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和鳥說課(精選3篇)
父親和鳥說課 篇1
這是課改實驗人教板第三冊第七單元“環保”專題中的一課。課文通過“我”和“父親”關于鳥的對話,讓我們了解到“父親”通過看動靜、聞氣味就知道林中有鳥,還知道鳥兒什么時候愛唱歌,什么時候最容易受到傷害,體會到父親對鳥的熱愛。在課文的最后“我真高興,父親不是獵人”可以知道我同樣也是愛鳥的。本課給人最強烈的感受是人與自然的和諧與融洽。課后的“我會讀”是一個詞語積累的練習。
本課的教學目標是:認識7個生字,會寫8個字;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父親”的知鳥和愛鳥,激發學生愛鳥護鳥的思想感情。
新課標中指出要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不僅要培養學生的讀、寫、說的能力,還要重視提高學生的品德修養和審美情趣。所以我把本課的重難點定為:體會父親因為愛鳥所以懂鳥的情感,激發學生愛鳥護鳥的思想感情。
這是二年級的課文,面對的學生已認識了許多生字,并能讀懂淺顯的童話、寓言、故事等,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在本課中我運用情境導入法、媒體輔助法、讀思議結合等方法教學。學生的學法采用自讀自悟、合作探究進行指導。
一、媒體導課,激發興趣。
作為低年級的學生,形象思維占主體,采用多媒體導入新課能一下子抓住學生的注意力,為下面的教學打下基礎。課始出現樹林,播放鳥的叫聲,喚醒學生的聽覺和視覺。然后揭示課題《父親和鳥》。
二、自讀課文,感悟體驗
這是一篇感情真摯的課文,應讓學生充分地讀,體會父親對鳥的摯愛。新課程中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珍視學生的獨特感受和獨特體驗。在讀時讓學生自己體會文中的語氣,運用多種朗讀方法,激發學生的朗讀興趣和朗讀熱情。
反饋學生讀的情況時,指導學生感悟出父親“喃喃地說”該怎么讀,在學習詞語時,先指導學生理解“喃喃”的意思為朗讀做鋪墊。父親怕驚動幼鳥時,說話很輕,指導學生讀得輕些,學生讀不到位時,可通過教師的范讀來引導。
三、合作探究,深入理解。
新課標中指出,要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教師提出幾個問題,通過學生的合作探究,深入理解課文,突破重難點。
1、師提問:朗讀了課文,你覺得父親對鳥怎樣?從哪里看出?通過討論深入體會父親對鳥的熟悉和熱愛。
2、讀最后一句話,與小組同學討論:為什么說我真高興,父親不是獵人?如果父親是獵人,會怎樣?通過學生的合作探究激發學生愛鳥護鳥的感情。
父親和鳥說課 篇2
各位評委:
大家好!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二年級上冊第29課《父親和鳥》。根據說課的要求,我將從下面四大板塊進行今天的說課。
一、首先我來說說我對教材的理解
《父親和鳥》是第七單元第四篇課文。本組教材圍繞“環保”這一主題,深刻揭示了人與動物、人與自然之間的相融相依之情。本文通過父親和我的對話,讓學生體會父親知鳥愛鳥,不露痕跡地滲透愛鳥護鳥的思想教育。本文的中心句是“父親一生最喜歡樹林,還有愛唱歌的鳥。”因為父親喜歡樹林,喜歡鳥。所以我看不到鳥飛,聽不到鳥叫,父親卻能看到鳥動,聞到鳥味,知道鳥兒什么時候唱歌,什么時候最容易被獵人打中。
基于以上認識,根據教材特點,結合學生學情,我將這篇課文分兩課時完成。
第一課時:
1、會認“蒙、喃、味、濃、騰、獵、黎”7個生字,會寫“并、夜、喜、重”四個生字,能用“喜歡”說話。
2、通過研讀課文第一自然段,初步體會父親喜歡鳥、愛鳥。
3、通過學生合作學習、自主探究、質疑,歸納出三個需要解決的問題:問題一父親是怎樣發現林子里有不少鳥的?問題二為什么鳥兒快活,父親也快活。問題三為什么說父親不是獵人,我真高興。
第二課時:
1、復習鞏固生字詞語,理解“喃喃、熱騰騰、快活、望了望、聞了聞”等詞語的意思,能用“熱騰騰”“快活”說話。
2、通過默讀課文,找出和三個問題有關的句子,進行研讀。
