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二年級下冊識字教案(通用7篇)
語文二年級下冊識字教案 篇1
[教學要求]
1、學會本課12個生字,其中田字格上的3個生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繩子組成的詞語。
2、比較兩組容易混淆的偏旁,看圖讀熟與此相關的詞語。
[教學時間]
三課時
第一課時
一、揭示課題
前面兩課和這一課都是看圖讀韻文識字,而本課還通過形近偏旁的比較來識字。板書課題:識字3(齊讀)
二、初步看圖,讀韻文
1.觀察書上的圖,看一看圖上畫了哪些事物。
2.自由讀韻文,要求:看清音節,讀準字音。
三、出示表(一),復習"木字旁"、"禾字旁"
1.觀察實物圖畫與古文字,了解偏旁本義。
(1)"木"的古文字像什么?(像一棵樹)
師:同學們說得對。"木"的古文字像一棵樹,有樹冠、樹干和樹根。
(2)復習"木字旁"。
教師范讀帶木字旁的生字。
指名讀、齊讀。
(3)"禾"的古文字像什么?(像一株禾苗)
師:同學們說的對。"禾"的古文字像一株禾苗,有穗、葉、莖與根。
(4)復習"禾字旁"。
教師范讀帶禾字旁的生字。
指名讀、齊讀。
四、指導看圖,出示部分生字詞
出示掛圖,學習生字詞。
1.這些是什么樹?你能說出它們的名稱嗎?[相機出示詞卡:松柏、楊柳]
2.你們知道松樹、柏樹和別的樹有什么不一樣嗎?(松樹、柏樹的葉子常年都是綠色的)
3.出示詞卡:桌椅
4.春天到了農民伯伯把什么插在田里?[相機出示詞卡:秧苗]
5.秋天到了,秧苗長大成熟結出果實,遠遠望去,金燦燦的一片,好喜人的景象啊!那金燦燦的一大片是什么呢?[相機出示詞卡:稻谷]
6."秧苗"、"稻谷"這些地里長的農作物叫什么呢?[相機出示詞卡:莊稼]
五、教師小結
剛才我們學習了兩組詞語,第一組詞語的偏旁是什么?(木字旁)為什么都是木字旁?(因為這些詞語大都與樹木有關)第二組詞語的偏旁是什么?(禾字旁)為什么都是禾字旁?(大都與莊稼有關)你們覺得漢字有趣嗎?中國的漢字有悠久的歷史,你們要認真學習!
六、學生自學出示的生字詞
要求讀準字音,看清字形。
七、教師檢查自學情況
1.指名讀、齊讀。
2.用"柳"、"椅"、"秧"擴詞。
八、指導書寫
1.學生看筆順圖,記憶"柳、秧"的筆順。
2.說說你是怎樣記住這些字的。
3.教師范寫本課6個生字。讓學生注意在田字格書寫時都
應該左窄右寬。
4.學生描紅書中田字格里的'生字。
5.讓學生在《習字冊》上描紅、仿影、臨寫生字。
第二課時
一、復習檢查
1.抽讀生字、新詞卡片。
2.聽寫生字。
3.檢查聽寫情況。
二、繼續看圖學習生字詞
1.觀察書上的圖,看看圖上畫了哪些事物。
2.自由讀韻文,要求:讀準字音。
三、出示表(二),復習"竹字頭"、"草字頭"
1.觀察實物圖畫與古文字,了解偏旁本義。
(1)""的古文字像什么?(像竹葉)
(2)復習"竹字頭"。
師范讀帶竹字頭的生字。
指名讀、齊讀。
(3)""的古文字像什么?(像兩棵小草)
(4)復習"草字頭"。
師范讀帶草字頭的生字。
指名讀、齊讀。
四、指導看圖,出示部分生字詞
出示掛圖,學習生字詞。
