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級語文上冊《歡慶》教案(精選12篇)
二年級語文上冊《歡慶》教案 篇1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認識7個生字,會寫8個生字。
把課文讀正確、讀流利,讀出喜慶、歡樂的氣氛。
通過熟讀成頌,培養學生對祖國的熱愛之情。
重難點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儀器與媒體
搜集國慶節的相關圖片,多媒體課件。
教學基本思路
教學中重視學生在閱讀過程中的主體地位及學生的獨特感受和體驗,讓學生通過不同形式的反復朗讀,加上有關的情景渲染來感受課文內容,體會“十月一日”全國人民的喜悅激動之情。
板書設計
9、歡慶
田野——果實楓林——旗幟藍天——鴿子
教學過程
教學環節內容
師生活動
修改意見
導課。
二、讀課文,識記生字。
三、創設情境,感悟課文。
四、賞讀課文
五、練習背誦教師談話:同學們你們知道一年有哪些節日,同學們看一看錄像,說說是什么節日?
同學自由發言。
教師提要求:自己讀課文,把暫時不認識的字畫出來并加上拼音。
指名讀:
教師出示課件(帶拼音的字詞)多名同學讀,師生評議。
再讀課文,讀通讀熟句子。
談話:剛才同學們讀的很認真,下面我們一塊看一段錄像,說說人們怎樣給祖國媽媽過生日?
放錄音,要求同學認真聽。
教師指導朗讀課文
重點指導:
田野獻上金黃的果實,
楓林舉起火紅的旗幟,
藍天飛著潔白的鴿子,
大海奏起歡樂的樂曲。
學生自己讀。
教師再次范讀,學生同桌互讀。
指名讀,學生評議。
小結:國慶節這天,從田野到楓林,從藍天的大海,從首都到天涯海角,到處都沉浸在歡樂之中,全國人民都在慶祝,下面我們一塊讀最后一句,齊讀課文。
讀讀你喜歡的詩句,說說你為什么喜歡它?
你怎樣讀才能表達出對祖國的熱愛之情,自己讀一讀。
自由朗讀,同桌練習背誦。
第二課時教學環節師生活動修改意見
一、復習回顧
指導書寫
三、完成課后
讀讀寫寫
四、練習1、出示生字,開火車認讀。億 潔 曲 祖 紅旗……
2、出示詞語:組織學生比賽讀。
引導觀察田字格中的字。
范寫:億 曲祖 旗
學生描紅 臨寫課本中的字,教師檢查指導。
把生字組詞寫在練習本上。
師指導,生自己完成。
填空
十月一日,舉國上下一片歡騰,從藍天到大海,從首都到北京,到處都沉浸在歡樂之中,( )的果實,( )的楓葉,( )的鴿子,( )的海濤,購成了多么美麗、多么祥和的圖畫。
你想說寫什么?說說看。
師生評議。
二年級語文上冊《歡慶》教案 篇2
教材分析:
《歡慶》這首詩寫的就是給祖國媽媽過生日的情景。從田野到楓林,從藍天到大海,從首都北京到天涯海角,到處都沉浸在歡樂之中。金黃的果實,火紅的楓葉,潔白的鴿子,陣陣的海濤,構成了多么美麗、歡樂、祥和的圖畫!
教學目標:
1、認識7個生字,會正確書寫“歡慶”兩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品味詩中所表達的喜慶、歡樂。
3、加深對祖國的熱愛之情。
教學預案:
一、導入:
1、我們每個人都有生日,我們的祖國媽媽也有生日,你們知道祖國媽媽的生日是那一天嗎?十月一日,這是一個特殊的日子。1949年10月1日毛主席站在天安門城樓上宣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從此,十一就成了祖國媽媽的生日。(觀看視頻——開國大典)
2、回憶這莊嚴的場面,真是叫人激動,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首寫歡慶國慶的小詩,板書課題:歡慶 (讀準“慶”的后鼻音)
3、就讓我們帶著滿懷激動的心情大聲的齊讀課題:歡慶
4、老師田字格范寫,學生描一個寫一個
二、初讀課文,認識生字。
1、十月一日,舉國上下,都以不同的方式慶祝祖國媽媽的生日。課文里都有誰在慶祝呢?趕緊讀讀小詩吧!
2、請出小詩中的生字, “獻、幟、潔、奏、曲、億”(先看拼音讀,再去掉拼音讀)
指出本詩中的多音字:樂 :歡樂樂曲 曲:彎曲 樂曲
3、生字都認識了,那讀對小詩一定很容易吧,再次自由地讀一讀課文,想想:這首小詩共有幾句話?每一句都在講什么呢?
4、學生反饋:
第一句主要寫出了歡慶國慶時,那一幅幅美麗的圖畫。第二句主要寫全國人民在歡慶祖國媽媽的生日。
a、這一幅歡慶圖,共畫了幾處地方?你能把它劃一劃嗎?你最喜歡哪一幅圖?請讀一讀
b、交流,學生說一行,課件展示,看美麗的圖片并及時點評學生的朗讀
預設:◆聽了他的朗讀,我仿佛看見了田野里滿是豐收的景象!
◆你聽見大海會對我們高唱一首什么歌曲?(《生日快樂》《國歌》《愛我中華》…)
◆作者為什么說楓林舉起的是“火紅的旗幟”旗幟是什么?在這里指的是什么?
