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一二三区_九九在线中文字幕无码_国产一二区av_38激情网_欧美一区=区三区_亚洲高清免费观看在线视频

首頁 > 教案下載 > 數學教案 > 小學數學教案 > 小學六年級數學教案 > 第一課時(通用17篇)

第一課時

發布時間:2023-08-20

第一課時(通用17篇)

第一課時 篇1

  module 1

  step 1

  1. 用 powerpoint 制作,插入一張電燈泡的圖片,依據講課內容,旁邊依次閃現 light bulb, invent, thomas edison, 1879.

  2. t: look at the picture on the screen.

  what's that in english?

  ss: ...

  t: it's a light bulb. (students read “light bulb” after the teacher repeatedly.)

  t: who invented the light bulb?

  thomas edison invented the light bulb in 1879. (屏幕上,在圖片的下面出現這句話。the teacher explains “invent” to help students learn the new word. “invent” means “to make, design, or think of a new type of thing”. students read “invent” after the teacher again and again.)

  step 2

  1. 邀請5名學生做個排序游戲:教師將事先準備好的大卡片隨意地發給4名學生,每張大卡片分別印有 the light bulb, thomas edison, in 1879, invented。讓他們自己排序,手持卡片、面朝大家排隊。

  2. t: is it right, class?

  ss: yes/no.

  3. 5 號學生做助手幫忙,找到正確的順序,并大聲朗讀,其他學生集體跟讀。

  step 3

  1. 教師特意地顛倒 “the light bulb”和 “thomas edison”的順序。

  2. t: can we say like this?

  ss: no.

  t: we can say in another way in english.

  3. 教師手拿印有 was 和 were 的兩張大卡片站在 invented 的前面,要求5號學生手持 by 插入 invented 的后面。教師分別用 was 和 were,要求其他學生朗讀,判斷用 was 還是 were. claps for them! 5 名學生回到座位上。

  4. 板書說明

  被動語態的構成:助動詞 be + 及物動詞的過去分詞

  was/were + 如:invented, called, allowed, done 等

  t: 英語動詞有兩種語態,即主動語態和被動語態。主動語態表示主語是動作的執行者,被動語態表示主語是動作的承受者。被動語態的助動詞 be 有人稱、數和時態的變化,其變化規則與 be 作為連系動詞時完全一樣。本單元主要學習一般過去時的被動語態。

  5. 要求學生看屏幕,重復用被動語態的表達方式。教師點鼠標,在最下方出現

  the light bulb was invented by thomas edison in 1879.

  t: 當我們不知道誰是動作的執行者,或者沒有必要指出誰是動作的執行者,或者只需強調動作的承受者時,要用被動語態,刪除 by 引出動作的執行者。如屏幕顯示:

  the light bulb was invented in 1879.

  module 2

  step 1

  1. 切換兩張電話和多臺計算機的圖片,旁邊分別出現提示詞 bell, 1876和1976, personal computers.

  2. t: talk with your partner about the invention with the words given.

  完成任務所需要的語言結構:

  ① what is that/are they? it's/they're ...

  ② ... was/were invented by... in...

  3. ask a few students to say.

  4. 圖片下面呈現正確的說法:

  the telephone was invented by bell in 1876.

  the personal computers were invented in 1976.

  學生重復朗讀,注意句中不同顏色的標注。

  step 2

  1. t: list your favorite books, songs, movies, tv shows and so on.

  list

  book: harry potter__________________

  song: xi shuashua __________________

  movie: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tv show: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t: exchange the list with your partner.

  3. 學生根據所拿到的信息,互相輪流說出它的作者、演唱者、演員、導演或者公布的時間等等。

  4. 學生們判斷這個句子所給的信息是 t or f。

  完成任務所需要的語言結構:

  ① ... was/were written/sung/acted/directed/hosted by ...

  ② ... was/were written/sung/acted/directed/hosted in ...

  5. 4 人小組再次交換信息單,每名學生手里拿著又一份不同的信息單。參照屏幕上呈現的句式,談論信息單。全班共分成4個組,在規定的3分鐘內,每組任意選擇隊員站起來,說出手中的信息單,其他3組學生在紙上記下表達的內容是 t or f。規定時間結束,t: how many ts about the information? 教師在黑板上記錄每組最后的成績。屏幕呈現的句式:

  ___________     was     written    by     ______________

  were     sung      in

  acted

  directed

  hosted

  painted

  …

  6. t: the winners of this game are called top students in our class. let's clap for them!

  step 3

  1. t: what are they in your partner's box? do you want to know? guess.

  2. 兩人結對猜“百寶箱”的寶物。學生使用“百寶箱”內卡片上的提示詞或者簡單的描述,猜測對方的寶物。猜中一種,卡片要送給對方。教師和1名學生做示范:

  t: can you take a guess? listen! 1876, bell. you often use it to call. then what's that?

  s: mmmm... loudspeaker?

  t: no. there're some numbers on it.

  s: oh, it's a telephone.

  t: yeah. here you are.

  ...

  step 4 1a

  1. 保證大多數學生完成上面的環節。

  2. t: number five inventions in 1a from the oldest to the newest.

  3. discuss your answer with your partner.

  完成任務所需要的語言結構:

  ① i think ... was/were invented before/after ...

  step 5 1b & 1c

  1. t: is your answer right? let's find out the real dates in 1b.

  2. listen and fill in the dates first.

  inventions

  dates

  other things

  telephone

  car

  tv

  calculator

  personal computer

  3. listen again and try to write other things you hear about each invention.

  4. according to the chart above, write the correct letter in 1b.

