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就在我們身邊—— 《美麗的丹頂鶴》教學案例(通用15篇)
美,就在我們身邊—— 《美麗的丹頂鶴》教學案例 篇1
《美麗的丹頂鶴》是蘇教版第三冊中的一篇課文,其題眼就是“美麗”,因此這節課的主要教學目標就是讓孩子們感受美、品味美、欣賞美、創造美。于是整個教學環節我就圍繞這四個方面進行精心的設計。
片段一:情境渲染,讓孩子感受整體美。
師伴隨一幅海邊美景圖談話導入:冬天快要到了,一群群美麗的丹頂鶴從遙
遠的北方三五成群地飛到黃海之濱。它那潔白的羽毛,鮮紅鮮紅的頭頂,多逗人喜愛呀!它不論是在地上引吭高歌,還是在天空展翅飛翔,都顯得那么高雅,它們將在這兒無憂無慮地度過整整一個冬天。
片段二:讀中品味文字美。
師:讀了第二小節,誰來說說丹頂鶴美在哪兒?
生:它有一身潔白的羽毛,而脖子和翅膀邊兒卻是黑的。
師:潔白是什么意思?
生:非常非常白。
生:像雪一樣白。
師:是啊,丹頂鶴是那樣的純潔。
師:這一黑一白,清清爽爽,讓我們再來體會體會這句話。
。ㄉ鷤別讀,再齊讀。)
生:它的頭頂像嵌了一顆紅寶石,鮮紅鮮紅的。也能看出丹頂鶴很漂亮。
師:你讀書讀得真仔細,找得也很準。
(師分別出示“鮮紅鮮紅”和“鮮紅”)
師:你覺得這兩個詞語一樣嗎?為什么?
生:不一樣,我覺得“鮮紅鮮紅”比“鮮紅”還要紅。
生:我覺得“鮮紅鮮紅”是非常非常的紅,而“鮮紅”是一般的紅。
師:你還能說出這樣的詞語嗎?
生:雪白雪白
生:碧綠碧綠
生:金黃金黃
……
師:是呀!看(課件出示一幅丹頂鶴頭部特寫圖),在黑和白之間有一點耀眼的紅,多好看呀!怎樣才能把它的美讀出來呢?
(先讓學生自己試試,再個別讀)
師:那潔白的羽毛多美呀!只是頭頂還不夠紅,能再試試嗎?
。ㄉ僮x)
師:這樣我感到它的頭頂又亮又紅,可美了!其他小朋友怎么讀呢?
(一生將“鮮紅鮮紅”讀得特別響亮)
師:我聽出來了,你在為它鮮紅鮮紅的頭頂而驚嘆呢!
。ㄔ僦该x)
師:同樣一個句子,由于小朋友感受不同,讀得也不一樣,太棒了!你們都是讀書的小主人,下面就請小朋友帶著想象自由讀出自己的感受吧!
。ㄉR讀)
師:現在你知道丹頂鶴名字的來歷了吧?誰能用“因為……所以……”的句式說說看。
生:……
。◣煂⒄n題中的“丹”黑字通過教具變為了紅色,并告訴孩子“丹”就是紅色的意思。)
片段三:理解文字內容,動手創造美。
師:這么美麗的丹頂鶴,你能畫出來嗎?請拿起你手中的畫筆給你手中的丹
頂鶴穿上一件美麗的小外套吧。
(學生拿出教師事先發給每個學生姿態不一的丹頂鶴輪廓圖片,在音樂聲中各自給丹頂鶴涂色,涂色后貼到黑板上的背景圖中。)
片段四:擴展延伸,欣賞姿態美。
師:丹頂鶴除了顏色美,你還發現它哪兒美?
生:丹頂鶴的腿長,脖子長,嘴巴也長。
師:(指丹頂鶴全身圖)看,這長腿,長脖子,長嘴巴,顯得多么好看呀!真像身材苗條的芭蕾舞演員呢!
師:除了這,它還有哪逗人喜愛?
生:我覺得“丹頂鶴不論是在地上引吭高歌,還是在天上展翅飛翔,都顯得那么高雅”這里很逗人喜愛。
師:那你知道“引吭高歌、展翅飛翔”的丹頂鶴是什么樣的嗎?能到圖上來找一找嗎?
。◣煶鍪驹~語“引吭高歌”,指讀)
師:小朋友們還記得我們學過的古詩《詠鵝》嗎?我們一起來背一背。
。R背《詠鵝》)
師:詩句中的“曲項向天歌”就是“引吭高歌”。誰來邊做動作邊讀讀詞。
。ㄖ该“引吭高歌”的動作)
師:你的動作做得真是那么的高雅,讓我們也一起來展翅飛翔吧!
。◣熒“飛翔”狀)
師:這么美的句子,你最想聽誰讀?
。ㄒ簧x,其余學生閉眼感受)
師:我們一邊做動作,一邊讀這句話吧。ㄈ帻R讀)
師:不單這兩種姿態的丹頂鶴非常高雅,還有許多呢!想和老師一起去看看嗎?
。ㄕn件出示不同姿態的丹頂鶴)
師:剛才小朋友們看到的丹頂鶴分別是什么樣的?
。◣煾鶕幕卮鸢鍟呼骠嫫鹞、散步、翱翔、哺育孩子、捕食……)
師:丹頂鶴的姿態多種多樣,真是太高雅了。你能根據老師的板書,試著用“丹頂鶴不論是( ),還是( ),都顯得那么高雅。”這樣的句子來夸夸它嗎?
生:丹頂鶴不論是在翩翩起舞,還是玩耍,都顯得那么高雅。
生:丹頂鶴不論是在散步,還是在奔跑,都顯得那么高雅。
……
教學評析:
一直以來,我都認為不光只有藝術類的學科可以給學生有聽覺、視覺等方面以美的享受,其實在我們的語文課堂上同樣可以做到這一點,就這一節《美麗的丹頂鶴》而言,我充分調動學生的一切感官,從環境的布置到詞句的品味,讓其感受語言文字的意境美;將繪畫和文字的理解相結合,讓其充分領悟丹頂鶴的色彩美以及姿態美;從靜態的黑板紙貼畫到動態的錄像畫面,激發其想象的空間,體會丹頂鶴的動態美;將動手和動腦相結合,讓其在玩中創造美。
美是需要渲染的。首先上課前,我就將教室里的黑板布置成海邊美景圖,讓學生走進教室就仿佛置身于丹頂鶴生活的地方,身臨其境地感受那里的風景美。其次教師用優美的語言創設語言的情境,讓學生一開始就從語言上感受到丹頂鶴的整體美。
要讀出丹頂鶴的外形美,就要深刻理解描寫外形美的有關詞句的內涵。我在引導學生讀書時對“潔白”、“黑的”、“鮮紅鮮紅”等詞語理解的比較到位。這種思考性的讀書方法才是真正有效的讀書,學生獲得的知識已內化,增長的才能是“貨真價實”的,培養的情感是“真真切切”的。此外對于低年級兒童來說,形象思維大過空間思維,因而在通過讀課文弄清“丹”的意思后,我還是通過教具更直觀、更形象、更具體地將紅色的“丹”字再現出來,以便加深學生的印象,繼而再次回味丹頂鶴那鮮紅鮮紅的頭頂。
把課文作為觀察和認識的對象,讓學生在繪畫中與文本碰撞,動用全部感官與心智直接接觸語文材料,調動自己的生活積累來獲得對文章的感悟,達到心靈相通,情感共鳴,形成獨特的閱讀體驗。課堂上那美好的海邊圖,美麗的丹頂鶴,美妙的音樂,構成了美的境界,讓學生盡情感受美,欣賞美。這種活動是語文教學外顯活動與內隱活動的統一,操作活動與思維活動的統一。值得一提的是畫畫不是流于形式,而是起到五點作用:1、畫圖感知丹頂鶴外形美;2、用圖展開想象活動;3、畫圖理解“引吭高歌、展翅飛翔”及“腿長,脖子長,嘴巴也長”等詞語;4、畫圖引導背誦;5、把圖帶回家與爸爸、媽媽一起欣賞。貼畫的形式使學生身臨其境地感受鮮活的畫面。
“高雅”一詞比較抽象,不易理解,學生要理解就必須有自己在以往的經驗積累或現實活動中獲得的直接經驗作為基礎。學生從三個方面體驗丹頂鶴的高雅:1、想象“腿長、脖子長、嘴巴也長”像芭蕾舞演員。2、表演“展翅飛翔、引吭高歌”的動作。3、讓學生欣賞不同姿態美的丹頂鶴圖片,并給學生締造一個語言的臺階,用“不論是……還是……”夸獎丹頂鶴。這種基于課堂生成的拾級而上的語言訓練同課文內容的把握渾然一體。
美,就在我們身邊—— 《美麗的丹頂鶴》教學案例 篇2
作者:佚名 轉貼自:轉載 點擊數:117
《美麗的丹頂鶴》設計理念
盛蕾 發表
我初讀《美麗的丹頂鶴》,第一感覺就是這篇課文的語言很優美,字里行間流露出丹頂鶴外形和姿態的美,但是,我作為老師也從來沒有親眼見到過丹頂鶴,很難有真實的感受,還是認為對丹頂鶴喜愛得比較牽強,老師都覺得比較難,要讓學生僅通過讀書就能領略到丹頂鶴的美麗、高雅就更困難了。后來,我不斷地鉆研教材,并通過各種渠道查找有關丹頂鶴的知識、圖片、音像資料等。在此過程中,我越來越深切地感受到了丹頂鶴的美麗和高雅,出現在我眼前的丹頂鶴就像一個個紳士或是淑女,顯得很有氣質。當我拿起書來再讀課文的時候,應該說我是情不自禁地將這種對丹頂鶴的喜愛、欣賞融入課文的字里行間。我想,我的教學就應該和孩子們一起進入這種情境。
我所上的第二課時里,第二和第三段是學習的重點。第二段主要描寫了丹頂鶴的色彩美,鮮艷的紅、黑、白交織在一起,色彩分明,簡單卻又引人注目。在學習時,我先讓學生自由朗讀,找出你覺得具體描寫丹頂鶴美麗的句子交流;然后出示學生找出的句子,引導學生抓住重點詞語及一個貼切的比喻反復朗讀體會色彩之美;接著,再次播放錄象,學生在獲得語言信息的同時,接收活生生的丹頂鶴的圖象,獲得更為豐富的體驗,從而加深對語言文字的理解,尤其是將頭頂比作紅寶石的這個比喻;為了檢驗學生是否真的記住課文內容,我又設計了讓學生動手為丹頂鶴涂色這一環節,這是學生將課文中的知識內化的一個過程,教材只不過是教師和學生學習的憑借,我們應該把視野放得更開闊些,語文課的課外延伸是學生的語文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這一環節的設計就是為了開放課堂,想課外延伸,加強學科間的綜合,提高學生自主實踐的機會,把學生引向更開闊的天地,它既基于課堂又比課堂豐富靈活,富有選擇性和個性特征;最后,讓學生帶上自己涂好色的畫在投影儀上展示,并運用課文中的句子說一說,以起到復述課文的作用。
第三段共有四句話,具體寫丹頂鶴的形體美、姿態美。這也是全文的重點和難點。其中2、3兩句又是這一段的重點。第二句話用陳述的語言寫了丹頂鶴什么地方都長,突出他體形修長的特點,學生光靠讀書,是很難想象出丹頂鶴高雅的體態的,必須借助一定的外界條件給學生一個比較鮮明的表象;第三句中引吭高歌、展翅飛翔、高雅等描寫丹頂鶴姿態的詞語學生理解起來都有困難,尤其是高雅這個詞語很抽象,學生必須通過對丹頂鶴引吭高歌、展翅飛翔的情態的體驗來感悟,所以,在這里我應該充分借助電教媒體等輔助手段再現丹頂鶴動態的美,從而讓學生悟出“高雅”一詞的豐富的內涵。
根據我對教材這樣的理解和把握,第三段我是這樣處理的:首先讓學生初讀第三段,從整體上感受丹頂鶴的姿態的美、逗人喜愛,然后尊重學生的意愿,把自己感興趣的地方努力地讀好。在讀的過程中,我運用不同的形式、手段對學生進行點撥、引導,同時我也參與到學生的學習活動中去,讓學生在一種愉悅的心境下,積極地積累形象和語言,并聲情并茂地把丹頂鶴介紹給大家。
第四自然段的內容,我把它作為次要內容處理。主要是讓學生了解黃海之濱是丹頂鶴的第二故鄉,在這里它們過著無憂無慮的生活。這一段的處理,我主要是讓學生讀一讀,讀出丹頂鶴生活的無憂無慮;看一看,欣賞一組優美的丹頂鶴生活的圖片;說一說,聯系畫面,充分發揮想象,用口頭填空的形式讓學生說說怎樣的生活是無憂無慮的。
在回歸全文讓學生整體回憶了丹頂鶴的美麗和高雅的形象之后,我還適當滲透了愛護珍奇動物的意識。讓學生知道正是由于人們自覺的保護行為,為丹頂鶴的到來作了許多準備,它們才能在這里五憂無慮地生活。我還簡單講述了23歲女孩徐秀娟為救丹頂鶴而犧牲的動人故事,初步樹立保護珍稀野生動物的意識。當學生在頭腦中確立了這一概念后,我又讓學生以“我想對那些捕獵者說”為話題練習說話,增強是非觀念,進一步鞏固學生保護珍稀動物的意識。請使用站內搜索引擎查找本課全部資料。本站(第一范文)地址是:www.jcsycorp.com
本文轉載自
;id=10922
美,就在我們身邊—— 《美麗的丹頂鶴》教學案例 篇3
《美麗的丹頂鶴》(二年級上冊) 課堂實錄
作者:佚名 轉貼自:江蘇儀征市大巷中心小學論壇 點擊數:109
《美麗的丹頂鶴》(二年級上冊) 課堂實錄
師:課前老師讓大家搜集有關丹頂鶴的資料你們找到了嗎?
