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慶》第二課時教學設計(精選12篇)
《歡慶》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篇1
教學目標:
1.正確認讀生字,會寫“旗”字,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背誦課文。
2.在讀中想想畫面、體會歡樂、喜慶的氣氛。
3.愿意通過朗讀表達對祖國的愛,加深學生對祖國的熱愛之情。
教學重點:
正確讀寫生字詞,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背誦課文。
教學難點:
1在讀中想象畫面,體會歡樂、喜慶的氣氛。
2讀出感情,讀出層次。
教學準備:
相關課件、生字卡片
教學過程:
一直入課題,復習舊知
1復習舊知.
師:同學們,今天我們繼續學習第九課——歡慶。
師:大家把右手舉起來,和老師一起寫題目,師板書
“歡”字注意“又”字的捺變成了一個長點。
“慶”字最后一捺寫出筆鋒。
生:書空
師:歡慶的心情是怎樣?
生:快樂,高興的
師:帶著快樂、高興的心情再讀一遍課題。
師:上節課同學們都和生字詞交上了朋友,還認識它們嗎?(認識)
自己讀讀,準備開火車。
(自由讀)
準備好了嗎?(準備好了)
“我的火車就要開……”
出示詞語:獻上潔白祖國奏起樂曲歡樂旗幟十三億
師:大家發現沒有,有個字是多音字,是---樂.
出示詞卡:歡樂讀。樂還可以組什么詞?(歡樂、快樂……)
樂曲讀。樂可以組哪些詞?(音樂、樂章……)
師:孩子們把詞語讀得真準,字也一定能讀準。是不是?(是)
每個字讀兩遍。(齊讀)上節課我們寫了七個生字,這節課我們學寫——“旗”
課件把“旗”字變色。
請同學們仔細觀察,看看在寫的時候要注意什么。
(注意“方”的筆順,怎么寫?讓生說。“其”是兩橫、臥人不要寫掉。)
現在看看老師是怎么寫這個字的,右手食指豎起來,和老師一起寫。
師板書。師說筆順,生跟說。
生:書空
師:現在大家翻開課堂本。把字寫兩遍,注上拼音。寫字的時候做到“三個一”。
生:書寫。
師:巡視,注意學生坐姿、寫字姿勢是否正確。
評價語:這個同學寫完了,手舉得端端正正。
展示學生作業。
評價語:字跡清晰、工整、寫到田字格的正中。
師:還有哪些同學也這么好?暗示舉手。
這么多同學都寫得好,你們的進步真大!
相信你們也能把課文讀好。
2看圖片,激發興趣,引入課題.
師:同學們,從1949年十月一日毛主席站在天安門城樓上宣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從此,十一就成了祖國媽媽的生日。59年來,每年的這一天,祖國媽媽的孩子,都會共同歡慶這個美好的日子,現在,讓我們共同去重溫一下這普天同慶的幸福時刻。
多媒體展示:儀仗隊、禮花、老百姓載歌載舞的場面。
師:人們扭起秧歌、舞起長龍,迎接祖國媽媽的生日。
天安門前人如潮、花如海,匯成一片歡樂的海洋。
北京的夜晚燈火輝煌、流光溢彩。
全國人民共同歡慶祖國媽媽的生日。
師:這些圖片怎么樣?
(很美、很熱鬧)
師:從你們的歡呼聲中老師感受到了你們對國慶的熱情,現在,大家把這熱情帶到課文里去,自由地朗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比比誰讀得最流利。
二理解、朗讀課文。
1初步感知,質疑問難
師:抽學生讀,檢測朗讀情況。(評價,正音)
師:想聽老師讀嗎?
生:想。
師:好,請大家一邊聽一邊思考,詩中都寫了誰在歡慶祖國媽媽的生日?師朗讀。
生:田野楓林藍天大海孩子
師:相機板書
師:對,她們都在歡慶祖國媽媽的生日。現在請你們齊讀課文,看看你還能讀懂些什么?
(生齊讀)
師:孩子們,你們又讀懂了什么?
模擬回答:
(1)我讀懂了十三億孩子在歡慶十月一日——國慶節。
(2)我讀懂了田野獻上金黃的果實。
(3)我讀懂了楓林舉起火紅的旗幟,這是一個比喻句。
(4)我讀懂了旗幟就是旗子。
(5)我讀懂十月一日是國慶節。
(6)我讀懂了十三億孩子是指全國人民。
……
2.理解第一句,指導朗讀
a師:你們說得真好!孩子們,詩的第一句寫了田野、楓林、藍天、大海歡慶祖國媽媽生日的場景。老師還找了些圖片呢,想看嗎?(想)這些圖片怎樣?(很美)
請大家一邊看圖一邊美美的讀一讀,把自己最喜歡的詩句多讀幾遍。(自由讀)
b模擬教學:
a田野獻上金黃的果實。
師:哪些孩子喜歡第一句?(舉手)請一個孩子來讀一讀,展示展示他朗讀的本領。
師:你讀的時候眼中仿佛看到了什么?
(看到了豐收的果實,看到了稻谷、高粱、梨子……)
師:能用我們學過的詩句來描述一下嗎?
(梨樹掛起金黃的燈籠,蘋果露出紅紅的臉頰,稻海翻起金色的波浪,高粱舉起燃燒的火把。)
師:聽到你們的朗讀老師仿佛也來到了這豐收的田野,老師都想和你們一起讀了,好嗎?(好)
老師讀前半句,你們讀后半句。田野獻上(金黃的果實)
師:孩子們,你們讀得真好!能一邊讀一邊想象畫面,還聯想到以前學過的詩句,讀得非常有感情!老師相信你們能用這種方法朗讀好后面的詩句。
b楓葉舉起火紅的旗幟。
師:哪個孩子想來讀第二句詩?
(生讀)
師:你讀這句詩看到了什么?
(火紅的楓葉)
讀這一句你們想到了哪句古詩?
(霜葉紅于二月花。)
師:被霜打過的楓葉漫山遍野,火紅火紅的,這就是楓林舉起的——(旗幟)
師:一起讀讀這句詩。起——
c藍天飛著潔白的鴿子。
師:誰愿意來讀讀第三句?
(生讀)
師:藍天里白鴿自由地飛翔,像一支動人的舞蹈,白鴿象征著什么?
生:和平
師:這和平的使者在藍天里自由飛翔,它們會給祖國媽媽送上什么祝福呢?