  5. 第三次播放錄音,學生在練習本上寫對話,找學生逐句地口頭復述內容,個別復雜難懂的句子教師可以提示講解。在屏幕上根據學生的答案,逐句地呈現對話原文。

  girl:   life must have been difficult when you were a kid.

  woman: oh, not really. why do you say that?

  girl:   well, you didn't have many modern inventions.

  like, you probably didn't have a telephone, right?

  woman: of course we did! how old do you think i am?

  the telephone was invented in 1876.

  girl:   how about cars? i bet cars weren't invented yet.

  woman: sure they were. cars were invented in 1885.

  my family had a car. i think you need to take a history class, alice.

  girl:   ha, ha! well, did you have a tv?

  woman: no, we didn’t. the tv was invented around 1927, i think.

  some friends of mine had one. but in those days, tvs were really

  expensive, and we couldn't afford one.

  girl:   and i bet you didn't have calculators and computers and stuff.

  that's something i do know. we learned in school that hand-held

  calculators were invented in 1971 and personal computers were

  invented in 1976.

  woman: you're right. i didn't have those things when i was young.

  but i do now!

  6. 學生看屏幕,重復跟讀磁帶讀音,模仿語調、體會語氣。

  7. t: close your book and look at the chart on the screen. 回憶發明物的日期,仿照聽力對話,結對角色表演(祖母和孫女)。

  完成任務所需要的語言結構:

  ① when was/were ... invented? i think ... was/were invented in ...

  8. t: who would like to show up in front of the class? 邀請幾對學生上臺表演。

  9. 全班集體舉手表決,評選奧斯卡“最佳拍擋獎”!

  10. t: the best show today was acted by ... and ...

  module 3 

  1. write down an essay about your favorite books, songs, movies, tv shows and so on.

  2. read the new words from “invent” to “slipper” fluently and remember them by heart.

第一課時 篇2

  一、小數的加法和減法

  1、小數的加法和減法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理解小數加減法的意義。

  2、使學生初步掌握小數加減法的計算法則,能夠正確進行小數加減法的口算和筆算。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出示準備題,用豎式計算。

  345+159      1328-579     426+98       2307-296

  (全班練習之后,說說整數加減法的計算法則)

  2、口算    口算練習(1)

  二、新授

  1、揭示課題

  2、教學例1。

  (1)讀題由學生列式,并說一說為什么用加法計算?

  (2)板書算式2.83+1.57

  ①2.87元和1.57元各是幾角幾分?    ②豎式怎么列?  為什么?(相同數位對齊.)

  (3)師生一起計算出結果。

  (4)說一說小數加法和整數加法有什么相同之處?小數加法怎樣計算?

  3、學習例2    計算。 15.64-3.9

  (1)全體學生試做。

  (2)集體評議。評議之后說說小數減法和整數減法有什么相同之處。列豎式要注意什么?(小數點對齊)

  4、試一試    10.84+2.6      3.05-2.85

  5、請學生觀察例1和例2,大家來歸納小數加法的筆算方法。然后填在書上。

  6、練一練

  書上第2頁   1、4、5

  7、小結

  今天我們學習了什么?你學會了什么?

  三、作業 

  書上第2頁練一練   第2、3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 小數加減法的珠算( p.3,例3、例4)

  教學目標 

  使學生掌握珠算小數加減法,并能正確進行珠算小數加減法的計算。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口算

  0.3+0.4    1.5+0.5    2.4+1.2    4.5-0.9    5.3-4.8   8+2.5

  2、筆算(計算之后說說筆算小數加減法的計算法則)

  7.65+2.13   3.14-2.09   0.96+4.68   8-7.56

  二、新授

  1、出示準備題(用珠算計算,做好之后說說整數加減法的珠算方法)。

  2、出示例3  用珠算計算。8.76+4.03

  (1)由全班學生用珠算計算.

  (2)計算之后,說說小數加法的珠算方法。

  3、出示例4  用珠算計算。 5.6-0.85

  (用同樣的方法讓學生來解決此例題。)

  4、小結

  (1)講解珠算小數加減法的撥珠方法。

  (2)請學生填好書上第3頁的內容,并讀一遍。

  5、練習

  (1)試一試  26.75+3.4     25.72-9.8

  (2)書上第4頁2、4。

  三、布置作業 

  p.4   1、3

第一課時 篇3

  、教學內容

  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一年級上冊識字(二)里的第三篇課文《菜園里》。

  二、教學目標與策略選擇

  在人教版的實驗教材中,本課是一次識字教學的課文。本校的學生大部分來自農村,對農村中的一些蔬菜并不陌生,為了讓學生在生活中學語文,培養觀察能力。為此,確定以下教學目標:

  1、 認識課文中的部分生字和一些蔬菜的名稱,會寫2個字,認識筆畫——“臥鉤”。

  2、 認識一些蔬菜,了解他們的特點。

  3、 體會識字的快樂,激發識字的興趣。

  本課在教學中通過看圖,對圖中蔬菜名稱的認識,重點進行識字和寫字教學。鑒于以

  上的目標定位,要積極倡導學生進行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為此,主要采取了以下教學策略:

  1、 充分運用現代化科學手段,巧妙制作課件。

  2、 采用多種方法,增加學生與生字的接觸次數。

  三、教學過程

  預設學習材料與教學路徑 預計學生活動與備選方案 環節實施效果自評

  一、 談話導入,揭示課題。1、談話導入:同學們,你們平時最喜歡吃哪些蔬菜?你們知道這些菜種在哪里?2、出示課題:cai yuan li菜 園 里[菜]:這個字誰來讀——(菜)你有什么好辦法記住“菜”?什么菜的“菜”?[園]:園,你在哪里見過嗎?  齊讀課題。 1、學生說說吃蔬菜的好處。[備選]如有學生說不喜歡吃蔬菜,可讓其他學生告訴他吃蔬菜的好處,從而喜歡吃蔬菜。2、識記“菜”和“園”這兩個生字。本環節的設計目的,是讓學生聯系生活實際,從身邊熟悉的事物自然地引入課文中。對“菜”和“園”的識記,激發了學生的識字興趣,有興趣在生活中識字,從而達到識字教學的目的。

