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比”教學設計思路
在交流時允許學生無序交流,但對應的練習要相機出示,讓學生運用所學知識去解決問題,發展他們的能力。比與除法、分數的聯系,我是引導學生通過回憶、觀察、思考、討論等活動來完成的,在交流完比的后項不能為0 后,讓學生分析“一場足球比賽,兩個隊的比分為2比0。”這個比與我們今天學的比相同嗎?它的后項為什么可以是0?讓學生從矛盾、沖突中領悟兩者的差別。又如鞏固練習第一題,書中將它放在例1的下面進行教學,目的是讓學生初步體會到比與除法、分數之間的內在聯系,但從學生的實際情況來分析,這是有一定難度的,所以此處進行了重組,將它放到交流完比、除法和分數的關系之后,這樣處理既鞏固了這三者的關系,又加深了學生對比的意義的認識。練習第2題,一方面鞏固新知,另一方面在匯報過程中,發現比與比值的不同,引導學生尋找比值可以是分數、整數,也可以是小數。
(三)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
抓住契機,結合學生身邊的事物進行教學,有利于學生的發展。在最后的實踐運用中,主要聯系人身體上的數學問題來展開研究,讓學生在觀察、估計、實踐中欣賞到數學的美,體會到數學的價值所在。這個過程既幫助學生加深了對比的意義的理解,又積累了豐富的數學活動經驗,大大拓展了學生的知識面,提高了數學思考能力。我設計了以下四個環節:
1.讀一讀,了解人身體上的兩個1比1,由于比較易懂,所以請學生自由讀,借此機會活動一下。
2.體重與身高的比。在前面的新課教學中已經涉及這一知識,但前面只是初步理解體重與身高也能用比來表示,這時再次讓學生計算體重與身高的比值,使學生深切感受到比和比值的意義。
3.頭長與身高的比。先讓學生看夸張的漫畫,在笑的過程中回味、探索人體的比例,此時相機介紹不同時期人的頭長與身高的比。
4.黃金比。借助多媒體的圖、文、聲、色來展示迷人的“黃金比”,令人賞心悅目。這個過程既加深了對比的意義的理解,又使學生積累了豐富的數學活動經驗,大大拓展了學生的知識面,提高了數學思考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