3、通過研讀句子,通過不斷朗讀,體會父親知鳥愛鳥,倡議大家愛鳥護鳥。
我把這一課的教學重點確定為: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體會父親知鳥愛鳥的感情,增強愛鳥護鳥的意識。
因為課文都是對話,對話里滲透的思想感情學生很難體會,只有讓學生反復研讀課文,才能逐漸顯露。因此我認為父親和鳥之間深厚的友情是本課的教學難點。
二、下面我來說說第二板塊:教學策略
方法是打開知識大門的金鑰匙。新課標倡導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語文教學要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我采用了以下兩種學法。
1、自主學習法。初讀課文時,我采用了自主學習法,讓學生自主讀通讀順課文,把學習主動權交給學生,也教給了學生讀書的方法。
2、合作學習法。讓學生再讀課文,整體感知時,我采用了合作學習法,讓通過學生自主讀全文,交流、探究,產生思維火花的碰撞和情感、認識的交流,說說讀懂了什么,哪些地方沒有讀懂。
新課標反對以教法為中心的教學設計,一切教學以學生的學為出發點,也就是要做到以學定教。我采用了以下兩種學法。
1、多媒體輔助教學法。
低年級學生喜歡直觀、形象生動的畫面,為貼近兒童實際,我在檢查生字詞語時,我采用課件展示法。這樣,既活躍了課堂氣氛,又讓學生學得快,學得扎實,學得有效,使它們興趣盎然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
2、以讀代講法。研讀課文第一段時,我讓學生反復地讀,以讀促學,在讀中悟情,在讀中明理。使學生體會并理解父親喜歡鳥,父親愛鳥。
三、接下來,我來說說第三板塊:教學程序。第一課時,我主要設計了以下幾個環節。
第一個環節:質疑導入,揭題
我這樣導入:今天我們來學習課文父親和鳥。我板書課題。問學生,看到這個課題,你腦子里有哪些疑問?讓學生對課題質疑。
(良好的開端是一節課成功的一半,我這樣質疑導入,激發學生了學生強烈的學習愿意,為后面的學習做了鋪墊。)
第二個環節:初讀課文,自主識字
第一步:認讀生字,掃除障礙
我請學生借助拼音初讀課文,圈出生字,并且引導學生碰到不會讀的可以結合生活實際進行識記,也可以借助樹葉、問問同桌,請教老師等方法來認讀生字。
(這一步的設計是為了培養學生養成碰到困難自己解決和不動筆墨不讀書的習慣。)
第二步:檢查生字詞語
課件出示課后習題我會讀里面的詞語。先請學生同桌互讀,再請學生開火車讀。這時,我設計了一個送禮物的游戲激趣。讀對了就出現一個禮物包,打開禮物包有個小人在跳舞。
(這樣的設計不僅加強教學的直觀性,符合低年級學生的特點,也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輕松愉快地完成鞏固生字任務。)
第三步:仿說詞語
請學生觀察剛才讀的詞語,發現有三個詞語特有意思,他們讀起來瑯瑯上口。霧蒙蒙、熱騰騰、濃濃的,請學生仿說類似的詞語。
(積累語言是新課標倡導的重要內容之一,在閱讀教學中,要引導學生積累自己喜歡的詞語和句子,這一步及時我讓學生積累詞語。)
第四步:書寫“并、夜、喜、重”,進行多元評價
我首先放手讓學生自己觀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接著讓學生說說這些字書寫時有哪些地方需要提醒同學的。
然后師范寫,學生寫。
最后,展示評議
(寫字指導是語文教學中必不可少的部分,應該給學生留下足夠的寫字時間,重視學生的寫字姿勢。平時的課堂上大家都它放在課尾進行,今天我大膽地把它放在了課的中間,目的是讓學生由動到靜,進行心靈的陶冶,同時也保證了寫字的時間和質量,激發了學生寫字的熱情,這一步教學還培養了學生養成良好的書寫習慣,觀察——思考——仿寫——獨立完成書寫,做到把字寫正確、端正、漂亮。)
第三個環節:再讀課文,整體感知。
本文語言樸實,因此讓學生小組合作,自主讀文,說說哪些疑問解決了,還讀懂了什么,哪些地方沒讀懂。然后把學生沒讀懂的歸納為三個問題:問題一,父親是怎樣發現林子里有不少鳥的?問題二,為什么鳥兒快活,父親也快活?問題三,為什么說父親不是獵人,我真高興?