1.這些都是竹制品,你能說出它們的名稱嗎?[相機出示詞卡:竹籃、籮筐、筷子]
2.中國的老年人最喜歡喝什么?仆目機出示詞卡:茶葉]
3.有一種水果外面有許多硬刺,但口味非常好,酸甜好吃,你知道這種水果的名稱是什么嗎?[相機出示詞卡:菠蘿]
4.有一種春天開的花,葉子是淡綠色的,聞起來有一股淡淡的香味,你知道這是什么花嗎?[相機出示詞卡:蘭花]
五、教師小結
剛才我們學習了兩組詞語,第一組偏旁的名稱是什么?(竹字頭)為什么都是竹字頭?(因為這些制品都是竹子做成的,大都與竹子有關)第二組偏旁的名稱是什么?(草字頭)為什么都是草字頭?(大都與一些植物有關)
六、學生自學出示的生字詞
七、指導書寫
1.指名說"籃、筐"的筆順。
2.說說你是怎樣記住這些字的。
3.教師范寫生字。
4.學生描紅書中田字格里的生字。
5.讓學生在《習字冊》上描紅、仿影、臨寫。
札記:
第三課時
一、復習檢查
聽寫詞語,檢測效果。
二、指導讀韻文
1.按要求歸類讀。
(1)哪些詞語介紹了一些樹的名稱和木制品?(讀第一組詞語)
(2)哪些詞語介紹了一些與莊稼有關的事物?(讀第二組詞語)
(3)哪些詞語介紹了三種竹制品?(讀第三組詞語)
(4)哪些詞語介紹了一些植物?(讀第四組詞語)
2.多種形式練讀。
指名讀、齊讀、同桌互讀。
三、辨析兩組形近偏旁
1.做找朋友游戲。
2.教歌訣:"禾字旁表示莊稼,木字旁表示樹木。爸爸下田去插秧苗,爺爺上山去栽松樹。""草字頭表示花草,竹字頭與竹子有關。窗臺上放著兩盆花草,墻壁上掛著一只竹籃。"
語文二年級下冊識字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隨文識字,能夠認識本課的生字、新詞。
3、理解課文內容,體會和感悟“為什么一顆充滿友愛的心,就是最美的”。
【教學重點】
三只小動物是怎樣尋找世界上最美的東西的。
【教學難點】
體會和感悟“為什么一顆充滿友愛的心,就是最美的”。
【教學過程】
一、問題情境,導入新課
1、板書課題,指導朗讀,讀出疑問的語氣。
2、交流:你們認為世界上最美的是什么?
3、茂密的大森林里正在舉行一場別開生面的比賽。小動物們也要去找一找——世界上最美的是什么?想知道答案嗎?快打開書,自己讀一讀吧!
[設計意圖:引領學生進入問題情境,引發學生對課題的思考,從而激發興趣,導入新課。]
二、初讀課文,隨文識字
1、自由朗讀課文,邊讀邊標出自然段,讀準字音,讀通句字。
2、開火車認讀生詞。
三、情境教學,朗讀感悟
1、請同桌互相分自然段朗讀課文,邊讀邊想:誰在尋找答案?
2、選擇一種你喜歡的小動物,到書中去尋找答案。想一想你代表的`小動物找到的答案是什么?為什么認為它是最美的?
[設計意圖:根據低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根據教學的內容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主動、積極地去讀書、探究。在設計上削枝強干,突出重點,把閱讀的時間和空間更多地留給學生。]
3、根據學生匯報相機進行閱讀指導。
(一)學習有關“小蜜蜂”的段落
1、引導學生讀出課文的4、11自然段。
2、“百花盛開”的山谷,哪只小蜜蜂告訴我,你真的看到了一百種花嗎?