生:找到了。
生:一年的產量。大約一千多只。
師:你從哪知道的。
生:從電腦上知道的。
師:你很會學習。還有嗎
生:我在網上找到了丹頂鶴睡覺的時候是和媽媽住。
師:小朋友們真不錯,老師也找了一組丹頂鶴的圖片,你們想看嗎?
生:想。
出示圖片。
師:小朋友,你們覺得丹頂鶴怎么樣
生:很美
師:在小朋友的眼中丹頂鶴很美,那在作家的眼中丹頂鶴又是怎么樣呢,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19課,請小朋友們齊讀課題。
生讀課題。
師:看了課題你有什么問題想問嗎?
生:丹頂鶴生活在哪里
生:丹頂鶴吃什么
生:丹頂鶴到底生活在什么地方
生:丹頂鶴有多少斤
生:丹頂鶴可以在天上捉蟲嗎?
生:丹頂鶴是怎么美麗的。
師:小朋友真會問問題,讓我們一起去書中尋找答案,一邊認真看題目,一邊聽老師讀課文。
出示課件
師范讀。
師:讀完課文,你知道了什么?
生:我知道了第二個故鄉在黃海之濱。
生:我知道了丹頂鶴是神仙的旅伴。
生:冬天快要到了,它要從北方飛到南方。
生:要在度過整一個冬天。
師:小朋友們真會學習,要認真聽認真讀會學會更多的內容。咱們請來了智慧姐姐幫助我們。
出示:
1朗讀課文,劃出生字新詞仔細讀,讀準字音,
2 現讀課文,找出長句難句反復讀,讀通課文。
師:開始吧。
生自讀。
師:通過剛才的學習你都學會了哪些生字新詞呢?老師請來了采蜜本,采蜜本能幫助我們,現在誰來說說你都學會了哪些生字新詞。
出示:我學會了?
生:我學會了不論這個詞。
生:我學會了引吭高歌。
生:我學會了展翅飛翔。
生:我學會了三五成群
生:我學會了無憂無慮。
生:我學會了鮮紅鮮紅的。
師:老師把問題再講一遍好嗎?我問課后的字詞你學會了哪些?
生:我學會了所以。
生:我學會了傳奇的傳。
生:我學會了遙遠的遙。
師;老師這還有幾個詞看看你們認識嗎?
出示:顯得 度過 黃海之濱
師:小朋友,讓我們一起大聲地朗讀好嗎?
生讀。
師:小朋友們生字都會讀了,老師想問問課文里的長句你們都會讀了嗎?
生:會。
師:那老師就來檢查一下。
出示:它的頭頂就像嵌著一顆紅寶石,鮮紅鮮紅的,怪不得人們都叫它丹頂鶴。
生讀
師:你讀得真好,我們一起來讀一讀。
生齊讀。
師:還有一句長句,我們再來讀一讀。
出示:丹頂鶴
師:現在我們來一個男女生朗讀比賽,看看他是不是讀準字音,讀通句子,男同學讀一三自然段,女同學讀二四自然段。聽清楚了嗎?
生:聽清楚了。
師:開始。
男女生讀。
師:小朋友們誰勝了,男生?女生
生:女的,因為她們讀得通順。
師:好的,老師獎給女生一顆星。上課的時候同學們提了很多問題,最想知道的是丹頂鶴為什么美麗的,我們來看看課文,根據下面的提示,找出哪些句子是寫丹頂鶴美麗的。
出示:請小朋友們,學著不出聲,默讀課文的二、三自然段,一邊默讀,一邊想:你感受到文中哪些句子能體現丹頂鶴的美?把它用_____劃出來。
生自讀課文。
師:來,你說說課文中哪些句子感受出丹頂鶴的美?
生:脖子和翅膀邊……
生:感受身上有潔白羽毛。
師:是嗎?來,小朋友一起來看這句話
出示:丹頂鶴有一身潔白羽毛,……怪不是人們都叫它丹頂鶴。
師:還有嗎?
生:它的頭頂……
師:大家一起來讀一讀。
生讀。
師:你能用像什么說一句話。什么像什么?
生:小鳥像飛機。
師:好像不是很恰當。
生:小魚就像潛水艇可以很久在水底下不浮上來。
師:小朋友們說得不錯,你還能從哪些句子體會出來丹頂鶴的美。
生:我覺得它的腿長脖子長嘴巴也長。
師:就像一位身材修長的舞蹈演員。還有嗎?
生:丹頂鶴無論是在……
師:我們來看看這句話
出示:丹頂鶴不論是在地上引吭高歌,還是在天上展翅飛翔,都顯得那么
高雅。
丹頂鶴在地上引吭高歌
丹頂鶴在天上展翅飛翔。
師:讓我們來聽聽。
放丹頂鶴叫聲
師:現在你們知道了什么是引吭高歌了吧
生:知道了。
師:你能讀出這種感覺嗎?
生讀。
師:那展翅飛翔的感覺你能讀出來嗎?
生:能。
生讀。
師:我們一起來把這句話讀一讀,帶上你的動作。
生齊讀。
師:多美的丹頂鶴啊,課文里用什么詞形容它的這種美呀
生:高雅。
師:丹頂鶴在地上引吭高歌,顯得高雅
丹頂鶴在天上展翅飛翔。顯得高雅,課文是用什么詞把這兩句話連在一起的。讀一讀。
生讀。
師:你說。
生:是還。
生:不論。
師:是用了不論,還是,都把這兩句連在一起。你能用上這幾個詞說一句在其他時候的高雅。
生:無論是起飛的時候還是降落的時候都顯得那么高雅。
師:是呀,無論什么時候丹頂鶴的姿勢都是那么優美那么高雅,
師:傳說丹頂鶴是神仙的旅伴,所以人們又叫它
生:仙鶴。
師;其實它不僅僅是一種鳥,人們常常把它和松樹放在一起,預示幸福與祝福,小朋友們,丹頂鶴這么地美,你們喜歡它嗎?
生:喜歡。
師:那就讓我們好好讀讀。
生讀。
師:誰來讀給大家聽一聽。
指名讀。
師:他讀得怎么樣?
生:我覺得他讀得很有感情。
生:他讀得很美。
師:誰再來讀讀。
生讀。
生齊讀。
師:美麗的丹頂鶴感染著大家,讓我們一起來呼喚丹頂鶴,
生:丹頂鶴,丹頂鶴
師:小朋友們把你喜歡的丹頂鶴畫下來吧。
學生畫。
孩子們把自己的畫貼到黑板上。
師:小朋友們請你們身邊更多的人都來關心保護丹頂鶴。
美,就在我們身邊—— 《美麗的丹頂鶴》教學案例 篇4
學校舉行了名師研討課,我心里想著就把它當成家常課來上,讓老師們看到課堂的本真。但是又不想浪費大家的寶貴時間,想讓老師們能從中得到某些收獲。所以認認真真的進行了思考、推翻和斟酌。
《美麗的丹頂鶴》一課語言優美,具體描寫了丹頂鶴的顏色美、形體美、姿態美。本課教學中力求體現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合作探究能力。以生本教育理念為指導,通過先學后教,合作學習的方式,構建高效課堂。設計時依據文本特點和學生實際,確立的教學目標意在引導孩子通過閱讀留下語言、留下形象、留下情感。
在學生先學環節,我布置了具體的前置性作業: 1.把課文讀正確、讀流利;標出小節號。 2.認準一類字和二類字,讀準由生字組成的詞語的字音。找出不理解的詞語 3.收集有關丹頂鶴的資料,能用自己的話簡單的說一說。(強調不要照著資料念)二年級的前置性作業的完成需要由扶到放的指導和檢查,才能真正的形成預習能力。
在上課過程中,我力求體現的是真正的以學生為本,以學情為本。
1.針對二年級孩子的特點,創設了一個活動情境:先交流收集到的資料,進而激發孩子想看到丹頂鶴的興趣。(在交流資料環節,鼓勵孩子用自己的話介紹自己了解的丹頂鶴。這兒孩子介紹的不錯,都能用自己的話來說。這是教師應強調訓練的)。
2.在小組合作檢查讀詞、讀文情況時,師巡視了解學情。以便確定處理策略。如果認讀情況很好,就可以有代表性的檢查,完全取決于學生的學情。但是學生完成不好的,也要尊重學情,有針對性的引導和示范。這在寫字和指導有感情朗讀中各有側重。寫字中對于“慮”和“卻”字,從學生寫的情況看,“慮”字寫得不好,在展評后教師要進行范寫,有效又高效的打實寫字基礎。而在指導朗讀時,我先放手讓學生依托文本進行嘗試性的想象讀——借助圖片讀。如果學生有能力讀好,教師就不要過早的范讀。
3.低年級的閱讀教學應該是重朗讀輕感悟,不要進行支離破碎的講解。所以本課的目標定位就是在讀中引導學生了解丹頂鶴的顏色美和形態美,落實朗讀、背誦和說話的訓練。第二自然段進行了背誦,使學生留下了語言,留下了形象,留下了對丹頂鶴的喜愛之情;第三自然段充分感受了丹頂鶴的形態美。通過“丹頂鶴不論—--------,還是---------,都顯得--------。”的句式訓練幫助學生遷移運用了語言。對于學生不理解的詞語通過生生的交流進行一次解決 ,而對于有難度的“引吭高歌”與“無憂無慮”需要借助圖片和文本進行幫助理解。比如“無憂無慮”在學生一次解決之后,在后面感受丹頂鶴在黃海之濱的生活時又相機進行了渲染,使學生的理解更加明確。
在這樣的研討課中又有了不少的啟發:在教學中還應該注重訓練學生互相交流和補充的有序和有效 ,還應培養學生會評價的能力。
課講完了,但思考并未結束。
美,就在我們身邊—— 《美麗的丹頂鶴》教學案例 篇5
[教學片段]
師:丹頂鶴美在哪兒呢?讓我們帶上自己的天然攝像機先到課文第2自然段中去尋找,一邊讀一邊把你發現的丹頂鶴美的地方用波浪線畫出來。
(生自由地邊讀邊畫。)
師:一條條波浪線讓老師知道了你有不少收獲。誰先來告訴大家,丹頂鶴哪兒美呢?