預設一:生直接說出來。
(祝福祖國媽媽生日快樂。
祝福國慶節快樂。
祝媽媽繁榮昌盛,更加美麗。
……)
預設二:生說不出來。
教師引導:祝福媽媽生日快樂……
師:祝福的話要讀得親切一些,帶著對祖國的祝福齊讀這句詩,可以加上動作。
女生準備——
讀得太有感情了。
男生讀——
讀得很棒!
d大海奏起歡樂的樂曲。
師:誰愿意向第四句發出挑戰?
(多抽幾名生讀)
評價語:聲音真洪亮!
讀得真流利!
師:聽,大海正彈奏著歡樂的樂曲。——
課件:短暫的波浪聲
師:你說說大海可能彈奏什么樂曲呢?
生:歡樂的歌。
師:祖國媽媽的生日他會唱什么歌?
生:《生日快樂》歌。
《國歌》。
……
師:大海在祖國媽媽的生日獻上這么多歡樂的樂曲,我們小朋友也來快樂地讀一讀。四個大組比賽,看哪組讀得最有感情。
一大組準備,大海奏起——(師手示意二三四大組輪讀)
d師:大家讀得真有感情,把詩句連起來讀還能讀得這么好嗎?(能)
試一試,抬頭挺胸,坐端正,聲音才好聽。
(生讀)
3.第二句理解、朗讀。
師:同學們,這幾句詩描寫了金秋十月,果實累累、紅楓似火、白鴿齊飛、海濤陣陣的歡快和喜悅場景,是因為什么節日的到來?(國慶)
齊讀課文最后一句。
課件出示:十三億孩子
歡慶這美好的日子,
十月一日——
祖國媽媽的生日。
師:祖國媽媽的十三億孩子是怎樣歡慶這美好的日子呢?
生說。
預設一:只有小孩
師:十三億孩子僅僅指我們小朋友嗎?來看一看。
預設二:孩子們說得真好,我們一起來看看祖國媽媽的孩子是怎么歡慶的?
課件:小朋友叔叔阿姨爺爺奶奶的歡慶圖片
師:你們從圖上看到了什么?
(生說)
師:對。同學們,不管是老人、青年、還是小朋友,不管是工人、農民、還是解放軍,不管在大陸、香港、還是國外,所有的中國人都是祖國媽媽的孩子,都在歡慶祖國媽媽的生日。
師:帶著歡慶、喜悅的心情,齊讀最后一句。
(生齊讀)
4.全詩背誦,情感升華。
師:孩子們,你們今年幾歲了?
(七歲、八歲)
對,你們有的七歲有的八歲。我們的祖國媽媽已經59歲了,現在,讓我們一起來回憶一下祖國媽媽這59年來所取得的輝煌成就。
出示幻燈片:開國、香港回歸、神州6號、奧運、神州7號
注:每幅配上時間,解說。
師:看到親愛的祖國媽媽取得的輝煌成就,你們高不高興?
生:高興!
師:自豪不自豪?
生:自豪!
師:那我們帶著這種高興自豪的語氣齊讀全文。配樂朗讀。
生:看書齊讀。
師:大家讀得真有感情,誰能來背背這首詩?
(生個別背)
評價語:背得真流利。
真有感情,還帶上了動作。
師:誰還愿意來?(生舉手)全班起立一起來!
三拓展提升
師:背得真投入!孩子們,田野獻出果實、楓林舉起旗幟、藍天飛著白鴿、大海奏起樂曲,我們應該獻出什么呢?讓我們獻出一首最美的詩給祖國媽媽。
一二大組讀1、3、5、7行,三四大組讀2、4、6、8行。最后兩行全班齊讀。
起——
我愛祖國
我愛萬里長城,
我愛小河;
我愛五星紅旗,
我愛白鴿;
我愛紅領巾,
我愛花朵;
我愛爸爸媽媽,
我愛老師同學。
你要問我最愛什么,
我最愛我的祖國!
師:通過你們朗誦,老師感受到了歡慶的氣氛,感受到了你們對祖國媽媽的熱愛,相信祖國媽媽也很愛你們。這節課就上到這,下課!
《歡慶》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篇2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背誦課文。
2.理解課文內容,感悟歡慶氣氛。
3.加深對祖國的熱愛之情。
教學重點:理解“國慶”的重大意義。
教學難點:有感情地朗讀、背誦課文,讀出喜慶、歡樂的氣氛。
教學準備:歌曲、課件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復習導入
1.多媒體播放歌曲《今天是你的生日我的中國》。
師:小朋友們,聽了這首歌曲,你們想起了哪篇課文?(《歡慶》)
師:今天我們繼續學習這篇課文。(師板書課題:9 歡慶)
過渡語:昨天我們認識了這兩個字,今天我們來寫寫這兩個字。
2.指導寫字:歡慶
(1)學生仔細觀察,說說寫的時候要注意什么?
(2)老師在田字格范寫,學生跟著書空,再在書上田字格寫兩遍。
(3)展示學生的作業,評價。
3.復習生字詞。
師:昨天交的生字朋友你們還記得嗎?(記得)來和它們打打招呼吧。
多媒體出示詞語,開火車讀。
多媒體出示句子,指名讀。
二、美讀感悟 真情體驗
1.教師配樂范讀。
師:看小朋友們都讀的這么開心,老師也忍不住想來讀一讀了,你們可以讓老師也來表現一下嗎?小朋友們不妨閉上眼睛來邊聽老師讀邊想象著那些畫面,來細細的品味一下這首小詩……
2.師讀完后問:
師:在剛才閉著眼睛的時候,你們的腦海里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教師根據學生回答板貼:田野、楓林、藍天、大海)
根據學生說的出示圖片,并作解釋說明
(1)師:看到了金色的田野:是呀,金秋時節,景色宜人,我們在前面學習了許多有關秋天的好句子,我們一起來讀一讀,好嗎?
梨樹掛起——(生齊:金黃的燈籠)蘋果——(生齊:露出紅紅的臉頰)稻海——(生齊:翻起金色的波浪)高粱——(生齊:舉起燃燒的火把)是呀!秋天來了,景色多美呀!現在大家眼中出現了一派豐收的景象,請你們讀讀第一行,把你們的感受讀給同桌聽吧。(同桌讀、指名讀)
(2)生:看到了漫山遍野的楓林:
老師:前天我們剛學了一首也描寫到楓林的古詩,你們還記得是那一句嗎?今天讀了《歡慶》這一行,讓我們仿佛又看到了,楓林的另一種景象就是像紅火的旗幟。
說說:作者為什么說楓林舉起的是“火紅的旗幟”?旗幟是什么?在這里指的是什么?
(旗幟就是五彩繽紛的旗子。這里的旗幟就是楓林,秋天楓葉紅了,就是旗幟。)
師:火紅一片,就好象掛起的一面面旗子。多美呀,快讀一讀。(小組比賽讀)
評價:老師通過你們的讀,眼中仿佛看到了一片楓樹林。
(3)師:鴿子在藍天上飛翔,它會對祖國媽媽說什么呢?