(這樣設計,充分尊重了學生,讓學生自主讀,自主感悟,并教給了學生讀書的方法,學會質疑解疑,學會邊讀邊思考。歸納問題,為下一課時的學習做了良好的鋪墊。)
第四個環節:研讀課文第一段,自主品味。
這個環節讓學生讀第一自然段并給課題中的“和”換詞,用“喜歡”說話并讀出父親喜歡鳥。讓學生初步感受父親愛鳥,喜歡鳥。
(閱讀是學生個性化行為,要珍視學生的獨特感受、體驗和理解。)
第四板塊:我來說說板書及教學評價。
父親和鳥
喜歡
愛
板書是課堂教學的縮影,是提示課文中心的導讀圖,也是把握重點、難點的輻射源。此板書展現了本課的中心,父親喜歡鳥,父親愛鳥,簡單明了。
總之,本課我采用個性化教學,以學生原有的知識經驗為基礎展開教學,引領學生自瀆自悟。充分尊重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整個過程為張揚學生個性,激發學生靈性服務。我希望在我的課中找不到居高臨下的感覺,能看到預設與生成相輔相成的動態過程。教學時,我隨時根據學生的生成調整課堂教學環節,努力使學生在課堂中有所得,有所提高。
父親和鳥說課 篇3
各位評委:
大家好!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二年級上冊第29課《父親和鳥》。根據說課的要求,我將從下面四大板塊進行今天的說課。
一、首先我來說說我對教材的理解
《父親和鳥》是第七單元第四篇課文。本組教材圍繞“環保”這一主題,深刻揭示了人與動物、人與自然之間的相融相依之情。本文通過父親和我的對話,讓學生體會父親知鳥愛鳥,不露痕跡地滲透愛鳥護鳥的思想教育。本文的中心句是“父親一生最喜歡樹林,還有愛唱歌的鳥。”因為父親喜歡樹林,喜歡鳥。所以我看不到鳥飛,聽不到鳥叫,父親卻能看到鳥動,聞到鳥味,知道鳥兒什么時候唱歌,什么時候最容易被獵人打中。
基于以上認識,根據教材特點,結合學生學情,我將這篇課文分兩課時完成。
第一課時:
1、會認“蒙、喃、味、濃、騰、獵、黎”7個生字,會寫“并、夜、喜、重”四個生字,能用“喜歡”說話。
2、通過研讀課文第一自然段,初步體會父親喜歡鳥、愛鳥。
3、通過學生合作學習、自主探究、質疑,歸納出三個需要解決的問題:問題一父親是怎樣發現林子里有不少鳥的?問題二為什么鳥兒快活,父親也快活。問題三為什么說父親不是獵人,我真高興。
第二課時:
1、復習鞏固生字詞語,理解“喃喃、熱騰騰、快活、望了望、聞了聞”等詞語的意思,能用“熱騰騰”“快活”說話。
2、通過默讀課文,找出和三個問題有關的句子,進行研讀。
3、通過研讀句子,通過不斷朗讀,體會父親知鳥愛鳥,倡議大家愛鳥護鳥。
我把這一課的教學重點確定為: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體會父親知鳥愛鳥的感情,增強愛鳥護鳥的意識。
因為課文都是對話,對話里滲透的思想感情學生很難體會,只有讓學生反復研讀課文,才能逐漸顯露。因此我認為父親和鳥之間深厚的友情是本課的教學難點。
二、下面我來說說第二板塊:教學策略
1、自主學習法。初讀課文時,我采用了自主學習法,讓學生自主讀通讀順課文,把學習主動權交給學生,也教給了學生讀書的方法。
2、合作學習法。讓學生再讀課文,整體感知時,我采用了合作學習法,讓通過學生自主讀全文,交流、探究,產生思維火花的碰撞和情感、認識的交流,說說讀懂了什么,哪些地方沒有讀懂。
新課標反對以教法為中心的教學設計,一切教學以學生的學為出發點,也就是要做到以學定教。我采用了以下兩種學法。
1、多媒體輔助教學法。
