神,( )烏漢娜老師讓她留下來補課。
( )處處維護人民利益的軍隊,( )得到人民群眾的擁護。
(2)用以上關聯(lián)詞各造一句句子。
第二課時
一、學習第6題
1、學生自由熟讀《登山》第15自然段。
2、盡量不看書,完成填空。
3、同桌互查,反饋訂正。
4、朗讀、比較、體會用上這些詞語的作用。
5、有感情地朗讀。
二、學習第7題
1、閱讀短文,說說短文主要講了什么內容。
2、再讀短文,思考:李旋幫助鐘奶奶做了哪些事?同學們?yōu)槭裁捶Q李旋是鐘奶奶的“活拐杖”?(邊讀邊做讀書記號:劃句,編號等。)
3、討論交流思考題。
4、默讀第2段,說說段意。
(自由說——同桌互說——指名說——評議——同桌互說)
《練習1》教學設計 篇5
教學要求:
1.學習猜字謎、創(chuàng)作字謎的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
2.通過誦讀積累知識和情感,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
3.用鋼筆描紅一段話,注意整體布局。
4.學會請別人幫忙,合理使用禮貌用語。
教學重點:誦讀與賞析、口語交際
教學準備:師幻燈片(謎語等)
生朗讀“誦讀與賞析”
教學時間: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要求:學習猜字謎、創(chuàng)作字謎的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通過誦讀積累知識和情感,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練習1二、第一題(語文與生活)
1、第一部分
(1)出示燈謎,讓學生說說這是什么?謎面是什么?
(2)請學生根據(jù)出示的謎語各猜一個字,告訴學生:猜字的謎語叫字謎。
(3)學生猜謎。(注意猜的過程和方法)
(4)交流答案。看誰猜的對,猜的快。(弟 堯 貓 臭)(5)學生說說各自猜的方法,教師總結。
2、第二部分
(1)教師在總結學生猜的方法的基礎上提問:字謎是怎樣創(chuàng)作出來的?
(2)學生根據(jù)各自猜的方法再次考慮后回答小結:第一則是運用了形象化的描述;第二則是用了“轉轉盤”的方法,巧妙地借用了偏旁表義的造字規(guī)律;第三、四則,都是一半描寫字形,一半影射字義。
(3)鼓勵學生用以上的方法創(chuàng)作字謎。(可用書上提供的字,也可以自己選)
3、第三部分
(1)同桌之間交流各自創(chuàng)作的字謎,互相提意見。(什么方法? 形象嗎? )
(2)猜謎。(班級)并說說創(chuàng)作所用的方法,給予表揚和鼓勵。三、第二題(誦讀與欣賞)
1、誦讀
(1)自由朗讀,讀出韻味,讀出感情。
(2)指名讀,相機正音。
(3)學生朗讀課文,做到熟讀成誦。
(4)在熟讀成誦的情況下,想象一下作者所描繪的情景。
(5)指名背誦,集體背誦。
2、欣賞
(1)引導學生根據(jù)經(jīng)驗想象文中的感情和景色。(結合課后的作文閱讀)
(2)引導學生找出篇中自己體會最深的一句或幾句話,想一想,說一說:(春天來了,大地受到春雨的滋潤,一片生機盎然的景象以及人們的欣喜。)
(3)讓學生聯(lián)系自己對春天的絲絲小雨感受來說說自己讀了后的體會。(激發(fā)學生對美好事物的想象,學習和欣賞把感情融入到景物描寫中去的方法)
四、作業(yè):1、課堂:寫下自己創(chuàng)作的字謎。
2、課后:背誦《絲絲小雨》 再創(chuàng)作字謎競猜。
第二課時
教學要求:用鋼筆描紅,注意整體布局;學會請別人幫忙,合理使用禮貌用語。
一、猜字謎 學生創(chuàng)作的字謎進行競猜。
二、第三題(寫好鋼筆字)
1、指導
(1)指讀題目,教師進一步明確練習要求。
(2)學生朗讀這段話,指明這段話選自《早》。
(3)引導學生觀察書寫的格式,字與字之間、字與標點之間的距離以及每個字放在一行中的位置。
(4)讓學生說出哪些字不宜和其他字寫整齊,寫成一樣大小。 (5)教師重點指導“魯迅、遲到、事事”等詞和整體布局。
2、練習
(1)學生練習描紅。(注意起筆、運筆和收筆)
(2)教師根據(jù)描紅情況及時小結。
(3)學生仿寫。(要求一氣呵成,注意行款布局)
3、反饋
(1)展示寫得好,寫得有進步的。
(2)對寫得不好的,進行糾正。
三、第四題(口語交際)
1、審題
(1)啟發(fā)談話:當我們在學習和生活中遇到一些麻煩,碰到一些困難時,如果得到別人的幫助,那么,這些困難和麻煩就不算什么了。 那請別人幫忙時,你該怎樣說?別人請你幫忙時,你該怎樣說?
(2)指名讀,指明這次口語交際的要求。
2、指導
(1)讀一讀題中三種場合下所遇到的困難和麻煩。
(2)針對每一個問題,啟發(fā)學生思考清楚每種場合遇到的困難和麻煩各是什么,在這種場合下應該怎么向別人說清楚自己的要求,該用什么樣的禮貌用語。 (學生交流,教師板書:說清楚 話得體 有禮貌)
(3)分組分問題練說。(注意全過程中禮貌用語的使用)
(4)每組每個問題推薦代表講話,師生評議。
3、反饋
(1)指名上臺分角色(幫助者和被幫助者)表演。 (師生評議:有無達到“說清楚 話得體 有禮貌”的要求
(2)評議小結。
四、作業(yè) 1、課堂:寫鋼筆字。
2、課后:進行口語交際實踐
板書: 練習1
猜字謎 編字謎
口語交際——請你幫個忙
課前思考:
本次練習中安排的編字謎很是一項有趣的內容。應該說以前都是自己猜字謎,來個編字謎是對他們的理解字形字義以及運用語言能力的一次挑戰(zhàn)。如何有效開展這次活動,讓他們從例子出發(fā),小結方法,然后有序開展。文中介紹的方法有三種,想必每個孩子心中的造字方法都有側重,因此接下來的編字謎活動中只要說得順,說得合理,任其選擇自己喜愛的方式進行。
課前思考:
第一部分《語文與生活》是猜、編字謎,上學期學過猜、編物謎,字謎這比物謎難度是大。我想對于學生編寫的字謎,千萬不要簡單地以對錯來衡量,我覺得能編謎語如果能達到音、形、義的統(tǒng)一,當然是上佳謎語,但是對學生來說,可以分層要求。對這樣的題目,可以給給學生按編的確切程度打星。
如果原有水平就不錯,我們可以打兩星、三星之類的,既表示肯定,也希望他們繼續(xù)創(chuàng)作出更好的謎語。
第二部分《誦讀與欣賞》,要求學生讀出韻味,讀出感情,體會排比的韻律美,著重體會“總分結構”。
第三部分《寫好鋼筆字》,讓學生知道,這段話選自《早》,引導學生觀察書寫的格式,字與字之間、字與標點之間的距離以及每個字放在一行中的位置。
第四部分《口語交際》,要求學生知道我們在學習和生活中,誰都會遇到一些麻煩,碰到一些困難的時候,請求別人幫忙的時候,我們一定要——說清楚 話得體 有禮貌。也要讓學生學生思考清楚每種場合遇到的困難和麻煩各是什么,在這種場合下應該怎么向別人說清楚自己的要求,該用什么樣的禮貌用語。
課前思考:
誦讀與欣賞《絲絲春雨》,語言非常精致。讀著讀著,陶醉其中。如“張開”“笑了”“醉了”“樂了”“染紅”“漂白”“描青”“繪綠”“聞到”等詞語,上課時要著重引導學生體會散文描繪的情境,想象春天來了,大地受到春雨的滋潤,一片生機盎然的景象以及人們的欣喜。
對于口語交際是本次練習的重點,要求學生能夠學會在生活中遇到麻煩或困難時向別人請求幫助。求助時注意說話的語言和語調,更要注意有禮貌,讓對方知道你需要得到他的幫助。要讓學生理論聯(lián)系實際,在生活中真正得到落實。
教學反思:
學生誦讀詩歌《春雨絲絲》,讀得很有感情。如何指導他們進行有效地欣賞,首先建立讓學生熟讀詩句的基礎上,讓他們初步交流詩歌的意境,以及交流詩中特別吸引人的詩句。教學中由于語言文字有著的強大感染力、穿透性,使得學生一下子就被詩歌所吸引。于是紛紛將有所感知或領悟的詩句深情并茂地讀出來,讓自己和別人一飽耳福。誦讀和情感發(fā)展到這樣的基礎之后,我讓學生交流:你覺得詩中的哪些字詞用得特別好?很快學生扣住了那些有靈動之感的字眼進行交流,逐步體會到詩句的美妙。知道了這些關鍵字在詩歌中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
《練習1·請你幫個忙》教學反思:
這是一項交際能力訓練,首先讓學生明確在生活中難免會遇到麻煩或困難要想別人求助,訓練自己的交際能力是非常必要的。
接著引導學生明確交際兩項要求,一是注意說話的語言和語調,更要注意有禮貌;二是要讓對方知道你需要得到他的幫助。
學生明確要求,討論交流書上的三個事例。我尤其重視師生的評價,緊扣兩項要求評價某一學生交際能力。如第三項,一學生說“叔叔您好!麻煩您幫忙把球撈上來!”有學生評價:“需要幫助的內容還不夠明確,況且叔叔在釣魚,別驚跑了魚兒。”那位學生聽了同學的評價后,再發(fā)言:“首先,應該躡手躡腳地走過去,不要一群人大聲喧嘩,打擾人家釣魚。然后說,叔叔您好,打擾一下!我們不小心把秋踢進池塘里了,麻煩您幫忙撈上來!謝謝您了!”學生的口語交際水平能提高!最后再熱鬧感學生聯(lián)系生活,創(chuàng)設情景進行口語交際練。
教學反思:
學生對猜謎很感興趣,下面是學生編的謎語
1、一條狗真少有,頭上長著兩個口。(哭)
2、一個字,兩張口,下面還有一條狗。(哭)
3、一只小狗兩張嘴,見人就要流淚水(哭)
4、一人靠在木頭旁。(休)
5、人在樹旁好歇息(休)
6、有眼看得準,有火光照人,有金鉆勁大,有口咬得緊。(盯、燈、釘、叮)
7、想看東西卻沒有眼睛,有燈無法點燃,是釘子卻不是金屬,想給些叮囑卻沒有話說。
(盯、燈、釘、叮)(謎底是“丁”)
8、有目能看,有火就明,有鐵就堅,有口能說。(丁)
9、 反手上籃(筆)
10、人人反手畫點(筆)
11、疊羅漢(眾)
12、二人抬轎 (眾)
13、你、我、他(眾)
字謎的編寫方法非常多,我想,編者的目的不是培養(yǎng)出編謎高手,而是在編謎、猜謎的過程中了解到漢字的妙處,享受學習的樂趣。另外,教材上幾種編寫謎語的方法也是學生容易模仿的,我們可以以此作重點訓練,至于其它方法,可以適當滲透,但不要急于一股腦地灌輸給孩子,最怕導致結果學得暈頭轉向,樂趣全無。
誦讀與欣賞《絲絲春雨》,學生能用朗讀表達出對春天的贊美,特別是能抓住關鍵詞語、句子說出自己對春天的感受。
口語交際《請你幫個忙》,讓學生通過個這個訓練,知道了自己請別人幫助時,應該如何做,并且掌握了一些說話的技巧。在課堂是我推薦學生去看看劉庸的《把話說到心窩里》,掌握一些說話技巧,將來受益匪淺。
《練習1》教學設計 篇6
之一
佚名
第一課時
1.指導練習第1題。
(1)讀題,明確題目要求。
(2)先將讀音相近的前后韻母對比讀:in—ing,en—eng,然后讓學生組詞對比讀,如·淋濕一電鈴”“辛苦一幸福”等。
(3)翻到生字表,找出韻母為in或ing,en或eng的生字讀一讀。易讀錯的字再讀幾遭。
2.指導練習第2題。
(1)學生拼讀寫詞語。
(2)交流反饋,自己批改。寫錯的詞語多寫幾遍。(出示校對答案:怔住、確信、志氣、仰慕、循聲、久聞大名、三顧茅廬、不由自主。)
3.指導練習第3題。
(1)讀題,審題。
(2)完成作業(yè) 。學生如有困難可查成語詞典解決。
(3)交流反饋,井校正。井將用錯的字再組個詞。
4.指導練習第4題。
(1)讀題,審題,說說題目要求。
(2)閱讀5段話,說說文章大致講了一件什么事。
(3)按事情發(fā)展的順序試排列句子,再讀一遍。
(4)交流,校對,答案是:3、5、4、2、l。
5.指導練習第5題。
(1)讀題,明確題目要求。
(2)反復讀三句格言,討論理解每句話的意思。個別字解教師作重點輔導。逆:指聽起來不順耳;行:行為;欲:希望;施:加;維:是;恒念:經(jīng)常想到。
(3)交流:指名說每句話的意思。
(4)讀背三句話,并將其抄錄下來。
第二課時
1.指導練習第6題。
(1)讀綜合修改的一段話。
(2)復習各種修改符號,用正確的修改符號修改這一段話。
(3)交流、訂正。總結修改時的步驟。
2.指導練習第7題。
(1)帶著問題[第(1)、(2)練習題)細細地自由讀課文。
(2)再讀課文,討論并完成作業(yè) 第(1)、(2)題。教師重點指導作業(yè) 有困難的學生。
正確答案。題目:乘車買票。詳寫的是“我”不買車票,姑姑替“我”補票這件事。略寫汽車剎車時一個中年人撞了‘‘我”,“我”態(tài)度很兇,姑姑批評了“我”。
(3)三讀課文,想想這篇短文的中心思想是什么?完成練習(3)。
答案:③. 贊美姑姑自覺遵守制度,不講私情。
《練習1》教學設計 篇7
之一
佚名
教學目標
1、能確定同一個字在不同詞語中的意思;能正確抄寫指定的詞語;能寫出詞語的近義詞。
2、能根據(jù)課文句子填空,體會比喻中喻體的作用。
3、能用自己的話書面解釋古詩中的有關句子。
4、能正確流利地背誦一段話。
第一課時
教學要點:
學會漢字查字典據(jù)詞定義;能正確抄寫指定的詞語,能寫出"一望無垠"、"神奇"的近義詞。
一、學習第1題。
1、審題,明確題意,弄清通過查字典要完成的學習任務。
2、以"新聞"為例,回顧"據(jù)詞定義"的學習方法。
3、學習獨立完成填表。
4、反饋,校對答案,指名說說是怎樣選擇的,對錯誤率高的詞語要重點分析原因。
5、小結據(jù)詞定義的方法。
二、學習第2題。
1、審題,明確題意。
2、引導學生自查,談談平時作業(yè) 中哪些字經(jīng)常寫錯?錯在哪里?用什么方法記住它?(說說并書寫)
3、重點指導:繞、裙、陡、垂、瀑。
4、抄寫詞語。
三、學習第3題。
1、審題。
2、讀句子,說說帶點詞語在句子中的意思。
3、獨立完成,指名在投影片上練習。
4、反饋,訂正。
四、學習第4題。
1、審題,明確題目有兩部分的要求。
2、獨立完成,指名在投影片上練習。
3、交流。
(1)填寫的詞語是否正確,有沒有錯別字。
(2)說說句子中,把什么比作什么?
引導學生理解比喻在句子中的作用。(分別具體地寫出了江水的洶涌、輪船的顛簸和鸕鶿的威武、整齊。)
(3)比較讀句子(去掉像……),說說有什么不同?