◆你聽到小鴿子說什么呢?它在說祝祖國媽媽生日快樂!……
5、同學們都愛祖國,看誰能和老師一樣,把自己對祖國的愛通過朗讀的形式表達出來。
6、小朋友們讀得都很棒,只要我們用心去讀,去體會,做到眼中有物,心中有情就一 定可以讀得更好。
7、新中國成立以后,祖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萬丈高樓平地起,天空亮起五彩的禮花、2008年,中國最大的喜事就是第29屆奧運會舉辦成功了,你們自豪嗎,驕傲嗎?我們真心地祝愿祖國媽媽越來越美麗,越來越文明、越來越成功,那我們帶著這種自豪驕傲的語氣來讀最后一句。十三億孩子指的是什么?(全國人民)指導朗讀:突出“十三億”
三、指導背誦課文
是啊,十月一日,在這舉國歡慶的日子里,無論田野楓林還是藍天大海,都異常的美麗、全國各族人民更是沉浸在歡樂和喜悅當中。這么美的詩句,如果能把它積累下來就更好了!用你喜歡的方式快速的記一記,看看誰背得最有感情。 (生自由背誦——抽生背)
四、拓展訓練
1、祖國媽媽的孩子用自己的方式來為她祝壽,看看我們周圍的一切又是怎樣為祖國媽媽過的生日呢?遷移寫小詩
小朋友(唱起動聽的歌)(畫出美麗的天安門)
奧運冠軍(捧出金燦燦的獎杯)
媽媽(繡出雄壯的萬里長城)
山野(畫出美麗的圖畫)
高粱(舉起火紅的火把)
柿子(掛起紅紅的燈籠)
2、歌曲結束課文
讓我們一起再次聆聽第29屆奧運會開幕式上的童聲合唱《歌唱祖國》。
教學反思:
《歡慶》這首詩寫的就是給祖國媽媽過生日的情景,從田野到楓林,從藍天到大海,從首都北京到天涯海角,到處都沉浸在歡樂之中。金黃的果實,火紅的楓葉,潔白的鴿子,陣陣的海濤,構成了一幅美麗、歡樂、祥和的圖畫。
在教學中,如何引導學生領略課文所描寫的畫面,感悟詩中所表達的那份喜慶,我想對于二年級學生,相對來說有點難。那怎么辦?我的做法一:“構建開放的課堂”,它是新課標倡導的理念之一。新課標要求語文教學從封閉走向開放。不斷引入來自社會,來自大自然的活水,充分利用教學資源,豐富教學內容。本課我實現了兩個 “開放”:向課內開放,在課堂上引進 1949年開國典禮的視頻,在課堂上讓學生欣賞了歌曲《今天是你的生日,我的中國》,利用cai課件展現了詩歌中出現的自然景象圖片,諸如此類,大大拓寬學生的思維,激發學生展開想象,使學生的學習不僅僅局限于課堂之內;向課外開放,十月一日,我們身邊所有的人和物都在祝福著祖國媽媽,課文中寫了田野,寫到了楓林,寫到了藍天,寫到了大海,那我們還看到了什么呢?通過我的提示,小朋友們( );奧運冠軍( );媽媽( );山野( );一句句的展現,不僅僅鍛煉了學生的表達能力與觀察能力,更讓孩子們感受了人或物對祖國媽媽的那一份誠摯的愛,同時促進了學生對課文詩歌的語言感受和內化。我的另一做法是: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性,體現學生學習的主體性。在學習第一句詩時,我讓學生先來想像喜慶的畫面,最喜歡哪一幅畫面?再美美地讀讀這一句 。根據學生的回答出示相關的圖片和詩句來理解詩歌內容,得到情感的升華。譬如:在學習“田野獻上金黃的果實”一句時,通過畫面展示出豐收的景象,正如我們學習的“金秋十月,果實累累”;再如“楓林舉起火紅的旗幟”一句時,讓學生看那火紅火紅的楓樹,這讓他們又回憶起了“霜葉紅于二月花”的詩句,更讓學生明白了這“火紅的旗幟”指的就是“火紅的楓葉”,這火紅的顏色給祖國媽媽的生日增添了喜慶色彩。
本詩的朗讀教學重在掌握好歡樂、喜慶的基調,用熱烈奔放、激情滿懷的朗讀,表現出對祖國的無限熱愛之情。怎么樣才能讓孩子們有朗讀的興趣,產生朗讀的激情呢?在教學時,除了讓孩子們看生動的影音資料外,學生的示范朗讀,競賽誦讀都吸引著學生。但因這節課是上午第四節課,上課時間只有35分鐘,所以,朗讀時間還遠遠不夠,指導還欠到位。希望自己以后能改進。
二年級語文上冊《歡慶》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認識7個生字。會寫8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背誦詩文,讀出喜慶、歡樂的氣氛。
3、加深對祖國的熱愛之情。
教學重點:識字教學;理解“國慶”的重大意義。
教學難點:有感情地朗讀、背誦詩文,讀出喜慶、歡樂的氣氛
教學方法:圖文結合法
學習方法:朗讀感悟法。
教具準備:生字卡片、課件、
教學課時:1課時
教學過程:
課前猜謎語:兩層樓,六間房,兩個煙囪在中央。
一、導入:
1小朋友再過幾天我們就要放十一長假了,你知道十一是什么喜慶日子嗎?(祖國媽媽的生日)
2、你想知道十一的來歷嗎? 教師介紹:1949年10月1日下午3時,北京30萬人在天安門廣場隆重舉行開國大典,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成立。毛澤東主席莊嚴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并親自升起了第一面五星紅旗。從此,十月一日就成了我國的國慶節。)讓我們來一起感受那激動人心的一刻。.(放視頻)今天我們就學習一篇歡慶祖國媽媽生日的小詩。板書:歡慶
3、識記理解“歡慶”:讀課題,我們用什么辦法記住這兩個字?寫時注意什么?我們說歡慶十一國慶節,還可以說歡慶什么?
