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決問題的策略教學設計--六上
追問:把小盒換成大盒也能做嗎?把原來的5個小盒換成5個大盒,現在這7個大盒中,一共裝了多少個球?
指出:算式是100+8×5,所以140÷7算出來的是每個大盒裝球的個數。
談話:把大盒換成小盒算出結果的請舉手!把小盒換成大盒算出結果的也請舉手!看來同學們還是喜歡把大盒換成小盒來計算。
5、檢驗
談話:同桌相互檢驗一下剛才計算的結果是否正確。
6、小結
提問:解這題時你覺得哪一步是關鍵?
指出:哦!還是把兩種不同的盒子換成一種相同的盒子,然后再解題。
7、填空
(1)用47元錢買了5支圓珠筆和4支鋼筆,每支鋼筆比每支圓珠筆貴5元。求圓珠筆和鋼筆的單價。
想:把( )支( )筆換成( )支( )筆,總價比原來( )(“多”或“少”)( )元。
(2)5個蘋果和3個梨共重1350克,1個蘋果比1個梨重50克。1個蘋果多少克?1個梨呢?
想:把( )個( )換成( )個( ),總重量比原來( )(“多”或“少”)( )克。
三、全課總結
談話:今天這節課老師和同學們一起學習了解決問題的策略中用替換的方法解決問題。(板書完整課題)
指出:哦!當把一個量同時分配給了兩種物體時,而且這兩種物體是有一定關系的時候,我們就能用替換的方法來解題。
追問:那解題時該怎么替換呢?(那在用替換的方法來解題時,關鍵是什么?怎么來替換?)
指出:把兩種物體看成同一種物體,(板書)求出一種物體的數量后,也就能求出另一種物體的數量。
四、拓展應用,鞏固策略
過渡:同學們在日常生活中用替換的策略可以幫助我們解決很多實際問題。來我們一起來看一段小廣告
1、播放達能廣告
同學們,從剛才的廣告中你又發現了哪些數學知識呢?
2、讓學生說說自己的發現
3、是啊!在我們每天的生活中蘊涵著豐富的數學知識,只要你做個有心人,你會有更多的收獲。課前老師也做了一些調查:
[電腦出示]8塊達能餅干的鈣含量相當于1杯牛奶的鈣含量。小明早餐吃了12塊餅干,喝了1杯牛奶,鈣含量共計500毫克。你知道每塊餅干的鈣含量大約是多少毫克嗎?1 杯牛奶呢?
(1)要解決這個問題你準備用什么策略?在替換的過程中還需要用到畫圖,老師給你們準備了一張圖在練習紙二上,畫一畫來嘗試解決這個問題。
學生獨立完成。并說出想的過程。
(2)除了把牛奶替換成餅干,還有沒有別的不同的方法嗎?
(3)說一說這題該怎樣檢驗?
(4)提問:為什么你們都不把餅干替換成牛奶來考慮?
學生交流后小結: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一般要選擇簡潔、容易的方法來解答。
五、機動練習
1、 小剛買了4枝鋼筆和2枝鉛筆共52元,鋼筆的單價是鉛筆單價的6倍。鋼筆和鉛筆的單價各是多少元?
2、師徒兩人一起加工零件。師傅工作3小時,徒弟工作4小時,兩人一共加工372個零件。已知師傅每小時比徒弟多加工12個零件。兩人每小時各加工多少個零件?
3、學校買來5個足球和10個籃球,共付出700元。每個足球比每個籃球便宜10元。足球和籃球的單價各是多少元?
附:板書設計
解決問題的策略
——替換
把兩種物體看成同一種物體
1、把大杯換成小杯 共需要9個小杯
720÷(6+3)=80(毫升) 驗算:240+6×80=720(毫升)
80×3=240(毫升) 240÷80=3(倍)
2、把小杯換成大杯 共需要3個大杯
720÷(1+2)=240(毫升)
240÷3=80(毫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