(4)再讀句子,體會。
第二課時
教學要點:
能用自己的話書面解釋古詩的有關詞句;能借助重點詞句背誦短文。
一、學習第5題。
1、背誦《古詩三首》。
2、指名說說三首古詩的意思,評議(重點:有否把意思說清楚,語句是否通順,前后意思是否連貫)。
3、指名讀讀第5題題目,明確題意,分別說說這三句古詩各是哪首詩中的句子。
4、把詩句的意思寫下來。
5、評議(重點評議前后意思是否連貫,意思表達是否清楚)。
二、學習第6題。
1、讀題目,明確題意。
2、回顧本單元訓練重點:借助重點詞句背誦課文。
3、朗讀短文,找出重點詞,板書。
天地間珠簾
雨越下越大屋頂像薄煙
房檐珠子、線
地上小溪
4、借助重點詞自由背誦,同桌互相背誦,指名背,全班背誦。
5、小結背誦方法。
三、小結。
《練習1》教學設計 篇8
之一
佚名
教學目標 :
1.復習鞏固字的筆順規(guī)則,歸類掌握字的4種間架結構,提高識字、寫字能力。
2.復習鞏固學過的字,積累詞語,大部分會用。
3.進一步建立句子概念,提高聽、記句子的能力。
4.初步培養(yǎng)表述親身感受和參與活動的說話能力。
5.通過逐項對照自己的行為及老師、同學對自己的評議,初步養(yǎng)成言行一致、尊敬國旗、尊敬長輩、熱愛老師、幫助同學、上學不遲到、專心聽講、按時回家、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為習慣。
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復習鞏固7種筆順規(guī)則和4種問架結構;看圖說話;復習10項行為規(guī)范要求并進行檢查評議。
教學難點 :10項行為規(guī)范檢查評議,操作上有一定的難度,學生評議的結果真實性程度較難把握。
課時安排: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
1.掌握學過的7種筆順規(guī)則;復習5種基本筆畫名稱,鞏固學過的字,掌握漢字的4種結構,提高識字能力。
2.復習鞏固學過的詞語,積累詞語,擴大詞匯量。
3.進一步建立句子概念,提高聽、記。寫句子的能力。
教學過程 :
一、談話引人,明確學習任務。
1、看書交代學習任務。(第1至5題)
2、回憶已學的識字方法,說明今天要進行集中復習、鞏固。
二、有機結合,綜合練習
1、復習筆順規(guī)則,練習第一題。
①示:十、人、點、你、同、小、國,讀一讀。
②指名7個學生在黑板上按筆順規(guī)則寫一寫,其余學生各自練寫兩個。同時想一想,你是先寫什么,后寫什么?
③反饋:a.指名說一說:先寫什么,后寫什么?b.找一找,還有哪些字也是這樣寫的?
④小結:筆畫筆順不僅是識字的一種重要工具,也是寫好字的重要條件。
2、復習筆畫名稱,練習第2題。
①讀題,想想題目要求我們做什么?
②示:(5種基本筆畫),指名說說這5種筆畫的名稱。也可同步用媒體演示這5種筆畫,注意這4種筆畫的區(qū)別。
③讓學生照例用直線把字與筆畫連起來。
④反饋小結:a.用實物投影儀示一學生的練習或用其他手段出示,進行反饋矯正。并讓學生說一說,如:船的第8畫是橫折彎。b.掌握漢字的筆畫名稱也是識字的一種基本方法。
3、復習間架結構,練習第2題。
①由第2題引人:誰能說說“船、課、過、奶”各是什么結構?(指名說)
②讀題目3,想想:題目要求我們做什么?
③出示:冷、過、雪、國、病校、園、星、起、座,說說這些字的間架結構。
④以“這幾個字有幾種結構”開頭,用“有……有……還有……”句式進行說話練習。先自由說再指名說。
⑤根據(jù)結構分類把這些字寫下來。
⑥反饋。是否能正確區(qū)分,可根據(jù)學生做的情況,每個結構補充說幾個。
⑦小結:間架結構也是識字的一種重要工具,有了結構,識記字形就不需要一筆一筆地記(獨體字除外),可以一部分一部分地記,這樣識字更快更好。
4、小結:筆畫筆順、筆畫名稱。問架結構是識字寫字的基本方法,我們要學會,更要會用。
5、復習詞句,練習第4、5題。
①讀第4題,說說題目要我們做什么?怎么做?
A.讀詞語。(自由讀、同桌互讀、指名讀,注意正音)
B.說說“回家、新年”等詞語的意思。
②讀第5題,想想要我們做什么?怎么做?
A.指導:聽寫句子首先要聽清老師講什么,然后要記住,才能寫出來。
B.練聽。老師說一句,學生復述一句。內容是:誰怎么樣或誰干什么句式的短句。
C.聽寫句子。(先聽,自己復述一下,再寫下來,然后讀一讀是否對,同時注意標點。這里的讀、復述當然是不出聲的)
③抄寫第4題中的詞語,每個兩遍。
三、課堂總結。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
1.通過看圖及聯(lián)系生活實際,初步培養(yǎng)表述親身感受和參與活動的說話能力,同時提高學生說完整話的能力。
2.通過對照自己的行為和老師。同學的評議,能對自己一學期來的思想行為表現(xiàn)做一次實事求是的評價,進一步懂得要按要求做一個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為習慣的好學生。
教學過程 :
一、談話導人,明確學習任務。
二、看圖練說話。
1、出示圖片,指導學生看圖。提示:圖上畫的是什么時候、有哪些人,在于什么?你從哪里看出來?
2、出示句式,訓練學生說話。在觀察的基礎上,讓學生用句式:冬天到了,(什么怎么樣了)。
①自由練說,同桌互說。
②指名說,講評。
3、聯(lián)系實際,訓練學生說話。
①冬天里,你喜歡什么活動?
A.先看圖說。示句式:冬天里,我喜歡。
B.結合生活實際說。出示句式:,喜歡。
②反饋講評。
4、小結:說話要完整清楚,有順序。
三、做到一條,涂紅一條。
1、先看看圖,拼拼讀讀每幅圖下面的短語。
A.同桌互說每幅圖的意思。
B.想一想:這10條你做得怎么樣?真正做到的涂紅。
C.同桌交流。
D.指名說說做到哪幾條?