(歡慶六一兒童節、歡慶9月10日教師節、歡慶春節)
二、學習詩文
(一)初讀詩文,整體感知
1、課文是怎樣歡慶的呢?聽老師讀一讀。
2、親愛的小朋友,大家把書翻到書44頁,大聲讀讀!要讀準字音,讀不準的地方多讀幾遍。
(二)識字教學
1、檢查自學情況。看,生字寶寶出來和大家見面了,你能讀對嗎?指名讀。
2、生字寶寶摘掉拼音帽子,你還認識他們嗎?哪一組想讓小火車開起來呢?!(生小組開火車讀生字,讀對了全班跟讀,錯了就指出錯誤)
3、出示詞語。讀對一個詞就會得到一塊蛋糕。出示課件。請坐得最端正的小朋友讀詞。其他同學跟讀。
4、讀帶生字的詞語:出示多音字:樂 學生認讀,教師提示讀:歡樂樂曲
(三)再讀詩文、感悟
1、個別讀:同學們真棒,一下子就認識了這么多生字,課文肯定讀得更好了,讓我們聽聽。聽的孩子想想:這首小詩寫了幾句話。第一句話寫了哪些地方?板書:田野、楓林、藍天、大海。
2、領讀:田野——楓林——打開課件,一句一句細讀。
a、出示田野,聽了他的朗讀,我仿佛看見了田野里滿是豐收的景象!你們還看見了什么?
b、課件楓林。你還看見了什么?前天我們剛學了一首也描寫到楓林的古詩,你們還記得是那一句嗎?楓葉紅紅,比二月春花更美麗,今天讀了《歡慶》這一行,讓我們仿佛又看到了楓林的另一種景象——像火紅的旗幟。板書:旗幟。我們怎樣記住它倆?還想提醒同學們什么?旗還可一組什么詞?幟呢?
c、出示藍天(藍天飛著潔白的鴿子)。師:你聽到小鴿子說什么呢?
d、課件大海。問:你聽見了什么?你聽見大海會對我們高唱一首什么歌曲?
是呀,新中國成立后,每年的10月1日這一天,全國人民都會共同歡慶這美好的日子,讓我們一起去重溫那普天同慶的幸福時刻吧!同學們當你看到儀仗隊、禮花、老百姓載歌的歡慶場面時,觀看了這令人激動的場面,你們心情怎樣呢?(高興、激動、興奮……)好,那么大家滿懷激情的讀第二句話。
有感情朗讀最后一句。
新中國成立以后,(出示課件)我國的工業農業體育科技等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過渡:看到祖國大地美如畫,我們的祖國60年來取得了輝煌的成就,你們自豪不自豪?此時此刻,你想對我們祖國媽媽說什么?
三、布置作業
過渡:我們想對祖國媽媽說的話太多了。我們有更多的方式表達自己的心情。
出示:準備一份生日禮物送給我們的祖國媽媽。可以是一句話,一幅畫,搜集一首詩,也可以是一個小制作……
四、總結
在國慶節這舉國歡慶的日子里,無論田野楓林還是藍天大海,都異常的美麗、全國各族人民更是沉浸在歡樂和喜悅當中。讓我們在歌聲中再次朗讀課文,表達出自己對祖國深深的祝福。
板書設計:
十三億孩子 歡慶 祖國媽媽的生日
田野 獻上 果實
楓林 舉起 旗幟
藍天 飛著 潔白的鴿子
大海 奏起 樂曲
【教學反思】
“構建開放的課堂”是新課標倡導的理念之一。新課標要求語文教學從封閉走向開放。不斷引入來自社會,來自大自然的活水,充分利用教學資源,豐富教學內容。本課實現了三個“開放”:向課前開放,讓學生課前收集有關國慶的資料,不僅加深了對國慶的了解,而且培養了學生收集信息、處理信息的能力;向課內開放,在課堂上引進國慶節的有關資料和詩歌中出現的自然景象,能拓寬學生的思維,激發學生展開想象,使學生的學習不僅僅局限于課堂之內;向課后開放,為祖國媽媽準備一份生日禮物的實踐活動,體現了課內向課外的延伸,能挖掘學生的潛能,發揮每個孩子的特長,又能培養孩子自主學習的習慣和提高孩子們的動手能力。
同時,我通過參加了教育總校的“低年級拼音識字教學”活動后,也發現了自己的許多不足。首先,課堂上我關注學生的面不夠廣,總是幾個學生;其次,課上使用了課件,卻沒有很好的利用課件為識字教學服務;在理解詩句意思時,我先讓學生觀察畫面,再說一說:田野獻出了哪些果實,這樣限制了學生思維。應該改成:先引導學生想象“田野獻出了哪些果實?”再出示畫面。這樣既培養了學生想象能力,又鍛煉了學生語言表達能力。
還有,在學生理解課文第一句后,引導學生想象畫面,老師引讀課文,我應該再讓學生多讀一讀,進行強化訓練。此外,我要在今后的教學中,錘煉自己的語言,提高自己駕馭課堂的能力,提高課堂的實效。
二年級語文上冊《歡慶》教案 篇4
【教材分析】
《歡慶》這首詩寫的就是給祖國媽媽過生日的情景。從田野到楓林,從藍天到大海,從首都北京到天涯海角,到處都沉浸在歡樂之中。金黃的果實,火紅的楓葉,潔白的鴿子,陣陣的海濤,構成了多么美麗、歡樂、祥和的圖畫!讀著讀著,我們似乎看見農民豐收的笑臉,看見廣場上緩緩升起的國旗,似乎聽見中華兒女對和平的呼喚,聽見各民族兄弟姐妹祝福祖國的共同心聲。
【教學目標】
1、認識7個生字,會寫8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背誦課文,讀出喜慶、歡樂的氣氛。
3、加深對祖國的熱愛之情。
【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
1、十月一日,這是一個特殊的日子,是一個閃閃發光的日子。1949年的這一天,整個中華大地沸騰了,整個世界震動了。一個激動和豪邁的聲音響徹全球:“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萬眾歡呼,禮炮齊鳴,五星紅旗冉冉升起。雄壯的《義勇軍進行曲》是革命先輩的吶喊,也是新中國前進的號角。多少人浴血奮戰,多少人赴湯蹈火,為的就是這一刻的到來!從此,每年的十月一日,我們都要為偉大的祖國媽媽慶祝生日。每當這個時候,我們就會想起長眠地下的革命先烈,想起新中國走過的路和將要走的路。