生:我發現丹頂鶴身上的顏色美。
師:(相機點出第2節第1句,請生讀)這只丹頂鶴身上的顏色很美,哪些顏色的詞引起了你們的注意?
生:“潔白”和“黑”。
師:(相機點紅詞語,點出丹頂鶴圖,指著介紹)你們看,這是一只展翅飛翔的丹頂鶴,它身上的羽毛是——潔白的,而脖子和翅膀邊兒是——黑的。丹頂鶴的翅膀很長,當它的翅膀收攏后會蓋住尾巴,所以我們看上去,好象尾巴是黑的,其實是丹頂鶴的翅膀邊兒是黑的。丹頂鶴的羽毛黑白對比,是那么和諧美麗,真是——美麗的丹頂鶴。誰能把它的美讀出來?
。ㄉ娂娕e手,朗讀句子)
師:真美!我仿佛看到了這些美麗的丹頂鶴。丹頂鶴還有哪美?
生:丹頂鶴的頭頂的顏色也很美。
師:(點出第2句,請生讀)。哪種顏色最吸引你?
生:鮮紅鮮紅。
師:(點紅詞語)丹頂鶴的頭頂是“鮮紅鮮紅”的,同樣表示紅色的還有“鮮紅(出示示卡),哪個詞表示更紅?
生:鮮紅鮮紅。
師:像這種類型的表示顏色的詞語還有“雪白雪白”、“火紅火紅”(示卡),你們還會說哪些?
生:烏黑烏黑。
生:金黃金黃。
師:丹頂鶴頭頂是鮮紅鮮紅的,黑和白之間這一點紅特別耀眼、特別鮮艷,所以文中說就像——(生接)嵌著一顆紅寶石,怪不得人們叫它——(生接)丹頂鶴。“丹”是紅色的意思,讓我們一起把課題中的“丹”字描成紅色。(師用紅筆描字,生舉起手指,認真書空)。
師:誰再來讀這一句?(生踴躍再讀,師相機評議:紅得多鮮艷!紅得多可愛。。
師:剛才我們欣賞到了丹頂鶴全身顏色的美(板書:美)。丹頂鶴的色彩如此純潔典雅,老師忍不住想做一個畫家,用畫筆再現它的美麗,你們想不想?
生:(興奮地)想!
師:好,拿出你手中那幅未完成的畫,快給它涂上亮麗的顏色吧!(播放舒展的音樂,學生興致盎然地用水彩筆涂色。)
師:畫好的小朋友向你的同桌介紹丹頂鶴的樣子,介紹時就把自己當成丹頂鶴,可以這樣說:我是丹頂鶴……如果加上自己的想象,就更棒了。
(生投入地自由練說)
師:哪只丹頂鶴先來夸夸自己?
生:(走上臺前,舉起丹頂鶴)大家好,我叫丹頂鶴。瞧,我長得多帥呀!我身上的羽毛是潔白的,而脖子和翅膀邊兒卻是黑的,我的頭頂還鑲著紅寶石呢!你們愿意和我交朋友嗎?
(許多學生積極舉手,師再請一人臺前介紹)
師:小朋友,讓我們舉起手中的丹頂鶴看:這一身潔白的羽毛配上黑色的邊,再加上那顆鮮紅鮮紅的寶石多美呀!真不愧是(師指課題)——(生接)美麗的丹頂鶴。
師:讓我們把丹頂鶴美麗的身影記在心間吧!點出帶填空的句子:丹頂鶴有 ,而脖子和翅膀邊 。它的頭頂 , ,怪不得 。
。ㄉ茸杂删氄f,再個別回答,后齊說。)
……
[評析]
“綠色”的語文課堂應是學生放飛心靈、快樂遨游的樂園,也是充滿詩意、煥發生機的芳草地。本片段教學中,教師憑此理念,著意催發學生的情愫,喚發學生的悟性,引發學生的靈性,使學生既欣賞到丹頂鶴的美麗高雅,又品悟到語言文字的生動傳神;既有積極的情感體驗,又有個性的舒展張揚。在自然和諧的“生態環境”中,讓課堂勃發出生命的活力。
1.巧制課件,催發學生的情愫。丹頂鶴純潔典雅,姿態萬千。如何讓美麗的丹頂鶴“飛”到學生身邊,駐在學生的心間?針對低年級兒童對鮮明生動的形象易于感知的特點,教師精心制作了多媒體課件,通過出示丹頂鶴的“靜態圖”,使學生品賞到丹頂鶴全身黑白相配,頭鑲“紅寶石”的亮麗的顏色美。教師在學生繪畫時還適機播放舒展優美的音樂,讓其在課堂上“推波助瀾”,烘染課堂的氣氛,催發學生的情感。
2.精扣詞句,喚發學生的悟性。第2小節用生動的語言描繪了丹頂鶴美麗的外形,使人讀了頓生喜愛之心。教學中教師以生為本,以本為本,扣住文中的關鍵詞句,抓住三個表示顏色的詞“潔白”、 “黑”、“鮮紅”,通過引導觀圖及詞語比較,喚發學生的悟性,使學生既欣賞到丹頂鶴顏色的美,又體悟到用詞的精準,進而把句子有聲有色地讀出韻味。
3.調動感官,引發學生的靈性。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說:“解放學生的頭腦、解放學生的雙手、解放學生的眼睛、解放學生的空間、解放學生的時間,有了這六大解放,創造力才可以盡量發揮出來。”課堂中,教師盡力解放學生的眼、手、口、腦,調動多種感官,讓學生全方位、全員性地參與到課堂學習中來,積極主動地探索知識,迸發出智慧的靈性。此處教學中,教師引導學生動手給丹頂鶴涂色,在舒美的音樂中,學生小手揮動,興致盎然,把自己對文本的閱讀感悟融進畫色中。此后教師為學生創設表現的舞臺,引導學生把自己當成丹頂鶴自我介紹,學生全身心地置身于角色中,創造性地進行表述,把課文語言轉化為自己的“積極詞匯”,精彩的介紹盡顯童心的靈性。此時課堂也真正成了愉悅歡樂的“樂園”,飛揚著師生的靈性,涌動著師生的智慧,彰顯出生命成長的快樂!
美,就在我們身邊—— 《美麗的丹頂鶴》教學案例 篇6
教學目標:
1、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創設情境,借助媒體,引導學生讀讀悟悟,了解丹頂鶴的特征,感受丹頂鶴的美麗,激發喜歡丹頂鶴,保護丹頂鶴的情感。
教學重點、難點:
創設情境,借助媒體,引導學生讀讀悟悟,了解丹頂鶴的特征,感受丹頂鶴的美麗。
一、看圖導入
1、 小朋友,昨天我們認識了一位新朋友——美麗的丹頂鶴。(出示丹頂鶴的圖片)
2、 讓我們一起來欣賞這美麗的丹頂鶴吧!
二、潛心會文。
1、學習第一自然段
、胖该x第一自然段,其余同學邊聽邊看圖。
、普f說你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指名說)
⑶指導朗讀:你看到這么多美麗的丹頂鶴心情覺得怎樣?練讀這一自然段,讀出你的愉悅來。
指名讀,其余學生邊聽邊想象丹頂鶴飛行的樣子。
過渡:丹頂鶴飛來了,讓我們仔細看看它們美在哪里?
2、學習第二自然段
⑴學生輕聲朗讀第二自然段,找出寫丹頂鶴美的語句。
、颇阌X得丹頂鶴美在哪?指名回答,根據學生回答相機指導
①出示第1句。
潔白、黑是表示顏色的詞,這是寫丹頂鶴的顏色美。(板書:顏色美)
你能讀出它的黑白和諧美嗎?練讀、指名讀。
、诳搭^部特寫圖,你能讀出它的美嗎?練讀、指名讀、小組讀
讀了這段話,老師還知道了丹頂鶴這個名字的來歷,你知道嗎?誰能用“因為…所以…”的句式來說一說丹頂鶴名字的來歷。
“丹頂鶴”三個字中哪個字指的是紅色?(在“丹”字下點點)
這也是寫丹頂鶴的顏色美。
、劭吹饺绱嗣利惖牡ろ旡Q,我忍不住想把它畫下來。你們想看我畫嗎?教師板畫
你們覺得老師畫得怎么樣?可老師覺得還缺點什么?現在自由練讀,誰讀的美就請誰來給丹頂鶴涂顏色。自由練讀、指名讀、上臺涂顏色
④指導朗讀第二自然段
多美的丹頂鶴呀!你能通過朗讀把它們的美表現出來嗎?自由讀、指名讀
過渡:還有哪些地方寫出了丹頂鶴的美麗,讓我們來讀讀第三自然段。
3、學習第三自然段
⑴學生自由朗讀第三自然段,邊讀邊找出寫丹頂鶴美麗的語句。
⑵誰愿意來讀一讀寫丹頂鶴美的句子?指名讀,根據學生回答相機指導
、 出示:它的腿長,脖子長,嘴巴也長。
這是抓住了丹頂鶴的外形特點。(板書:外形美)
我們來邊看圖邊讀這一句,讀出丹頂鶴的外形美。
、诔鍪荆旱ろ旡Q不論是在地上引吭高歌,還是在天上展翅飛翔,都顯得那么高雅。
這是寫的丹頂鶴的動作美。(板書:動作美)
“展翅飛翔”是什么意思?你能用動作表示一下嗎?還有一個動作是“引吭高歌”,“吭”是喉嚨、嗓子的意思,“引吭高歌”的意思就放開嗓子,大聲唱歌。你能用動作來表示一下“引吭高歌”嗎?
出示掛圖,同學們來看圖說一說哪些丹頂鶴在引吭高歌,哪些丹頂鶴在展翅飛翔。指名到前面指圖說。
師述:你看,丹頂鶴不論是在地上引吭高歌,還是在天上展翅飛翔,動作都是那么優美,顯得那么高雅。你能讀出丹頂鶴的動作高雅嗎?指名讀
、鄄还庑∨笥严矚g丹頂鶴,連神仙也喜歡他呢!丹頂鶴另外一個名字叫什么?
仙鶴能活60多年,在鳥類中屬于長壽鳥,所以人們特別喜歡它們,常把它們與松樹畫在一起,被稱作“松鶴延年”象征長壽!神話中太乙真人就是乘鶴而來,乘鶴而去?梢姷ろ旡Q的傳說也美。(板書:傳說美)
⑶這么美的丹頂鶴你喜歡它們嗎?讀出你的喜愛來。自由練讀、指名讀第三自然段。
、冗@么美的丹頂鶴你難道不想記住它們嗎?看圖練習背誦第三自然段。(自由練背、同位互背、指名背)
4、學習第四自然段
過渡:丹頂鶴美麗高雅,真讓人喜愛,無論到哪兒人們都歡迎它們。知道嗎?每年冬天,丹頂鶴都要從遙遠的北方到我國的黃海之濱過冬,那兒成了丹頂鶴的第二故鄉。讓人們來看看它們是怎么樣生活的。
、琵R讀第四自然段
、颇阌X得丹頂鶴生活得怎么樣?指名說
、钦埻瑢W們看圖說一說丹頂是怎樣無憂無慮的生活的。用上“有的…有的…還有的…”的句式。
5、美讀全文
這么美麗的丹頂鶴已深深地印在了我們的腦海之中,讓我們用有感情的朗讀,來再現丹頂鶴的美麗吧!