E.討論:沒做到的,你打算怎么辦?(同桌討論,指名說說。)
2、小結:可結合班級學生的實際情況做小結。做得好的同學要表揚、鼓勵,發(fā)給小紅花;有的學生若有幾條做不到的指出不足,鼓勵他們今后努力做到。
3、讀一讀:10條行為規(guī)范。
四、課堂總結。
五、布置作業(yè) 。
1、用句式“什么時候什么怎么樣”說一句話。
2、讀一讀10條行為規(guī)范。
《練習1》教學設計 篇9
一、 教學目標
1、 能熟練地拼讀音節(jié),并寫出相應的詞語。
2、 能區(qū)別形近字;能正確地搭配指定的詞語。
3、 能把不完整的句子補充完整;能用“必將”和“各種各樣……多得數(shù)也數(shù)不清”造句。
4、 能給古詩填寫詩句。
5、 能閱讀用并列段式寫的一段話,說出短文是從哪幾方面來說明電的用處的。
二、教學過程
1、 教學第一題
答案:翻(滾)、(巨)石、富(饒)、海(灘)、威(武)、山(崖)。
2、 教學第二題
先讓學生讀準字音,再讓學生說說上下兩個字的區(qū)別在哪里,打算怎么樣記住他們。
3、 教學第三題
正確地搭配詞語,訓練學生的預感。
a、 自己做練習
b、 師生一起分析答案
4、 教學第四題
要求補充的內容要合乎情理。
5、 教學第五題
a、“必將”是指事物一定將要怎樣發(fā)展變化。
b、用“各種各樣……多得數(shù)也數(shù)不清”造句時,要注意句子所敘述的事物是各種各樣的,而數(shù)量上又是多得數(shù)也數(shù)不清的。
6、 教學第六題
要求為兩首古詩補寫上第2、4句。
7、 教學第七題
讓學生運用本單元學到的讀懂并列段式段落的閱讀方法,獨立閱讀短文,完成文后練習。
《練習1》教學設計 篇10
之一
佚名
一、教學目標 :
1、能按順序填寫漢語拼音的大寫字母。
2、能正確拼讀音節(jié)寫漢字,了解“名詞組合”式的構成。
3、縮寫、仿寫句子,能把句子補充句子。
4、能抓住關鍵詞句讀懂短文。
二、教學安排:2課時
第1課時
教學內容:
1、能正確拼讀音節(jié)寫漢字,了解“四字并列”的構詞法。
2、縮寫、仿寫句子,能把句子補充句子。
教學過程 :
一、字詞部分:
1 讀拼音,寫詞語。
(1)出示,自由拼讀,指名認讀。
(2)獨立完成,巡視,集體校對。
2、讀讀寫寫。
(1)自由認讀。指名讀。
(2)觀察詞語在構成上有什么特點。
可稍舉一例提示。
(3)在書本上抄寫一遍。
二、句子部分:
1、自由完成書本第4、5、6題。
2、縮寫句子:
(1)學生試說答案。
(2)教師歸納縮寫要點。
3、補充句子:
(1)回顧完整句子的構成。
(2)指名說說題中各題所缺的部分。并補充完整。
4、仿寫句子:
(1)說說“不但……而且……”句式填寫時的特點。
(2)校對。
第2課時
教學內容:
1、能按順序填寫漢語拼音的大寫字母。
2、能抓住關鍵詞句讀懂短文。
教學過程 :
1、能按順序填寫漢語拼音的大寫字母。
(1)完成第1題。
(2)記憶。在書本上再抄一遍。
2、能抓住關鍵詞句讀懂短文。
(1)自學短文,回答問題。
說說你是用什么方法理解短文的意思的。
(2)回顧本單元的《學習提示》。
(找出關鍵句理解整段話的意思)
用本單元學過的方法再讀一遍短文。
(3)回答問題:
短文是圍繞哪一句話來寫的?
“擅長”是什么意思?哪幾個句子最能說明齊白石擅長畫嚇?
(4)自由朗讀短文,想想作者是怎樣把“齊白石擅長畫蝦”寫具體的。
《練習1》教學設計 篇11
教學目標:
1、訓練學生能把自己的意思具體地表達出來。把句子寫通順,把一段話寫具體。
2、讀背《邊疆小夜曲》,引領學生“貼著詩人的心”“走進詩歌的境界“,積累語言,積淀文化,提高語文素養(yǎng)。
3、設計一條公益用語,激起學生參與公益用語設計的熱情。指導他們把平時學到的本領,服務于社會。
教學重點:
設計公益用語。學會在生活中學語文。
教學難點:
讀背《邊疆小夜曲》,學會體會文章思想感情,有聲有色地讀。
教學時間:三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教學第一題(語文與生活)
1、教學第一部分。
2、(把句子寫具體)
(1)要求學生自讀第一部分,觀察插圖。
(2)學生思考、交流、討論,教師相機點撥。
(5)學生說出自己的理解。
(6)師生小結。(把一個句子寫具體,再圍繞一個意思,把一段話寫具體。)
2、教學第二部分。
(模仿課文《莫高窟》的寫法,將家鄉(xiāng)的某處自然景物(或名勝古跡)寫具體。
(1) 復習《莫高窟》這篇課文中怎樣用中心句總領,然后再具體描寫。再抓住一個典型細節(jié)著重描述的方法來寫莫高窟的“彩塑”、“塑畫”、“藏經(jīng)洞”的,從中獲得啟發(fā)。
(2)、學生練筆。
(3)、交流、評講。
二、教學第二題(誦讀與感悟)
1、審題。
(1)指名讀題。
(2)教師講清本題的要求。
2、指導。
(1)學生自由讀,不認識的字可以問老師或查字典。
(2)教師范讀。
(3)同桌討論:怎么才能讀得有聲有色?
(4)指名回答上面問題。
(5)師生歸納:一邊讀一邊體會思想情感的變化,就能讀出各不相同的語氣來。
3、練習。
(1)根據(jù)上面的方法練習朗讀,學生自練,再分組、分角色練習。
(2)同桌練習背誦。
(3)教師巡回個別抽讀、抽背。
4、反饋。
(1)指名朗讀。
(2)集體齊背。
(3)指名背。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寫好鋼筆字,注意整體布局。
2、學寫毛筆字。
教學重點:
寫好鋼筆字,注意整體布局。
教學難點:
學寫毛筆字。
教學過程:
一、教學第三題(寫好鋼筆字)
1、指導。
讓學生讀這兩句話,指出這是選自剛剛學過的課文《滴水穿石》。
2、練習。
(1)學生練習描紅。注意觀察整體。
(2)學生臨寫,教師巡視、輔導。
(3)教師及時小結,再讓學生仿寫。
3、反饋。
(1)展示寫得好的字,并請學生說說好在哪兒。糾正寫得不夠好的字。
(2)教師范寫。
(3)學生再次描寫。
二、教學第五題(學寫毛筆字)
1、審題。
明確本次學寫的偏旁:金字旁、絞絲旁。兩個例字是:釘、給。
2、指導。
(1)學生細心觀察偏旁和例字的寫法以及在米字格中的位置。
(2)教師邊范寫邊講解書寫方法。
(3)學生初練,教師及時指導。
3、練習。
(1)學生臨摹,教師巡視,幫助寫字有困難的學生。
(2)練習“釘、給”的寫法。
4、反饋。
(1)展示寫得好的字,并請學生說說好在哪兒。
(2)糾正寫得不夠好的字。學生再次練習寫。
第三課時
教學目標:
口語交際,設計一條公益用語
教學過程:
一、教學第四題(口語交際)
1、審題。
介紹公益用語的作用。
3、組織設計。
(1)、設計下面這樣的一些填空、啟發(fā)、誘導學生自己設計公益用語。
愛花惜草,(珍惜生命)。
共織一片綠蔭,常留(一份申請)。
(小草青青野人憐),勸君款款繞道行)。
播種(愛心),收獲(美德)。
漣漣清水流,何忍(投穢物)。
(2)、嘗試設計。
(3)、交流、評講。
(4)、展示優(yōu)秀設計用語。
二、作業(yè)設計:
1、將句子寫具體。
(1)、這個房間真小呀,
(2)、教室里靜悄悄的,
(3)、小溪里的水清得很,
(4)、早晨的無可真大呀,
2、《綜合練習與評價》p78頁2。根據(jù)課文內容填空。
3、積累成語。
4、寫好鋼筆字。
《練習1》教學設計 篇12
之一
佚名
第一課時
1.指導練習第1題。
(1)抽讀每組上下兩個詞語,要求注意帶點字的讀音。
(2)請學生說說帶點字音節(jié)中韻母的異同。
(3)反復讀每組詞,要求讀準韻母、音節(jié)。
2.指導練習第2題。
(1)教師解釋什么是格言,要求學生平時注意收集格言。
(2)請學生說說練習題中兩句格言的意思,教師作適當?shù)慕忉尅Ⅻc撥。
(3)完成作業(yè) 本上第1題。
3.指導練習第3題。
(1)請學生說出表示“看”的同義詞語,教師將其一一羅列出來。
(2)學生參照黑板上的詞,嘗試練習第3題。
(3)完成作業(yè) ,交流反饋。出示參考答案。
(瞻仰)遺容(看望)病人(眺望)遠方
(仰視)藍天(注視)敵情(觀賞)花木
4.指導練習第4題。
(1)回憶分號的用法。
(2)請學生看要抄寫的3個句子,想一想分句間是什么關系。(教師提示:以前見到的分號常用在表示意思相近的分句之間,而這3個句子中“去”與“不去”,“霧來時”與“霧去時’,“表揚”與“批評”之間是相反的、相對的,也可用分號。)
(3)完成作業(yè) 本上第4題,抄寫這3個帶分號的句子。
5.指導練習第5超。
(1)讀題審題。讓學生比較例句中兩個句子的異同。
(2)讓學生讀懂要求改寫的原句的意思,并加上“沒有……不”兩個否定詞進行改寫。.