  二、 創設情景,認識生字。1、看圖說話。菜園里可真熱鬧呀,你在菜園里看到了什么?2、 帶拼音認讀字詞。(1)過渡:蔬菜豐收了,大家都來幫助,小朋友們想去幫忙嗎?(2)出示字詞:想去幫忙,必須先過關。菜園的主人給我們出了幾道難題,通過了,才能進菜園。出示帶拼音的九個詞:qiezi lajiao huanggua doujiao茄子 辣椒 黃瓜 豆角 luobo nangua baicai juanxincai蘿卜 南瓜 白菜 卷心菜xihongshii西紅柿(3)自由讀。這些蔬菜的名稱你都會念了嗎?打開書本,借助拼音自己讀一讀吧!注意把字音讀準!(4)指名讀。這里的詞語你最有把握讀好的是哪一個?指名讀——教師正音(5)打亂齊讀。你們都有把握讀好這些詞語了嗎?看老師點到哪兒讀哪兒。3、 去拼音認讀。現在我把拼音帽子摘下了,你還認識我嗎? 小伙伴自由讀,開火車讀。4、認讀生字。(1)這些詞兒都會讀了,看看這一個一個的生字會讀嗎?指名讀——小老師帶讀。(2)分析字形。你們是用什么好辦法記住這些字寶寶的呀?小伙伴之間互相交流一下。學生匯報。5、拼字游戲。讓我們來輕松一下,做一個有趣的拼字游戲,各小組長請把信袋里裝著的,今天所生字的各部件拿出來,請大家一起動手拼一拼,讀一讀,比一比,看哪一小組最先過關。交流匯報。6、給蔬菜找名字。菜園的主人給我們捎來了話,他說小朋友們都通過了考試,請大家進菜園。他分配給我們的任務是給每種蔬菜貼上名字。出示圖。 1、看圖說出菜園里的人們在收各種蔬菜。2、自學帶拼音的詞語。3、指名認讀。[備選]學生讀錯了,可以讓其他學生當小老師來指正。4、去拼音認讀字詞。5、自由組成小組分析字形。6、各組匯報,可能出現的表現形式:(1)采用加偏旁的方法。(2)采用字、筆畫與偏旁相加的方法。(3)采用聯系實物識記。 1、學生用各部件拼出生字。2、匯報結果。讀名字,舉卡片。低年級的學生,他們的思維還停留在形象思維階段,光拿出幾個生字讓學生來認識他,記住他,這有些困難。因此,在這一環節中,采用了圖文結合的辦法,讓學生把抽象的字詞與生動形象的圖畫相結合,從而提高了他們的識字興趣。在認讀過程中,采用了小老師指正、帶讀的方法,讓學生在一種師生平等的氛圍中學習,大大提高了識字的興趣教學中采用了游戲的形式,讓學生在動腦、動口的基礎上,動一動手。低年級的學生注意力不是很集中,識字課對他們來說比較枯燥,部分學生開始在做小動作、開小差,他們的注意力開始潰散,在此時機通過游戲動手,給他們充分的時間來開小差、做小動作。這樣既抓住了學生的注意力,又起到了鞏固生字詞的作用。。

  三、做課間操,書寫生字。1、過渡:小朋友們的工作做得真好,菜園的主人給我們送來了一件禮物。出示蘿卜葉。蘿卜藏在哪里呀?2、課間操。你們真聰明,讓我們把它拔出來,好嗎?3、書寫生字。蘿卜拔好了,我們要靜下心來寫字了!(1) 學習寫“卜”。 “卜”字該怎么寫?a、 學生自由說一說。b、 師板書,講解書寫要點:看,從上到下豎要直,一豎寫在豎中線。小圓點,象芝麻,一點點到橫中線。c、打開書本,先描一描“卜”字,再自己寫一個完整的“卜”。(2) 學習寫“心”。我們再來看看這個心字。a、認識“臥鉤”。“心”字里藏著一個小鉤子,它躺在心字里面,很象一個小朋友在做仰臥起坐。b、 師板書,講解書寫要點:第一筆往左點,第二筆的臥鉤是最關鍵的一筆,從橫中線起筆,慢慢地往下躺,收筆是個小鉤子,也在橫中線上。第三筆點,第四筆也是點,這兩筆點要對齊。c、 學生書空。d、 請小朋友們在田字格里描一描,然后再寫一個完整的“心”。e、 出示學生的作業,學生互評,再寫一寫。四、課后延伸。去了一趟菜園,小朋友們的本領、見識都增長了不少。食堂里的叔叔阿姨們也想請我們幫個忙,他們寫了一份菜單,讓小朋友們回家后好好地讀一讀菜單上的菜名,在自己喜歡吃的菜名前打上“ ”。 1、猜禮物。 2、做拔蘿卜的課間操。3、學寫“卜”。(1) 仔細觀察“卜”的書寫格式。(2)學生說。(3) 認真看、聽老師的范寫和要點講解。(4) 學生寫“卜”字。4、學寫“心”。(1) 認識“臥鉤”。(2) 學生聽、看教師的范寫和要點講解。(3) 學生書空。(4) 作業本上描和寫。(5) 學生互評自己的作業。[備選]可以自評,自己認為滿意的可以在書本上打上自己喜歡的符號。1、傾聽活動的要求。2、自由認讀菜單上的菜名。 低年級學生,寫字教學是重點,在教學中讓學生通過看,在田字格中描一描,說一說寫時的注意點,讓學生互相評議,有利于學生掌握書寫的要點也激發他們的寫字興趣。由于怕時間不夠,讓學生書寫的時間太急促。拓寬課文內容,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把學到的知識,馬上應用于實際,加強學習與生活的聯系。

  四、教學片段實錄

  (一)引入

  1、談話

  師:同學們,你們平時最喜歡吃哪些蔬菜?