2、明天又是祖國的生日了,小朋友們會怎么慶祝呢,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板書“歡慶”。
二、初讀體會
1、自由讀課文,畫出生字,并把課文讀正確,讀流利。
2、把生字拼讀幾遍。
3、出示詞語:歡慶、獻上、旗幟、潔白、奏起、樂曲、十三億,學生自讀正音,指名讀,男女生比賽讀。
4、范讀課文,學生說說聽后的感受。
三、朗讀感悟
1、學生自由輕聲讀課文,劃出自己喜愛的句子讀給小伙伴聽。
2、展示讀:
學生愿讀哪句就讀哪句,檢查是否讀得正確。
3、賞讀課文:
讀讀你喜歡的詩句,并說說為什么喜歡它。在學生說時進行指導。朗讀本詩,要掌握好歡樂、喜慶的基調,用熱烈奔放、激情滿懷的聲音,表現出對祖國的無限熱愛之情。讀開頭四句,速度稍慢,聲音不要太高,要帶著想象讀,讀出韻律感。然后突出“十三億”,并用稍快的速度讀“歡慶這美好的日子”,緊接著提高聲音重讀“十月一日”,最后適當放慢速度,用深情的聲音讀“祖國媽媽的生日”。
4、讀、議課文:
⑴出示課件(歡慶場面),引導觀察:圖中畫了哪些地方的景物?十三億孩子歡慶這美好的日子是什么日子?用課文中的句子或自己的話說一說。
⑵讀前面四行,可讓學生說說從詩句中體會到什么。還可讓學生根據自己的感受和想象,說說作者為什么說楓林舉起的是“火紅的旗幟”?大海奏的是什么樂曲?讀后面四行,想想為什么說十月一日是個“美好的日子”。
5、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四、實踐活動
1、搜集歌頌祖國的歌曲,讀一讀歌詞,唱一唱歌。
2、用楓葉或彩色紙做一張慶國慶的書簽,或者畫一張畫。
二年級語文上冊《歡慶》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認識7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出喜慶、歡樂的氣氛。
3加深學生對祖國的熱愛之情。
重難點、關鍵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背誦課文,讀出喜慶歡樂的氣氛。
教具準備
圖片、詞語卡片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師:今天可真是一個開心的日子,想知道我為什么開心嗎?
生(齊):想。
師:我被這些人們所感染了(出示人們歡慶國慶的圖片)你們看看他們在干嘛呢?
生1:他們在揮舞著國旗,臉上還露出了微笑。
生2:有些農民伯伯在敲鑼打鼓。
……
師:他們的心情怎樣呢?
生(齊):他們可高興了。
師:對呀,這是一個喜慶的日子呀,你們也跟我一樣被感染了吧,遇到了高興的日子為什么歡慶一下呢,看吧今天我們學的課文還有很多動植物在慶祝呢!
揭示課題9歡慶
(通過出示的圖片讓學生初步體會歡樂、喜慶的氣氛,調動學生快樂的心情)
二、初讀課文認識生字
1、和同桌一起自由讀課文遇到不認識的生字和同桌一起讀一讀。
2、檢查識字
(師出示生字卡片認讀)
3、鞏固生字
(用潔白、金黃等詞說一句話)
(通過同桌一起讀文解決文中的生字,培養學生在生活中應該互相幫助的意識,以及想辦法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朗讀體會課文
1、自由讀課文
它們在慶祝什么呢?
生1:它們在慶祝國慶節。
生2:它們在慶祝祖國媽媽的生日。
師:你媽媽這個詞語讀的很不錯哦,你再讀一讀。大家聽完之后評一評
師出示“媽媽”一詞的詞語卡片生讀
生3:他讀的很親切。
師:為什么要親切呢?
生3:因為是她是我們的媽媽呀,我們應該讀的深情一點。
師:那你也深情的叫一聲媽媽吧。
師出示“祖國媽媽”一詞的卡片生讀。
師:國慶是哪一天呢?
生(齊):是十月一號。
師:對呀十月一號這天大自然里可熱鬧了不信你仔細聽認真想。
(自由讀課文使學生初步知道文中的大意,并且知道國慶是哪一天,以增強學生的榮譽感)
2、師范讀生思考
師:你們可要閉上眼仔細聽仔細想看你能聽到什么想到什么。
(師范讀)
師:你們聽到了嗎?看到了嗎?
生1:我好像看到了鴿子在藍天飛著。
師:這是怎樣的鴿子呢?出示( )的鴿子在藍天( )的飛著,它們好像在( )。
生2:潔白的鴿子在藍天歡快的飛著。
生3:快樂的鴿子在藍天自由自在的飛著。
師:你是怎樣想的?
生4:今天是祖國的生日所以它們很開心。
師:那你能像鴿子一樣開心的來讀這一句嗎?
(生很激情的讀)
生5:我好像聽到了大海在為祖國媽媽唱歌呢!
師:唱什么歌我真想知道,你能唱一下嗎?
生5:祝你生日快樂,祝你生日快樂……
師:唱的真好聽。
生6:我好像看到了田野里有金黃的稻谷。
師:農民伯伯可豐收了,還有很多呢!
出示田野獻上( )的果實。
果園獻上( )的果實。
(生練習)
生7:我仿佛看到滿山有很多的旗幟。
師:哦,那是真的旗幟嗎?
生8:不是的,是楓樹的葉子,風一吹不正像紅紅的旗幟嗎?
師:你真會想象,這種叫打比方,你們能再舉一 些例子嗎?
生9:紅紅的蘋果像我們的臉蛋。
……
師:大家討論的真熱鬧,大家一起來讀一讀這四句詩吧。
(生歡快的讀)
師出示最后兩句
十三億孩子
歡慶這美好的日子,
十月一日——
祖國媽媽的生日。
師:大聲的讀這兩句,提出你不明白的地方。
生10:“十三億孩子”是什么?