(祝祖國媽媽生日快樂!)(祖國媽媽祝你長命百歲。)
師:對媽媽說話要親切一些,誰能帶著這樣的情感去讀一讀。(指名讀、女生齊讀)
(4)師:你聽見大海會對我們高唱一首什么歌曲?能給大家唱幾句嗎?
(《生日快樂》《國歌》《愛我中華》…)
聽到了那么多歡樂的歌,我們再來讀一讀。誰讀得最好。(自由練讀,小組比賽讀。)
3.師:詩中的前四行多美呀,他們在用各自的方式為祖國媽媽祝賀生日,誰能把這四句連起來讀讀,自己先在四人小組試試,指讀,評讀。
(指導朗讀:讀時速度稍慢,聲音不要太高,要帶著想象讀,讀出韻律感。)
師:小朋友們讀的都很不錯,只要我們用心去讀,去體會,做到眼中有物,心中有情就一 定可以讀得更好。
4. 師:新中國成立以后,祖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你看到了什么!(出示課件)
a、萬丈高樓平地起。b、申奧成功,大快人心!。c、神舟六號發射成功。d、青藏鐵路的開通。
(1)你們看到了什么?(指名說)
(2)十三億孩子都來為祖國媽媽慶祝生日,這里的“十三億孩子”僅僅指的是我們小朋友嗎?(十三億孩子還代表警察,媽媽,還有其他的很多的人)
(3)看到祖國大地美如畫,我們的祖國得了輝煌的成就,你們的感受是什么?(幸福、驕傲、自豪)
師:那我們帶著這種自豪驕傲幸福的語氣來讀最后一句。
(學生練讀,指名讀,小組讀,全班齊讀。)
(指導朗讀:突出“十三億”,并用稍快的速度讀“歡慶這美好的日子”,緊接著提高聲音重讀“十月一日”,最后適當放慢速度,用深情的聲音讀“祖國媽媽的生日”。)
5.師:愿意讀的小朋友跟著我一起把整首小詩讀一讀,感受一下喜悅的氣氛。(師生齊讀)
三、交流情感 指導背誦
(1)師:是呀,在國慶節這舉國歡慶的日子里,無論田野楓林還是藍天大海都異常的美麗,全國各族人民更是沉浸在歡樂和喜悅當中,這么美的詩句如果能把他積累下來就更好了,用你喜歡的方式快來背一背,看看誰背的最有感情。
(2)師:現在我是一名觀眾,你們每個人都是一個小演員。今天你們的演出任務是為祖國朗誦詩歌一首。站起來看一看,誰象個演員的樣子?自己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誰愿意第一個上來背一背,表演表演?(指名上臺表演背)
(3)師:如今,全世界都看到了中國發生著翻天覆地的變化,我們作為一個中國人,感到無比的光榮和自豪!那么,讓我們全體起立,把高興表現在臉上,把興奮體現在聲音里,在悠揚的歌聲中把最美好的祝愿獻給您——祖國媽媽!(齊配樂背課文)
四、拓展延伸
1.師:再過幾天就是祖國媽媽的生日了,你們想送什么禮物給她?
2.讓我們一起用歌聲來祝福祖國媽媽永遠富強!(師生齊唱《祖國祖國,我們愛你》。
《歡慶》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篇3
《歡慶》這首詩寫的就是給祖國媽媽過生日的情景。從田野到楓林,從藍天到大海,從首都北京到天涯海角,到處都沉浸在歡樂之中。金黃的果實,火紅的旗幟,潔白的鴿子,歡樂的樂曲,構成了多么美麗、歡樂的圖畫。下面是我上小語二年級上冊《歡慶》一文時,引導學生自學第一句“田野獻上金黃的果實,楓林舉起火紅的旗幟,藍天飛著潔白的鴿子,大海奏起歡樂的樂曲。”
師:我們看這首詩的第一句,每個短句都是歡慶的不同的場面。請大家把你喜歡的句子自由地讀一讀,四人小組好好研究一下,看看你讀懂了什么? (生自由讀)
師:誰第一個讀給大家聽。
生:我讀。
師:你讀哪一句?
生:藍天飛著潔白的鴿子。
師:你讀懂了什么?
生:藍藍的天空中飛翔著潔白的鴿子。
師:這景色美嗎?你仿佛看到鴿子組成了一幅怎樣的圖畫?
生:這一大群鴿子拼成了“生日”兩個字,它在祝祖國媽媽生日快樂!
生:白鴿子組成了“十月一日”因為今年的10月1日是祖國媽媽55歲的生日
師:祖國媽媽過生日我們說話要親切一些,誰能帶著這樣的體會去讀一讀。
生:我喜歡“楓林舉起火紅的旗幟。”
師:你覺得他讀得好嗎?
生:我覺得他讀得有點平淡。
師:誰也想讀一下,你們看看他讀得怎么樣?
生:好。
師:和剛才那個同學比誰讀得好。
生:(學生異口同聲地說第二位同學)
師:這火紅的楓樹林,又讓你讀懂了什么?
生:我仿佛看到一大片火紅的楓林變成了一面大大國旗,因為,它們都是火紅的。
生:楓林和我們前面前面學過的高粱一樣都是火紅的,不過楓林飄動時,更像一面面火紅的旗幟。
師:對,只要眼中有物,心中有情就能讀得好。 (逐個讀,師生共同評議。其中一個學生讀得比較好)
師:讀得真好,就像這樣讀,誰再來讀。
生:我喜歡“田野獻上金黃的果實。”這一句。
師:你讀的時候眼中看到了什么?誰來讀。
生:我從他的讀里看到了秋天,果實豐收了。
師:你還讀懂了什么了? 這金黃的果實是什么?
生:這些金黃的果實就是秋天果園里的水果,田里的莊稼。
生:各種各樣的果實都豐收了,整個中國變成了有水果和莊稼的生日大蛋糕。
師:對這個生日大蛋糕是送給祖國媽媽過生日的最好禮物。
師:還有一句,誰來選讀。你來。
生:大海奏起歡樂的樂曲。
師:你來說你是怎么讀懂的。
生:我讀懂了大海給祖國媽媽唱祝福的歌。
師:你說說大海在唱什么歌?