  生1:我喜歡吃青菜,因為青菜很有營養。

  生2:我喜歡吃蘿卜,因為蘿卜在冬天吃有很多好處。

  生3:我喜歡吃西紅柿,因為西紅柿的味道很好。

  生4:我喜歡吃菠菜,因為動畫片中的大力水手吃菠菜很有力氣。

  師:你們知道這些菜種在哪里嗎?

  生1:地上。

  生2:菜園里。

  生3:田里。

  師:小朋友們平時真仔細,這些地方都種有蔬菜。老師帶來了一張照片請同學們猜一猜,這是什么地方?

  2、出示圖片,揭題。

  生齊說:菜園里。

  師:(指菜字)這個字誰來讀?

  生指名讀。

  師:你有什么好辦法記住“菜”?

  生1:上面有個草字頭,下面是個采。

  生2:青菜、白菜的菜,它是平舌音。

  師:(指園字)這個字你在哪里見過?

  生1:我在《語文學習園地》中見過。

  生2:我在幼兒園門口的牌子上見過。

  生3:我在書上見過。

  師:小朋友們對自己身邊的事留心觀察,記得真棒。現在我們一起來把題目讀一讀。

  生齊讀課題。

  (二)看圖說話

  師:菜園里可真熱鬧呀,你在菜園里看到了什么?

  生1:我在菜園里看到很多人在收蔬菜。

  生2:我看見菜園里有紫色的茄子,紅紅的蘿卜,綠色的黃瓜和辣椒。

  生3:我看見兩個小朋友在摘茄子。

  生4:我看見兩個小朋友在抬南瓜。

  生5:菜園里停著一輛大卡車在裝蔬菜。

  (三)認讀生字、詞。

  師:蔬菜豐收了,大家都來幫忙,小朋友們你想去幫忙嗎?

  生:想。

  師:想去幫忙,必須先過關。菜園的主人給我們出了幾到難題,通過了,才能進菜園。

  出示帶拼音的九個詞語。

  師:這些蔬菜的名稱你都回念了嗎?打開書本,借助拼音自己讀一讀吧!注意把字音讀準!老師相信你們會成功。

  學生自由讀,。

  生評價:西紅柿的柿是翹舌音不是平舌音。

  師:現在我把拼音帽子摘下了,你還認識我嗎?

  學生自由讀。

  開火車讀詞語。

  指明學生小老師帶讀。

  師:你們是用什么好辦法記住這些字寶寶的呀?小伙伴之間互相交流一下。

  學生分小組自由交流。

  匯報。

  生1:我們通過草字頭加采記住了菜。

  生2:我們記住園是大口框加元。

  生3:逗人的逗去掉走之兒就成了豆。

  生4:我們通過輕聲記住了蘿卜的卜。

  生5:用加上一個角字頭就成了角。

  生6:我們通過開心、關心、用心記住了心。

  生7:我的名字中有一個蘿字,就記住了它。

  五、教學反思

  完成整個教學過程后,給我的感觸很多,具體有:

  1、重視激發學生的識字興趣

  新課程標準三個維度在識字方面的體現是讓學生對學習漢字有濃厚的興趣,養成主動識字的習慣。在小學生之中蘊藏著極大的自主識字的積極性,要調動這些積極性,在教學中教師經常拿出點時間、創造一些機會:讓學生認讀最有把握的是哪一個,給他們信心.通過動手拼字游戲讓學生交流、展示自主識字的成果.學生的學習興趣一下子就被調動起來,整堂課的氣氛活躍了許多。

  2、加強學習與生活的聯系

  人教版的語文教學注重與生活實際的聯系。教學中教師應重視學生在生活中自主識字的引導與交流,不斷擴大識字成果。在認讀課題中的 “園”時,提問“你在哪里見到過這個字?”把識字教學與平常生活相連,鼓動平時觀察仔細的學生,為其余學生積極地在生活中學習樹立榜樣。

  在教學中教師努力地為學生創造生活中學習的條件,認讀菜單的目的也在于此.只要老師有意識,有措施,學生在這方面都會有令人吃驚的表現。

  3、巧妙制作課件,合理運用

  針對學生對“菜園”都比較熟悉這一特點,充分利用書中的插圖揭示課題,這樣既貼近兒童生活,又能為識字教學奠定基礎。出示每種蔬菜的圖片,使他們與相對應的詞語相互結對,鞏固學生的識字效果。

  4、重視書寫

  加強寫字,現在雖然是電腦時代仍需要把字寫得規范、端正、美觀,這不僅是交流的需要,還是提高個人文化修養和民族素質的需要。每次寫字,一定要提醒寫字的執筆姿勢。每寫一個字,一筆一畫的起筆、止筆,一筆一畫的占格、占位,每個字的間架結構,每個部件的高矮肥瘦,部件、筆畫之間的穿插挪讓……都要交代得清清楚楚,并且要邊講邊示范。“心”這個字是本課寫字中的一個難點,里面有個新的筆畫——臥鉤,第三筆與第四筆的點在橫中線上,并要排齊。其中第三筆點在臥鉤的上面,第四筆點在臥鉤的右上面。而后讓學生先描后臨,發現問題,在評議中指導。

  5、直得注意的問題

  在低年極的寫字指導時,要保證學生的寫字時間,不能太急促,每節課應有三五分鐘,細水長流。

  六、設計理念

  課堂上采取多種方法,讓學生和生字反復、多次、不同場合、場面的接觸,當堂認識、整體認識。

第一課時 篇4

  [教學理念]