師:我們中國有十三億人口呀,我們都是祖國的孩子呀。
生11:我明白了,大家都在為祖國慶祝呢。
師:我們也為祖國媽媽慶祝一下吧,唱一首生日歌吧。
(師生齊唱)
師:你們唱得真深情,再一起深情的讀一讀這首詩吧。
4、生齊讀課文
(通過范讀使學生更深一步感受到慶祝國慶的那種歡樂、喜慶的氛圍。想象可以放飛人的思維讓學生閉眼想象文中所描寫的景象他們所想到的景象范圍更為廣泛可以提升學生的情感基調。)
四、拓展
1用你的方式為祖國慶祝
2展示
(讓學生用自己的方式慶祝國慶明確的讓學生知道身為祖國媽媽的孩子都應該為她慶祝生日,方式是多樣性的。)
五、總結
我們在祖國的懷抱里成長,我們要好好為媽媽慶祝。回去為祖國畫一幅美麗的圖畫吧。
二年級語文上冊《歡慶》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1.認識7個生字。會寫8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背誦課文,讀出喜慶、歡樂的氣氛。
3.加深對祖國的熱愛之情。
教學重點、難點:
識記生字,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準備:卡片、圖片
教學時間: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激趣揭題。
1.導語:祖國媽媽的生日是什么時候?叫什么節?(板書:國慶節)
2.小結“國慶節”的來歷。(板書:十·一)1949年10月1日,毛主席在天安門城樓上莊嚴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從此,我國確定十月一日為國慶節,每年的這一天都要舉行各種重大活動,歡慶祖國媽媽的生日。風風雨雨中,祖國媽媽走過了56年光輝歲月。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首關于國慶節的小詩——《歡慶》。
4.板書課題,讀課題。
1)什么是“歡慶”?
2)除了“歡慶國慶節”,還可以說“歡慶什么”?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請同學們在課本中找到《歡慶》這課,在小組長的帶領下一起讀課文,學生字。大家先自己讀讀課文,假如遇到不懂的字怎么辦?大家要互相幫助,共同把生字的字音讀準,把課文讀通順。學完要檢查。
2.檢查生字識記及初讀課文情況。
1)檢查生字詞。
a)開火車讀生字詞。(注意糾正)
b)記“獻”和“奏”。(引導學生運用多種方法識記)
c)帶讀。
d)齊讀。
2)檢查初讀課文情況。
a)指名讀課文。注重評價:是否正確、流利。
b)齊讀課文。
三、朗讀感悟,體會情感。
1.范讀課文。
這是一首描寫祖國媽媽過生日的情景的小詩,怎樣才能讀出喜慶、歡樂的氣氛?老師想試試,可以嗎?(學生作出評價)
2.學生練習美讀。
請把課文讀給同桌聽,看能不能比老師讀得更喜慶,更歡樂。讀得好的夸夸他。
3.引導品讀詩句,感悟情感。
1)前四行描繪的是金秋美麗的景色,誰來讀一讀自己最喜歡的一行?為什么喜歡?
在評價中重點理解:
a)為什么說楓林舉起的是“火紅的旗幟”?什么是“旗幟”?
b)大海奏的是什么樂曲?(表演)
c)齊讀前四行,把祥和、喜慶的景象讀出來。
3)誰來讀讀后四行?
a)重點理解:“十三億孩子”指誰?
b)讀后四行,讀出對祖國媽媽的崇敬之情。
5.齊讀全詩,升華情感。
四、鞏固生字,指導寫字。
1.鞏固生字讀音。
2.學寫生字。(寫前兩個)
a)怎樣寫才好看?請看老師寫。(學生跟說筆畫)
b)怎么記住它們?
c)先描紅,再練寫。
五、回歸整體,情感升華。
祖國媽媽就是我們的媽媽,我們應該熱愛自己的祖國,最后讓我們滿懷深情地朗讀這首詩吧!
第二課時
一、復習引入。
復習生字和課文。
二、指導寫字。(剩下的部分)
三、熟讀成誦。
四、拓展活動。
二年級語文上冊《歡慶》教案 篇7
十月一日,這是一個特殊的日子,是一個閃閃發光的日子。
1949年的這一天,整個中華大地沸騰了,整個世界震動了。一個激動和豪邁的聲音響徹全球:“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 !”萬眾歡呼,禮炮齊鳴,五星紅旗冉冉升起。雄壯的《義勇軍進行曲》是革命先輩的吶喊,也是新中國前進的號角。多少人浴血奮戰,多少人赴湯蹈火,為的就是這一刻的到來!
從此,每年的十月一日,我們都要為偉大的祖國媽媽慶祝生日。每當這個時候,我們就會想起長眠地下的革命先烈,想起新中國走過的路和將要走的路。
《歡慶》這首詩寫的就是給祖國媽媽過生日的情景。從田野到楓林,從藍天到大海,從首都北京到天涯海角,到處都沉浸在歡樂之中。金黃的果實,火紅的楓葉,潔白的鴿子,陣陣的海濤,構成了多么美麗、歡樂、祥和的圖畫 !讀著讀著,我們似乎看見農民豐收的笑臉,看見廣場上緩緩上升的國旗,似乎聽見中華兒女對和平的呼喚,聽見各民族兄弟姐妹祝福祖國的共同心聲。
學習目標:
1、認識7個生字。會寫8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背誦課文,讀出喜慶、歡樂的氣氛。
3、加深對祖國的熱愛之情。
二年級語文上冊《歡慶》教案 篇8
課堂上我引導學生背誦課文的前四行。
“田野獻上金黃的果實,楓林舉起火紅的旗幟,
藍天飛著潔白的鴿子,大海奏起歡樂的樂曲。”
“孩子們,讀著,背著,不知不覺在我們眼前好像出現了一副圖畫,在這副圖畫上你看到了什么?”
學生回答簡單:“蘋果。”“香蕉。”“桔子。”……
我繼續引導:“什么樣的的蘋果?什么樣的的香蕉呢?你們能用一個詞來形容一下嗎?”
