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下第一單元教材分析 負數
課標總體要求:
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了解負數的意義,會用負數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問題。
一、教學內容
負數的認識
負數、0、正數的大小比較
二、教學目標
1.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初步認識負數,能正確讀、寫正數和負數,知道0既不是正數也不是負數。
2.初步學會用正、負數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實際問題,體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3.能借助數軸初步學會負數、0和正數大小比較的方法。
三、具體編排
例1 引出負數
例2 負數的讀、寫 , 0既不是正數也不是負數
例3 認識數軸
例 4 比較負數的大小
例1 引出負數
(1) 使學生知道生活中存在負數。
(2) 認識負數存在的必要性。
(3) 體會16℃和-16℃是以0℃為基準的兩個相反意義的量。
建議:
如果沒有觀測的條件,也可以制作溫度計教具,根據例1的情境在溫度計教具上撥出相應的溫度。提問:“零下16℃用16℃表示,那么零下16℃可以怎樣表示呢?”介紹用負數表示零下16℃的寫法和讀法,體會生活中引入負數的必要性。再讓學生思考‘ 16℃’和‘-16℃’的意義是否相同,體會16℃和-16℃是以0℃為基準的兩個相反意義的量。
例2 負數的讀、寫 0既不是正數也不是負數
(1) 進一步認識負數的應用和存在的必要性。
(2) 體會500和-500是兩個相反意義的量。
(3) 負數的描述性定義和讀寫法。
(4) 正數的描述性定義和讀寫法。
(5) 0既不是正數也不是負數
(6)讓學生說負數的應用。
建議:
○通過實例讓學生體會負數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存折上的明細中分別用正、負數表示存入和支出,讓學生結合具體數據說它們的含義,進一步體會正負數表示兩種相反意義的量。
○接下來結合前兩個例題進行小結,給出正負數的名稱。說明為了表示兩種相反意義的量,新出現的前面都有一個“-”號的數是負數,而相應的以前所學的是正數,其中正數也可以在前面加上“+”號(一般可以省去“+”號),讓學生初步建立正負數的概念。
○最后通過小精靈說“你還在什么地方見過負數”,讓學生舉出生活中用正負數表示數量的實際例子,加深對正負數表示兩種相反意義的量的體會。
注意:
(1)讓學生體會正負數在實際中表示相反的含義。
(2)強調正數前面可以加上“+”號,通?梢允÷圆粚,負數前面的“-”號則必須寫。
(3)不要給正負數下定義,只要學生知道什么樣的數是正數,什么樣的數是負數即可。
(4)讓學生明確0既不是正數,也不是負數,它是正負數的分界點。
(5)讓學生說還在什么地方見過負數時,教師應把具有相反意義的兩個量對應記錄下來,通過對比幫助學生加深對正負數意義的體會。
例3 認識數軸
(1) 進一步 體會向東4m和向西4m是兩個相反意義的量。
(2) 引導學生思考在直線上表示這兩種量。
(3) 數軸的描述性定義和特征。
(4) 初步體會數軸的三要素。
(5)初步滲透數形(數點對應)結合的思想,借助數軸的直觀圖初步體會數軸上正負數的排列規律,形成正負數比較完整的認知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