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十一冊第 一 單元教學計劃
2009-2010上學期北師大版數學六年級第 一 單元教學計劃圓 制表人:吳紅波所 教班 級現 狀分 析045班:過去曾學過一些由直線圍成的平面圖形,能了解各平面圖形特點,能運用轉化的方法推導平面圖形的周長及面積,有一定的動手操作能力。多數學生能進行思考,上課參與度較高。少部分孩子愛講小話或搞小動作,注意力不夠集中。 雙 向細 目標 知識目標 1.結合生活實際,通過觀察、操作等活動認識圓及圓的對稱性,認識半徑、直徑,理解同一圓中半徑和直徑的關系,體會圓的本質特征及圓心和半徑的作用,會用圓規畫圓。2.結合具體情境,通過動手拼擺等實踐活動,探索并掌握圓的周長和面積的計算方法,體會“化曲為直”的思想。3.結合欣賞與繪制圖案的過程,體會圓在圖案設計中的應用,能用圓規設計簡單的圖案,感受圖案的美,發展想象力和創造力。4.通過觀察、操作、想象、圖案設計等活動,發展空間觀念。5.結合具體的情境,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能用圓的知識來解釋生活中的簡單現象,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情感目標 1. 結合圓周率發展歷史的閱讀,體會人類對數學知識的不斷探索過程,感受數學文化魅力,激發民族自豪感,形成熱愛數學的積極情感。2.關注學生的情感體驗,展示數學自身的豐富多彩和無窮魅力。促使學生愿意親近數學、了解數學和談論數學。 內 容提 要 1.圓的認識(一)2.圓的認識(二)3.欣賞與設計4.圓的周長5.圓的面積研 究重 點 教學重點: 1.圓的特征2、計算圓的周長及面積。3、能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教學難點:在理解的基礎上根據不同的條件熟練地求出圓的周長和面積。課堂教學實施策 略(學習方法習慣 )1. 讓學生在現實情境中發現并解決問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2.培養學生數學思想,有方法地進行探索活動。3、培養學生合作學習的能力,使學生在合作中共享資源,共同進步。教學進度測驗安排課外輔導與活動1.圓的認識(一) 2課時2.圓的認識(二) 2課時3.欣賞與設計 1課時4.圓的周長 3課時5.圓的面積 3課時第2周用新課程學習與測評的試卷進行本單元測驗。單元研討課《圓的周長》吳紅波上研討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