配樂朗讀
三、拓展延伸
1、這么美麗的丹頂鶴,真讓人喜愛,遺憾的是全世界的野生丹頂鶴僅剩1200多只,可喜的是其中竟有800多只生活在我國,并被列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面對如此美麗的丹頂鶴,你想對它們說些什么?做些什么?。
同位練說、指名說
2、對,我們要保護它們,做它們的好朋友,讓美麗的丹頂鶴永遠飛翔在大自然的懷抱中。
四、布置作業
1、練習有感情的背誦課文。
2、向別人介紹丹頂鶴,用上書上的好詞好句。
3、通過各種途徑查找資料,說說我國還有哪些珍稀動物,它們有什么特點,我們可以怎樣保護它們,
然后利用自習課時間進行交流。
美,就在我們身邊—— 《美麗的丹頂鶴》教學案例 篇7
教學目標
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知道丹頂鶴是一種美麗的珍禽,初步樹立保護野生動物的意識。
抓住部分生字、詞語,品讀、比較,體會本課文字生動優美的特點。
學生自主閱讀文本發現丹頂鶴的顏色特征,運用比喻句的拓展訓練,培養學生運用語言文字的能力,加深對文本的理解豐滿丹頂鶴的形象,用彩筆再現丹頂鶴的靚麗色彩。
教學重難點
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培養學生運用語言文字能力,加深理解丹頂鶴之美,樹立學生保護野生動物的意識。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課文ppt,生字卡片,歌曲《一個真實的故事》,丹頂鶴不涂顏色的圖片,水彩筆。
學生課前閱讀本課課文內容,認識、會讀、會書寫生字詞。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要求
學會書寫本課生字詞,知道本課新的偏旁部首。
掌握本課生詞,理解詞義,熟練運用詞語。
教學過程
認識生字,掃清課文閱讀障礙
今天,老師帶大家認識一位新朋友?纯磮D片,知道它是誰嗎? 板書:丹頂鶴
現在,它是你們的新朋友了,你們覺得這群朋友怎么樣? 板書:美麗的
跟老師讀一讀課題。(美麗的丹頂鶴)
【設計意圖】興趣是激發學生學習動機最現實、最積極的因素。課件導入和老師的激趣談話,喚起了學生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孩子們進入自主讀書、探究的氛圍中。
這一課有好多生字詞。昨天,老師讓大家回去查字典去認識這些生字詞,你們準備的怎么樣?老師這兒有好多生字卡片,老師跟大家比賽,看誰讀得又多又準。
出示生字卡片:遙、卻、論、引、顯、傳、所、之、慮、度
同學們讀得真棒,老師甘拜下風了,是不是每個人都那么厲害呢,誰敢站起來大聲地讀給大家聽,證明自己的實力?
【設計意圖】運用比賽、激將法讓孩子們多回答問題,檢測出他們的學習程度,以便于老師教學。
同學們都認識了這些生字,看一看課件,老師把每一個生字的筆順都打出來了,大家看一看,用手在課桌上寫一寫,順一瞬筆順,好嗎? 現在舉起你們的手,跟老師一塊把這些字寫寫。
板書:遙、卻、論、引、顯、傳、所、之、慮、度
大家都會寫了嗎?好,大家把書上的紅字按筆順描一遍,再在紙上寫一遍。
【設計意圖】反復地書寫生字,以達到熟能生巧的地步。
這些生字里面,有兩個生字的偏旁部首是我們以前沒有見過的,知道是哪兩個嗎?就是“卻”、“慮”的偏旁部首,“卻”的右邊是個單耳旁,“慮”的上面是個虎字頭,跟老師說一遍。
理解生詞,為閱讀課文埋下伏筆
老師出示卡片,同學們齊讀一遍,然后再組一個詞。 大家反應真快,不知道你們單個的說是不是也那么厲害,誰來挑戰一下?
老師這兒有好些詞語,大家自讀一遍,等會兒老師請同學來讀。
課件出示:遙遠 卻是 不論 顯得 傳說 所以 度過 引吭高歌 無憂無慮 黃海之濱 脖子 逗人喜愛 高雅 神仙 旅伴 三五成群 展翅飛翔
再把這些詞語在本子上寫一遍
這些詞語當中有幾個詞語老師不明白什么意思,有誰愿意幫助老師?
課件出示:遙遠 傳說 展翅飛翔 引吭高歌 無憂無慮 潔白 高雅 旅伴
【設計意圖】自信是成功的關鍵。學生挑選自己會的詞語來幫助老師解疑,提高了老師的自信心,在學生回答中,老師給予表揚的同時適當糾正他們一些錯誤的解釋,保留學生的面子,不打消他們的自信心。
同學們在仔仔細細看看這些詞語,五分鐘后,我們聽寫。
板書設計
20.美麗的丹頂鶴
遙 卻 論 引 顯
傳 所 之 慮 度
第二課時
教學要求
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知道丹頂鶴是一種美麗的珍禽,初步樹立保護野生動物的意識。
教學過程
歌曲渲染,激趣點題
1. 上課伊始,播放音樂,當學生們還沉浸在凄美的音樂聲中之際,教師告訴學生:歌曲的名字叫《一個真實的故事》。歌曲中講述的事情都是真實的,故事中的女孩叫徐秀娟,她非常愛丹頂鶴,大學畢業后,來到自然保護區工作,為了救兩只迷路的丹頂鶴不幸滑進了沼澤,獻出了年輕的生命。
2. 丹頂鶴為什么會有這么大的魅力,可以讓人為之獻出年輕的生命呢?這一節課就讓我們一起走近丹頂鶴,了解丹頂鶴。一起來學習 (板書課題:20.美麗的丹頂鶴)
3. 齊讀課題。
【設計意圖】《一個真實的故事》講述了愛鶴女孩徐秀娟為了保護丹頂鶴而獻出自己年輕生命的凄美故事。學生可能對這個故事不了解,所以在問學生這首歌曲叫什么名字時,學生基本上答不出來。但是哀婉動聽的歌聲一下子就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對丹頂鶴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走入情境,誘發情感
出示課件,欣賞丹頂鶴翩翩風采。
丹頂鶴是世界上的一種珍稀禽類,全世界總共才一千多只,其中70%在中國。我國為了保護丹頂鶴在黑龍江的扎龍(板書:扎龍)和江蘇的鹽城(板書:鹽城)建立了一北一南兩個自然保護區,以供丹頂鶴棲息繁殖。
聽了《一個真實的故事》,看了丹頂鶴的豐姿韻彩,你們喜歡他們嗎?再讀一遍課題,把你對他的喜歡讀出來。
【設計意圖】通過視頻直觀感知,欣賞丹頂鶴的翩翩風采,時而引吭高歌,時而翩翩起舞。讓學生切實地體會到丹頂鶴的豐姿韻彩,再配以教師深情的講解,誘發出學生向善向美的積極態度,真真切切地喜愛上丹頂鶴,激發學生熱愛動物熱愛大自然既而熱愛生活的美好情感。這時再來讀課題一下子就能產生情感與文字的共鳴。
精讀品賞,愛由心生
教學第一段
1. 什么時候,丹頂鶴會從北方的扎龍保護區飛往江蘇鹽城保護區呢?你是怎么知道的?
【設計意圖】對于這些會讀書、會發現的孩子,教師要給予積極評價,進一步激發班級的學習動力。
2. 學生自由讀第一段。冬天到了,一群群美麗的丹頂鶴從遙遠的北方飛來,它們邊飛邊鳴,真是一幅美麗的圖畫。誰愿意來讀第一段。
丹頂鶴從從北方的扎龍到南方的鹽城,要飛行很長很長的路程,有好幾千公里,要飛很長時間,從秋天開始從北方起飛,到南方鹽城的時候都快冬天了。所以,丹頂鶴飛行的路途相當怎樣?用一個詞來概括。(板書:遙遠) 遙遠的路途,只有一只丹頂鶴甘愿飛行嗎?(一群群) 一群群的丹頂鶴在飛行過程中也不閑著,它還唱著(齊說:嘹亮的歌兒)
指導學生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設計意圖】把握本自然段的重點詞語“一群群”、“嘹亮”、“遙遠”,來指導全段的朗讀,層次分明。
教學第二、三自然段
出示圖片,丹頂鶴美嗎?瞧,老師把它們請出來了。(出示一只未涂色的丹頂鶴)喲,老師太粗心了,忘記給丹頂鶴涂顏色了。不過課文有一個自然段給我們介紹了丹頂鶴的顏色,一起來學習。
學生自由讀第二自然段,并在這一自然段中把描繪丹頂鶴顏色的詞語圈出來。
回答老師,丹頂鶴的羽毛什么顏色?(潔白) 哪些部位是黑色的?(脖子和翅膀邊兒) 翅膀邊兒在哪?(老師扮成丹頂鶴舉起雙臂,讓學生找一找,評一評,了解“翅膀邊”的位置)(全班的學生都扮成小鶴,找一找自己的“翅膀邊“在哪里?)
【設計意圖】有趣的“學中玩“讓學生們一下子就了解了“翅膀邊”在哪里。
它的頭頂是什么顏色的?(鮮紅鮮紅的) 板書:紅 怪不得人們都叫它(齊說:丹頂鶴) 可見,“丹”這種顏色和“紅”一不一樣?
4. 煉句品讀:
(1)丹頂鶴頭頂的顏色是紅色的。
。2)它的頭頂就像嵌著一顆紅寶石,鮮紅鮮紅的。(附紅寶石圖片)
讓學生說說更喜歡哪一句,為什么?并指導朗讀。
丹頂鶴的頭頂被你們夸得真美,你能學著剛才的句式來贊美一下丹頂鶴的羽毛嗎?
課件出示:丹頂鶴的羽毛像______,______的。
【設計意圖】學以致用是一種很重要的語文能力。這里及時遷移,既體會上面打比方寫具體的修辭手法,又引導學生運用已有的生活經驗豐富了自己頭腦中丹頂鶴的感性形象。一句句精彩的句子從學生口中迸發:丹頂鶴的羽毛像梨花一樣,雪白雪白的。丹頂鶴的羽毛像片片白云,潔白潔白的……
5. 看來大家對丹頂鶴都有了充分的了解,拿起你們的畫筆,跟老師一起,把你們手上的丹頂鶴涂上美麗的顏色。
【設計意圖】抓住重點詞語“黑的”、“潔白的”、“鮮紅鮮紅的”充分感悟丹頂鶴的美之后,把學習的主動權充分地交給學生,讓學生用彩筆再現丹頂鶴色彩之美。這不僅是對學生課文把握程度的考察,更是一種創造美、享受美的情感體驗過程,讓學生們愛由心生。
6. 出示圖片: 看,這些丹頂鶴在清清的湖水邊,在碧綠的草叢中有的在悠閑地散步,有的向著藍天亮開了嗓子,有的相對翩翩起舞,有的低頭在水中覓食,還有的展翅飛翔在蔚藍的天空,它們是多么高雅。
誰知道“展翅飛翔”是個什么樣子?“引吭高歌”又是個什么樣子?咱們邊讀第三段的第三句話邊做動作。(丹頂鶴不論是在地上引吭高歌,還是在天上展翅飛翔,都顯得那么高雅。)
【設計意圖】抓住重點詞語訓練朗讀,是引導學生讀好書的重要手段,同時讓讓學生在讀中理解,讀中感悟,讀中想象,讀中體驗,在情感交流的“對話”活動中表達情感,這樣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讓孩子們進入樂讀、美讀的境界,旨在提高學生閱讀的興趣和能力。
說到高雅,丹頂鶴不僅在于能夠引吭高歌、展翅飛翔,還在于它(齊說:它腿長、脖子長,嘴巴也長)真是(齊說:逗人喜愛)
關于丹頂鶴有一個傳說,誰能告訴大家。(傳說丹頂鶴是神仙的旅伴,所以人們又叫它“仙鶴”)
讓我們用最美的聲音大聲地讀出丹頂鶴那高雅的姿態,逗人喜愛的模樣。
教學第四段
1. 你們喜歡丹頂鶴嗎?黃海之濱的人們也很喜歡,他們早早為丹頂鶴準備好了家
2. 江蘇省的鹽城沿海灘涂珍禽自然保護區是丹頂鶴的第二故鄉,這兒有水有草,高高的蘆葦叢使它們相當快活要在這兒居住整整一個冬天。丹頂鶴原來的故鄉在黑龍江扎龍,它們秋天飛過來到第二年的3月上旬再飛回故鄉。
3. 瞧它們在第二故鄉生活得多好呀,它們(點:三五成群、無憂無慮)誰能讀好這兩個詞!驹O計意圖】語言訓練與思維訓練必須緊密地結合起來。通過丹頂鶴活動的場面的演示使表象再現,讓學生對丹頂鶴的生活情況有所感受。在此基礎上,因勢利導,學生自然地理解了“三五成群、無憂無慮”的含義,并且豐富了說話的內容。這種把語言訓練與思維訓練巧妙地結合在一起的方法,對于低年級的學生是非常適宜的。同時,可以加深學生印象,讓學生在讀、看、說中領悟課文主題。
5. 一起讀好第四自然段。
。ㄋ模┛偨Y
1.學到這兒,丹頂鶴給你留下什么印象?