3、看到這么多的花多美啊,帶著這樣的心情,誰再來讀讀這段話。
4、所以太陽落山時,小蜜蜂第一個飛到我的面前,舉著花環說——
(引讀課文11自然段,指導朗讀出小蜜蜂當時急切的心情。)
5、讓我們用上“因為、所以”這樣的詞語把這兩個自然段連起來讀一讀。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在情境中朗讀,把自己融入課文中,體會小蜜蜂的情感,從而有效地指導了朗讀。通過“因為、所以”的句式練習使尋找答案的經過和找到答案兩部分內容有機地結合為一個整體。]
(二)學習有關“小燕子”的段落
1、誰能通過朗讀讓我們看到一只疲憊的小燕子。
2、鳥兒們你們仿佛聽到鳥兒用歌聲對你說些什么?
3、小燕子們,你們聽到鳥兒鼓勵的話語,現在心情怎么樣?
4、總結:朋友鼓勵的話語給予你們無窮的力量,所以你們認為大自然里一切聲音都是那么美。讓我們用上“因為、所以”把這兩部分內容連起來說一說。先說給你的同桌聽。
(三)學習有關“小鹿”的段落
1、看到小刺猬就要從山崖上滾下來了,你的心情怎么樣?
2、帶著這樣的心情,自己練習讀讀這兩句話。
3、生生評價,引導學生讀好表示小鹿動作的詞語。
4、此時此刻,小動物們,你們有沒有問題想問問這只勇敢的小鹿。
5、當別人都找到了答案,而自己卻沒有摘到心目中最美的寶石,我看到小鹿難為情地低下了頭,能不能通過朗讀表現出你們此時復雜的心情。
6、試著在這句話中,加上“因為”、“所以”,再來說一說。
[設計意圖:低年級閱讀教學尤其要重視朗讀,我試圖通過學生試讀、議讀、教師范讀、引讀等手段,引導學生讀好描寫小鹿救小刺猬的語句,讀出不同的語氣,從而激發學生的情感。我又引導學生通過對小鹿的采訪,使學生體會到小鹿為了救小刺猬而無法奪取比賽的勝利,他心存遺憾但并不后悔,使得學生感受到小鹿擁有一顆金子般的心靈,為更好理解課文的中心句作了情感的鋪墊。]
四、聯系生活,深化情感
1、從大象的話中你讀懂了什么?
2、讓我們一起讀讀這句話。
3、我們的生活中,哪些人或哪些事,也能讓你感受到“充滿友愛的心是最美的”。
4、總結全文。
[設計意圖:通過反復地誦讀課文的中心句,使學生的情感得到升華。同時把學生的視野從文本,從課堂引向學生的生活,深化了主題,使得學生感受到社會的和諧,生活的美好。]
語文二年級下冊識字教案 篇3
教學重點:
1、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能熟練書寫8個生字。
2、了解青蛙成長的變化,增強學生對自然科學的興趣。
教學難點:
了解青蛙成長的變化,增強學生對自然科學的興趣。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猜謎激趣引入
1、猜謎語
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了一個朋友,你們猜猜他是誰?“大大的腦袋黑黝黝,長長的尾巴水中游,長大是莊稼的好朋友。”誰呀?(課件出示小蝌蚪的畫面)
2、揭示課題
小蝌蚪的媽媽是誰呢?讓我們一起去找找吧——(出示板書課題)
3、生齊讀課題
二、整體感知
1、播放多媒體課件,教師以解說的形式讀課文。學生帶著任務聽讀課文:邊看插圖,邊聽老師朗讀課文,想想:1、青蛙的媽媽是誰?2、青蛙的生長過程有什么變化?)
三、自學課文
小朋友,小蝌蚪找媽媽這個故事你們喜歡嗎?想不想自己去讀讀這個故事,那就趕快打開書讀讀吧。
要求:自由讀課文,圈出生字,用借助拼音,問一問等方法,與生字交上朋友,把課文讀正確,讀流利。
四、匯報自學成果
生字檢查
看小朋友們讀得這么認真,生字寶寶非常高興,看,它們都想與你們交朋友呢。(課件展示生字)
①請小朋友跟它們打聲招呼吧!(自己讀一讀)
②開火車讀,指名讀。
2、再讀課文
看,可愛的生字寶寶又跑回了課文,你們還認識嗎?
指名讀課文。你想讀哪段?