(3)交流反饋。出示參考答案:①沒有人不說藺相如是個機智勇敢,顧全大局的英雄。②沒有人說藺相如不是個機智勇敢,顧全大局的英雄。并讓學生讀一讀原句與改寫句,比一比語氣語意。
(4)延伸練習。請學生將“到過杭州的人都說杭州是十美麗的城市”這句話改為雙重否定句。
第二課時
1.指導練習第6題。
(1)讀題審題,明確本題的要求。
(2)請學生認真閱讀短文,邊讀邊標上小節(jié)號,了解短文的大意。
(3)再讀課文,讓學生從課后習題(2)的6句話中選出2句填寫在文中的括號里。(教師提示在選填第1個括號時,可從第①②③3句話中去選擇,選填第1個括號時,可從第④⑤⑥3句話中去選擇。)
(4)交流反饋,請學生說明選擇的理由。
(5)請學生按“到藥店”、“尋找川貝”、“感激之情”將短文劃分為三段。
[第一段(1、2自然段);第二段(3、4、5自然段);第三段(第6自然段)。)
讓學生試說段落大意。
(6)討論修正。參考段意:
第一段:寫“我”來到一家掛著“文明商店”獎牌的小藥店抓藥。
第二段:寫兩位營業(yè)員急人所急,通過電話多方聯(lián)系,找到并取來了所缺的“川貝”。
和三段:寫“我”十分感激兩位營業(yè)雖,體會到這的確是家“文明商店”。
2.進行單元練習。
《練習1》教學設計 篇13
教學目標:
1.學習倒順詞,激發(fā)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
教學重難點:在反復誦讀中受到美的教育和情感的熏陶。
教學過程
一、教學第一題(語文與生活)
1.教學第一部分。
⑴、談話導入:同學們,我們使用的語言很有趣,有的詞倒個個兒,就變成了另一個詞。我們聽一段相聲……
⑵、(教師放事先準備好的《有趣的倒順詞》的錄音)教師要求學生對照題中的文字來聽。
⑶、學生練讀這段相聲,重點注意加點的詞。(激發(fā)學生的探究興趣)
⑷、學生說出每組加點詞的區(qū)別。(詞法和用法)
⑸、教師引導學生小結出倒順詞的規(guī)律。
2.教學第二部分。
⑴學生認真讀題中的每一對倒順詞。(要求學生體會它們的意思是否相同)
⑵引導學生說出自己的體會。
⑶師生小結。(有的一組倒順詞詞義有區(qū)別,有的沒有大的區(qū)別)
3.教學第三部分。
⑴學生再次聽錄音,邊聽邊思考生活中還有哪些這樣的倒順詞。
⑵教師引導學生說出各自想出的倒順詞。
⑶教師要求學生練習把自己想到的詞補充到相聲中去。
⑷拓展。(要求學生在生活中多留意這樣的詞,學著去用)
第二教時
教學目標:
1.通過誦讀積累語言知識,豐富語言感覺,學習欣賞詩歌。
2.寫好鋼筆字,注意整體布局。
教學重點、難點:培養(yǎng)學生有條理的說話能力和交際能力。
教學過程
一、教學第二題(誦讀與欣賞)
1.誦讀《大風歌》。
⑴學生自由的讀詩,對于像“兮”等不認識的字可查字典或問老師和同學。
⑵教師范讀。(讀出詩的磅礴的氣勢)
⑶學生對照題中注釋大致理解詩意。
⑷集體練讀,同座練背。
⑸指名背誦,集體背誦。
2.欣賞。
⑴在熟讀成誦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得出“詩中表現(xiàn)出劉邦的英雄氣概,有著磅礴的氣勢”這個結論。
⑵根據(jù)得出的結論,學生自由討論自己讀后的感受。
⑶拓展。歷史上有許多這樣的詩篇,在今后的學習中要學會欣賞。
⑷師生評議。
二、教學第三題(寫好鋼筆字)
1.指導。
⑴指讀題目,教師進一步明確練習要求。
⑵要求學生朗讀這段話,指明這段話出自《給家鄉(xiāng)孩子的信》。
⑶引導學生觀察書寫的格式,字與字之間、字與標點之間的距離以及每個字放在一行中的位置。
⑷讓學生說出哪些字不宜和其他字寫整齊,寫成一樣大小。
⑸教師重點指導“寬廣、事物、希望”等詞的寫法,并注意整體布局。
2.練習。
⑴學生練習描紅。(教師注意對學生寫字習慣的養(yǎng)成教育)
⑵教師根據(jù)描紅情況及時小結。
⑶學生仿寫。要求一氣呵成,注意行款布局。
3.反饋。
⑴展示寫得好的字,指出好在哪里。
⑵對寫得不好的字,進行糾正,強化訓練。
第三教時
教學目標:
1.學習第七題,口語交際
2.練習寫字。
教學重點:練習說話
教學難點:練習說話
教學過程
一、教學第七題
1.審題。
(1)指名讀題目要求。
(2)什么叫即席演講?
2.指導。
(1)請同學讀題目內容。
(2)教師可先選擇一個話題,指點快速構思的要領(如先要說說“為什么”,再說說“怎么做”,要想好了再說,也可以在小紙片上列出簡要提綱),讓同學嘗試用這種方式準備,并在小組中練說,再請一兩個學生說一說。
3.練習。
(1)讓每個同學任選一個話題當堂構思,在小組里練說。
(2)推舉代表在全班同學面前演講。并請全班同學選出的評審團當場打分。
(3)公布即席演講結果。
(4)教師倡議,今后還可利用晨會、班會舉行這樣的即席演講比賽。
二、作業(yè)設計:
1.寫幾個來源于寓言故事的成語。
按下面的句子,用帶點詞造句。
《練習1》教學設計 篇14
之一
佚名
一.教學目標
1.能改正常見的錯別字。
2.學會區(qū)別形近字,并組詞;能從一組句子中找出一對近義詞;能按要求給詞語分類。
3.能照樣子把句子寫完整;初步學會修改句子中用得不適當?shù)脑~語。
4.初步學會按指定的要求默讀短文,做練習。
二.教學時間 2課時
第1課時
教學要點教學第1--5題。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明確本節(jié)課學習目標。
二.練習第1題:改正下面詞語中的錯別字。
1.讀讀詞語,口頭進行嘗試修改。
2.說說錯在哪里,它們之間的區(qū)別。如何修改。書面填寫。
3.說一說平時哪些字容易寫錯,該怎么辦。
小結:形近字要細辨,音近字辨字義。
三.練習第2題:比一比,再組成詞語。
1.輕聲讀讀,細細辨認。
2.學生獨立完成。鼓勵一字多組。
3.說說自己經(jīng)常遇到的容易混錯的字。
四.練習第3題:找近義詞。
1.指名學生讀句子,讀通后再理解意思。
2.找近義詞:立即--立刻飛快--火速
五.練習第4題:把詞語分類。
1.讀題目,明確要求。
2.理解。農(nóng)具:進行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所使用的工具。
農(nóng)活: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中的工作。
農(nóng)作物: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中栽種的各種植物,也叫莊稼。
3.讀詞語,將列舉的12個詞語按要求逐項分類寫下來。
4.說說其他的農(nóng)具、農(nóng)活和農(nóng)作物名稱。
六.練習第5題:把句子寫完整。
1.讀懂題目和例句。
2.學生口頭說一說。(尋求不同的答案)
3.學生書面填寫。然后讀讀自己寫的句子。
第2課時
教學要點教學第6、7題。
教學過程
一.練習第6題:劃出句子中不合適的詞語。
1.學生邊讀句子,邊劃出句子中用得不合適的詞語。
2.說說如何修改。
第1句“要求”和“嚴肅”搭配不合適,改為“要求嚴格”。
第2句“愛護”改為“保護”。因為“愛護”一般用于人或組織所發(fā)出的動作行為。青蛙是動物,不可能做出這種動作行為。
第3句把“紛紛揚揚”改為“啪啪啪地”。因為“紛紛揚揚”是指雪花、葉等較輕的東西飄灑的景象。“豆大的雨點”落下來肯定會發(fā)出較大的聲音。
3.讀讀修改后的句子。
二.練習第7題:短文訓練。
1.讀讀題目,明確要求。
2.初讀短文,說說短文講一件什么事。
3.指導解題方法:讀短文后題目(1),明確要求。
(1)默讀短文,按事情發(fā)展順序,說說捕魚的經(jīng)過。
(2)依據(jù)短文,按事情發(fā)展順序排列詞語。
(3)集體交流,自我訂正。
(4)讀短文后題目(2),明確要求。
a.在短文中找出有“果然”的句子讀讀。
b.聯(lián)系上下文說說“果然”的意思。(事情的結果和預料完全相符。)
c.想想在生活中什么時候可用上“果然”一詞。
d..用“果然”口頭造句。師生評議。
e.獨立造句。
《練習1》教學設計 篇15
【教材分析】
拼音練習:背會《漢語拼音字母表》,記住字母的大寫和小寫。讀背訓練:讀出韻味,有感情,并背誦。寫字訓練:寫左右結構的字。口語交際訓練:學習使用禮貌語言,會向別人有禮貌地提出自己的要求。
【教學要求】
1、背會《漢語拼音字母表》,記住字母的大寫和小寫。
2、照樣子練習寫左右結構的字。
3、熟記4條成語和《三字經(jīng)》摘句。
4、觀察秋天的變化,動手畫畫或寫句子交流。
5、學習使用禮貌語言,會向別人有禮貌地提出自己的要求。
【教學時間】
三課時。
第一課時
一、教學第一題。
1、審題。
(1)指名借讀拼音讀題目。
(2)教師進一步講清題目要求。
2、指導。
(1)引導學生各自試讀題目。
(2)引導學生分角色讀。
(3)引導學生將形狀部分像的字母連起來。
(4)根據(jù)對話整理出模樣差不多的大寫字母。
o--q u--v e--f
c--g m--n b--d
(5)整理不像的字母。
(6)其余的字母你如何記呢?
