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跑線》教學實錄
師:60米和100米的起跑線是一樣的,200米的起跑線不一樣,400米的起跑線也不一樣(邊說邊用手演示運動員的跑步路線)想一想這可能與什么有關系?
生:可能與彎道有關系。
師:你是怎么想到可能會與彎道有關系的?
生:60米和100米只在直道上跑;200米和400米要在直道上跑還要在彎道上跑。
師:與彎道可能會有什么關系呢?
生:因為外圈要比內圈長。
師:外圈的每個部分都比內圈長嗎?
生:彎道部分外圈比內圈長。
課堂教學實錄3:探究驗證猜測的方法
師:那你能想辦法驗證:彎道部分外圈比內圈長嗎?
生:看就能看出來外圈比內圈長。
師:那你能應用你學到的數學知識來驗證彎道部分外圈要比內圈長嗎?
學生沉默
師:(借助跑道示意圖)運動員在比賽中要在跑道的中間跑,我們假設運動員就在這些跑道線上跑,你有辦法驗證彎道部分外圈比內圈長嗎?
生:可以求半圓的周長。
師:要求半圓的周長我們要知道哪些數據?
生:需要知道直徑或者半徑。
師:為了使計算簡便,半徑可以用較小的整數。還有其他的辦法嗎?
生:用尺子量。
師:如果是直的我們用尺子量很好解決,現在我們要量彎道部分,你打算怎樣用尺子量呢?
生:用繩子沿著彎道走半圈,然后把繩子伸直,再拿尺子量。
師:還有其他的辦法嗎?
學生沉默
師:我們現在想到了兩種辦法驗證彎道部分外圈比內圈長:一是計算周長,二是用尺子量。
課堂教學實錄4:驗證猜測
學生選擇驗證的方法,選用計算辦法驗證的為學生提供半圓圖,選用尺子量的為學生提供半圓圖和毛線。
學生實踐,教師巡視
學生匯報驗證結果。
生:第一圈2×10×3.14÷2=31.4
第二圈2×(10+1)×3.14÷2=34.54
第三圈2×(10+1+1)×3.14÷2=37.68
第四圈2×(10+1+1+1)×3.14÷2=40.82
第五圈2×(10+1+1+1+1)×3.14÷2=43.96
其他組計算的方法基本一樣,只是數據上有所區別。
所以外圈比內圈長。
師:你是怎樣確定半徑的?
學生借助圖示說明確定半徑的方法。
課堂教學實錄5:分析驗證結果
師總結算法,半圓周長我們用2πr÷2=πr
第一圈是10π 第二圈11π 第三圈12π第四圈13π第五圈14π
師:如果就用我們前面計算是使用的數據來設計跑道,那么200米各跑道的運動員就要相差出多少才合理?
生:1π
師:能說說為什么200米的起跑線不一樣嗎?
生:因為200米的比賽要經過彎道,彎道的外圈比內圈長,所以200米的比賽外圈的起跑線要靠前。
師:在200米的“半圓式”田徑場上,進行400米比賽的時候,為什么要在跑過彎道以后才可以搶道,如果再繼續跑一圈不就可以了嗎?行不行?
生:不行。
師:為什么不行?
生:如果一直在自己的跑道上跑那外圈運動員就不合適了。
師:在搶道的過程中。運動員之間還會出現一些差距,所以200米和400米的起跑線雖然都是不一樣的,但實際的位置還是有差別的。
師:現在我們來總結一下,起跑線不一樣是因為,運動員在跑的過程中要經過彎道,各跑道的距離是不一樣的,但是終點是一樣的,要想使跑的距離一樣,起跑線就不一樣了。具體的數據情況,有興趣的同學可以繼續開展調查。
課堂教學實錄6:擴展閱讀、總結學習方法、布置作業:
師:剛才我們用圓的知識解釋了起跑線不一樣的問題,事實上我們用圓的知識還可以解釋很多現象,大家看一看教材45頁的你知道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