五、學習課文第一自然段
1、了解小蝌蚪的外形特點
讀了這篇課文,小朋友,現在你們認識小蝌蚪這群可愛的小動物了嗎,它們是什么樣的?請小朋友自由讀讀第一自然段。找一找說一說,并用筆劃出來。
指導學生看圖,體會小蝌蚪心情問:你覺得小蝌蚪的心情怎么樣?從它的什么動作可以看出小蝌蚪很“快活”呢?用手勢幫助理解“甩著”。指導朗讀第一自然段,讀出小蝌蚪有趣、快活的神情。
3、小蝌蚪在快樂的同時,它也有自己的傷心事,你們聽!
尋人啟事
大家好!
我是小蝌蚪,每當我看見其它的小朋友和媽媽一起玩耍時,我羨慕極了。可是,我不知道我的媽媽長得怎么樣。聽說ⅹⅹ班的小朋友最聰明,愛幫助人,請你們幫助我介紹我的媽媽吧。
4、了解青蛙的外形特點。
看課件,提問:青蛙媽媽是什么樣的?引導學生歸納青蛙的外形特點。
師:假如你現在是青蛙媽媽,你想來介紹一下自己嗎?(生頭飾上臺匯報)
5、小結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1、鞏固生字
2、小朋友,上節課我們認識了小蝌蚪這群可愛的小動物。你還記得它們的樣子嗎?(課件)指名說。熱心的小朋友還幫助小蝌蚪找到了它媽媽,小蝌蚪的媽媽是誰呀?(青蛙)(出示課件),青蛙媽媽是什么樣的?小蝌蚪是怎么變成青蛙的呢?這節課我們來學習2——6自然段。
二、朗讀課文,感知青蛙成長過程。
師:小蝌蚪在長成青蛙的過程中,身體發生了幾次變化,是怎樣變的呢?
請小朋友選擇你自己最喜歡的方式朗讀課文2-5自然段,可以自己讀,也可以小組合作讀。讀完后,找出小蝌蚪身體發生變化的句子,用“-----”勾劃出來,并標上序號。
小組交流
集體匯報,師相機貼出圖片
演一演:請生扮演小蝌蚪,講講自己是怎么樣長大的(帶頭飾上臺匯報)
三、學習課文二段
過渡:小蝌蚪歷盡艱辛找到了媽媽,其中多虧了誰的幫助?(鯉魚和烏龜)
課件出示鯉魚圖
1、看到鯉魚媽媽帶著小鯉魚在捕食,小蝌蚪會怎么想呢?
2、隨機教學“迎”字,抓住“迎上去”一詞體會小蝌蚪的心情!
3、鯉魚用怎樣的語氣來告訴小蝌蚪的呢?請你讀一讀。
個別讀——集體讀——男女對讀(“我們的”“哪兒”要讀重音;鯉魚媽媽的回答要用長輩式親切的語氣讀出來。)
四、學習第三段
小蝌蚪受了鯉魚媽媽的指點,又繼續去尋找自己的媽媽了!他知道了自己的媽媽長著四條腿,寬嘴巴!小蝌蚪游啊游,瞧!他們碰見誰了?(烏龜)看見四條腿,寬嘴巴的烏龜,小蝌蚪是怎樣做的呢?快速讀課文第三段,劃出有關句子。
1、小蝌蚪為什么會把烏龜錯認為是自己的媽媽呢?(隨機教學“追”字)課文中為什么要用“追上去”,而不用“迎上去”呢?(師引導學生回答:一是,一前一后要用“追”;二是,體現出了它們以為找到了媽媽時的高興、迫切的心情。)
抓住“追上去”一詞體會小蝌蚪的心情。自由讀-----個別讀
2、烏龜媽媽告訴小蝌蚪,它們媽媽長得怎么樣?(讓學生劃出文中語句并讀一讀)
3、指導朗讀第三段。小蝌蚪“連忙追上去叫”這一句,要讀出急于找到媽媽的迫切心情。
五、學習四、五段
過渡:小蝌蚪告別了烏龜,再一次踏上了尋找媽媽的`路。
1、引讀:小蝌蚪游啊游,游到荷花旁邊,看見荷葉上蹲著一只———嘿,這一次可要仔細看看,是不是像鯉魚媽媽和烏龜說的那樣,可別再認錯了。他們仔細一看,那只大青蛙披著————一定是自己的媽媽,于是毫不猶豫地游過去,叫道———
2、這時,小蝌蚪的心情怎樣?再有感情地讀一讀。
這一次,為什么不用“迎上去”、“追上去”,而用“游過去”呢?生自由說。
請生上臺表演這三種情況。
播放音樂《世上只有媽媽好》
3、引讀:青蛙媽媽見到了自己的小寶寶也非常高興,笑著說———“好孩子,你們已經是青蛙了”,為什么加上個“已經”?你能用“已經”說說話嗎?