2.讓我們一起把課文完整地讀讀邊讀邊想像丹頂鶴那高雅的姿態,美麗的樣子。齊讀。
(五)延伸
今天我們看到了丹頂鶴美麗的外形,優雅的姿態,可是這么美的丹頂鶴全世界只有1200多只了。我們該怎么辦呢?
板書設計
美麗的丹頂鶴
紅
扎龍 鹽城
遙遠
美,就在我們身邊—— 《美麗的丹頂鶴》教學案例 篇8
《美麗的丹頂鶴》(蘇教版第三冊)介紹了丹頂鶴的外形、生活習性等,全文文字優美,描寫生動。然而依靠傳統的教學模式和單一的教學手段,很難使學生感受到丹頂鶴的美麗,體會課文的思想感情。基于此,我在教學中較多地使用了電化教學手段。
一、放映錄像,體會丹頂鶴外表的美
這篇課文是圍繞丹頂鶴的樣子來寫的,如果光靠老師繁瑣的分析或學生一味的朗讀,很難激發這些二年級孩子們的學習興趣,更別提對丹頂鶴留下什么深刻的印象了。所以,我在教學過程中不止一次地運用了錄像這一電教手段。
1 揭題后放映錄像——激發興趣
在學生齊讀課題之后,我先問:“有哪位同學見過丹頂鶴呀?”沒有學生應答。這時,我拿出準備好的錄像帶,邊放邊說:“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丹頂鶴吧!”學生一聽這話,都目不轉睛地看著電視。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很少能看到丹頂鶴,而對于二年級的學生來說,這種可能性就更小了。因此當我放映丹頂鶴在天空中飛翔的錄像時,孩子們的興趣一下子被調動起來,都想看看這是一種什么樣的動物。
2 精讀時放映錄像——加深體會
課文的第二自然段具體描寫了丹頂鶴的外形,當精讀到這一段時,我再放錄像,讓學生仔細觀察。然后請學生上臺邊看錄像邊說說丹頂鶴是什么樣子的。很多學生都能根據錄像帶中的內容,用自己的話來描述丹頂鶴的外表。之后,全班一起來讀這一自然段時,在頭腦中就會不自覺地浮現出剛才錄像中看到的情景,有很多學生都能把它背誦下來。這一段錄像的放映,不僅使學生對課文中丹頂鶴的傳神描寫有了深刻的體會,更重要的是鍛煉了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
同一段錄像,在兩個不同時機放映,起到了不同的作用。整個認識過程由整體到局部,符合小學生的認知規律。
二、利用投影,分散難點,幫助背誦
這篇課文的第3自然段比較長,也是全文的重點段,背誦起來有一定的難度。我依據這一段的內容,自制了復合投影片,以幫助學生理解關鍵詞,背誦課文。
首先出示整段內容(由兩張投影片復合而成),讓學生自由朗讀,初步感知一下;接著把寫有關鍵詞的那一張投影片拿開,復合上另一張畫著括號的片子,讓學生口頭填出括號中的詞語;最后,我把寫有關鍵詞的那張投影片再復合上去,讓學生把自己剛才填的詞語和片子上的對一對,看看是否填對,如果不對,錯在哪兒。這一過程看似簡單,實際上老師在不經意間已經把整段的重點詞給了學生,等他們再讀這一段時,就會格外留意那幾個被老師抽掉的詞語。多讀幾遍之后,還怕他們記不住嗎?
三、配樂朗讀,把學生帶入課文的情境中
蘇教版小語教材強調以讀為主,在讀中領悟、體會和積累。《美麗的丹頂鶴》又是一篇文字優美,讀起來瑯瑯上口的課文,指導學生讀好更是義不容辭?墒切问胶唵蔚淖x已不能適應這篇課文,因此我找來了與之相配的樂曲。在老師進行范讀時,配上這么一段音樂,從聽覺上一下子就“抓”住了學生。孩子們的眼神告訴我,他們在仔細聆聽。接著我又請個別學生配上音樂有感情地朗讀,大家都躍躍欲試,課堂氣氛活躍極了。這些學生在讀時,我看到幾乎每一個孩子的嘴都在動,他們情不自禁地融入了由音樂創造的課文情境中。最后,我讓全班同學一起跟著音樂朗讀課文,明顯感覺到比不配樂的朗讀有感情多了。
四、利用計算機和實物投影儀,提高識字、寫字教學效率
在低年級語文教學中,識字、寫字教學是一項重要的任務!睹利惖牡ろ旡Q》中有11個生字,其中“展”和“慮”比較難記。我利用計算機使這兩個字的偏旁(“尸”和“
”)不斷閃動,邊閃邊選取讀音鍵,學生可以聽到“尸字頭”和“虎字頭”的讀音,加深了對這兩個偏旁的認識。我在指導寫字時,又通過計算機擺出這兩個字幾種不同的間架結構,讓學生自己去比較哪一種更好。這樣,學生對各個比畫應放在什么位置有了深刻的印象。
學生在《習字冊》上寫完這課的生字后,我把寫得好的作業放在實物投影儀上,讓全班同學一起來欣賞。這樣做,一方面使學生對字的間架結構有了更深的認識,另一方面也是激勵其他學生練好字,讓自己的作業本也能在全班展覽。
在教學《美麗的丹頂鶴》這篇課文時,我合理地運用了電化教學手段,因而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了課堂教學的質量。
美,就在我們身邊—— 《美麗的丹頂鶴》教學案例 篇9
《美麗的丹頂鶴》是一篇描寫丹頂鶴的文質兼美的課文,全文充滿了迷人的形象美、意蘊美。面對一篇優美的教材,如何吃透它,讓“教”材變為“學”材,從單純地研究如何“教”轉到如何教會學生“學”上來,真正做到以學生為本,實現語文教學的素質化。我要求自己先把課文讀通,讀透,讀好,真正讀出味來。凡須引導學生深入感悟的,自己先要感得深悟得透。同時注意教材的.聯系,怎么將“教”材開發成“學”材,憑借學材進行語言文字訓練,實實在在地進行聽、說、讀、寫的訓練,重視文本語言的內化、吸收。著眼于提高學生的語文素質,著力于打好學生的語文基礎,幫助他們獲得正確的學習方法,培養學生獨立獲取和運用知識的興趣、愿望和能力?墒怯捎谧约涸趥浣滩倪@一環節上沒有過好教材關,對教材本身的感悟,把握都有偏頗的地方。對學生學情的了解不是很準確,對課文中的人文思想,教學內容理解不到位,導致在傳達與灌輸時也做的不到位,還沒能夠跳出文本,將科學與人文緊密地結合起來,并且抽象,提煉到一個更高的程度。自身對教材的研讀缺乏功力,較粗化地處理了教材,較少地考慮了教材傳達的信息,今后對教材的把握要從一元化到多元化,從各個方面去審視教材,落實蘇教版小語教材“起點低、要求嚴、訓練實”的教學要求。教師要立足于教材,充分尊重學習者的主體性,讓學生成為學習活動的主人,在教師的引導和點撥下,主動地學習、積極地思維,認認真真地讀書,實實在在地操作,才能體現從教材出發,走向兒童的觀點。
美,就在我們身邊—— 《美麗的丹頂鶴》教學案例 篇10
一、說教材
《美麗的丹頂鶴》是蘇教版國標本小學語文二年級上冊教材中第七單元的一篇講讀課文。課文寫了丹頂鶴的美麗外形及它們每年到黃海之濱越冬的遷徙習性。本文文字優美,將丹頂鶴寫得栩栩如生,仿佛呼之欲出,引起讀者對丹頂鶴的喜愛,適合朗讀、欣賞。文章將保護野生動物的意識滲透于丹頂鶴的描繪介紹之中,有利于學生潛移默化地受到自覺保護野生動物的教育。
課文篇幅不長,層次清楚,內容生動,語言通俗易懂,識字寫字量適中,本課教學重點為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和寫字。對于二年級的孩子來說,丹頂鶴對它們并不陌生,在動畫片中,連環畫中,動物世界中見得不少,但對文字的感悟有一定難度,對課文形象、思想、情感的自我感受、體驗,是本課教學的難點。
二、說目標
基于以上對教材、學情的分析,根據新課程標準對二年級閱讀教學的要求,我從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這三個緯度,制定以下的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10個生字,兩條綠線內的7個生字只識不寫,認識部首“ 虎字頭、單耳刀” 兩個偏旁,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嵌、引吭高歌、展翅飛翔”等。
2、引導學生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圖文對照來展開合理想象,感受丹頂鶴的外形美和姿態美。
3、通過學習,培養學生閱讀的興趣,使學生喜愛閱讀,在樂讀中懂得丹頂鶴是我國的一級保護動物,初步樹立保護野生動物的意識。
三、說教法
1.創設情境。根據兒童的認知規律,結合教材特點,用圖畫再現情境,用音樂渲染情境,用語言描繪情境,喚起學生對丹頂鶴美麗的色彩、體形、姿態的感悟,與課文內容產生共鳴,從而使他們如臨其境,極大地激起學生學習課文的興趣,以至其能聯系生活,入情入境,盡情發揮想像,釋放自己的情感。
2.自主探究!墩Z文課程標準》指出:“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語文教學必須根據學生的身心發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關注學生的主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要,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因此,在識字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采用多種形式,放手讓學生自主識字。在朗讀中教給學生學習方法,讓學生自讀自悟,使學生自主獲取知識、發現問題、體悟感情,從而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3.朗讀感悟。朗讀是語文學習的重要手段,它能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內容,領悟課文情感,積累語言詞匯,陶冶情操!墩Z文課程標準》中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老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本文語言優美生動,適合朗讀欣賞,因此在教學中應用較多的時間對學生進行朗讀訓練,通過多種形式的讀,讓學生感悟體驗,再通過讀來表達自己所體驗到的情感。同時對學生的朗讀要進行適時合理的評價,激發學生向更高的朗讀目標努力。
四、說教學程序
。ㄒ唬┛磮D導入,直奔主題
出示丹頂鶴圖片,讓學生說說這些鳥的頭頂是什么顏色的?紅色又稱“丹”,紅色的頂叫“丹頂”,所以這種鳥叫——丹頂鶴。讓學生說說自己知道的丹頂鶴的有關知識,了解他們的學情,檢查他們的預習情況,接著引出課題,并讓孩子們提出疑問,提高他們讀課文的興趣。