低年級學生喜歡直觀、形象生動的畫面,為貼近兒童實際,我在檢查生字詞語時,我采用課件展示法。這樣,既活躍了課堂氣氛,又讓學生學得快,學得扎實,學得有效,使它們興趣盎然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
2、以讀代講法。研讀課文第一段時,我讓學生反復地讀,以讀促學,在讀中悟情,在讀中明理。使學生體會并理解父親喜歡鳥,父親愛鳥。
三、接下來,我來說說第三板塊:教學程序。第一課時,我主要設計了以下幾個環節。
第一個環節:質疑導入,揭題
我這樣導入:今天我們來學習課文父親和鳥。我板書課題。問學生,看到這個課題,你腦子里有哪些疑問?讓學生對課題質疑。
(良好的開端是一節課成功的一半,我這樣質疑導入,激發學生了學生強烈的學習愿意,為后面的學習做了鋪墊。)
第二個環節:初讀課文,自主識字
第一步:認讀生字,掃除障礙
我請學生借助拼音初讀課文,圈出生字,并且引導學生碰到不會讀的可以結合生活實際進行識記,也可以借助樹葉、問問同桌,請教老師等方法來認讀生字。
(這一步的設計是為了培養學生養成碰到困難自己解決和不動筆墨不讀書的習慣。)
第二步:檢查生字詞語
課件出示課后習題我會讀里面的詞語。先請學生同桌互讀,再請學生開火車讀。這時,我設計了一個送禮物的游戲激趣。讀對了就出現一個禮物包,打開禮物包有個小人在跳舞。
(這樣的設計不僅加強教學的直觀性,符合低年級學生的特點,也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輕松愉快地完成鞏固生字任務。)
第三步:仿說詞語
請學生觀察剛才讀的詞語,發現有三個詞語特有意思,他們讀起來瑯瑯上口。霧蒙蒙、熱騰騰、濃濃的,請學生仿說類似的詞語。
(積累語言是新課標倡導的重要內容之一,在閱讀教學中,要引導學生積累自己喜歡的詞語和句子,這一步及時我讓學生積累詞語。)
第四步:書寫“并、夜、喜、重”,進行多元評價
我首先放手讓學生自己觀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接著讓學生說說這些字書寫時有哪些地方需要提醒同學的。
然后師范寫,學生寫。
最后,展示評議
第三個環節:再讀課文,整體感知。
本文語言樸實,因此讓學生小組合作,自主讀文,說說哪些疑問解決了,還讀懂了什么,哪些地方沒讀懂。然后把學生沒讀懂的歸納為三個問題:問題一,父親是怎樣發現林子里有不少鳥的?問題二,為什么鳥兒快活,父親也快活?問題三,為什么說父親不是獵人,我真高興?
(這樣設計,充分尊重了學生,讓學生自主讀,自主感悟,并教給了學生讀書的方法,學會質疑解疑,學會邊讀邊思考。歸納問題,為下一課時的學習做了良好的鋪墊。)
第四個環節:研讀課文第一段,自主品味。
這個環節讓學生讀第一自然段并給課題中的“和”換詞,用“喜歡”說話并讀出父親喜歡鳥。讓學生初步感受父親愛鳥,喜歡鳥。
(閱讀是學生個性化行為,要珍視學生的獨特感受、體驗和理解。)
第四板塊:我來說說板書及教學評價。
父親和鳥
喜歡
愛
板書是課堂教學的縮影,是提示課文中心的導讀圖,也是把握重點、難點的輻射源。此板書展現了本課的中心,父親喜歡鳥,父親愛鳥,簡單明了。
總之,本課我采用個性化教學,以學生原有的知識經驗為基礎展開教學,引領學生自瀆自悟。充分尊重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整個過程為張揚學生個性,激發學生靈性服務。我希望在我的課中找不到居高臨下的感覺,能看到預設與生成相輔相成的動態過程。教學時,我隨時根據學生的生成調整課堂教學環節,努力使學生在課堂中有所得,有所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