學生靈機一動,回答也變得豐富起來:“紅紅的蘋果。”“臉蛋紅紅的蘋果。”“劃著小船的香蕉。”“染了月亮顏色的梨。”……
老師:“田野獻上金黃的果實,蘋果臉蛋紅紅的,香蕉笑彎了腰,梨子一定是趕夜路來的,染了不少月亮的顏色。呀,多美的景象呀,這所有的一切構成了一副圖畫,一副美麗的秋天的圖畫!”
一個學生突然接口:“就是第一課里面秋天的圖畫。”
這句話立即觸發了我的思路,“是啊!康老師記得第一課中有幾個句子和這一課的特別象。”
學生不約而同地背誦起來:“梨樹掛起金黃的燈籠,蘋果露出紅紅的臉頰,稻海翻起金色的波浪,高粱舉起燃燒的火把。”
老師:“金秋十月,瓜果飄香,在這個美麗的季節里,各種景物都用自己的方式共同慶祝祖國媽媽的生日,孩子們,你們想想還有誰來了呀?你們能仿照課文中這些句子的形式來說一說嗎?”
同學們的思路立即被打開了,文思泉涌,精彩自不待言。
后來我又讓他們把幾句話放在一塊,組成一首小詩,配上一副畫,還辦了一期“歡渡國慶”的墻報呢!
【反思:讓低年級的孩子根據課文學習語言,仿照例子運用語言,提高興趣展現語言。這種學習才能讓孩子呼之欲出,文思泉涌,讓孩子們的情感產生一種強大的“內驅力”,讓孩子們深深地愛上表達,愛上寫作。】
(diyifanwen.com 友情提醒:查找本課更多資料,請在站內搜索課文題目)此文轉載于網絡
二年級語文上冊《歡慶》教案 篇9
(一)注重多學科的交融,激發學習興趣
“語文教學不僅只是單學科的教學,更是多學科的融合。”孩子對于藝術的
感受力就比較強烈、比較敏感。所以,我以音樂導入,配以“歡慶”的圖畫,以此激發孩子學習的興趣;在課堂中融情入畫,融樂入文,在朗讀感悟中配動作,使語文不單單是語文,更是人文、文化。我們的語文課堂其實是融音樂、美術、歷史等諸多方面的綜合體,孩子在這樣的語文課堂中體會到其中蘊含的深刻文化,使他們在感興趣的自主活動中全面提高語文素養,在我教學“田野獻上金黃的果實”時,當學生看到課件播放的累累碩果的畫面,都情不自禁地叫起來“好想吃啊!”“真美!”“真想嘗一個!” ……更如,讓學生表達“獻上”、“舉起”、“飛著”、“奏起”等動作詞時,學生的熱情更是高漲。在這種多形式的教學中非常積極有效地調動了學生的情感,激發了孩子的各項潛能,讓語文學習與其他學科互動,交叉相融,使學生學得愉快,學得活潑,學得有效。
(二)感悟文本深層,提高閱讀能力
這首詩歌言簡意賅,它所描寫的是表現國慶的熱烈場面。學生讀起本文來
朗朗上口,很容易由讀成誦。然而教師在教學中常常會忽略文本內在的意義,文本的這種極具隱蔽性的生命意義,只有用感性的方式才能顯現出來,而且也只有當閱讀主體對文本的這種生命意義有所覺悟、有所觸動時,文本的生命意義才會真正生存。案例中讀悟課文前四句詩句的教學,我讓學生自讀自悟,接著讓學生在躍躍欲試中配上動作自由讀,這就使學生帶著對閱讀的理解,以個性化的方式走進文本,還原語言的形象,感受語言的情感。在閱讀中我通過讓學生充分想象來深刻感悟語言,如“田野獻上金黃果實,楓林舉起火紅的旗幟”時,讓生僅憑想象或一些課外知識說說你眼前仿佛出現什么,看到什么?做到“眼前有景,心中有物”,這樣讀起來才會讀中有感;而且學生在讀中邊讀邊質疑,解惑再讀,這樣反反復復,學生自然而然對文本就加深了印象,使他們在“讀”這一感性的學習方式中,在表達閱讀感受中,理解教材、感悟教材內在的蘊意。
(三)捕捉課堂生成,珍視獨特感受
著名的兒童心理學家盧梭曾說“兒童有他特有的看法、想法和感情。如果用
我們的看法、想法和感情去代替他們的看法、想法和感情,那簡直是最愚蠢的。” 學生作為一個個性鮮明的生命個體,生活經驗有著很大的差別,將其帶入閱讀活動時,他們的心智活動也是各不相同,在課堂中由此產生的獨特的感受既無法預設也很難預知,全憑學生的自然生成。本堂課中,學生就帶著自己已有的知識、經驗和情感來接觸文本,在分析前四句詩時,我就質疑“四句你們讀懂了嗎?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讓學生在小組內合作交流,自主解決問題,當時學生提了許多各種各樣的問題“老師,為什么說果實是金黃的?”“旗幟是什么?”“楓林跟旗幟有什么關系?”“鴿子有很多種的,為什么要說是潔白,而不說灰色呢?”“大海會唱歌嗎?” ……孩子們思維的閘門一但被打開,語言思維就如泉水噴涌而出;這也是課堂教學的生成例子。看著孩子們精彩的表現,此時,我只充當質疑中的一個引導者,兒童表達獨特見解的諦聽者。如果當時我怕“亂”、怕“錯”,怕學生“節外生枝”而制止他們跳躍的思維,那必將抹殺學生的學習熱情。所以,我尊重學生獨特的閱讀感受,讓學生自主地讀、說,讓學生自已詮釋問題,將課堂真正還給他們。當然,課堂教學,尤其是語文課堂教學,不是一成不變的,孩子們急于表現,急于交流,而隨機生成的問題有許多也是我們備課時無法預知的。本堂課我慚愧的是,我把孩子們估計得太低,孩子們的學生真的不是單純的接受知識的過程,他們是創造者;在學生課堂質疑的一個環節中,正當我為學生的精彩問題與回答而滿意時,打算繼續下個環節時,一雙小手舉了起來,問道:“藍天上的鴿子為什么是潔白的,而不是其它顏色的呢?”當時,我因為學生的質疑詮釋已用去了半節課的時間,面對這突如其來的問題,我就只是敷衍一下。后來,課后想想其實這是一個非常好的問題,如果當時我能抓住這個課堂生成點,由它點出祖國和平祥和的景象,潔白的鴿子代表著純結,美好的生活,那必將成為本課的亮點之一。而我卻放棄了這一契機。所以,我真切的感受到面對孩子們的想法和體驗,你只有真正的尊重他們,尊重他們的“獨特的閱讀感受”,你才能真正做到了解孩子,理解孩子!