4、小青蛙聽到媽媽的召喚是怎樣做的?齊讀第4段最后一句話(指導讀好“蹬、跳、蹦”,突出青蛙動作的敏捷),做動作讀一讀。
5、小青蛙都跟著媽媽在干什么呢?從文中找出來讀一讀。
師:它們可真是人類的好朋友,是莊稼的保護神,讓我們帶著贊賞的語氣再去讀一讀吧。
七、分角色朗讀全文
八、復習生字指導書寫
九、彈性作業,拓展延伸
1、講一講講《小蝌蚪找媽媽》的故事
2、說一說說收集的小蝌蚪和青蛙的資料
3、畫一畫畫小蝌蚪的生長過程
4、唱一唱唱小青蛙的歌
5、演一演演課文內容
語文二年級下冊識字教案 篇4
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認識本課的11個生字,會寫8個生字。
2、理解課文內容,懂得珍惜與熱愛生命。
3、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第二自然段,會講這個故事。
(二)過程與方法:
1、反復誦讀,在充分的朗讀中感悟理解課文。
2、展開小組討論,對故事的思想內容及情感進行分析。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對本課的學習,引導學生懂得珍惜與熱愛生命。
二、課前準備:
生字卡片等
三、教學過程
1、引入同學們,你們都看到過哪些美麗的事物?說給大家聽。
學生自由說自己見到的美麗事物。
師:如果這些美麗的事物被人們無意中破壞了,你們的心情會怎樣呢?
學生自由回答:如傷心、難過、好心情立刻變壞等。
師:你們說的很好,今天再和幾個小朋友我們就一起感受一下這種心情。
師生一起板書課題:樹上的橘子。
學生齊讀課題。
引導學生對課題進行質疑。
師:看到這個題目,你們想一想會發生什么事?
學生自由猜測。
根據學生的生活實際,親身體驗引入本課,大大的激發學生學文的興趣,同時也為體會文中的幾個小朋友的心情奠定了基礎。
初讀課文
1、師:好,現在現在我們就來讀課文,在讀的過程中遇到不認識的字怎么辦?
生:問老師、問同學、借助拼音等。
教師鼓勵學生用喜歡的方法認讀生字、讀通課文。
2、師:通過讀課文,你們弄明白這篇課文講的是一件什么事了嗎?
學生用簡練的.語言概括文章的內容:
三個城里的小女孩到鄉下舅舅家去玩,舅舅把橘子樹上的三個橘子都摘下來了,原本很高興的女孩們變的很傷心。
3、師:檢詞。(是否正確。)理解詞語。
學生讀教師出示生詞開火車讀。在會讀的基礎上理解詞語的意思。(采用多種形式進行。)
如:花圃、滿目鮮綠、毫不猶豫、擰下、打算、墨綠等。
充分相信學生能學會,啟發他們自主識字,充分調動了學生的主動性,使主體作用得到了有效發揮。
在認讀的基礎上理解詞語。為體會文章中心做了很好的鋪墊。同時也教給了學生學習的方法。
理解課文師:現在請同學們再讀課文,邊讀邊想,看看你又能讀懂什么?
