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師大十一冊——數學閱讀(圓周率的歷史)
內容:北師大版數學實驗教材第十一冊第14頁。目標:結合圓周率發展歷史的閱讀,體會人類對數學知識的不斷探索過程,感受數學文化的魅力,激發民族自豪感。
課前準備:學生分小組利用圖書館、網絡等渠道收集有關圓周率的知識。
程序:
一、閱讀教材,了解圓周率的發展歷史。
1、學生自主閱讀教材,可以討論,請教老師。
2、師生共同梳理出圓周率的發展歷史
(1)用測量的方法計算圓周率。
(2)用正多邊形逼近圓求出圓周率近似值3.14。
(3)祖沖之求出圓周率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間。
(4) 人們一直在不斷對計算圓周率展開探索,產生了不少方法。圖中呈現的是著名的“蒲豐投針試驗”,是利用概率的方法計算圓周率。
(5)介紹了電子計算機的出現,導致了計算方面的根本革命,以此帶來的計算圓周率的突破進展,并說明了計算圓周率的值的一個作用,可以用來檢驗計算機的性能。
二、學生分組匯報收集有關圓周率的知識。
三、教師視情況補充一些有關知識。
四、學生交流體會。
五、教師小結。數學的具有悠久的歷史,它無窮的魅力吸引著人類對它不斷探索,劉徽、祖沖之等數學家在數學研究上都為我們留下了豐富的文化遺產和精神遺產。
六、課外作業
閱讀3-5個數學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