  新課程標準指出:要把閱讀興趣擺到重要位置,并采取多種手段讓每個學生都喜歡讀書,進而視讀書為一種樂趣和享受。另外,基于“研究性學習”(自主、合作、探究)理論的引領指導,本課閱讀教學重在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讓其在感興趣的自主活動中主動探究、團結合作、勇于創新,全面提高每位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

  [設計特色]

  通過多次角色轉換在研究性閱讀中培養學生閱讀興趣,讓其深深入境、自然悟情。

  [課時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的§1—4①,并能進行較好地角色朗讀及表演。

  2、認識一個偏旁“登字頭”,學會3個生字“蒼、登、善”。

  3、能從小青蛙的語言、神態、動作中體悟其心理。

  [教學流程及設計意圖]

  一、啟動情感,揭題入文。

  1、教師引入:“帶來一個很好聽的童話故事。”

  (揭題出示“青蛙看海”并范讀)

  2、有興趣來讀讀這個題嗎?

  (1)指名讀;(2)齊讀。

  【俗話說:“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為此,課伊始,教師若采用那童趣活潑的話語必定能一下子觸動學生情感的心弦。雖是簡簡單單的兩句話,相信也定會讓其帶著一份天真和好奇不知不覺走進去。】

  二、初步感知,質疑探究

  1、教師配樂朗讀課文:要求學生若有疑問,聽完提出。

  2、學生紛紛質疑。

  (部分簡單的問題,如“善跑”、“蒼鷹”等通過師生、生生間交流、探討、補充非常快速地完成;對于一些重要的、與課文內涵聯系緊密的,如“長期”、“涼氣”等則慎重貼于黑板,啟發學生在學課文時再作進一步的深思。)

  3、小結:小朋友現在是越來越會提問了!別急,呆會兒我們還可以一邊學,一邊提;一邊提呢再一邊自己來解決,好嗎?(好!)其實我們從小啊就應該做一個善思考與愛發問的人。因為只有這樣,我們才能越來越聰明,才能有所創造!

  【閱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為。學生是獨立的個體,要尊重學生的獨特感受和體驗。如在聽完故事后,教師若能讓學生在這樣一個自由提問的時空里馳騁一番,并且對其提出的各種問題都能以贊賞、鼓勵來給予肯定的話,那么無疑對學生的個性發展必定更為自由、舒展。】

  三、充分誦讀,巧破疑難。

  (一)、導讀第一段。

  1、出示第一段:多種促讀手段、形式指名學生讀第一段。

  2、學生自由提新問題。

  3、眾說紛紜,巧解“長期”。

  4、角色轉換:你就是這只青蛙(點圖述),你啊在這個湖邊已經生活了很久很久了,你會怎么想?(指名說)

  5、多種促讀手段指導讀好第一段第一句(突出“呆得最久,最想看海”的感覺)

  6、看,就在此時(貼圖)誰飛來了?(蒼鷹大哥)

  對它說什么呢?(男女生分讀)

  7、師述:有希望!

  【自主、合作、探究,我們要做的是以教材為憑借,引導學生從已知走向未知。在其中,教師既是學習活動的示范者,又是一名普通的求知者;學生則是學習活動的主體,通過教材這座橋梁,走向更廣闊的研究領域,探求更博大的未知世界。為此,本課設計旨在讓學生通過對教材的學習,自己稍稍掌握一定的知識方法,并憑借教材,小組間、師生間、生生間的合作交流,巧破疑難等一系列過程,使其在探討中發展,成為學習的真正主人!】

  (二)、導讀第二自然段

  1、小青蛙抬頭一看,看到了什么?(貼山圖——指名說)

  2、角色轉換:你就是這只蹲在湖邊的青蛙(動作),看到這么高的山,心里感覺?

  (對個別感覺可再具體地問下為什么,促使學生感性與理性的統一感悟)

  3、書上的小青蛙呢?

  (1)學生自由朗讀第二自然段。

  (2)多種促讀手段、形式指名學生讀第二自然段。

  4、師引思:都說自己會害怕、擔心,那書上的這只小青蛙是開心呢,難過呢,還是害怕?(眾生發表意見)

  5、指導讀好第二段:(1)指名讀;(2)齊讀。

  6、學生自由提新問題。

  7、巧解“吸了口涼氣”: (1)指名2人上臺試吸;

  (2)師范吸,問:有何不同?感覺?

  (3)師轉換句序范演讀§2:“青蛙吸了口涼氣……”

  (4)齊演讀——指名一生上臺演。

  (三)、導讀第三自然段及第四自然段的第一句話

  1、角色轉換:你是蒼鷹,你怎么說?

  2、書上的蒼鷹呢?

  (1)學生自由朗讀第三自然段。(讀準字音)

  (2)同桌互讀第三自然段。(讀出蒼鷹的口氣)

  (2)多種促讀手段、形式指導學生讀好第三自然段。(指名——齊)

  3、師引思:蒼鷹有無幫助青蛙(沒有)猜青蛙心理?為什么?(指名說)

  4、師順勢解疑,引入(出示“青蛙很失望”)

  (1)指名讀;(2)齊讀。

  5、角色轉換,引申思慮:你會失望、難過嗎?

  6、總結:凡事要相信自己,依靠自己,就像今天我們學課文,還不是自己提出問題自己來解決的;沒解決的我們下節課再一起想辦法,好嗎?

  【從低年級起,教師就要善于根據不同的教材內容,不同的對象,不同的時機,創造不同的條件,全面、靈活地培養學生角色轉換的能力。因為沒有成功的“角色轉換”就無所謂真正的“入境悟情”。如本課多處設計讓學生充分轉換角色去思考,去想象,去感受。雖然可能會得到一些可笑、錯誤乃至失敗的想法亦或是說法,但是作為我們教師來講,還是應該時時鼓勵,處處寬容,讓這些個性的火苗帶著他們激情地跳動!】

  四、角色朗讀,自然轉化。

  1、分工(青蛙、蒼鷹):自愿加入。

  2、采訪:準備用怎樣的口氣來讀?

