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積和體積單位(教案)
生:4 cm3。
師:為什么?
生1:因為它是由4個體積是1 cm3的小正方體擺成的。
師:如果改用12個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體塊來擺呢?
三、鞏固練習,指導總結。
1.做書本練習七的1—3題。
2.通過今天這節課,你學到了哪些知識?
體積和體積單位(教案)
課題一:教學要求 通過實驗觀察,使學生理解體積的含義,認識常用的體積單位: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同時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和培養學生的推理能力。...
教學目標 1.通過觀察實際,使學生知道什么是體積. 2.認識常用的體積單位: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 3.能正確區分長度單位、面積單位和體積單位的不同. 教學重點 使學生感知物體的體積,初步建立1立方米、1立方分米、1立方厘米的體積觀...
教學目標 1.通過觀察實際,使學生知道什么是體積. 2.認識常用的體積單位: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 3.能正確區分長度單位、面積單位和體積單位的不同. 教學重點 使學生感知物體的體積,初步建立1立方米、1立方分米、1立方厘米的體積觀...
教學目標 1.通過觀察實際,使學生知道什么是體積. 2.認識常用的體積單位: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 3.能正確區分長度單位、面積單位和體積單位的不同. 教學重點 使學生感知物體的體積,初步建立1立方米、1立方分米、1立方厘米的體積觀...
教學目標:1.使學生理解體積的概念,了解常用的體積單位,形成表象。2.培養學生比較、觀察的能力。3.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教學重、難點:使學生感知物體的體積,初步建立1立方米、1立方分米、1立方厘米的體積單位。...
一、教材分析體積和體積單位是在學生認識了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特征以及表面積計算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是本單元教學的基礎,是學生空間觀念的的又一次發展,也為今后學習體積的計算做好了充分的知識鋪墊。...
數學是生活的真實反映---------------《體積和體積單位》教學反思上課前,馬曉云老師已經示范了這節課,對我感受頗深。數學教學要盡可能地接近學生的生活,讓學生認識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數學中也處處有生活的道理。...
宣慶小學 梁紅茹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111---113頁相應的“做一做”,練習二十九的第1~3題.教學目的: 1.通過觀察、實驗,使學生初步建立“體積”的概念,知道計量體積,要用體積單位.認識常用的體積單位: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知道...
教學目標:1.使學生理解體積的概念,了解常用的體積單位,形成表象。2.培養學生比較、觀察的能力。3.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教學重、難點:使學生感知物體的體積,初步建立1立方米、1立方分米、1立方厘米的體積單位。...
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使學生理解體積的概念,了解常見的體積單位,對體積單位的大小形成比較明確的表象。過程與方法:培養學生的比較觀察能力,拓展學生的思維,進一步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教學內容:教科書第38~39頁體積和體積單位。教學目標:1、使學生理解體積的概念,了解常用的體積單位: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對體積單位的大小形成比較明確的表象。2、能正確區別長度單位、面積單位和體積單位的不同。...
一:總體說明:《體積和體積單位》這節課是在學生認識長方體和正方體,空間觀念有了進一步發展的基礎上教學的。本節課主要采取了小組活動的形式,來教學體積的意義和體積單位。...
數學是生活的真實反映---------------《體積和體積單位》教學反思上課前,馬曉云老師已經示范了這節課,對我感受頗深。數學教學要盡可能地接近學生的生活,讓學生認識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數學中也處處有生活的道理。...
教學設計:一、讓學生感知體積概念1、讓學生感知物體占有空間①演示實驗:教師把兩袋同樣多的奶倒進大小相同的杯子,鮮奶液面呈現不同的高度,追問孩子們“這是為什么?”這時有的孩子可能會猜:奶不同,或杯子大小不同。...
課 題體積和體積單位(2)課型新授課案序13教 材簡 析這節課主要是學習例8,通過讓學生切實的感受到體積單位是因為測量物體體積的實際需要而產生的;在此基礎上初步認識體積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