3、練習。
(1)在書上練習
(2)教師出示小黑板讓學生練習:
g w z m q s f d b n
w m g s f d b n z q
(2)指名對照認讀。
(3)出示填空題,讓學生在括號里寫出相應小寫字母。
f( ) g( ) m( ) q( ) d( )
4、反饋
(1)分小組競賽
(2)大小寫字母配對子
二、教學第三題。
1、審題。
(1)讓學生清楚本題要求。
(2)復習寫字要求。
2、指導。
(1)指名認讀“動、散、都”3個字。
(2)引導學生說說字的結構方式及寫字式要注意什么?
(3)指導寫出“動”。
出示“動”字,學生觀察,注意觀察走的起筆和收筆。
(4)指導學生寫“散、都”。
3、練習。
讓學生按要求認真練習描紅,教師個別輔導,注意糾正學生的寫字姿勢。
4、反饋。
第二課時
一、教學第二題。
1、熟繼成語。
(1)、審題。
(2)、指導。
①、學生自由讀4條成語。
②、教師范讀。
③、學生自由讀。
④、理解4條成語的意思。
(3)、練習。
①學生自由練讀。
②同位練習背誦。
(4)、反饋。
2、學習《三字經(jīng)》摘句。
(1)、審題。
①指名讀練習要求。
②說該項練習的要求是什么?
(2)、指導。
①、借助拼音自由讀。
②指名讀
③教師范讀
④講解意思
⑤教師、學生讀
(3)練習
①學生自由讀
②指名讀
③練習背誦,指名背誦
(4)反饋
①檢查朗讀
②指名背誦
二、教學第五題。
1、審題。
2、指導。
(1)指導學生把課前觀察到的有關事物,用自己的話說說。
(2)出示題目:秋天到了,你發(fā)現(xiàn)大自然有什么變化?(小組交流,討論,派代表匯報)
(3)練習:畫秋天,邊說邊畫
第三課時
一、口語交際
1、借助拼音讀題目
2、當我們有事,要向別人提出請求時,我們應該怎樣想別說呢?
3、李燕在背誦古詩時想請奶奶把電視聲音調小一點,他可能會對奶奶說什么呢?
4、小組討論試說
5、集體匯報交流
6、小組分角色表演
7、創(chuàng)設情景
在我們生活中還可能會遇到哪些事情?當你遇到時,該怎樣與別人交流,怎樣向別人提出自己的請求呢?
《練習1》教學設計 篇16
之一
佚名
一、教學目標 :
1、初步學會用確定難查字部首的方法查字典;能正確拼讀音節(jié),根據(jù)音節(jié)寫出學過的詞語;能很據(jù)意思寫出學過的成語。
2、能仿照例句改寫句子,使句子的意思表達得更具體;能用“各式各樣”、“仍然”造句。
3、能用看題目推想文章內容的方法讀懂短文。
二、課時安排:2課時
第1課時:完成1—3題
第2課時:完成4—6題
三、教學過程 :
第一課時
1、查字典。
(1)讀懂題目的提示語,明確三種方法。
查起筆。
查中間。
查本身。
(2)指導學生按第(1)題括號中的部首查字典,然后討論歸類。
(3)運用上述方法確定第(2)題中8個生字的部首,然后查字典,在括號里注上拼音。
(4)檢查反饋。
2、看拼音寫漢字。
3、理解成語。
(1)讀懂意思。
(2)回想成語。
第二課時
1、照樣子改寫句子。
(1)指導讀例句,
把“很急”改成“急得怎么樣”。
(2)改寫。
2、造句。
○學會變換句式。
○把句子盡可能寫具體。
3、閱讀。
(1)讀懂題目的提示語。
(2)讀短文。思考短文后的兩個問題。
(3)回答問題。
看清題目,是“爭論的結果”。
(4)明白了什么?
《練習1》教學設計 篇17
教學目標
1. 會用音序查字法查字典并會組詞。
2. 認讀詞語,了解近義詞,鞏固、積累詞匯。
3. 熟記成語。
4. 把句子讀通順,讀流暢,具體體會判斷詞“是”的用法,并學習運用。
5. 能寫好上中下結構的字,做到既正確、又美觀。
6. 讀背三條俗語警句,要求熟讀成誦。
7. 邊看圖邊聽老師講愛惜糧食的故事,然后看圖練說故事。
教學重難點:學習用音序發(fā)查字典。
教具學具準備:字典、小黑板、掛圖。
主要板書安排:練習6。
作業(yè) 設計:
課內:查字典、認讀詞句、寫字、讀背、說話。
課外:讀背成語、諺語。
教學時間:四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 教學第一題
1. 審題。
2. 指導。
(1) 出示“迎”。
(2) 以查“迎”為例,復習音序查字法的方法。
a. 在“漢語拼音索引”里找到Y。
b. Y的下面找到音節(jié)ying,看清后面的頁碼。
c. 按照頁碼,在字典的正文找到音節(jié)ying,再按聲調的排列順序,查找“迎”字,并把所在的頁碼填到表中
(3) 讓學生口頭組詞。
3. 練習。
(1) 按用音序查字法(三步)查“神”字。
(2) 按要求填表格。
4. 反饋。
(1) 檢查學生查字典情況、填表情況。
(2) 指出存在的問題,鞏固音序查字法。
二. 教學第二題
1. 審題。
2. 指導
(1) 指名讀。
a. 誰能用上“同意”說一句話?
b. 句子中的“同意”還可以換個詞說,意思不變。
(2) 出示卡片“答應”。
(3) “同意”就是“答應”的意思,這兩個詞的意思相近,我們就說它們是近義詞。
(4) 學生齊讀“同意”、“答應”。
(5) 指名讀,出示“請求”、“懇求”。
(6) 這兩個詞的意思怎么樣?