  3、正式分角色朗讀。

  【轉化語言是一個能動的自我構建過程。為此,教學中,教師就應竭力運用多種途徑去給予學生切實的幫助。如此處的分角色朗讀以及前面的多處朗讀指導,教師就可通過自讀欣賞、聽讀欣賞、用眼觀察、身心一體地多感官參與,語音、語意、圖像、情感、觀念等要素融合,幫助學生走入情境、體悟角色,創設機會讓學生傾聽語言、感受語言,在形象、生動、自然的對話語境中成功地轉換角色,圓滿地完成朗讀的任務。】

  五、識寫生字,探究入微

  1、出示所寫生字:蒼、登、善(讀準字音)。

  2、指名口頭擴詞。

  3 (1)認識新偏旁“登字頭”,并自學其筆順——師板寫生書空

  (2)自學難字“善”的筆順。

  4、書上田字格中描紅,描好觀察:怎樣寫才能寫得漂亮?

  5、當小老師大堂交流。

  6、習字冊上練習書寫。

  【讓學生在實踐描紅、自主觀察探究中掌握如何寫好字的本領,并讓其當小老師上臺交流,不失為寫字教學“沖鋒陷陣”的前奏曲“紙上談兵”;而后在“讀帖”、“描紅”、“仿影”和“臨帖”的系列連環過程中,再次讓學生從認識和操作上感受了一番漢字的形體美,并獲得進一步的深化。為此,寫字教學中要堅持既動“口”,又動“手”,更動“腦”的“三動”方針。只有這樣,我們的學生朋友們才能真正做到“字字入心”。】

第一課時 篇5

  一、教學目標 :

  ⒈學會復韻母“ao、ou、iu”及其四聲,讀準音,認清形,正確書寫。

  ⒉學習聲母與“ao ou iu”組成的音節,能準確拼讀音節。

  二、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學會復韻母“ao ou iu”的發音。拼讀有關音節。了解“iu”的標調。

  教學難點 :“ao”的發音是難點,口型唇位到位,才能正確發音。

  “iu”的教學也是難點。發“iu”時,中間有“o”;“iu和

  “ui”的字形相近,學生容易混淆。

  三、教學過程 :

  (一)激趣導入  

  ⒈師:老師給你們變魔術,看誰的小眼睛最亮,一眼就看出老師變的是什么拼音朋友?

  用電線加手型變出:z、s、n、d、q、x、b

  ⒉師:同學們真能干!我們在拼音王國里認識了很多拼音朋友,老師這兒就有幾位老朋友很想念大家了。來,小朋友,咱們和它們打個招呼。

  出示單韻母卡片:a、o、e、i、u、ü。(齊讀)

  ⒊師:誰能從這六張卡片中找出二張拼成我們已經認識的三個復韻母?

  請學生上臺拼卡片并指導說話:

  a和i在一起ai、ai、ai

  e和i在一起ei、ei、ei

  u和i在一起ui、ui、ui

  ⒋導入  :單韻母的本領可真大呀!除了能組成“ai、ei、ui”外,還可以組成另外的新朋友呢!想不想跟他們交朋友啊?(板書課題)

  (二)初步認形。

  ⒈師:請同學們翻開書本漢語拼音第10課。看看今天要寫的3個復韻母分別是由哪兩個單韻母組成的?

  ⒉指名說,師板書:ao ou iu

  (三)讀準音。

  ⒈這幾個新朋友誰會讀呀?指名讀。

  ⒉不會讀的小朋友,我們也可以根據圖來猜出讀音。

  像第一張圖,圖上畫的是五環旗,是奧運會的標志。“奧”字就是“ao”的第四聲。

  第二張圖上畫的是“藕”,“藕”就是“ou”的第三聲。

  第三張圖畫的是小朋友在游泳,我們就可以推出這個復韻母念“iu”。

  ⒊聽錄音讀→同桌互聽互讀→全班抽查→正音。

  ⒋讀讀四聲。

  ①自由讀→同桌指讀。

  ②師任意寫“ao”的四聲,學生讀,開火車讀。

  ③生標“ou”的四聲→糾正→各種方式讀。

  ④生標“iu”的四聲,注意與“ui”比較,兒歌記憶——小i在前iu、iu、iu,小i在后ui、ui、ui,同時強調“iu”的聲調標在“u”上。

  ⒌做手勢齊讀板書,抽讀。

  ⒍“比耳朵”游戲:師讀帶調韻母,生上臺指出韻母,對了,其余學生拍三下手,齊說“對、對、對”;錯了,就舉手幫助他。

  (四)課間操。

  iū ,iū ,什么iū ,語文寫字得了優;

  iú ,iú ,什么iú,魚兒魚兒水中游;

  iǔ ,iǔ ,什么iǔ ,你是我的好朋友;

  iù ,iù ,什么iù ,上下樓梯要靠右。

  (五)音節練習。

  ⒈“ao ou iu”很喜歡交朋友。瞧,它和誰交上了好朋友?

  出示:z—ao→zao j—iu→jiu y—ou→you

  l—ou→lou y—ao→yao

  自由拼→指名拼→開火車拼。

  ⒉它們還可以和誰交朋友呀?你來幫它找找朋友,好嗎?