。ǘ┏踝x課文,檢查自學情況。
初讀課文,讓學生讀準字音,讀通課文,初步了解課文大意。接著進行自學檢查,分節指名朗讀,檢查學生是否把字音讀準、課文讀通,在檢查的過程中相機正音。
接著讓學生交流初讀課文后的感受,讀懂了什么?哪些地方沒有讀懂?對學生提出的問題引導學生進行解疑。詞義等簡單的問題引導學生合作解決,涉及課文理解的重要問題,設置懸念,放到品讀課文時解決。
。ㄈ﹦撛O情景,品讀課文。
第二、三自然段中有四句話具體寫了丹頂鶴的色彩美、形體美、姿態美。這也是全文的重點和難點?梢苑譃橐韵氯齻環節進行教學。
第一個環節:讓學生自讀課文第二自然段,看看丹頂鶴美在哪兒?《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教學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因此,教學中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在學生充分自讀感悟的基礎上進行交流,把自己對課文的理解和思考與大家進行匯報討論。在交流的過程中,引導學生體驗課文用詞的準確和語言的優美。這部分在教學過程中要注意三點:1、引導學生理解丹頂鶴的色彩美。羽毛是潔白的,脖子和翅膀邊兒是黑的,頭頂是紅色的,引導學生想象,丹頂鶴就像是一位穿著潔白婚紗、頭戴紅寶石的高貴的的公主,激發學生對丹頂鶴的喜愛。2、體會用詞的準確、優美。如比較“翅膀是黑的”與“翅膀邊兒是黑的”,讓學生知道丹頂鶴色彩搭配得恰到好處,翅膀邊兒的一圈黑色就像是花邊,起著點綴的作用,如果把 “邊兒”一詞漏掉了,丹頂鶴的美麗就要打折扣了。再如比較描寫頭頂紅色的兩句話:第一句它的頭頂就像嵌著一顆紅寶石,鮮紅鮮紅的,怪不得人們都叫它丹頂鶴。第二句她的頭頂是鮮紅的,怪不得人們都叫它丹頂鶴。通過句子的比較著重理解“鮮紅鮮紅的”,引導學生感受丹頂鶴鮮紅、富有光澤,理解比喻句在句子表達中的作用,進而體會丹頂鶴的高貴、美麗。3、指導朗讀,積累語言。
閱讀教學中,讀書、思考、議論是重要手段。讀是前提,思是基礎,議論是深化。以上環節力求做到這一點。而且,語言及詞匯的積累應該成為學生的主動行為,從低年級開始,教師要有意培養學生學習語文的積累意識,讓學生在自主實踐中掌握一般的積累方法,不斷提高學生的積累能力和興趣。
第二個環節:引導學生讀第三自然段,讓學生繼續在自讀的過程中感悟丹頂鶴美在哪兒?這部分教學抓住幾點:1、理解丹頂鶴的體形美。“三長”部分可引導學生做動作幫助理解,體味丹頂鶴體形修長,招人喜愛,再通過圖片進一步感受。2、姿態美。這部分是重點更是難點,教學時讓學生讀準句子后,出示詞語“引吭高歌”、“展翅飛翔”。然后讓學生在課文插圖中找找哪幾丹頂鶴在引吭高歌,哪幾只在展翅飛翔。接著出示大量圖片,在音樂聲中帶領學生一起欣賞引吭高歌和展翅飛翔的各種姿態,讓學生感受到不管什么姿態的丹頂鶴都那么美麗動人,理解“無論--------還---------,”“高雅”。高雅這個詞語很抽象,學生必須通過對丹頂鶴引吭高歌、展翅飛翔的情態的體驗來感悟,所以,在這里我應該充分借助電教媒體等輔助手段再現丹頂鶴動態的美,并讓學生做出“展翅飛翔”的動作,從而讓學生悟出“高雅”一詞的豐富的內涵。在學生理解的基礎上,再次引導學生朗讀體會。
讀,是語文教學中最基本的元素,特別是低年級的課堂,學生的情緒很容易被調動起來。在整個讀的過程中注意引導學生圍繞學習目標來讀、來感悟。每一個讀的環節都是先啟發學生自讀匯報,教師點撥激勵后再讀,個別讀后再引導齊讀,并注意調動全體學生讀書的積極性。從自讀體會,到齊讀感悟、從感知到理解到內化,指導學生由讀懂到讀出感情,一步一步實施目標,教師主導作用在訓練過程中都得到了較好的發揮。
第三個環節:對姿態美的拓展延伸。出示幾張丹頂鶴其他姿態的圖片,如:水中捕食、翩翩起舞、悠閑散步、捕食幼鳥等,讓學生仿造課文用“無論——還是——”說話,既進行了說話訓練,又進一步體會了丹頂鶴的姿態美。
第四個環節:讓學生讀讀第一自然段和第四自然段,了解丹頂鶴是一種侯鳥,每年春、夏、秋在第一故鄉黑龍江的扎龍自然保護區生活,冬天來臨就全家飛往南方江蘇鹽城的自然保護區生活。通過錄像,讓學生感受丹頂鶴在第二故鄉的生活,從而理解無憂無慮的意思,理解丹頂鶴的珍貴和人們對鳥類的保護。有時間的話可以放一下《一個真實的故事》的歌曲和動畫,讓學生了解人們為了保護丹頂鶴甚至獻出了年輕的生命。
。ㄋ模┲R拓展。
《語文課程標準》中指出:應拓展語文學習和運用的領域,開闊視野,讓學生感受到語言文字的美。補充知識,丹頂鶴還被人們稱作仙鶴,知道為什么嗎?對呀,傳說神仙太乙真人就是乘鶴而來,乘鶴而去。另外仙鶴還是一種長壽鳥,松鶴延年這個詞就是祝福人們健康長壽。
。ㄎ澹┎贾米鳂I。
發給學生一張丹頂鶴的圖片,讓學生根據第二段的描寫給丹頂鶴圖顏色,圖好后給自己的爸爸媽媽介紹介紹美麗的丹頂鶴。一是鞏固知識,二是鍛煉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
美,就在我們身邊—— 《美麗的丹頂鶴》教學案例 篇11
《美麗的丹頂鶴》評課
近日,有幸聆聽了校級教學能手張冬梅老師的一節研究課《美麗的丹頂鶴》,真是受益匪淺,收獲頗豐。
《美麗的丹頂鶴》一文寫了丹頂鶴的美麗外形及它們每年到黃海之濱越冬的遷徙習性。文章優美,將丹頂鶴寫得栩栩如生,仿佛呼之欲出,引起讀者對丹頂鶴的喜愛,適合朗讀、欣賞。文章將保護野生動物的意識滲透于丹頂鶴的描繪介紹之中,有利于學生潛移默化地受到自覺保護野生動物的教育。
在這節課上,張老師娓娓動聽的優美語言,對教材的運籌帷幄,收放自如的教學風格都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這真是一堂精彩的美文美學課。
本課文的教學,教師很好地引領了學生進入課文,感受到了丹頂鶴的美麗。
上課伊始,屏幕上展現了一幅潔白無瑕的丹頂鶴畫面,牢牢地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學生全神貫注地欣賞起來。“你覺得丹頂鶴怎么樣?”學生聽了老師的問題,這才緩緩從夢境中回到了現實:“丹頂鶴真是太美了!”“丹頂鶴漂亮極了!”……學生從直觀的圖片中一下子感受到丹頂鶴的美麗無與倫比。贊嘆、驚喜…… 不言而喻,激發了學生進一步探究的興趣。
課文第二自然段寫丹頂鶴的外形美,重在寫顏色。講它羽毛的“白”,脖子和翅膀邊的“黑”,頭頂嵌著的“鮮紅鮮紅”的紅寶石,表現出它的亮麗。在教學這一段落時,教者讓學生自己讀課文,說說丹頂鶴美在哪里?學生細讀課文,找到了描寫顏色的詞語:潔白、鮮紅鮮紅、黑。張老師接著引導“找到了詞語,怎樣讀出詞語所寫出的美?” 教學中,指名讀,小組讀,男女生讀,齊讀等多種形式的朗讀又一次次不斷沖擊學生的感官,學生每次神情專注地朗讀,美美地品嘗著文中字里行間滲透的和諧美,美美地欣賞著丹頂鶴的姿態美。在一次次的美讀中,學生不斷融入對丹頂鶴的由衷喜愛之情。為了引領學生理解“引吭高歌、展翅飛翔”,教師精選了圖片,結合必要的講解,學生真正理解了這兩個詞語,并讀出了其中的味道。為了更好地落實文本語言的內化,讓學生真正理解、掌握課文內容,在感情朗讀完第二小節后,張老師順勢引導:你能根據第二小節的內容幫你手邊的丹頂鶴打扮一下嗎?畫畫是低年級學生的最愛,他們當然欣然同意。在涂色的過程中,學生已經把課文的語言落實為自己的語言。涂完顏色后再讓學生介紹丹頂鶴的樣子,更鞏固了學生對課文的理解。
輕輕松松地教 快快樂樂地學
評 ——《美麗的丹頂鶴》
《美麗的丹頂鶴》是教科版語文教材一年級下冊第八單元中的一篇主體課文。這篇課文語言簡約凝練,文字優美,形象傳神。作者僅僅用了188個漢字便將丹頂鶴寫得栩栩如生,仿佛呼之欲出,讓讀者在讀過之后自然的對丹頂鶴產生了喜愛之情,是一篇非常適合一年級學生閱讀的美文。而張蕾老師也正是抓住了教材的這個特點,并根據低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及認知規律,在教學中力求簡潔而富有童趣,讓學生在40分鐘的課堂內美美的、快樂的與文本走了一個來回。
一、圍繞重點,凸現簡約。
這篇課文緊緊圍繞題眼 “美麗”一詞,從“顏色、體形、姿態”三方面寫出了丹頂鶴的美。張老師力求體現文本的這種簡潔思路,在教學中,她的教學主線清晰明朗,教學方法靈活多變,有效地突出了教學重點。我們可以看到,在整節課的教學過程中,張老師只提了一個大問題,即“你從哪兒感受到丹頂鶴美了?”,并恰當的采用了以讀促講的教學方式,讓學生在反反復復與文本見面的過程中,感受丹頂鶴的美麗,學習作者的用詞準確,體會語言文字的優美。張老師這種看似簡單的教學問題以及教學方法,正是她在深入理解教材,挖掘教材的基礎上顯現出來的返璞歸真。這是何其難得?
我們都知道,低年級學生的語言理解能力有限,教師就應該充分利用課堂的有效時間引導學生運用多種形式的讀來感知文本,如看圖復述課文,根據課文內容填空,比較句子的不同等,其根本目的都是讓學生在熟讀的基礎上達到背誦的要求。這實際上就是在幫助學生積累語言,這遠比那些一味的、無用講解要有效得多。
二、恰當地運用媒體,發展學生的語言。
隨著現代化教學媒體走入課堂,我們越來越多的是看到了教學媒體地泛濫使用,有很多教師是為了運用媒體而使用媒體,絲毫不考慮其是否必要。而我們在張蕾老師的課堂中,卻看到了媒體的使用不但恰如其分,而且達到了開闊學生視野,增長學生知識,發展學生語言的作用。
例如在教學伊始,教師出示了黑龍江省地圖,幫助學生了解了著名的扎龍自然保護區的地理位置,使孩子們對這個地方產生了親近感。因為扎龍就在我們的家鄉黑龍江境內,就在我們的身邊,這是一件多么令人高興和自豪的事呀!學生們很容易產生這樣的情感。
其次,在學習“鮮紅鮮紅”一詞時,教師通過出示一組圖片,讓學生學習了“金黃金黃的”、“雪白雪白的”、“火紅火紅的”這樣一類詞,觸類旁通,舉一反三。像這樣的教學設計還有一處,即在教學丹頂鶴姿態美的一段時,教師引導學生說:“其實呀,丹頂鶴不僅在引吭高歌和展翅飛翔的時候姿態美麗,其他時候的姿態也一樣很美。你們想看看嗎?”隨后出示了一組丹頂鶴其他姿態的圖片,并讓學生用“有的……有的……還有的……”來說一說你看到的畫面,而且是說幾幅都可以。這就極大地促進了學生說得欲望,因為學生說的有依據,說得有樣板,他們又怎能不愿意說呢?