生:在唱歡樂的歌。
生:《生日快樂》的歌。
生:唱開心的歌。
生:《國歌》。
師:好,那我們也像大海一樣讀出歡樂來,我們再來歡樂的讀一讀。
生讀。
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代替學的閱讀感受。因而整堂課我創設多種情境引導學生以讀為主,在讀中感悟。讀中想象,想象中讀。重點指導讀出喜悅和自豪之情,讀出韻律感。讓學生在整體感知中再一次體會到語言的美,激發對祖國媽媽的熱愛之情。一堂課下來大部分學生以能感受到祖國媽媽生日的歡慶場面,為祖國感到自豪。注重學生語言運用能力的培養,設計了:仿說訓練,思維拓展:你想送給祖國媽媽什么禮物?使將語文實踐盡量落到實處,取到不錯的效果。
《歡慶》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篇4
第9課 歡 慶
一、根據課文組詞
億( ) 潔( ) 歡( ) 祖( )
旗( ) 幟( ) 慶( ) 曲( )
二、填填記記
1、田野獻上金黃的______,楓林舉起火紅的______,藍天飛著潔白的______,大海奏起歡樂的______。
2、____月____日是祖國媽媽的生日。
三、品味探究
1、“火紅的旗幟”指的就是楓樹的______。
2、“歡樂的樂曲”指的就是大海的______。(濤聲)
第10課 北 京
一、根據課文組詞
央( ) 交( ) 市( ) 旁( ) 優( )
陰( ) 壇( ) 城( ) 國( ) 圖( )
二、填填記記
1、______的廣場 ___________的柏油馬路 ______的公園
2、______是我國的首都,是一座______的城市,我們愛祖國的首都。
3、________在北京城的中央,紅墻、______,又莊嚴,又______。它前面是寬闊的______,人民英雄紀念碑就矗立在______中間。
4、北京道路兩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立交橋的四周有______似的草坪和拼成______的花壇,各種車輛在橋上橋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北京有許多和風景優美的____________,還有許多新建的__________。站在高處一看,到處是______,到處是______。
三、品味探究
1、課文是圍繞哪一句話來寫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11課 我們成功了
一、根據課文組詞
申( ) 匹( ) 互( ) 京( ) 淚( )
洋( ) 擁( ) 抱( ) 相( ) 揚( )
二、填填記記
1、______年____月____日的夜晚,北京申辦2008年________成功了。喜訊傳來,人們__________地涌上街頭,北京立刻變成了歡樂的______。
2、天安門廣場______了幾十萬群眾。
3、中華世紀壇人如____,歌如____。人們相互______,相互______,任______的淚水盡情______。
三、品味探究
1、第一段中的“不約而同”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為什么人們都“不約而同”地涌上街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從“任激動的淚水盡情流淌”這句話中你體會到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
《歡慶》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篇5
學習目標
1、認識本文中的7個生字。會寫8個生字。讀準一個多音字。(樂)會寫潔白、歡樂、祖國、旗幟、樂曲、歡慶等6個詞語。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讀出喜慶、歡樂的氣氛。
3、加深對祖國的熱愛之情。
課堂設計理念
1、體現《語文課程標準》中倡導的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師是學生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著。的理念。
2、體現語文教學中注重學生的語言積累和感悟。
3、體現語文教學注重學生語文素養的培養的理念。
教具準備
生字卡片、國歌、國旗、國徽等相關的課件
課時劃分
共用兩課時。
第一課時:熟讀課文,把握課文內容,達到在熟讀的基礎上背誦。
第二課時:在會讀的基礎上學會生字、詞語。完成有關的作業。
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談話:(1)小朋友,你知道自己的生日嗎?在你的生日那天,會發生什么事呢?(2)你知道自己媽媽的生日嗎?在這天,你會做什么事嗎?(3)有一位孩子,在媽媽生日那天,寫了一首詩,你們想讀讀嗎?(引入課題,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二、讀一讀:
1、小朋友,你們想讀讀嗎,請打開課本,用你喜歡的方法,讀讀這首詩。讀的時候,請小朋友用筆畫出詩中的生字和詞語,并把生字多讀幾次。
2、小朋友自由讀詩,老師巡回指導,查看朗讀情況。
3、檢查朗讀情況。
分別抽幾個小朋友讀讀這首詩。每人讀一句。
4、讓小朋友在自由讀詩,注意剛才容易出錯的地方。
5、抽一位小朋友讀這首詩,其余小朋友認真聽,看看是否有錯誤的地方。
6、讓一位小朋友評價剛才的朗讀情況。(重點指導學生的朗讀)。
三、讀中捂
1、抽一位小朋友讀讀第一行。其于的思考:你從這句詩里知道了什么?能不能用前面學過的一個詞語說說?(如。金秋時節、瓜果瓢香等,重在引導小朋友說出有關秋天的詞語)
2、依次抽讀這幾行。同樣的方法學習、鞏固。
3、誰能感悟一下第四行詩的內容?在這金秋十月,為什么高興?