  ①根據學生回答,師相機板書。

  ②小組互相交流自己找到的朋友。

  ⒊同學們真能干啊!老師這里還有幾個朋友呢!看看你們能不能認識它們?

  j jiao

  出示三拼音q——i——ao——qiao 指名拼→同桌互拼→標聲調拼

  →選一個音節擴詞說句子訓練。

  x xiao

  (六)書寫練習。

  ⒈說說要注意什么?①要靠攏;②要勻稱;③寫中間。

  ⒉學生書寫,教師巡回指導,強調寫字、拿筆姿勢要正確。

  (七)擴展練習。

  ⒈做音節卡片

  要求:⑴給韻母戴上帽子。

  ⑵寫完了要把它拼一拼。

  ⑶完成后端端正正坐好。

  ⒉匯報交流。

  ⑴小組代表上臺領讀音節,并把卡片貼在墻上。

  ⑵學生走出座位拼音節。

  ⒊總結:今天我們學習了第10課,學到了什么本領?

  四、板書:

  ao ao ao ao ao z-ao→zao sao bao

  y-ao→yao dao mao

  tao lao

  ou ou ou ou ou l-ou→lou mou

  y-ou→you fou

  zou zhou

  iu iu iu iu iu j-iu→jiu niu liu

  qiu xiu

  j jiao

  q——i——ao——qiao

  x xiao

  五、教后感。

  這是我支教下鄉的一堂示范課。

  這堂課依據了新課程“以人為本”、“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努力創設一種輕松愉悅,民主和諧,師生交往互動、互惠和對話的教學關系。

  七、八歲的孩子一上一年級,就要學習抽象的漢語拼音,是很枯燥乏味的。因此,以“情趣性、游戲性”為特點,傾心教學情境的設計。如:“變魔術”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起他們學習的興趣。在學習“ao、ou、iu”的讀音時,充分利用仿真的、現實生活中的背景,看插圖猜讀音,聽錄音讀,嘗試讀(親自體驗),并以學生當“小老師”為主線,讓學生讀好3個新的復韻母。在教學復韻母的四聲時,我大膽地采用“先扶后放”的教學方法,在帶著學生學完ao的標調后,讓學生嘗試ou和iu的標調,讓學生當“小老師”檢查其余學生對韻母的四聲的掌握情況。這一環節的教學中,既體現了老師導的作用,也充分體現了學生的自主學習和互幫互助互學互評的生生交往。在三拼音教學中,標調后選音節擴詞語進行說話訓練,體現了拼音教學與學生生活實際相聯系這一特點,也積累了學生的語言。我結合了iu的四聲,把教材有機整合到課中操中,這種有計劃的行動,在增強趣味時的同時,調節了學生學習的情緒,也鞏固了iu的四聲。為了進一步鞏固“ao、ou、iu”與聲母相拼的音節認讀,我設計了給韻母找聲母朋友的自主探究實踐活動。學生在這一環節中情緒很高漲,思維很開放,這一開放性探究性的學習,充分凸現了學生主體性,張顯了他們的個性,解放了他們的創造性,把課堂的教學氣氛推向高潮。而動手讓學生“做音節”卡片,這一環節學生同樣表現出一種飽滿的激情,在展示作品時,學生異常興奮,因為他們在親身體驗中得到了成功的喜悅。

  ◆[2005

第一課時 篇6

  教學內容:6b第五單元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能聽懂、會說、會讀和拼寫單詞weather, spring, autumn, winter, hot, cold.

  能聽懂、會說、會讀單詞season, because, countryside, warm, cool, rain, rainy, sunny, windy,  cloudy, rowing, snowball fights.

  教學重點:能聽懂、會說、會讀和拼寫單詞weather, spring, autumn, winter, hot, cold

  教學難點:能聽懂、會說、會讀單詞season, because, countryside, warm, cool, rain, rainy, sunny, windy,  cloudy, rowing, snowball fights.

  教具準備:單詞卡片、教學掛圖、錄音機。

  教學過程:

  step 1 pre-task preparation:

  1.warming up.

  sing an english song “seasons”.

  2.free talk. “what’s the weather like today?”

  t: what’s the weather like today? ss: it’s cold.

  t: what season do you like best? s1: spring.

  step 2 while-task procedures:

  1. a guessing game: which season?

  show some pictures and let the ss guess: spring, summer, autumn, winter.

  2.say a chant:

  spring, summer, autumn and winter,

  which season do you like best?

  spring, spring, i like spring best.

  summer, summer, they like summer best.

  autumn, autumn, we like autumn best.

  winter, winter, we all like winter

  summer is hot, winter is cold,

  autumn is cool and spring is warm

  t: what season do you like best? s1: spring.

  step 2 while-task procedures:

  1. a guessing game: which season?

  show many cards to the ss, then ask “what’s missing?”

  step 4 homework: 

  make some cards of part b.

  板書內容:

  weather, spring, autumn, winter, hot, cold.

  板書設計:

  《牛津小學英語》6b unit 5 第一課時 來自第一范文網。

第一課時 篇7

  教學目標:

  1、 運用聯系上下文和生活體會的方法理解課文內容。

  2、 體會到安靜對生活的熱愛。

  3、 把自己的體會通過朗讀等方式表達出來。

  重點:

  1、 聯系上下文和生活體會理解課文內容。

  2、 體會安靜對生活的熱愛。

  難點:

  體會安靜對生活的熱愛。

  教學過程

  一、 復習

  1、 認讀詞語。

  2、 本文介紹了一件什么是?安靜是一個怎樣的小女孩?

  3、 作者要告訴我們什么道理呢?誰都有生活的權利,誰都可以創造一個屬于自己的繽紛世界。

  二、 披情入文,釋疑感悟。

  1、 在現實生活中,真是任何人都能很好地享有生活賜予的權利;都可以創造一個屬于自己的繽紛世界買?怎樣的人才能做到這一點呢?板書:樂觀 堅強 熱愛生活

  2、 從哪兒看出文中的安靜是這樣的人呢?用畫出有關的句子。(第2~3自然段)

  三、 潛心會文,交流體會。

  1、 全班討論,匯報,朗讀句子。

  2、 是引導生重點體會句子。

  (1)、安靜經常在花香中流連,今天她有一次全新的經歷,這次全新的經歷是什么?為什么對于她來說這是一次全新的經歷?