聽張蕾老師的這節課,就是一種享受,就是一種美的熏陶。我和孩子們共同度過了美好的40分鐘。
《美麗的丹頂鶴》評課
今天聽了寇老師的課,雖然她年紀輕輕,但是在組織課堂教學上卻絲毫不顯稚嫩。
首先寇老師抓住了文章的中心,重點講了丹頂鶴外形的色彩美和體態美以及高雅的動作美。我最欣賞寇老師教學第一段時出現的中國地圖,介紹丹頂鶴的第一故鄉是黑龍江扎龍,第二故鄉是黃海之濱,丹頂鶴從北飛到南要經歷遙遠的路途,出示(遙遠)一詞,孩子讀得到位。緊接著老師講讀最后一段,讓學生體會丹頂鶴無憂無慮的生活,滲透愛護鳥類保護鳥類的思想教育。
在指導學生朗讀上我覺得老師還應更加到位。例:在教學“丹頂鶴不論是在地上引吭高歌,還是在天上展翅飛翔,都顯得那么高雅。”指導讀詞“引吭高歌”,看圖,丹頂鶴伸長了脖子,昂起頭,挺起胸,扇動者翅膀張大嘴巴向著藍天高歌,你看,它的姿態像個天然的舞者,多美呀!讓我們美美地讀一讀。它會向著藍天叫什么?它要把心中的快樂喊出來。讓我們歡快地讀一讀。它們在高聲地喊哪!響亮地讀!在朗讀的指導上富有層次,學生在深入理解課文的基礎上就會讀得有滋有味,在評讀時也不會空泛。
感謝寇老師給我們上的課,沒有她的辛勤付出也不會給我們教學上的啟示。
美,就在我們身邊—— 《美麗的丹頂鶴》教學案例 篇12
教學目的:
1. 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和背誦課文。
2. 學會部分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 知道丹頂鶴是一種美麗的珍禽。
教學重點、難點:理解、有感情地朗讀有關描寫丹頂鶴美麗的詞句。
教學準備:投影片錄音機卡片
教學過程 :
一. 導入 :
1. 師:冬天快要到了,一群群美麗的丹頂鶴,唱著嘹亮的歌兒從遙遠的北方飛來。(邊說邊貼圖)
2. 今天我們繼續學習第20課師生一起寫課題
3. 誰來讀好這個課題?(指名讀)師評:老師聽出來了課文寫的是丹頂鶴。老師知道了寫的是丹頂鶴的美麗。
過渡:課文的第2、3自然段就是具體寫了丹頂鶴的美麗。
二.細讀第2自然段。
1. 自由讀讀第2段,邊讀邊找找丹頂鶴美在哪兒?
2. 指名說丹頂鶴美在哪兒?
。1).羽毛美:a.學生說羽毛美時引說出羽毛顏色。潔白(出示并朗讀)通過看圖發現哪兒是黑的。
b.出示:丹頂鶴有一身潔白的羽毛,而脖子和翅膀邊兒卻是黑的。(個別讀、齊讀)
。2).頭頂美:a.出示并朗讀鮮紅鮮紅(引導明白“丹”就是鮮紅的意思)用紅粉筆描“丹”字。
b.鮮紅的頭頂像什么?(理解嵌著)
c.出示:它的頭頂就像嵌著一顆紅寶石,鮮紅鮮紅的,怪不得人們都叫它丹頂鶴。
(個別讀、齊讀)
3. 師指圖說:丹頂鶴可真美呀,有一身潔白的羽毛,而脖子和翅膀邊兒卻是黑的,頭頂又是鮮紅鮮紅的。拿出老師發的畫,四人小組互相合作,把丹頂鶴的美畫出來。
4. 檢查畫的情況:把你們的畫舉起來讓老師看看(你們畫的丹頂鶴可真美呀。)
5. 指導背誦:投影出示:丹頂鶴有一身的羽毛,而脖子和翅膀邊兒卻是。它的頭頂就像嵌著,的,怪不得人們都叫它。
三.細讀第3自然段。
1. 這么美麗的丹頂鶴,你們喜歡嗎?對呀,丹頂鶴很逗人喜愛。(指導讀)
2. 邊聽錄音邊思考:丹頂鶴哪些地方逗人喜愛?
3. 投影出示:它的腿長,脖子長,嘴巴也長。丹頂鶴不論是在地上引吭高歌,還是在天上展翅飛翔,都顯得那么高雅。
4. 交流:生說師畫:(1).第一句話畫曲線。(指導讀好)
(2).第二句話中的2個詞語畫點。(讀好2個詞語)
。3)哪些丹頂鶴在展翅飛翔呢?貼到黑板上。哪些丹頂鶴在引吭高歌呢?也貼到黑板上。
。4)師畫簡筆畫:畫小草和白云。
5.指導讀:你們看(指黑板上的圖),這些丹頂鶴有的伸長脖子,張大嘴巴,向著藍天大聲歌唱,邊唱邊拍打著那美麗的翅膀,有的展開了翅膀在天空中飛翔,那樣子多美麗,多——高雅呀!所以書上說:(引讀)丹頂鶴不論是還是都個別讀、齊讀。
6.多美麗的丹頂鶴呀!我們好像親眼看到了一樣,我們一起來美美地讀一讀。(放音樂)
7.知到嗎?丹頂鶴還有一個名字呢?仙鶴為什么呢?(生說理由)師:連神仙都愿意和丹頂鶴為伴,可見它們實在逗人喜愛。(齊讀最后一句話)
8.齊讀2.3節。
四. 學習生字。
1.出示卡片:所憂
2.說說怎樣記住
美,就在我們身邊—— 《美麗的丹頂鶴》教學案例 篇13
作者:小河小學 湯榮美 轉貼自:轉載 點擊數:142
《美麗的丹頂鶴》教案
小河小學 湯榮美
教學目標:
1、通過對課文的朗讀和分析,使學生理解課文內容,了解丹頂鶴美在哪里,并初步樹立保護野生動物的意識。
2、拓展學生的發散形思維,引導學生練習說話。
3、有感情朗讀課文,進而背誦課文。
教學重點:
教會學生通過感情朗讀而體會課文內容的方法。
教學難點:
課文第3小節丹頂鶴體形美、姿態美的理解。
教學準備:
1、掛圖,2、投影片,3、彩筆。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同學們,今天我們繼續學習20課,齊讀,誰再來讀一遍?
你為什么要這么讀?
我們照樣子再齊讀一遍。
2、真好,引被第1小節。
二、新授,精講第2小節。
1、同學們,課前老師發給你們的丹頂鶴,你覺得它美麗嗎?為什么?(板書:顏色)
2、課文第2小結向我們介紹了它的顏色,自己讀一讀。
哪位小朋友能告訴老師,丹頂鶴有哪些顏色?
你們能將手中的丹頂鶴變得漂亮嗎?動手涂一涂。
3、哪位同學將你的作品向大家展示一下?哦,你為什么要涂這些顏色?能用書中的句子說一說嗎?
4、現在,看看手中的丹頂鶴,你覺得它怎么樣?(板書:美)
是啊,你能將這一小節美美的讀給大家聽嗎?自己練一練。
指名讀,齊讀。
5、現在,老師這兒有兩個句子,請小朋友們來比一比:
丹頂鶴頭頂是紅的。
丹頂鶴的頭頂就像嵌著一顆紅寶石,鮮紅鮮紅的。
指名讀
這句話有什么不同?哪一句話?為什么?
6、哦,老師明白了,你會讀好它嗎?
指名讀,照樣子讀。
7、怪不得人們都叫它丹頂鶴。
8、現在,你一定對丹頂鶴漂亮的樣子記得牢牢的了,誰能看著圖背給大家聽。
我們一起來背一背,不會的小朋友可以偷偷地看書。
三、精講第3小節
1、丹頂鶴不光顏色漂亮,引人注目,還有許多逗人喜愛的地方呢?書上的第3小節為我們做了介紹,自己讀一讀,找一找,再在你的學習小組里說一說,還有哪些美麗的地方?
2、學生分四人小組邊讀邊想邊體會。
3、交流。
。1)長(板書:形體美)
你能把它的美讀出來嗎?指名讀,男生讀。
(2)第3句話
。ɑ脽舫鍪荆┠阌X得它美在哪兒呢?(板書:姿態美)
誰能把這么美的一句話讀給大家聽聽,小組讀。
。3)傳說
你真聰明,還知道“仙鶴”這個名字的由來,把這句話再讀給大家聽一聽。
4、質疑
5、多么美麗的丹頂鶴,你能在腦子里記住它嗎?老師提示一下,可以借助動作。
6、學生練習,指名背。
7、齊背。
四、精講第4小節
1、這些丹頂鶴真漂亮,有美麗的顏色,美麗的體形,還有美麗的姿態,難怪大家都喜歡它們,它們從遙遠的北方來到了黃河之濱,開始了新的生活,瞧,它們多快樂。(幻燈)
練說:用上“有的……有的……有的……還有的……”句式
大家看著圖,用上,自己練一練,指名說。
2、書上有一個詞語寫出了丹頂鶴幸福安寧的生活,自己讀一讀第4小節,找一找。
。ò鍟簾o憂無慮)
3、它們生活得很幸福,書上也寫得很美,老師相信你們能讀得更美,誰來試一試,女生讀。
4、下面我們來比一比,看誰已經記住這一小節了呢?練一練。
5、指名背。
五、背誦課文。
小朋友們能把這篇課文連起來背一背嗎?不會背的小朋友可以看書。
六、課外延伸
同學們,你們知道丹頂鶴為什么能無憂無慮的生活嗎?是啊,你們還知道有關丹頂鶴的什么知識嗎?
如今,世界上像丹頂鶴一樣的野生珍稀動物越來越少了,我們從小就應該保護它們,和它們做朋友。老師想給大家布置一項作業,小朋友們回去后將丹頂鶴的美麗和它的知識講給你的爸爸媽媽和周圍的朋友聽,讓我們一齊來做動物們的朋友,好嗎?
七、練習寫字
1、大家的課文學得真不錯,老師還想檢查一下你們的字寫得怎么樣,我帶來了兩個字,它們都是什么結構?有什么不同嗎?
2、教師示范。
3、學生描紅,練習。
美,就在我們身邊—— 《美麗的丹頂鶴》教學案例 篇14
一、復習導入
1、今天我們請來了一位客人,看——(出示丹頂鶴)
2 你能用一個詞來形容一下我們這位尊貴的客人嗎?
3是呀,這真是一只美麗的丹頂鶴。板書:美。
出示課題,齊讀2遍
4、今天我們繼續學習這篇課文。上節課我們認識了一些生字詞,誰來認一認我們的老朋友?
二、略學課文一 四自然段:
1 同學們,冬天快要到了,看——
。ǔ鍪菊n文第一小節:冬天快要到了,一群群美麗的丹頂鶴,唱著嘹亮的歌兒從遙遠的北方飛來。)
2 飛來,是飛到哪兒?
3 出示:我國的黃海之濱是丹頂鶴的第二故鄉。丹頂鶴帶著自己的孩子來到這里,它們三五成群,無憂無慮地生活著,要在這兒度過整整一個冬天。
理解“第二故鄉”(除自己的故鄉外生活的時間比較長的地方)
理解黃海之濱指的就是黃海邊,在課文里指的是我們江蘇鹽城的丹頂鶴自然保護區。
(出示地圖,簡介保護區的知識)
4 丹頂鶴們住在這兒感覺怎么樣?你從哪兒知道的?