4、朗讀全文。
5、試背課文。
四、悟中升
這個母親就是我們的祖國,你知道她的名字嗎?你還知道有關母親的事嗎?(課件出示相關的事物)
《歡慶》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篇6
一、識字寫字
1、識字:
本課篇幅短小,生字不多,可讓學生先借助拼音認一認生字,再在朗讀過程中進一步認讀。注意“慶”是后鼻音,“幟”是翹舌音,“奏”是平舌音,“曲”在課文中讀第三聲。在充分認讀之后,可結合課后“讀讀寫寫”練習鞏固認讀,給生字組詞。
本課要求認識的字中,有五個要求會寫,可以通過寫字來鞏固認字。
2、寫字:
書寫前,建議引導學生先觀察字形,找一找容易寫錯的字,如,“潔”字右上是“士”不是“土”;“祖”字是示字旁,不是衣字旁;“旗”字右下的“其”中間是兩橫。
要寫的字有六個左右結構的字,要提示學生注意它們的結構特點都是左窄右寬。可重點指導下面幾個字。“億”右邊的“乙”字折筆處應盡量向左,彎筆要盡量舒展。“曲”字的“口”應寫得扁些,兩豎起筆處應該錯落有致──左低右高。“慶”字廣字旁的橫不宜太長,“大”的撇一定要寫成“豎撇”,捺盡量向右伸展。“旗”字筆畫多,不容易寫好,要加強范寫指導。
二、朗讀感悟
這首小詩,大部分詩句采用象征性的語言來表現國慶的熱烈場面。開頭四行不直接寫人們慶祝國慶的場面,而是通過賦予大自然以生命,表現出金秋十月,果實累累,紅楓似火,白鴿翻飛,海濤陣陣的歡快、喜慶氣氛。這幾行擬人化的景物描寫,不但烘托了氣氛,而且為后面寫十三億孩子歡慶祖國媽媽的生日做好了情感的準備。
朗讀本詩,要掌握好歡樂、喜慶的基調,用熱烈奔放、激情滿懷的聲音,表現出對祖國的無限熱愛之情。讀開頭四句,速度稍慢,聲音不要太高,要帶著想象讀,讀出韻律感。然后突出“十三億”,并用稍快的速度讀“歡慶這美好的日子”,緊接著提高聲音重讀“十月一日”,最后適當放慢速度,用深情的聲音讀“祖國媽媽的生日”。
教學時,教師最好能進行示范朗讀,用自己的聲音讓學生感受詩歌的思想感情。可讓學生反復自讀詩歌,體會詩歌的感情。讀前面四行,可讓學生說說從詩句中體會到什么。還可讓學生根據自己的感受和想象,說說作者為什么說楓林舉起的是“火紅的旗幟”?大海奏的是什么樂曲?讀后面四行,想想為什么說十月一日是個“美好的日子”。
在學生熟讀之后,可讓學生給課文配插圖和圖片,并結合插圖背誦課文。然后自選伙伴,把這首詩背給同伴聽,請同伴為自己的朗讀、背誦進行評議。
三、實踐活動
1、搜集歌頌祖國的歌曲,讀一讀歌詞,唱一唱歌。
2、用楓葉或彩色紙做一張慶國慶的書簽,或者畫一張畫。
四、資料袋
〖國慶節的來歷〗
“國慶”一詞,本指國家喜慶之事,最早見于西晉。我國古代把皇帝即位、誕辰稱為“國慶”。今天稱國家建立的紀念日為國慶日。
1949年10月1日,是新中國成立的紀念日。這一天,在廣場舉行了有數十萬軍民參加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成立盛典。
《歡慶》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篇7
教學設計
教材分析:
《歡慶》這首詩寫的就是給祖國媽媽過生日的情景。從田野到楓林,從藍天到大海,從首都北京到天涯海角,到處都沉浸在歡樂之中。金黃的果實,火紅的楓葉,潔白的鴿子,陣陣的海濤,構成了多么美麗、歡樂、祥和的圖畫!讀著讀著,我們似乎看見農民豐收的笑臉,看見天安門廣場上緩緩上升的國旗,似乎聽見祖國上下建設祖國的號角,聽見中華兒女對和平的呼喚,聽見各民族兄弟姐妹祝福祖國的共同心聲。
學習目標:、
1、知識與能力
a、認識7個生字。會寫8個字。
b、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讀出喜慶、歡樂的氣氛,背誦課文。
2、過程與方法
a、以學生為主體,重視個性化閱讀,引導學生在反復朗讀,中體會詩歌的情感。
b、圖文結合感悟課文。
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通過學習,了解國慶節,體會喜慶、快樂的氣氛,加深對祖國的熱愛之情。
教學重點:識字寫字,理解“國慶”的重大意義,背誦課文。
教學難點:有感情地朗讀,讀出喜慶、歡樂的氣氛。
教學方法:圖文結合法
學習方法:朗讀感悟法。
課前準備:
1、搜集資料,了解國慶節。
2、準備多媒體。
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
學習目標:
1、認識7個生字,會寫8個字,。
2、讀熟課文,初步感知課文內容。
教學流程(略)
第二課時
教學流程:
一、導入新課
1、看拼音寫詞語:
(tián yě ) 獻上( guǒ shí)
(féng líng ) 舉起(qí zhì )
( lán tiān) 飛著( gē zi)
( dà hǎi) 奏起(yuè qǔ )
田野、果實、楓林、旗幟、藍天、鴿子、大海、樂曲。
2、齊讀填空后的句子。引出課題《歡慶》,引學生一起書空,板書課題。
二、美讀、感悟課文。
1、導語:田野、楓林、藍天、大海它們都是為了歡慶祖國媽媽的生日,誰愿意來讀讀詩歌,作為送給媽媽的第一份禮物?(指名讀全詩)
2、每個小朋友都愛我們的祖國媽媽,請你也讀一讀吧,把你的愛表現出來。(學生自由讀)
3、人人都有一雙善于發現的眼睛,快快告訴大家,通過朗讀你知道這首詩歌寫了些什么呢?
4、請聽老師來讀課文,想一想,田野、楓林、藍天、大海為祖國的60歲生日送上了些什么禮物?劃出有關的詞語。
(1)、(貼圖畫)師語:金黃的果實,火紅的楓林,潔白的鴿子,陣陣的海濤,你們說美不美呢?那么怎樣才能讀出這種美呢?試著讀給你的同桌聽,好嗎?
(2)、指名讀課文第一句。指導讀,在想象中讀。
(3)、聽了他的朗讀,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些什么?
(4)、相機完成下面練習,并引導學生在想象中說。
(金黃的)的果實(火紅的)的旗幟
(潔白的)的鴿子(歡樂的)的樂曲
(5)、齊讀第一句。
(6)、我們還會想到些什么?(發散思維,引導想象)
(7)、出示句子:梨樹掛起金黃的燈籠,蘋果露出紅紅的臉頰,稻海翻起金色的波浪,高亮舉起燃燒的火把……
(8)、引導學生讀句子。
5、還有誰也在慶祝這個盛大的節日?(播放國慶錄像)
(1)根據學生回答,板書:(全國各族人民或孩子)
(2)、你想怎樣讀第二句話呢?