(學生自己讀課文。)
教師引導學生交流自己的收獲。
學生自由談論自己讀懂的地方。
師:鼓勵學生提出不懂的問題?學生提出自己不懂問題后(簡單的問題在教師的引導下,隨即解決,對于與文章中心有關的問題,教師板書,共同解決。)
預設:
1、舅舅為什么毫不猶豫的擰下三個橘子送給三個女孩?
2、三個小女孩接過舅舅擰下的橘子,女孩們眼中的神采與橘子金燦燦的顏色一同消失了?
(在解疑的過程中,教師引導學生多角度、多渠道的思考問題。重點理解文中的中心就是知道應該珍惜與愛護生命。在解疑的同時進行感情朗讀。)
對于感情朗讀來說,本篇課文重點指導學生讀出女孩們見到三棵橘樹盆景時的高興心情,以及見到舅舅只剩下墨綠葉子的橘樹的傷心與失望。
師:鼓勵學生再讀課文,邊讀邊畫出你段落或句子,一會兒我們共同欣賞。
師抓住描寫橘樹的美麗一段進行寫作指導。鼓勵學生多積累這樣好的段落,大膽練習寫一寫。
通過細讀課文和在文中勾畫的方式,使學生熟悉課文,理解大意。
激發孩子表現自己的意識,讓他們感覺到回答問題是很光榮的,并找到女孩們感情變化的原因,從中感悟道理。
老師總結性的話語,加深了學生對課文的理解,知道自己該怎么做不該怎么做了。
布置小本本
指導書寫:
1、認讀生字,組詞說句子。
2、把認為難一點兒的字小組合作學習。
3、出現問題班內交流。
4、描紅寫字。
自主識字,合作交流
語文二年級下冊識字教案 篇5
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學會認讀本課的生字13個,會些8個。
2、理解課文內容,了解一些小動物的知識和生活習性。
3、繼續培養學生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背誦課文的能力。
(二)過程與方法:
1、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主體性,開展小組討論,理解、感悟課文。
2、運用已有的識字方法識字。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使學生懂得小動物也有靈性,生活中多掌握有關小動物的知識。
2、教育學生多觀察小動物,愛護小動物。
二、課前準備:
信件、錄音機、字詞卡片
三、教學過程
激趣引入:
1、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一封有趣的來信,你們想知道信的內容嗎?這封信是蜘蛛媽媽寫給蜘蛛爸爸的。
師讀信的內容。(配樂)
2、聽完了信的內容,你們想知道后面會發生什么事嗎?大家猜一猜。
3、學生們各抒己見:
我覺得————
我覺得————
我覺得……
通過學生感興趣的話題,激活學生學習欲望,產生好奇心。
開放性問題的提出讓學生暢所欲言,充分發揮學生的想象力,并從整體上感知本課。
初讀課文:
同學們的想法很多,也都很合理,到底發生了什么事呢?下面同學們親自來讀一讀43頁第10課吧!
1、自讀課文,用你認為的方法認識本課生字。
2、小組合作,組長讀字,成員找卡片。
3、認讀詞語卡片(做找朋友的游戲)
4、老師檢查認字情況(開火車讀生字)
5、分段朗讀課文。
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認讀生字。
采用靈活多樣的形式幫助學生認字,激發學生學習生字的興趣。
理解課文:
1、請同學們再仔細地讀一遍課文,看看自己讀懂了什么?
2、你先在小組內說一說。
3、派代表說一說。(教師及時引導、點撥)
(1)蜘蛛爸爸開始收到信時心情是怎樣的?(帶著生氣的感情讀一讀)
(2)后來心情發生了怎樣的變化?
從哪里看出來的呀?帶著喜悅之情讀一讀吧。
找出相關的詞和句子,并分析造句。
(3)怎樣從生氣———喜悅的呢?
4、其他同學還有沒有補充呀?