5什么是無憂無慮呢?(點擊變紅)
對了,“慮”就是擔心、煩心啊。無憂無慮就是——(引說)沒有憂愁,沒有擔心。這說明丹頂鶴在這兒生活的非常的舒服快樂。
所以,每年冬天——(引讀)
第二句話
6 指導書寫“慮”。
三 精讀第三自然段
1看,這就是冬天在鹽城自然保護區的丹頂鶴。
。ǔ鍪镜ろ旡Q的圖)
2 說說你看到了一只什么樣的丹頂鶴?
3我們來填一填。
自己先試一試。
出示:這是一只美麗的丹頂鶴。它有一身 的羽毛,而脖子和翅膀邊兒卻是 的。它的頭頂就像嵌著一顆 寶石, 的,真讓人喜愛。
從你們的回答中老師知道了你們回家預習的非常充分。這是一個很好的學習習慣,要好好保持哦。
剛剛我們說的就是我們課文的第二小節的大概內容。
出示課文第二小節
4說說這一小節寫了丹頂鶴的什么?
生總結顏色美,師板書。
你真善于總結。
5丹頂鶴的顏色怎么個美法呢?
你找到了哪些句子?(點哪句出現哪句)
如果生說:丹頂鶴有一身潔白的羽毛,而脖子和翅膀邊卻是黑的。
師:丹頂鶴的羽毛白的是那么純潔,黑的是那么高雅,它把這兩種最經典的色彩搭配在一起,多和諧,多美麗!誰再來讀讀這句話。
師:真美!我仿佛看到了這些美麗的丹頂鶴。你還找到了哪一句呢?
如果生說:它的頭頂就像嵌著一顆紅寶石,鮮紅鮮紅的,怪不得人們叫它丹頂鶴。
。1)理解“嵌”(點擊變紅)
張老師今天戴的這枚戒指上就嵌著一顆鉆石
張老師嵌的是白色的鉆石,而丹頂鶴頭上就像嵌著鮮紅鮮紅的寶石。
。2)理解“鮮紅鮮紅”(點擊變紅)
鮮紅鮮紅是一種怎樣的色彩呢?紅彤彤的、紅得似火的、紅得就像老師戴的圍巾的顏色……
現在你知道為什么人們叫它丹頂鶴了嗎?
黑色,白色,紅色這幾種經典又美麗的顏色集中到了這一只鳥的身上,它該多么的美呀。這么美的丹頂鶴,你喜歡嗎?讀讀看。
6小朋友有沒有真正讀懂了,請出身邊的“丹頂鶴”給它打扮打扮。 ( 生興高采烈地涂色)
師課堂巡視,找涂得正確的給全班看。
四、精讀第三自然段
1 同學們,你們手中美麗的丹頂鶴還有一個名字呢,知道嗎?
從哪兒找到的?找出來讀讀。
2 這句話出現在第三小節。
出示第三小節:丹頂鶴很逗人喜愛。它的腿長,脖子長,嘴巴也長。丹頂鶴不論是在地上引吭高歌,還是在天上展翅飛翔,都顯得那么高雅。傳說丹頂鶴是神仙的旅伴,所以人們又叫它“仙鶴”。
一起讀一讀這句話
原來神話故事里的仙鶴就使我們的丹頂鶴呀!
3 這一小節一共幾句話?
挑你喜歡的讀給我們聽聽。
如果有學生說到:它的腿長,脖子長,嘴巴也長。(出示幻燈片配課文內容)
體現丹頂鶴的形體美
。ò鍟盒误w美)
如果有學生說到:丹頂鶴不論是在地上引吭高歌,還是在天上展翅飛翔,都顯得那么高雅。
出示第二句幻燈片并配有適合的圖片。
體現了丹頂鶴的姿態美
。ò鍟鹤藨B美)
是呀,這些腿長,脖子長,嘴巴長的精靈們真是惹人喜愛。老師讀了這篇課文后,對丹頂鶴也是喜歡的不得了。所以,就在網絡上找了一些圖片來和大家一起分享,想看嗎?
但是你們可不能白看,一定要仔細看,我一會兒可是有問題要問的。
4 出示圖片,自動播放
5 剛剛我聽到驚訝聲,贊嘆聲,現在把你的贊美驚訝全部轉化為句子說出來吧。
出示:“這些丹頂鶴有的……有的……還有的……”
你能用這樣的句式說一說嗎?
師出示幾個比較有代表性的句子,并讓學生抄寫一句。
出示:a:這些丹頂鶴有的低頭沉思,有的結伴游玩,還有的獨自散步。
b:這些丹頂鶴有的在水里嬉戲,有的在水里梳洗羽毛,還有的在水里抓魚吃。
c:這些丹頂鶴有的在草地上跑步,有的在草地上翩翩起舞,還有的在草地上聊天。
挑一句你最喜歡的,把它記下來。
如果讓你用書上的句式你還會嗎?把你記住的句子換成這樣的句式再來說一說:丹頂鶴不論是( ),還是( ),都顯得那么( )。
五鞏固二三小節
1 好美的丹頂鶴,好聰明的孩子們呀。我們在一起來體會體會丹頂鶴的美麗。
齊讀二三小節
真是一群美麗的精靈啊,怎能讓我們不喜歡呢?
齊讀
六 拓展
有這樣一位阿姨,她和我們一樣喜愛著這群精靈。我們輕輕記住她的名字。
出示:徐秀娟阿姨
師講述(背景音樂為《一個真實的故事》,丹頂鶴的圖片滾動播出):十幾年前,徐秀娟阿姨從很遠很遠的黑龍江,來到鹽城。春去秋來,她跟丹頂鶴一起吃一起住,形影不離。一天,有只受傷的丹頂鶴迷路了,沒有回家!徐秀娟阿姨就像丟了魂似地,從早到晚傻傻地看著茫茫蘆葦林!夜晚,她再也忍受不了思念的痛苦,獨自出外尋找。夜茫茫,霧蒙蒙,一不小心,徐秀娟阿姨掉到沼澤地里,失去了22歲的年輕生命……我們這會聽到的這首歌寫的徐秀娟阿姨。我們靜靜的聽完,好嗎?
播放《一個真實的故事》
師小結 :正是有這樣一群用生命來呵護丹頂鶴的人,所以它們才能生活得如此“無憂無慮”!
同學們,學到這兒,你們想說點什么嗎?
其實不僅僅是丹頂鶴,我們還有很多的珍稀動物需要我們保護,珍惜。所以,我們一起來記住這些標語吧,然后告訴你的家人,朋友,讓所有的人都記住
——(引讀標語)
保護動物,人人有責
野生動物是人類的朋友!
關愛野生動物,保護美好家園
保護野生動物,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處!
下課以后,摘抄一句在你的丹頂鶴上,然后送給你的家人或朋友,好嗎?
下課!
美,就在我們身邊—— 《美麗的丹頂鶴》教學案例 篇15
[教學要求]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和背誦課文。
2、學會本課10個生字,兩條綠線內的10個生字只識不寫,認識2個偏旁,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知道丹頂鶴是一種美麗的珍禽,初步樹立保護野生動物的意識。
[教學重難點]
朗讀、背誦課文,識字、寫字
[教學時間] 三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要求]
初讀課文,了解課文大意。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學習生字“遙、卻、論、引”,認識兩條綠線內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教學準備]
課前搜集一些有關丹頂鶴的資料,生字卡片、教學掛圖
[教學過程 ]
一、導入 :
1、出示掛圖,你認識圖上的鳥兒嗎?(板書:丹頂鶴)
2、理解“丹”
“丹”指紅顏色,因為它的頭頂是紅色的,所以叫丹頂鶴。
3、你了解丹頂鶴嗎?
出示掛圖,看圖說說丹頂鶴的樣子,你覺得這是一只怎樣的鳥兒?(板書:美麗的)
說說丹頂鶴的習性。(學生交流課前搜集資料所得)
4、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
1、自讀,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檢查讀書情況。
。1)卡片認讀生字。
。2)投影出示詞語,開火車領讀,齊讀。
遙遠 潔白 不論 顯得 傳說 所以 三五成群
嘹亮 脖子 嵌著 高雅 仙鶴 旅伴 逗人喜愛
度過 無憂無慮 第二故鄉 黃海之濱 引吭高歌
。3)指名分節朗讀課文,引導學生評議。
3、自讀課文,劃出不理解的詞,再聯系上下文想想意思。
4、質疑,交流。
5、齊讀課文,思考課文主要講了什么?
三、教學生字:遙、卻、論、引
1、說說你是用什么方法記住這幾個字的?
2、口頭組詞。
3、書空筆順。
4、討論書寫時要注意些什么?
5、范寫,描紅,臨寫。
6、反饋書寫情況。
第二課時
[教學要求]
學習課文內容,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知道丹頂鶴是一種美麗的珍禽,初步樹立保護野生動物的意識。學習本課生字“顯、傳、所”。
[教學準備] 生字卡片、投影片
[教學過程 ]
一、復習導入 。
1、復習生字。
2、齊讀課題。
二、師引讀第一段:冬天快要到了,一群群美麗的丹頂鶴——(生讀下去)
三、學習第二段:
1、出示圖片,看圖說說丹頂鶴的樣子。
2、出示句子:丹頂鶴,顯得很美麗。
3、課文是怎么寫的呢?一起看第二段。
4、自由讀,思考:課文圍繞什么來寫丹頂鶴的美?
板書:色美
5、再讀,邊讀邊找出表示顏色的詞,并在下面打上“△”。
6、交流,師在投影片上點出詞語“潔白、黑、紅寶石、鮮紅鮮紅”
7、指導讀好,注意體會丹頂鶴的顏色美。(指讀—評議—齊讀)
8、看圖,再說說丹頂鶴的美。(指名說—評議)
9、再讀,邊讀邊想象。
10、練習背誦。
四、學習第三自然段。
1、自讀,思考你讀懂了什么?
2、指名讀。交流。
。1)出示:“丹頂鶴很逗人喜愛!保ㄖ该x、齊讀)
(2)你讀懂了什么?
。3)交流:相機出示句子:“丹頂鶴不論……那么高雅”
抓住“引吭高歌”“展翅飛翔”“高雅”體會丹頂鶴的姿態美。
板書:姿美
(4)指導讀好,邊讀邊想象。
相機出示句子:“它的腿長……也長”
指名讀,體會丹頂鶴的形美。
板書:形美
3、指導讀好第三自然段。
4、練習背誦(可配上動作)
自由練背,指名背,齊背。
五、帶著對丹頂鶴的喜愛、贊美之情讀第二、三自然段。
六、教學生字:顯、傳、所
1、卡片認讀,口頭組詞。
2、說說你是怎么記住這些字的?
3、指導書寫。(范寫,描紅,臨寫)
第三課時
[教學要求]
背誦課文,學習生字“之、慮、度”
[教學準備] 生字卡片、投影片
[教學過程 ]
一、導入 :
1、復習生字。
2、通過上兩節課的學習,你知道了什么?
板書:色美、形美、姿美
二、指導背誦:
1、出示投影片,看圖說說丹頂鶴的樣子和姿態。
2、選擇自己喜歡的一點背一背,背給同桌聽。
3、指名背,評議。
4、練習背誦全文。
。1)小組練習,相互提示。(2)指名背。(3)齊背。
三、綜合性練習:
1、齊讀第二自然段,根據第二段的描寫畫一只仙鶴,并涂上顏色。
2、學生自由畫圖。
3、交流圖畫。
四、課堂練習:
1、抄寫課后詞語。
2、比較組詞:
遙之去顯
搖只卻先
五、布置作業 :
通過各種途徑查找資料,說說我國還有哪些珍稀動物,它們有什么特點,我們可以怎樣保護它們,然后利用班隊或晨會課時間作全班交流。
[板書設計 ]
20 美麗的丹頂鶴
色美 形美 姿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