(3)、師范讀句子,生跟讀。
(4)、認為老師讀的好的,模仿老師的語氣再讀;認為自己也讀的好的,教一教你的同桌。
6、激情朗讀全詩。
三、指導背誦。
在板書引導下試背。
四、發散思維,想象拓展。
1、導語:孩子們,金秋十月,從田野到楓林,從藍天到大海,從首都北京到天涯海角,處處都是歡樂的海洋。果實累累,紅楓似火、白鴿翻飛,海濤陣陣……從首都北京到天涯海角,處處都是歡樂的海洋。這是一幅多么美麗、歡樂、祥和的圖畫呀!我們一起把課文讀一遍好不好?(播放歌曲:《今天是你的生日》,齊讀課文)
2、導語:孩子們,祖國媽媽的孩子用自己的方式來為她祝壽,我們小朋友能不能為祖國媽媽過的生日獻上我們的祝福呢?讓我們寫上我們最美的祝福,你可以模仿課文寫上一段,也可以自己編一首詩歌來為媽媽慶祝。(學生寫話),
3、展示作品。(學生板書到黑板上)
4、齊讀學生作品。
五、總結、升華。
1949年10月1日,毛澤東主席在天安門城樓莊嚴宣布: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了!萬眾歡呼,禮炮齊鳴,五星紅旗冉冉升起。整個中華大地沸騰了,整個世界震動了。從那一天起,勤勞的中國人民用自己的雙手把我們的祖國建設得越來越強大。如今,全世界都看到了中國發生著翻天覆地的變化,我們作為一個中國人,感到無比的光榮和自豪!那么,讓我們全體起立,在雄壯的國歌聲中把最美好的祝愿獻給您——祖國媽媽。(播放歌曲:今天是你的生日)
歡慶
——祖國媽媽的生日
(田野)獻上 金黃的 (果實)
(楓林)舉起 火紅的 (旗幟)
(藍天)飛著 潔白的 (鴿子)
(大海)奏起 歡樂的 (樂曲)
《歡慶》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篇8
【教材分析】
《歡慶》這首詩寫的就是給祖國媽媽過生日的情景。從田野到楓林,從藍天到大海,從首都北京到天涯海角,到處都沉浸在歡樂之中。金黃的果實,火紅的楓葉,潔白的鴿子,陣陣的海濤,構成了多么美麗、歡樂、祥和的圖畫!讀著讀著,我們似乎看見農民豐收的笑臉,看見廣場上緩緩升起的國旗,似乎聽見中華兒女對和平的呼喚,聽見各民族兄弟姐妹祝福祖國的共同心聲。
【教學目標】
1、認識7個生字,會寫8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背誦課文,讀出喜慶、歡樂的氣氛。
3、加深對祖國的熱愛之情。
【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
1、十月一日,這是一個特殊的日子,是一個閃閃發光的日子。1949年的這一天,整個中華大地沸騰了,整個世界震動了。一個激動和豪邁的聲音響徹全球:“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萬眾歡呼,禮炮齊鳴,五星紅旗冉冉升起。雄壯的《義勇軍進行曲》是革命先輩的吶喊,也是新中國前進的號角。多少人浴血奮戰,多少人赴湯蹈火,為的就是這一刻的到來!從此,每年的十月一日,我們都要為偉大的祖國媽媽慶祝生日。每當這個時候,我們就會想起長眠地下的革命先烈,想起新中國走過的路和將要走的路。
2、明天又是祖國的生日了,小朋友們會怎么慶祝呢,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板書“歡慶”。
二、初讀體會
1、自由讀課文,畫出生字,并把課文讀正確,讀流利。
2、把生字拼讀幾遍。
3、出示詞語:歡慶、獻上、旗幟、潔白、奏起、樂曲、十三億,學生自讀正音,指名讀,男女生比賽讀。
4、范讀課文,學生說說聽后的感受。
三、朗讀感悟
1、學生自由輕聲讀課文,劃出自己喜愛的句子讀給小伙伴聽。
2、展示讀:
學生愿讀哪句就讀哪句,檢查是否讀得正確。
3、賞讀課文:
讀讀你喜歡的詩句,并說說為什么喜歡它。在學生說時進行指導。朗讀本詩,要掌握好歡樂、喜慶的基調,用熱烈奔放、激情滿懷的聲音,表現出對祖國的無限熱愛之情。讀開頭四句,速度稍慢,聲音不要太高,要帶著想象讀,讀出韻律感。然后突出“十三億”,并用稍快的速度讀“歡慶這美好的日子”,緊接著提高聲音重讀“十月一日”,最后適當放慢速度,用深情的聲音讀“祖國媽媽的生日”。
4、讀、議課文:
⑴出示課件(歡慶場面),引導觀察:圖中畫了哪些地方的景物?十三億孩子歡慶這美好的日子是什么日子?用課文中的句子或自己的話說一說。
⑵讀前面四行,可讓學生說說從詩句中體會到什么。還可讓學生根據自己的感受和想象,說說作者為什么說楓林舉起的是“火紅的旗幟”?大海奏的是什么樂曲?讀后面四行,想想為什么說十月一日是個“美好的日子”。
5、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四、實踐活動
1、搜集歌頌祖國的歌曲,讀一讀歌詞,唱一唱歌。
2、用楓葉或彩色紙做一張慶國慶的書簽,或者畫一張畫。
《歡慶》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篇9
《歡慶 》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 理解課文內容,感受歡樂氣氛;
3. 加深對祖國的熱愛之情。
重點: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感受歡樂氣氛。
難點:
理解“國慶”的重大意義。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同學們,再過幾天就是國慶節了,今年的國慶節可不同以往,因為它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六十周年紀念日,更值得我們歡慶(出示課題:歡慶;指導讀準課題,寫好課題)。
二、 重溫歷史上的莊嚴時刻,理解“國慶”的重大意義。
六十年了,我們的祖國媽媽就要迎來她六十歲的生日,這是多么令人興奮的事呀!同時,我們更不會忘記新中國成立時那曾經震動世界的一幕幕,就讓我們一起重溫那激動人心的歷史時刻吧!(伴著國歌播放建國時的一組圖片)
過渡:
多么令人激動的情景呀,時隔六十年后,作為一個中國人,我們一定要永遠銘記這一切,更要以優異的成績報效祖國,今天就讓我們為她獻上第一份生日禮物吧!只要我們能大聲讀準下面的字詞,它們就會作為禮物傳到祖國媽媽身邊。
三、 復習檢查字詞的掌握情況。(出示幻燈片,開火車讀)
四、 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祖國媽媽收到這份禮物特別高興,她還悄悄告訴我,還有許多朋友送她禮物了,是誰呢?專心看,你就會明白的。(放課文朗讀)
過渡:現在你知道是誰也來歡慶祖國媽媽的生日了吧!對,是田野、楓林、藍天、大海和十三億孩子。它們是怎樣為祖國媽媽過生日的呢?請你以讀的方式告訴大家好嗎?(生讀后出示前四句)
五、 精讀理解。
1.個別讀;
2.師范讀;
3.小組開火車讀;
4.伴樂齊讀。(過渡:你們讀得太好了,把這些朋友都從書中叫出來了,你看:)(放幻燈,逐句研讀)
5.思考:(1)為什么說楓林舉起的是“火紅的旗幟”?
(2)大海奏的是什么樂曲?
(3)從這幾句詩中你體會到什么?
6.齊讀,背誦。(過渡:多么美麗的語言,多么動聽的聲音呀老師從你們的讀中仿佛看到:從田野到楓林,從藍天到大海,從首都北京到天涯海角,到處沉浸在喜慶與歡樂之中;我們似乎看見農民豐收的笑臉,看見天安門廣場上緩緩升起的國旗;似乎聽見中華兒女對和平的呼喚,聽見各民族兄弟姐妹祝福祖國的共同心聲。看,十三億人都在以不同的方式歡慶這特殊的日子。)(放幻燈片)讓我們也永遠記住這個特殊的日子――十月一日,祖國媽媽的生日!