5、蜘蛛爸爸的回信怎樣寫的?從中你明白了什么?
6、帶著你對課文的`理解,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再次細讀課文,使學生深刻感悟課文的內容和感情。
小組內交流想法,會讓學生更加充分的理解課文,并學會傾聽別人的意見。在小組交流和班內匯報中提高孩子的表達能力。
把朗讀作為孩子們抒發自己心中感悟與品味語言的方式。
拓展延伸:
1、如果你是蜘蛛爸爸你會怎樣寫回信?
2、蜘蛛媽媽收到回信會怎樣想?她會怎樣做?
拓展延深并鞏固對課文的理解,同時訓練學生的想象思維能力。
指導書寫:
1、認讀本課生字卡片,組詞,并說句子。
2、小組討論如何記憶字型,如何把字寫好看。
3、指導重點字的書寫。
4、學生獨立描紅書寫。
交流記字方法,相互學習,相互補充。并及時提醒學生正確的寫字姿勢。
語文二年級下冊識字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1、認識9個字和1個多音字,會寫字8個。
2、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3、了解課文內容,知道馬頭琴的來歷并感受蘇和和小白馬之間深厚的感情。
教學重點:
1、認識9個字和1個多音字,會寫字8個。
2、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體會人與動物之間的親密關系和深厚情感。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時間:2課時
課文內容分析:
塞外草原,蒼茫遼闊的景致令人向往!就在一望無際的空曠的草原,一個個美麗、感人的故事隨風飄揚,一代一代的流傳下來。
引導學生閱讀這個感人至深的傳說,既可以讓學生受到我國傳統文化的熏陶,感受故事的魅力及我國古代勞動人民豐富的想象力,又可以體會到人與動物間濃濃的情誼。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創設情境,引發興趣
1、播放馬頭琴演奏的音樂,學生聽音樂談談自己的感受。
2、猜一猜這么優美的曲子是什么樂器演奏的?(出示馬頭琴圖片)你見過它嗎?它和你曾見過的琴有什么區別嗎?
3、關于馬頭琴還有一個感人的故事呢!想知道嗎?
二、初讀課文,隨文識字,整體感知
1、學生自由讀課文,遇到不認識的字用筆畫出來,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識字。
2、給生字找朋友,檢查識字情況。開火車讀生字,小老師領讀。
3、指名朗讀課文,把課文讀的正確、流利,大家評價。
4、讀了課文你最想說什么?你知道馬頭琴是用什么做的嗎?
三、精讀課文,感悟朗讀
1、蘇和的小白馬是怎么來的?它又是怎么死的呢?再來讀讀課文,從文章那個去找打答案吧。
學生自由讀課文
2、匯報學習情況:
A、小白馬的來歷。
(1)蘇和是在什么情況下發現了小白馬呢?他是怎么做的?
抓住“窮苦”“細心照料”“漸漸”感受蘇和的善良。
(2)用“漸漸”說一句話
B、小白馬的死
(1)概括說出小白馬怎么死的。
(2)你喜歡這只小白馬嗎?再讀3——5自然段,從課文中勾出相應的句子。
交流:小白馬跑得快、很乖、對主人忠心、勇敢。
重點指導:
“小白馬奔跑起來,像一道銀色的閃電,沖在前面。”
“嗖嗖嗖嗖,箭像一陣雨點,射中了小白馬,可小白馬還是不顧疼痛,還是一個勁的`向前跑。”讓學生感受比喻句的形象。
你也能用“像”說個句子嗎?
(3)這么可愛的小白馬,王爺喜歡嗎?默讀3——5段,用筆勾出寫王爺的句子,想想王爺是個什么樣的人?
匯報,結合匯報指導朗讀讀出王爺的殘忍。
“王爺指著蘇和說……。”
“王爺得到小白馬……扶上馬背。王爺從地上爬起來……射中了小白馬。”
從“渾身是箭”也可以感受到王爺的殘忍。
(4)小白馬渾身是箭也要回到蘇和的身邊,看到倒在地上的小白馬,蘇和怎樣?從中你能感受到什么?
