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六年級數學上冊集體備課教案第4、5周
(3)把這個長方體怎樣變化可以得到正方體?教師演示正方體特征。(4)問:長方體和正方體有什么相同與不同?
2. 長、正方體的表面積和體積。(1)問:長方體和正方體直觀圖最多可以擦去幾條棱而不影響形體大小的確定?長方體、正方體的大小是由什么決定的? (2)(書p33t1)先估計哪個形體的體積最大?再分別計算它們的體積和表面積。怎樣表示長方體、正方體的大小?
3.體積和容積的意義、單位。
(1) 書p33t2。學生說出圖意,觀察放入左、右兩邊的量杯里有多少毫升水?思考這樣的變化原因是什么?
(2)書 p33t3先說出要轉化單位之間的進率,再確定轉化方法。
三、針對練習。
教學
環節
設計
1.判斷。(對打"√",錯打"×")
(1)相交于一個頂點的三條棱的長度分別叫做長方體的長、寬、高。( )
(2)正方體的六個面都必須是正方形。( )
(3)一個正方體的棱長是6厘米,它的表面積和體積相等。( )
2.選擇正確的字母填在括號里。
(1)做一個長方體的鐵皮桶,要用多少鐵皮,是求這個長方體的( ),能裝多少水是求( )
a.體積 b.底面積 c.容積 d.表面積
(2)做一個棱長是4分米的魚缸,需要( )平方分米玻璃。
a.4×4×4 b.4×4×6 c.4×4×5
(3)正方體的棱長擴大2倍,它的體積擴大( )倍。
a.2 b.4 c.8 d.9
(4)一塊長方體木板,長2米,寬5分米,厚8厘米,它的體積是( )立方分米
a.2×5×8 b.20×5×0.8 c.(2o×5+5×8+20×8)×2四、評價總結。
作業
板書設計
1.長方體和正方體各有哪些特征?有什么聯系?2.體積和容積的意義分別是什么?常用的體積(或容積)單位有哪些?相鄰體積單位間的進率是多少?3.怎樣計算長方體、正方體的表面積?解決有關表面積的實際問題要注意什么?
4.你是怎樣發現長方體體積公式的?正方體的體積公式與它有什么聯系?
執行情況與課后小結
數學 課程教案周次4課次(本周第幾課時)4授課課題整理與復習(2)教學基本內容
第十一冊p34。教學
目的
和要求1、引導學生聯系生活實際,在具體情境中進一步體會長方體、正方體的底面積、體積和表面積的聯系和區別,恰當的選擇相關的計算方法。
2、培養學生綜合運用知識解決問題和有條理思考的能力,發展學生的空間想像能力。教學重點
及難點
聯系生活實際恰當的選擇相關的計算方法。
綜合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學方法
及手段
練習法
學法指導
按照“直接應用——結合示意圖練習——自己聯系實際練習”的層次逐步提高要求,使學生學會運用所學知識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進一步積累空間與圖形的學習經驗,增強空間觀念,發展數學思考。
集體備課
個性化修改預習
p34
一、基本練習。1.出示書p34t4。組織學生解答。2.比較:(1)問:長方體、正方體的表面積計算算式中,每一步求的是什么?(2)問:長方體、正方體的體積可以怎樣算?不同算法之間有什么聯系? 歸納:方法1:長方體的體積=長×寬×高(v=abh),正方體的體積=棱長×棱長×棱長(v=ab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