六、欣賞祖國新貌。
(過渡:六十年后的今天,我們的祖國更加強大,讓我們看看祖國的新面貌吧!)(伴樂放幻燈片)
七、 課堂練習(幻燈片:把句子補充完整)
八、 作業設計(幻燈片)
《歡慶》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篇10
教材分析:
《歡慶》這首詩寫的就是給祖國媽媽過生日的情景。從田野到楓林,從藍天到大海,從首都北京到天涯海角,到處都沉浸在歡樂之中。金黃的果實,火紅的楓葉,潔白的鴿子,陣陣的海濤,構成了多么美麗、歡樂、祥和的圖畫!讀著讀著,我們似乎看見農民豐收的笑臉,看見天安門廣場上緩緩上升的國旗,似乎聽見中華兒女對和平的呼喚,聽見各民族兄弟姐妹祝福祖國的共同心聲。
學習目標:
1、認識7個生字。會寫8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背誦課文,讀出喜慶、歡樂的氣氛。
3、加深對祖國的熱愛之情
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 :
1、十月一日,這是一個特殊的日子,是一個閃閃發光的日子。1949年的這一天,整個中華大地沸騰了,整個世界震動了。一個激動和豪邁的聲音響徹全球:“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萬眾歡呼,禮炮齊鳴,五星紅旗冉冉升起。雄壯的《義勇軍進行曲》是革命先輩的吶喊,也是新中國前進的號角。多少人浴血奮戰,多少人赴湯蹈火,為的就是這一刻的到來!從此,每年的十月一日,我們都要為偉大的祖國媽媽慶祝生日。每當這個時候,我們就會想起長眠地下的革命先烈,想起新中國走過的路和將要走的路。
2、明天又是祖國的生日了,小朋友們會怎么慶祝呢,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板書《歡慶》
二、初讀體會
1、自由讀課文,畫出生字,并把課文讀正確,讀流利。
2、把生字拼讀幾遍。
3、出示詞語:歡慶、獻上、旗幟、潔白、奏起、樂曲、十三億,學生自讀正音,指名讀,男女生比賽讀。
4、范讀課文,學生說說聽后的感受。
三、朗讀感悟:
1、學生自由輕聲讀課文,劃出自已喜愛的句子讀給小伙伴聽。
2、展示讀:學生愿讀哪句就讀哪句,檢查是否讀得正確。
3、賞讀課文:讀讀你喜歡的詩句,并說說為什么喜歡它。在學生說時進行指導。朗讀本詩,要掌握好歡樂、喜慶的基調,用熱烈奔放、激情滿懷的聲音,表現出對祖國的無限熱愛之情。讀開頭四句,速度稍慢,聲音不要太高,要帶著想象讀,讀出韻律感。然后突出“十三億”,并用稍快的速度讀“歡慶這美好的日子”,緊接著提高聲音重讀“十月一日”,最后適當放慢速度,用深情的聲音讀“祖國媽媽的生日”。
4、讀、議課文。
(1)出示課件(歡慶場面),引導觀察:圖中畫了哪些地方的景物?十三億孩子歡慶這美好的日子是什么日子?用課文中的句子或自己的話說一說。
(2) 讀前面四行,可讓學生說說從詩句中體會到什么。還可讓學生根據自己的感受和想象,說說作者為什么說楓林舉起的是“火紅的旗幟”?大海奏的是什么樂曲?讀后面四行,想想為什么說十月一日是個“美好的日子”。
5、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四、實踐活動
1、搜集歌頌祖國的歌曲,讀一讀歌詞,唱一唱歌。
2、用楓葉或彩色紙做一張慶國慶的書簽,或者畫一張畫。
第二課時
一、導入 :
1、小組展示自已送給祖國媽媽的禮物,互相交流,互相學習。
2、馬上要到國慶節了,我們一起來《歡慶》
二、再讀入情
1、讓學生看圖找句,練習朗讀。老師借圖指導。
2、指名讀,學生評,互相讀、互相評,直到背誦。
3、看圖自由輕聲地背誦,指名背誦。
三、識字。
1、出示生字,給生字找朋友,看誰找得多。
2、介紹經驗識字:
加一加:大—慶只---幟南---獻
編兒歌
四、指導寫字:
1、找出左右結構的字,引導發現左右結構的字有什么特點。
2、教師范寫,有重點地指導。
“潔”字右上是“士”不是“土”“祖”字是示字旁,不是衣字旁;
“旗”字右下的“其”中間是兩橫。“億”右邊的“乙”字折筆處應盡量向左,彎筆要盡量舒展。“曲”字的“口”應寫得扁些,兩豎起筆處應該錯落有致——左低右高。“慶”字廣字旁的橫不宜太長,“大”的撇一定要寫成“豎撇”,捺盡量向右伸展。
3、學生描紅臨寫。
《歡慶》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篇11
【教學目標】
1、認識7個生字,會寫8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背誦課文,讀出喜慶、歡樂的氣氛。
3、加深對祖國的熱愛之情。
【教學重點】
認識7個生字,會寫8個漢字。
【教學難點】
詩中的擬人手法的運用。
【教學用具】
生字卡、繪畫工具、小黑板。
【課時布置】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故事導入
師:我們每一個人都有自身的生日。生日這一天,咱們都要好好地慶祝一下。那么有誰知道祖國媽媽的生日是哪一天呢?(指名說)祖國媽媽過生日了,想不想給祖國媽媽慶祝一下呢?好!讓我們歡歡喜喜地來給祖國媽媽過生日吧!(板書課題)。并認識“慶”字,注意它是鼻音,組詞:重慶、慶祝、大慶、喜慶。
師:小朋友們,你知道自身今年有幾歲嗎?哪有誰知道祖國媽媽今年有幾歲?祖國媽媽是在1949年正式“出生”的,1949年10月1日這一天,偉大的領導人毛主席在天安門前向全世界人民宣布“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啦!”從此,新中國成立了,中國人民的好日子也開始了。為了記住和慶祝這一個偉大的日子,每年的10月1日就成了舉國歡慶的國慶節。(板書:歡慶)
二、范讀課文
1、范讀課文,同學邊聽邊想象你都看到了些什么?聽到了些什么?