(7) 指名讀,出示“緊盯”、“注視”。
(8) 這兩個詞也是近義詞。
3. 練習。
(1) 指名讀三組詞。
(2) 齊讀。
4. 反饋。
(1) 指名認讀詞語。
(2) 糾正錯誤讀音,齊讀詞語。
三. 教學第三題
1. 審題。
2. 指導。
(1) 出示第一句話。
(2) 指名讀。
(3) 引導回憶毛澤東的有關課文《要好好學字》。
(4) 引導學生弄清這句話有兩個部分組成。
3. 同法學習其他句子。
4. 練習。
(1) 填空式練說:
毛澤東是。
孔繁森是。
梅蘭芳是。
居里夫人是。
(2) 口頭填空,把句子說通順。
第二課時
一.教學第四題
1. 審題。
2. 指導。
(1) 認讀漢字。
(2) 引導回憶前面提出的描紅方法和寫字要求。
(3) 指導書寫。
3. 練習。
學生練寫,老師巡視。
4. 反饋。
教師展示學生寫得好的字,表揚寫姿好的學生。
二.教學第五題
1. 審題。
2. 指導。
(1) 學生自由讀成語。
(2) 教師范讀。
(3) 理解成語的意思。
3. 練習。
(1) 學生自由練讀。
(2) 同位練習背誦。
4. 反饋。
(1) 集體背誦。
(2) 指名背誦。
第三課時
一. 教學第六題
1. 審題。
2. 指導。
(1) 學生自由讀。
(2) 指名試讀。
(3) 教師范讀。
(4) 教師解釋這句話的含義。
(5) 教師啟發(fā)學生:這話告訴我們什么道理?
(6) 學生反復練讀。
(7) 學生自由背誦。
(8) 同位背誦。
3. 練習。
(1) 學生自由讀背三句話。
(2) 齊背三句話。
4. 反饋。
(1) 檢查朗讀。
(2) 指名背誦。
第四課時
教學第七題
一. 審題
二.指導
1.指導學生觀察五幅圖,弄清圖意。
2.討論每幅圖表示什么意思。
3. 指名說說自己知道的標志的意思。鼓勵各抒己見。
4. 說說你是在什么地方看到這些標志的?
5. 討論并交流:你平時還見過哪些標志,表示什么意思?
三.練習
出示標志,讓學生上臺說出這些標志告訴我們什么意思。
四. 課外延伸
鼓勵學生課后尋找標志,比比誰認識的標志多。
《練習1》教學設計 篇18
教學要求:
1、學習孔子的名言,理解其意思,知道其出處。在生活中注意收集名人名言。
2、誦讀積累成語,學習傳統(tǒng)文化知識。
3、寫好鋼筆字。
4、練習口語交際,學會用臨別贈言表達美好的祝愿。5、寫好毛筆字。
課時安排:三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要求:
1、學習孔子的名言,理解其意思,知道其出處。在生活中注意收集名人名言。
2、誦讀積累成語,學習傳統(tǒng)文化知識。
一、教學第一題(語文與生活)
1、教學第一部分。
(1)導入談話:任何國家的歷史文化對那個國家的人民都是非常重要的,那么,經(jīng)常使用的一些語言出處在哪,同學們一定會很關心。今天我們就來看看有些常使用的語言的出處是哪里。
(2)學生讀第一部分。(重點讀“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3)教師提問:這句話是誰說的?什么意思?出自哪里?
(4)學生根據(jù)自己的理解來回答。
(5)師生共同給出答案。
2、教學第二部分。
(1)要求學生讀題,并明確這幾句話都是孔子的名言。
(2)學生反復讀這幾句話,理解它們的意思。
(3)同學之間互相交流,把自己的理解說出來。
(4)指名學生回答。(說出大致意思即可)
(5)師生共同評議。
(6)教師小結。
3、教學第三部分。
(1)學生回憶:老師說過哪句話對自己最有啟發(fā)?
(2)指名學生回答。
(3)師生評議。
(4)拓展。(要求學生在積累名言時注意對意思的理解,并爭取知道其出處;多積累,多運用)
二、教學第二題(誦讀與積累)
1、誦讀詞語。
(1)出示詞語,請同學自由認讀。
(2)全班交流,教師范讀,指導讀準字音。
(3)同座的同學討論每條成語的大概意思和出處。
(4)同學練說這些成語的意思。(讓學生知道這些成語都是孔子說的,大都出自《論語》)
(5)通過讀講成語故事,引導學生學習分類積累詞語。
(6)學生練習背誦。
2、積累反饋。
(1)指名讀。
(2)集體練讀。
(3)集體齊背。
(4)指名背。
教學后記:
第二時
教學要求:
1、寫好鋼筆字。
2、練習口語交際,學會用臨別贈言表達美好的祝愿。
一、教學第三題(寫好鋼筆字)
1、指導。
(1)指名讀題,進一不明確練習要求。
(2)要求學生朗讀這段話,指明這段話選自《孔子游春》。
(3)引導學生觀察書寫的格式,字與字之間、字與標點之間的距離,以及每個字放在一行中的位置。
(4)讓學生說出哪些相鄰的字繁簡相差教大,筆畫的間架要勻稱。
(5)教師重點指導“普照、泗水、翩翩”等詞的間架結構和整體布局。
2、練習。
(1)學生練習描紅。(教師注意對學生寫字習慣的養(yǎng)成教育)
(2)教師根據(jù)描紅情況及時小結。
(3)學生仿寫。要求一氣呵成,注意行款布局。
3、反饋。
(1)展示寫得好的字,指出好在哪里。
(2)對寫得不好的字,加以糾正,并強化訓練。
二、教學第四題(口語交際)
1、課前準備
(1)讓學生事先摘抄一些贈言、名句。
(2)把課桌排成"u"字形,便于學生互相觀察,確定贈言對象。
(3)在黑板上寫上"臨別贈言"并加以美化。
(4)播放歌曲《送別》,營造氛圍。
2、談話導人。
同學們,臨別贈言是畢業(yè)活動中的一項最有意義的活動。留下你真摯的話語,送上我衷心的祝福,這是一份友誼,一份智慧,一份精神財富。這份財富的聚集,將使你一生愉快、充實。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共同學習小學語文最后一道練習題:臨別贈言。
3、審題。
(1)指名讀題。
(2)幫助學生弄清本題訓練內容及要求。
①何為"贈言"?贈言即分別時說的或寫的相互勉勵的話,可以是自己的內心表白,也可以是自己所喜歡的一句名言。
②畢業(yè)贈言的對象可以是老師,也可以是同學,要根據(jù)贈言對象確定贈言內容,先寫下來,再說說為什么要這樣寫。
③本次活動每個人都要參與,看誰講得最好。
4、教師"下水"示范。
5、學生準備。
6、練習。
(1)自由說。
(2)指名說。
(教師要引導學生對同學的贈言作出適當?shù)脑u議,及時報以熱烈的掌聲鼓勵)
七、作業(yè):學生練習書寫
第三課時
教學要求:
1、繼續(xù)訓練學生良好的寫字習慣。
2、寫字注意做到一氣呵成。
3、適當提高寫字的速度。
教學過程:
一、教師講解兩個漢字的書寫特點
趕題
“趕”、“題”為左下半包圍結構的字,被包圍部分“干”、“頁”,要稍稍往右一些,以求重心的平衡。“干”、“頁”本身要寫得緊湊一些。
二、教師在黑板上示范書寫
三、學生自由練習書寫
四、教師巡回指導
五、師生交流、評價
六、教師進行課堂小結
《練習1》教學設計 篇19
作者:佚名 轉貼自:轉載 點擊數(shù):170
《練習5》教學設計
來源:
教學要求
1.能按筆順書寫本單元所學漢字。
2.進行有關形聲字的字詞句訓練。
3.熟記成語與兒歌。
4.按從外到內的順序,練習書寫三框兒的字。
5.口語交際訓練,以養(yǎng)成良好的讀書習慣。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認清筆順。
一、審題
1.指名借助拼音讀題目。
2.讓學生說說題目有什么要求。
二、指導
1.出示所有生字。
2.小朋友們能正確認識這些本單元的生字真不錯,你們能把每個字都按照正確的筆順書寫嗎?