(四)強化語言積累,凸出課堂語文味
語文教學不是不要知識的教學,對于處于低年段的基礎教育階段,教師更應重點應用語言教學,重在言語能力的培養。但實驗新課程以來,從形式上看,課程改革后的書談化了語文訓練這一方面,所以在語文教學中如何科學的訓練也是一線老師一直探討的問題。本課中我也在不斷的探索中,在理解課文時,我就充分的培養了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如:在開頭導入,讓生觀看了錄像理解了歡慶一詞的意義后,讓生學以致用,除了說“歡慶國慶”之外,還能說歡慶什么?有了前面成功引入的基礎,“歡慶”這樣的說話訓練就自然水到渠成;另外,我還做課堂詞語的搭配練習,在讓學生把打亂的詞語拼成完整的句子時,學生就從中發現了怎樣搭配詞語,組織語言文字的合理性,都大膽暢談自已是如何把這些打亂的詞語找到自已的“家”:有學生說“我覺得旗幟就只能舉起,就像我們升國旗一樣慢慢往上升。”“鴿子它有翅膀,所以得用飛著!”“田野要跟金黃的果實對,因為只有田野里才有各式各樣的果實。” ……學生用稚嫩的想法說著自已的發現,讓我設計這一環節得到了意想之外的效果,適時的強化了學生語言的積累和運用。語文課就應當如此,發展學生的語言實踐能力,凸顯語文課堂的語文味。
總之,在課堂中,抓住學生對文本的體驗,給他們創造一個自由、寬松的空間,給他們創造一片展現想象的天地,使他們得到學習的快樂,在快樂中學習!
二年級語文上冊《歡慶》教案 篇10
一、導入
(1)老師今天想問一下,二(3)班的小朋友幾歲了?在這九年的生活當中,你覺得最快樂的一天是哪一天呢?
在生日這天,你會有哪些值得高興的事呢?
(2)再過7天,就是十月一日(出示),我們偉大的祖國媽媽要過生日了。這一天,全國各族人民載歌載舞,歡慶這一天的到來。
出示課題——歡慶
請小朋友讀讀課題,(有點意思,很高興了)
二、初讀感知
1、自由讀課文,把生字圈出來,把它讀準確了。
反饋:認讀生字卡片
給生字找個朋友
2、自由讀課文,讀通讀順了
反饋:課文接龍讀
強調:歡樂 樂曲 (出示)
三、再讀感悟
(一)請小朋友再讀課文,把你覺得讀得好聽的句子多讀幾遍。
反饋:把你覺得自己讀得最好聽的一句讀給大家聽。
田野獻上金黃的果實,(出示)
1、
A、讀得真好聽,像黃鶯的聲音,還有更好聽的聲音嗎?
B、老師覺得他有個地方讀得特別好聽,不知道小朋友有沒有聽出來?
理解“金黃”
C、是的,他的這個詞讀得特別的好。田野中有哪些果實是金黃的啊?
(稻子……)
D、看到這么多金黃的果實你想說些什么?
(說得多棒啊,多么美的畫面啊)
那么把你們的這種感覺送到課文中的這句話中再讀讀!
2、指名讀
你為什么這么讀?
評價
3、齊讀
聽著你們的朗讀,那田野中金黃的果實就在我的眼前了。還有讀得好聽一點的句子嗎?
楓林舉起火紅的旗幟,(出示)
1、這句話中你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嗎?(四人小組討論)
“旗幟”理解:五彩繽紛的旗子、像五星紅旗一樣的。
“火紅”朗讀比賽
師范讀——你覺得老師哪里讀得好?為什么
2、出示幻燈:楓葉
你看到了什么?
是啊,所有火紅的旗幟都在飛舞。
一起把這份喜悅的心情讀出來吧。
藍天飛著潔白的鴿子,
1、瞧,有好多好多潔白的鴿子朝著我們飛來了,他們在爭相說是什么呢?
A、祖國媽媽,祝你生日快樂! 我們要祝福你……
B、那么祖國媽媽生日到了,你應該怎么說呢?
多好聽,多親切啊,把這份祝福讀給你身邊的或遠方的朋友聽,(同桌)。
2、指讀:帶著這種體會來讀讀這句話。
大海奏起歡樂的樂章。
聽,海浪唱著歌來了,那是——大海奏起歡樂的樂曲?
大海在奏什么曲子呢?
是啊,大海媽媽帶著我們唱起了《娃哈哈》。學生一起唱。
你快樂嗎?為什么快樂?