(5)齊讀3——5段,讀出小白馬與蘇和之間的感情,讀出王爺的殘忍。
3、學習6——8自然段
(1)自由讀6——-8自然段。
思考:蘇和做了一個什么樣的夢呢?他是怎樣做的呢?
(2)同桌互相讀第8自然段,談感受。
(3)齊讀最后一段
四、總結拓展
1、你喜歡這個故事嗎?說說什么地方讓你感動。
2、和同桌一起講講馬頭琴的故事。
第二課時
一、復習引入
1、出示生字詞,指名認讀,選詞說話。
2、指名分段朗讀課文。
二、知道復述故事
1、師生共同回憶馬頭琴的故事,并板書
蘇和救小白馬——比賽得勝王爺奪馬——小馬受傷慘死——小馬托夢——蘇和做琴
2、結合板書同學一起講故事
3、指名講故事,同學評議。
三、學習會寫字,記憶字形。
1、出示要求會寫的字,引導學生觀察字形有什么特點。
2、交流:
記字方法,哪些筆畫需要注意?
交流生字占格情況。
3、學生書寫生字,教師巡視。
四、作業
回家給爸媽講馬頭琴的故事。
語文二年級下冊識字教案 篇7
一、整體感知,導入新課。
1、學生小聲讀歌謠
《青字族》
柳絲綠,草地青,黑黑頭發大眼睛。
天氣睛,河水清。請來一群小伙伴,
風兒輕輕吹,蹦蹦跳跳真精神。
山村多幽靜。頑皮球,捉蜻蜓,
跑出兩個小姑娘,草地一片歡樂情。
問:讀文中黑字,發現了什么?
2、出示課件:丁丁冬冬拉著手走出來,并引出課題“丁丁冬冬學識字(一)”。(齊讀課題)
二、觀察特點,集中識字。
1、課件出示第一組字詞,學生自由讀。
2、學生討論帶“肖”的生字,弄懂字義。
3、小組匯報,提出不明白的詞語,全班交流。
4、在交流中問:你發現了什么?(讓學生充分地說)
5、根據帶有“肖”的字詞,課件出示第一組句子,學生自己讀一讀。
6、小組合作學習第二組字詞和句子。
7、開火車朗讀帶“包”的字詞。
三、游戲激趣,鞏固識字。
1、出示2首兒歌,是根據本課學習的'帶有“肖”和“包”的字編的,讓學生自己讀一讀。“包”字族“肖”字族
元宵節,放花炮,大街小巷春意鬧。冰化雪消,春來靜悄悄。
百花園里花含苞,動物園中虎咆哮。峭壁懸崖,幾樹寒梅花枝俏。
各族同胞看花燈,精神飽滿興致高。慶元宵,春意鬧,市場繁榮貨暢銷。
有的著短裝,有的穿長袍,開創改革路,壯志沖云霄。
有的背相機,有的挎提包。削根紫竹當樂管,橫吹笛,豎吹簫。
弟弟年紀小,媽媽懷中抱,
口含泡泡糖,張眼四處瞧。
人們跟著龍燈跑,滿城春風滿城笑。
2、做“擺花瓣”的游戲:每個小組給花心里的“肖”和“包”字加上不同偏旁變成新字當花瓣,比比哪個小組的花瓣多。
四、分析字形,自主寫字。
1、出示本課要求會寫的字,讓學生討論這些字怎樣寫好看。
2、教師范寫“削”,學生書空。
3、學生每個字練寫2個,全班進行講評。
五、總結方法,找出規律。
1、讓學生談談學完本課有什么收獲?(引導學生從認識了幾個字,漢字有什么特點等方面去談)
2、出示“金鑰匙”內容,指名朗讀,引起學生注意。
六、布置作業:
今天我們又學習了一種識字方法,它可以幫助我們快速地認識很多字。你能用這種方法多找幾個例子嗎?然后用你喜歡的方式積累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