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六年級數學上冊集體備課教案第4、5周
數學 課程教案周次4課次(本周第幾課時)1授課課題
相鄰體積單位間的進率(1)教學基本內容
第十一冊p30-31。
教學
目的
和要求
1、使學生經歷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的推導過程,明白相鄰的兩個體積單位之間的進率是1000的道理。2、會應用對比的方法,記憶并區分長度單位、面積單位和體積單位,掌握它們相鄰兩個單位間的進率。3、會正確應用體積單位間的進率進行名數的變換,并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教學重點
及難點
根據進率進行相鄰體積單位的換算。
歸納相鄰體積單位的換算的方法。教學方法
及手段
觀察法、操作法
學法指導
本課充分利用多媒體的直觀優勢,在自主探究中推導并掌握相鄰體積單位間的進率,讓學生根據進率進行相鄰體積單位的換算。并與學過的長度單位,面積單位進行對比。促進學生的邏輯思維的發展,進一步增強學生的空間觀念。
集體備課
個性化修改預習
第30、31頁,一、聯系實際、導入新課
師:1平方分米等于多少平方厘米?想想是怎么推導出來的?請畫在邊長是1分米的正方形紙上。
師:展示學生的推導過程,將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的示意圖──將邊長1分米的正方體紙盒畫上100個邊長是1厘米的小正方形展示出來。二、探究新知
1、推導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教學環節設計師:猜猜看,1立方分米等于多少立方厘米呢?你能用怎樣的方法推導出來?要求每個小組將推出來的結果用1立方分米的正方體紙盒表示出來。教師巡視各組情況并進行指導:讓每個學生在1平方分米的紙上畫出100個小格,然后貼在棱長1分米的正方體盒塊的6個面上。這樣,就得到一個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的數學模型。2、推導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教師用課件動態展示將一個棱長1分米的正方體分割成1000個棱長1立方厘米的過程,并在示意圖下醒目地寫上: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問:不用操作,你能想出1立方米等于多少立方分米嗎?
教師用課件顯示出來(或寫在黑板上)。
教學
環節
設計
3、總結相鄰兩個體積單位間的進率。
4、構建長度、面積和體積單位的計量系統。師:你學過哪些體積單位?請按從高到低的順序把它排列出來,然后說出每個體積單位的相鄰單位。師:長度單位是用來計量物體長度的;面積單位是用來計量物體表面大小的;體積單位是用來計量物體所占空間大小的。
問:長度、面積和體積單位,它們相鄰兩個單位間的進率相同嗎?
三、鞏固練習。
四、評價總結。
作業
板書設計
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
執行情況與課后小結
數學 課程教案
年級: 六 主備者: 蔣天鋒 備課時間:.9.16周次4課次(本周第幾課時)2授課課題
相鄰體積單位之間的進率(2)教學基本內容
第十一冊p31-32。教學
目的
和要求1、能正確應用體積單位間的進率進行名數的變換,并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2、進一步培養學生的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3、激發學生的數學學習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