請你把你的快樂帶到這句話中吧。
(二)齊讀四句(配樂)
四、拓展
1、田野、楓林、藍天、大海都為祖國媽媽獻上 了自己的禮物,哪些地方也為祖國媽媽的生日獻上了自己的禮物呢?(四人小組討論)
2、全國各地都在歡慶這個美好的日子,因為這一天是——十月一日——國慶節
齊讀課文(配樂)
五、指導書寫
1、生字卡片認讀
2、旗、潔、祖、曲。
二年級語文上冊《歡慶》教案 篇11
一、識字寫字
1、識字:
本課篇幅短小,生字不多,可讓學生先借助拼音認一認生字,再在朗讀過程中進一步認讀。注意“慶”是后鼻音,“幟”是翹舌音,“奏”是平舌音,“曲”在課文中讀第三聲。在充分認讀之后,可結合課后“讀讀寫寫”練習鞏固認讀,給生字組詞。
本課要求認識的字中,有五個要求會寫,可以通過寫字來鞏固認字。
2、寫字:
書寫前,建議引導學生先觀察字形,找一找容易寫錯的字,如,“潔”字右上是“士”不是“土”;“祖”字是示字旁,不是衣字旁;“旗”字右下的“其”中間是兩橫。
要寫的字有六個左右結構的字,要提示學生注意它們的結構特點都是左窄右寬。可重點指導下面幾個字。“億”右邊的“乙”字折筆處應盡量向左,彎筆要盡量舒展。“曲”字的“口”應寫得扁些,兩豎起筆處應該錯落有致──左低右高。“慶”字廣字旁的橫不宜太長,“大”的撇一定要寫成“豎撇”,捺盡量向右伸展。“旗”字筆畫多,不容易寫好,要加強范寫指導。
二、朗讀感悟
這首小詩,大部分詩句采用象征性的語言來表現國慶的熱烈場面。開頭四行不直接寫人們慶祝國慶的場面,而是通過賦予大自然以生命,表現出金秋十月,果實累累,紅楓似火,白鴿翻飛,海濤陣陣的歡快、喜慶氣氛。這幾行擬人化的景物描寫,不但烘托了氣氛,而且為后面寫十三億孩子歡慶祖國媽媽的生日做好了情感的準備。
朗讀本詩,要掌握好歡樂、喜慶的基調,用熱烈奔放、激情滿懷的聲音,表現出對祖國的無限熱愛之情。讀開頭四句,速度稍慢,聲音不要太高,要帶著想象讀,讀出韻律感。然后突出“十三億”,并用稍快的速度讀“歡慶這美好的日子”,緊接著提高聲音重讀“十月一日”,最后適當放慢速度,用深情的聲音讀“祖國媽媽的生日”。
教學時,教師最好能進行示范朗讀,用自己的聲音讓學生感受詩歌的思想感情。可讓學生反復自讀詩歌,體會詩歌的感情。讀前面四行,可讓學生說說從詩句中體會到什么。還可讓學生根據自己的感受和想象,說說作者為什么說楓林舉起的是“火紅的旗幟”?大海奏的是什么樂曲?讀后面四行,想想為什么說十月一日是個“美好的日子”。
在學生熟讀之后,可讓學生給課文配插圖和圖片,并結合插圖背誦課文。然后自選伙伴,把這首詩背給同伴聽,請同伴為自己的朗讀、背誦進行評議。
三、實踐活動
1、搜集歌頌祖國的歌曲,讀一讀歌詞,唱一唱歌。
2、用楓葉或彩色紙做一張慶國慶的書簽,或者畫一張畫。
四、資料袋
〖國慶節的來歷〗
“國慶”一詞,本指國家喜慶之事,最早見于西晉。我國古代把皇帝即位、誕辰稱為“國慶”。今天稱國家建立的紀念日為國慶日。
1949年10月1日,是新中國成立的紀念日。這一天,在廣場舉行了有數十萬軍民參加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成立盛典。
二年級語文上冊《歡慶》教案 篇12
9
教學目標:
1、認識“慶、獻”等7個生字,會寫“歡、慶”兩 個生字。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出喜慶、歡樂的氣氛。
3、通過誦讀課文加深對祖國的熱愛之情。
教學重難點:
通過朗讀感悟,加深對祖國的熱愛之情。
教學內容:
課本第44-45頁。
教學準備:
圖片和生字卡、課件。
教學過程:
一、激情導入:
談話:每個人都有生日,你們知道祖國媽媽的生日是什么時候嗎?同學們,1949年十月一日毛主席站在天安門城樓上宣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從此,十月一日就成了我國的建國日。下面讓我們共同去重溫一下這普天共慶的幸福時刻。(課件展示)
二、揭題解題:
1、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首寫歡慶國慶的小詩,讀課題。
2、除了可以說歡慶國慶節還可以說歡慶什么?
3、想一想,你能用什么巧辦法來記住這兩個字?在寫這兩個字時要注意些什么?(老師范寫,學生練寫,展示給小伙伴看)
三、識字讀文: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把生字讀準,遇到不懂的字就請教書下面的大楓葉,遇到難讀的句子就多讀幾遍。
2、出示“我會認”中的生字,同桌互讀
3、出示詞語,讀準字音。注意“樂”是多音字,讀準“歡樂”和“樂曲”。
4、采用各種方法檢查學生認讀生字(男女對讀、小組接龍、摘蘋果)。
5、選擇詞語說話訓練,先小組交流,再請學生匯報。
三、朗讀感悟:
1、學生自由輕聲讀課文,劃出自已喜愛的句子讀給小伙伴聽。
2、展示讀:學生愿讀哪句就讀哪句,檢查是否讀得正確。
3、賞讀課文:讀讀你喜歡的詩句,并說說為什么喜歡它。在學生說時進行指導。
4、讀、議課文。
(1)出示課件,引導觀察:圖中寫了哪些地方的景物?這些景物是什么樣子的?(用文中的話來說,學生說,教師點擊課件顯示。
十三億孩子歡慶這美好的日子是什么日子?用課文中的句子或自己的話說一說。
(2) 讀前面四行,可讓學生說說從詩句中體會到什么。還可讓學生根據自己的感受和想象,說說作者為什么說楓林舉起的是“火紅的旗幟”?大海奏的是什么樂曲?讀后面四行,想想為什么說十月一日是個“美好的日子”。
5、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四、實踐活動:
為祖國媽媽獻一份禮物。(唱一首歌、畫一幅畫、寫祝福語)
板書設計:
9、歡慶
——祖國媽媽的生日
田野 (圖) 獻上 果實
楓林 (圖) 舉起 旗幟
藍天 (圖) 飛著 鴿子
大海 (圖) 奏起 樂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