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級科學地球繞著太陽轉教學設計
教學內容河北人民出版社《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科學》六年級上冊87頁至88頁。
教材與學情分析本課是本單元的第二課,在學生學習了太陽系的奧秘的基礎上,進一步研究地球與太陽的關系,即地球的自轉和公轉,為下一步學習地球與月球的關系打下基礎。重點學習地球公轉帶來季節的變化,以及地球上一年四季的季節變化對地球上動植物生活的影響。活動1“模擬地球公轉與季節的變化”,是本節課的第一課時的教學任務,也是本課書的重點和難點,要求學生認識地球的公轉,以及公轉形成的一年四季變化,為了便于學生理解,教材從四季的變化引入,首先通過教師幫助下的學生閱讀分析資料,了解地球自轉公轉,利用模擬實驗的方法進一步驗證地球的公轉是引起四季變化的根本原因。本課教學對象是六年級學生,經過三年半的科學學習,具備了一定的觀察能力、探究能力、合作學習的能力,也具有了一定的信息技術水平。有關地球自轉、公轉的知識學生或多或少的從課外了解了一些,他們渴望知道更多的有關知識,而太陽及宇宙世界離我們比較遠,且不易研究,一兩節課時間不可能把有關知識都傳授給學生,讓學生對地球自轉、公轉有非常全面的了解,教師對地球自轉、公轉的語言描述,也不可能做到非常清楚非常直觀,為解決這一問題,運用多媒體課件作為課堂學習的輔助手段,為學生學習提供最直接的幫助,使他們能更積極地參與學習過程,更主動地進行科學探究,培養學生主動學習的能力。
教學目標
科學探究目標:
1.能用模擬實驗研究地球的公轉和自轉。
2.能調查本地動植物受四季變化的影響情況,并進行記錄。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1.能與小組其他同學合作完成調查研究。
2.、愿意與同學合作共同完成地球自轉和公轉的模擬實驗。
科學知識目標
1.能解釋地球的公轉和自轉的概念。
2.能解釋四季變化與地球的公轉有關。
3.能舉實例說明四季對自然界中動植物的形態和生活習性的影響。
環境目標
1.能初步建立起地球公轉與四季變化關系的概念。
2.能用文字或圖的形式把四季的顯著特點生動地表現出來。
教學重難點
通過實驗證明地球公轉是引起一年四季變化的根本原因。
教學準備
繩子、手電筒、地球儀、橡皮泥、教學課件
教學過程
一、設置問題情景——激趣引入
師(課件演示--遨游太空):同學們,如果有機會在太空旅行,欣賞宇宙的奇觀,你們愿意去嗎?其實我們一直都在太空旅行,我們所乘坐的“宇宙飛船”就是地球。你們知道這艘“飛船”是這樣運行的嗎?現在我們就來了解一下。
【設計意圖】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培養他們豐富的想象力,使他們產生探索太空奧秘的想法。
二、探究新知——認識地球公轉與季節變化的關系。
1、閱讀、理解地球的自傳和公轉。
師:(展示課件:模擬地球的自轉和公轉)指導學生觀看視頻、閱讀書上資料,并指導學生初步填寫課本87頁表格。
【設計意圖】讓學生通過觀看、閱讀、資料整理、分析來加深對自轉和公轉的認識。培養學生獲取信息、提煉、歸納的能力。從而提高學生有序、有效的“思”,為下面親身模擬實驗的“行”做好準備。
2、猜想地球自轉和公轉導致的現象。
師:提出疑問:地球的自轉和公轉導致什么現象的發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