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教版科學三年級上冊第四單元教案
五、課外延伸。
鳥類是我們人類的好朋友,我們要好好保護它們,。課后,我們可以繼續研究自己感興趣的問題,可以長期觀察一種鳥的生活習性,了解它的生活規律,寫一篇觀察報告。
教學后記
21、貓
教學目標
1、體驗貓的可愛,懂得珍愛生命。
2、能將關于貓的研究活動延伸到課外,樂于進行長期的觀察研究。
3、愿意參與交流研討,善于聽取別人的意見。
4、能按照一定的順序去觀察貓的外部特征。
5、知道從貓的身體可以分為頭、頸、軀干、四肢、尾五個部分,身上長滿毛,胎生,小貓吃奶長大。
6、知道貓的身體特點、生活習性、繁殖方式等方面去觀察、去描述貓的特點。
7、知道貓抓老鼠,保護糧食,是我們的好朋友。
教學準備
1、教師準備:貓的生活習性方面的投影片、活貓或貓的剝制標本。
2、學生準備:課前觀察貓的生活特點,如果家里養有貓,可以裝在籠子里帶來和同學一起觀察。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調動學生已有經驗。
1、播放貓的錄像資料。
2、出示貓的掛圖。
3、貓的身體有些什么特點呢?
4、貓的生活習性又是怎樣的呢?
二、學生討論:貓的身體結構與生活習性之間的關系。
1、提問:貓的身體特點對于它的生活有什么好處呢?
2、學生分小組交流討論。
3、學生匯報。
4、教師小結。
三、學生小結,將“我的發現”記在課本上。
四、課后延伸。
你還有什么感興趣的問題?課后請同學們繼續研究。
教學后記
22、兔與貓
教學目標
1、熱愛小動物,樂于去研究它們的生活習性。
2、能用比較的方法,找出貓和兔的相同點,歸納出哺乳動物的共同特征。
3、知道哺乳動物的共同特征:身體分為頭、頸、軀干、四肢、尾五部分,身上長毛,胎生,吃奶長大。
4、能認識多種常見的哺乳動物。
教學準備
1、教師準備:兔的生活習性的圖片,活兔或兔的剝制標本。
2、學生準備:課前有目的的觀察兔的生活習性,收集有關兔的資料。
教學過程
一、觀察兔的身體特點。
教師出示觀察材料,兔或兔的掛圖。
二、學生匯報觀察結果。
教師將學生的匯報板書到黑板上。
三、比較貓和兔的異同,揭示哺乳動物的概念。
1、將兔的特點和前面一課觀察過的貓比較,有哪些相同點,有哪些不同點?學生分小組討論,并記錄到課本上。
2、研討、匯報。
3、教師小結。
像兔和貓這樣的動物,身體分為頭、頸、軀干、四肢、尾五部分,身上長毛,胎生,小動物吃它媽媽的奶長大,叫做哺乳動物。
四、運用概念判斷,認識更多的哺乳動物。
1、學生閱讀課本中的圖,指出課本中的這些小動物是不是哺乳動物?
2、你還知道哪些動物屬于哺乳動物?
五、單元小結。
本單元我們學習了鳥類和哺乳動物,你能說說這兩類動物的主要特征有什么不同嗎?在學生比較回答后,教師小結:我們研究鳥和哺乳動物,主要是從它們的身體特點、生活習性、繁殖方式等方面去研究的。在以后研究別的動物時,也應該從這些方面去研究,并且可以將這些方面特點相似的動物歸為一類。
六、課外拓展。
同學們課后可以選定一種動物,繼續研究它的生活習必性,并寫一篇研究報告。
教學后記
自由研究
教學目標
1、進一步加強學生對家養小動物的認識。
2、初步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探究精神。
3、讓學生在探究過程中,能解開一些迷惑,收獲一些知識,發現一些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