(朗讀本詩,要掌握好歡樂、喜慶的基調,用熱烈豪放、激情滿懷的聲音,表示出對祖國的無限熱愛之情。讀開頭四句,速度稍慢,聲音不要太高,要帶著想象讀,讀出韻律感。然后突出“十三億”,并用稍快的速度讀“歡慶這美好的日子”,緊接著提高聲音重讀“十月一日”,最后適當放慢速度,用深情的聲音讀“祖國媽媽的生日”。)
2、同學能說多少就說多少。
3、借助拼音自由讀課文,畫出生字,爭取把課文讀正確,讀流利。(遇到自身讀得不熟的地方就多讀幾次,遇到自身喜歡的地方也可以多讀幾次。)
4、指名讀文,教師適時的加以指導并給予鼓勵。
5、男女生互相接讀課文:男生讀上半句,女生讀下半句,讀完后交換。
三、賞讀課文
1、讀讀你喜歡的詩句,并說說為什么喜歡它。此時教師要指導同學讀出每一句詩的感情來,讓他們在讀中升化出愛國之情。當某個同學說出自身喜歡的詩句時,教師請其他喜歡讀該句的同學站起來和這個同學一起讀。)
2、讀、議課文:
⑴出示小黑板上的問題:
①通過剛才的朗讀,你們知道課文中描寫了哪些地方的歡慶局面?用課文中的句子或自身的話說一說。(有田野、楓林、藍天、大海)
②除了課文中的這些歡慶的局面,你想還有哪些歡慶局面。(鼓勵同學各抒己見,這里是擴展同學思維的地方,教師要重點指導。)
⑵四人小組討論、互評,教師巡視點撥,同學評出優秀解說員,分別上臺說給大家聽。
3、有感情地朗讀全文。(可以加上動作來讀)
4、在同學熟讀之后,可讓同學給課文配插圖和圖片,并結合插圖背誦課文。然后自選伙伴,把這首詩背給同伴聽,請同伴為自身的朗讀、背誦進行評議。
四、實踐活動
1、搜集歌頌祖國的歌曲,讀一讀歌詞,唱一唱歌。
2、把你想對祖國媽媽說的話寫下來,讀給自身最好的朋友聽。或者畫一幅祝福祖國生日的畫,并在畫上寫上幾句心里話。
第二課時
一、復習
1、請一個同學唱一唱歌頌祖國的歌。
2、背誦課文(選出幾張同學給課文配的插圖相機貼在黑板上)。
3、小朋友們,你知道田野,楓林,藍天,大海在這里代表了什么嗎?(它們分別代表了祖國的成績,紅旗,和平,全國人民的歌唱聲。)
二、認識生字
1、自身看一看課文中的生字,哪些字自身有巧妙的識記方法,哪些字自身覺得認識起來很困難?(等會兒仔細聽別的同學的識字方法。)
獻:南方的小狗都來給祖國媽媽獻生日禮物了。組詞:貢獻、奉獻、獻給。
幟:翹舌,與“識、織、只”的區別,組詞:旗幟。(注意提醒同學區別旗幟和旗子兩個詞語。)
潔:與寫字相結合起來教學。組詞:潔白、清潔。
奏:平舌,與“春”的區別,組詞:演奏,奏樂。提醒同學認識“奏”這個動詞。
曲:兩豎要伸出頭,與寫字結合教學。“曲”在課文中讀第三聲。教師有必要將“曲”的多音寫出來。(qu歌曲,qu彎彎曲曲。)
億:與寫字教學結合。
2、在充沛認讀之后,可結合課后“讀讀寫寫”練習鞏固認讀,給生字組詞。
3、采用各種形式鞏固生字認讀。(開火車,小老師抽卡讀,指名組詞讀,同桌互相抽讀,齊讀。)
三、寫字指導
1、書寫前,建議引導同學先觀察字形,找一找容易寫錯的字,
⑴“潔”字右上是“士”不是“土”。
⑵“祖”字是示字旁,不是衣字旁。
⑶“旗”字右下的“其”中間是兩橫。
2、要寫的字有六個左右結構的字,要提示同學注意它們的結構特點都是左窄右寬。可重點指導下面幾個字。
⑴“億”右邊的“乙”字折筆處應盡量向左,彎筆要盡量舒展。
⑵“曲”字的“口”應寫得扁些,兩豎起筆處應該錯落有致──左低右高。
⑶“慶”字廣字旁的橫不宜太長,“大”的撇一定要寫成“豎撇”,捺盡量向右伸展。“旗”字筆畫多,不容易寫好,要加強范寫指導。
3、生描紅并書寫。
4、聽寫詞語:
歡慶 億萬 旗幟 棋子 歌曲 祖國 樂曲 清潔 祖先
潔白 十億
【板書設計】
歡慶
田野 獻 果實
楓林 舉 旗幟
藍天 飛 鴿子
大海 奏 樂曲
十三億小朋友慶祖國的生日
《歡慶》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篇12
法 《歡慶》這首詩寫的就是給祖國媽媽過生日的情景,從田野到楓林,從藍天到大海,從首都北京到天涯海角,到處都沉浸在歡樂之中。金黃的果實,火紅的楓葉,潔白的鴿子,陣陣的海濤,構成了一幅美麗、歡樂、祥和的圖畫。
在教學中,如何引導學生領略課文所描寫的畫面,我想對于沒有任何形象積累的城市學生,相對來說,阻礙了學生對于詩歌所寫詩句的理解。而 “構建開放的課堂”是新課標倡導的理念之一。新課標要求語文教學從封閉走向開放。不斷引入來自社會,來自大自然的活水,充分利用教學資源,豐富教學內容。本課實現了三個 “開放”:向課前開放,讓學生課前收集有關國慶的資料,不僅加深了對國慶的了解,而且培養了學生收集信息、處理信息的能力;向課內開放,在課堂上引進國慶節的有關資料和詩歌中出現的自然景象圖片,以課件的形式出示,能拓寬學生的思維,激發學生展開想象,使學生的學習不僅僅局限于課堂之內;向課后開放,為祖國媽媽準備一份生日禮物和祝福卡片的實踐活動,體現了課內向課外的延伸,能挖掘學生的潛能,發揮每個孩子的特長,又能培養孩子自主學習的習慣和提高孩子們的動手能力。同時促進了學生對課文詩歌的語言感受和內化。
本詩的朗讀教學重在掌握好歡樂、喜慶的基調,用熱烈奔放、激情滿懷的朗讀,表現出對祖國的無限熱愛之情。怎么樣才能讓孩子們有朗讀的興趣,產生朗讀的激情呢?在教學時,除了讓孩子們看生動的影音資料外,老師進行示范朗讀外,我設計了讓學生進行詩朗誦。進行分工合作,排演朗誦的方式吸引學生。
首先,我讓學生進行練習,先達到熟練,流利在此基礎上,才請了四位朗讀較好的學生上臺,分給他們一人一句朗讀的任務,然后最后四句則是齊讀。在各自明白了自己的朗讀任務之后,我組織小組合作形式進行本詩的朗誦。讓更多的學生體驗到朗讀的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