3.請同座位的小朋友先檢查一下畫五角星的字是不是記牢了。
4.教師隨機抽查學生畫星的字是否會了,并小結檢查結果。
5.師:剛才老師讓同學們先解決了前幾天學習中記得不牢的字,下面老師請同學們分成四人小組,互相提問,檢查是否能用正確的筆順寫字。
三、鞏固練習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學用字詞句。
一、審題
1.指名借助拼音讀題目。
2.讓學生說說題目有什么要求。
二、指導
1.同學們你們先自己讀一讀題目。請同學們看老師手中的轉盤,誰會讀這個字?
2.請同學們仔細觀察,現(xiàn)在丁和誰交上了朋友?
3.出示詞語:
4.指導學生看書上插圖,說說圖上有什么人,他們分別在干什么。
5.知道這些詞語的意思,你就會覺得這些漢字委有趣。
三、拓展練習
1.師:在漢字中類似的形聲字還有不少。
討論:
2.提問:你能找到以“青”你基礎字的形聲字嗎?
3.自己用這個方法再認識一組字,交流。
第三課時
教學內容:
1、讀讀背背。
2、學寫鉛筆字。
一、教學第三題
1.審題。
2.指導。
(1) 學習成語歌。
(2) 學習兒歌。
二、教學第四題
1.審題。
2.指導。
(1) 復習以前學過的書寫規(guī)則從上到下、從左到右。
(2) 今天,我們學寫字,看看這些有三框兒的字就按什么順序書字。
(3) 出示:同
3.練習。
4.小結。
第四課時
教學內容:口語交際。
一、審題
1.指名借助拼音讀題目。
2.讓學生說說題目有什么要求。
二、指導
1.(出示圖一)圖上的王洪是怎樣看書的?
2.(出示圖二)圖上的李良是怎樣看書的?
3.(出示圖三)圖上的張海是怎樣看書的?
4.(出示圖四)圖上的韓小是怎樣看書的?
5.分成四人小組討論:誰的姿勢正確呢?
三、拓展訓練
1.請三按圖意表演,其余的小朋友們如果你看到了這種情況,你會怎樣勸說他呢?
2.組織學生發(fā)言。
3.小結:在生活之中我們要注意正確的讀書姿勢,保持好自己的眼睛。
4.討論:生活中還有哪些不好的讀書姿勢呢?
四、練筆
你想對這些不良看書習慣的同學說什么呢?用一句話寫下來。
《練習1》教學設計 篇20
第一課時
1.復習本單元部分生字新詞,指導練習1—2題。
(1)用卡片復習以下詞語,讀準音,說出帶點字及詞語意思,對易錯的字提示點撥。
迷惑不解 眼花繚亂 爭先恐后 畚箕
不可開交 大汗淋漓 不由自主 硬幣
毫不氣餒 通宵達旦 嘔心瀝血 斥責
堅持不懈 挑燈夜讀 舉世矚目 靈感
(2)完成作業(yè)本1、2兩題。教師巡視,了解作業(yè)情況。
(3)檢查。
①第1題要求學生逐組口述,說出形近字的讀音區(qū)別、字形區(qū)別,各組成什么詞及詞的意思。
②小黑板揭示第2題答案,核對訂正。
(堅持不懈無計可施不由自主一事無成)
2.指導練習第5題。
(1)怎樣給一段話加標點?(回顧已學的課文,在課堂討論基礎上歸納:①了解一段話的主要意思。②弄清這段話應該有幾句。——一句話只有一個主語,講一個主要意思。③根據(jù)短文意思確定加。?!……或。)
(2)默讀這段話,弄清楚內容,用鉛筆在書上斷句。(其他標點先不管。)交流。議論理由。
(3)根據(jù)意思,確定標點。(在書上加。)檢查,核對。有爭論的說出理由。
(4)鞏固方法,完成作業(yè)本第5題。
3.指導練習第6題。
(1)說出“雖然……但是……這組關聯(lián)詞表示分句間什么關系。(轉折。)用上這個關聯(lián)詞說一句話。(評價:①運用是否正確?②句子的內容有無積極意義?)
(2)指導運用“只要……總是……”。
①黑板揭示例句。“只要下定決心,努力改正,缺點總是可以克服的。”
②認識例句表示的關系。克服缺點的前提條件是什么?通過哪個詞表示?(只要。)“總是”連接什么?(在這個條件下的結果。)
③仿照例句,口頭運用“只要……總是”說話。
(3)完成作業(yè)本第6題。
第二課時
1.指導練習第4題。
(1)指名讀題、審題。說出題目有哪幾個要求。(①重讀課文。②思考各篇課文的寫作目的。填空答題。)
(2)速讀三篇課文,思考各篇課文寫作目的。小組討論——課堂交流——完成作業(yè)。
參考答案:
《數(shù)雞》贊頌黨的改革開放政策使農(nóng)村經(jīng)濟發(fā)展、農(nóng)民生活富裕。
《梳羊角辮的小姑娘》贊揚小姑娘做事認真、實事求是、誠實、有禮貌、樂于助人、做了好事不留名的好品質。
《才能來自勤奮》說明人的才能不是天生的,才能來自勤奮的道理。
2.指導練習第3題。
(1)審題,明確題意。(要點:①在填空格里填上表示動作的詞。②體會填上的詞在句子中的作用——即這些詞表達出什么。)
(2)按課文內容填上動詞。交流檢查。
(3)指導理解填人詞在句子中的作用。
①讀(1)、(2)兩句,說說填人的動詞都是描寫什么的。
(描寫我怎么數(shù)雞的。)
②怎樣的“數(shù)”叫橫數(shù)豎數(shù)?請演示動作。
聯(lián)系句子說話,這個詞寫出了什么?(由于雞太多,我反反復復努力數(shù)雞。)
③動作演示“開門”、“放”一只、“數(shù)”一只。說明這些動詞的作用。(寫出了無論如何要把雞數(shù)清楚的態(tài)度。)
④運用學到的方法,了解動詞描寫什么。(想象或演示動作,體會作用o)說說第(3)句動詞的作用。(寫出了小姑娘用盡力氣幫助售貨員推車。)
(4)小結。說出這道題的訓練有什么意義。(閱讀時要注意體會詞語對句子表達起的作用;寫作時要準確用詞。)
3.指導閱讀短文。(第7題)
(1)審題。閱讀這篇短文有哪幾個要求?(①聯(lián)系句子,解釋多義字“焦”在句子中的不同意思。②領悟〈拔苗助長〉的寫作目的。)
(2)復習“單元學習提示”,怎樣領悟文章的中心思想’(首先理解內容,再體會寫作目的,告訴我們什么道理。)
(3)閱讀短文,理解內容。
①劃出解釋題目的一句話,說出什么叫“拔苗助長”。(把禾苗一棵一棵往上拔,幫助它長得快些。)
②那個農(nóng)夫為什么要拔苗助長?
“禾苗好像一點兒也沒長高“,是沒有長高嗎?(是說長得慢,人們發(fā)現(xiàn)不了,看上去好像沒長高。)
“焦急”是什么意思?
③“拔苗助長”的結果怎么樣’禾苗為什么會枯死的?(違背廠禾苗生長的規(guī)律。)
(4)完成作業(yè)本習題7。
(5)檢查。
a 為什么取③?選項①、②錯在什么地方? (選項①、②對中心的理解停留在寓言故事本身的人和事上,選項③指出了寓意,有普遍指導意義。)
b.交流“焦”在句子中的意思。
參考答案:①焦急:著急。②燒焦:指火力過猛,衣服呈現(xiàn)黃黑色,發(fā)脆。③花兒快烤焦:指失去水分、枯萎。(學生答案只需意思接近即可,課后再查字典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