  (2)、再次閱讀文中描寫攏蝴蝶相關描寫。

  3、 我靜靜地站在一旁,看著安靜,我仿佛看見了她多姿多彩的內心世界。

  (1)、一個樂觀、堅強、熱愛生活的女孩的內心世界會是怎樣多姿多彩的?請看第六自然段。

  (2)、用安靜可能在想.來說出來。

  (3)、理解張望。

  (4)、朗讀第六自然段。

  四、 升華情感,拓展延伸。

  1、 再次出示:誰,誰。

  2、 引導談感受。誰都可以--------,只要你--------;誰都可以--------,只要你--------。

  3、 創設情境。假如安靜就在你面前,你會對她說什么?

  五、 總結。

  無論你是否擁有健康的身體,健全的體魄,都有生活在這個世界的權利,都應該受到人們的尊重,在現實生活中,我們應該珍惜現在的幸福,珍惜生命。

  六、 作業。

  1、 選擇自己最喜歡的段落背誦下來。

  2、 閱讀海倫.凱勒作品《假如給我三天光明》。

  3、 搜索資料。

第一課時 篇8

  【教學目標】

  1、知識學習:認識“蛋、取、涼、定、捧、連、輕、仿、佛、抬、頭、向”12個生字,會寫“聽、唱”2個字。

  2、情感陶冶: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初步背誦課文。

  3、思維品質培養:懂得鳥類是人類的朋友,培養愛鳥意識和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難點】認識12個生字。會寫“聽、唱”2個字,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初步背誦課文。

  【課前準備】課件。

  【教學過程】

  一、激qing導入

  1、(播放各種鳥的圖片,和鳥叫的聲音。)你們聽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

  2、在生機勃勃的大自然中,鳥類是一個繁盛的大家族,無論是陸地、海洋,還是天空,到處都有鳥兒的身影。那么,鳥媽媽是怎么把她的孩子帶到這個世界上來呢?瞧(實物,兩只鳥蛋),這就是(鳥蛋) 。

  (板書鳥蛋,讀準蛋,擴詞。)

  3、你們喜歡它嗎?想不想摸一摸啊?摸著鳥蛋,你有什么感覺?你能把這種感覺讀出來嗎?

  (變序說、出示小小的鳥蛋涼涼的,拿在手上真好玩。比賽讀。)

  4、一只鳥蛋就是一個生命,(你們看,播放小鳥出殼的課件)想知道關于這兩只鳥蛋的故事嗎?

  請聽:

  播放課文朗誦。

  二、初步感知,自主識字

  1、這個故事編輯叔叔已經收到了我們的語文書上,你們想讀一讀嗎?打開書讀一讀課文。如果能把這課的生字也讀好那就更棒了。

  2、四人小組檢查生字的讀音:

  互相讀一讀生字。

  看看全詩有多少小節,標出小節號。

  3、老師找人讀課文應找幾位?為什么?

  4、你替老師找吧!第一次讀課文你想給讀的小朋友提點什么要求?讀的小朋友對聽的小朋友有什么要求?

  (指名讀,評判生字)

  三、朗讀感悟

  1、第一節:

  ⑴ 讀到這里,你知道這兩只鳥蛋是哪里來的嗎?

  (板書:取下)

  ⑵ 你是讀哪一節知道的?你能讀一讀嗎?

  ⑶ 看來,你很喜歡這兩只鳥蛋,所以拿在手里愛不釋手了。誰也很喜歡?也想讀一讀?

  ⑷ 喜歡的小朋友一塊兒讀。

  2、第二節:

  ⑴ 看到這種情況你會說什么?

  ⑵ 是呀,兩只鳥蛋就是兩個生命。當鳥媽媽發現鳥蛋不見了,會怎么樣?假如你是鳥媽媽,你會怎么做?

  (表演鳥媽媽焦急不安的樣子,理解朗讀)

  ⑶ 媽媽怎么說的?你能不能當媽媽對我說一說?

  ⑷ 開火車讀。

  四組比賽讀。

  3、第三節:

  ⑴ 是呀,鳥媽媽這會兒一定焦急不安,所以我聽了媽媽的話是怎樣做的呢?(板書送回)自己讀第三小節;同桌兩個商量商量怎樣表演?誰想來表演?(生上臺表演:把鳥蛋放回鳥窩)他表演的怎樣?

  (連忙、小心)

  ⑵ 不小心行嗎?你怎樣想的?鳥媽媽會謝謝你的真心愛心的。誰能把我連忙送回鳥蛋時焦急的樣子讀出來?老師也想讀。你覺著老師該怎樣讀?誰想跟老師學?

  男女生比賽讀。

  4、第四節:

  ⑴ 瞧,鳥蛋又回來了,鳥媽媽會想什么?

  ⑵ 過幾天這兩只鳥蛋會怎樣?到時候會怎樣?

  是呀,我仿佛……

  (引讀第四段)

  ⑶ 聽,鳥兒在歡唱,讓我們一起把目光投向高遠的藍天,你能看到什么?

  ⑷ 你看到的真美,能把美麗給大家分享嗎?

  請你讀一讀,讓我們都來感受感受。

  ⑸ 老師也想看看鳥兒美好的明天,你們一塊兒讀給老師聽,好嗎?

  四、再讀品悟

  1、讓我們和這位小朋友一起訴說兩只鳥蛋的故事吧!

  (齊讀全文)  2、你愿意和課文中的“我”交朋友嗎?為什么?

  五、復習鞏固

  1、鳥媽媽看到我們一⑵班的小朋友這樣愛鳥,給我們送愛心來了,如果你能讀準愛心上的字,就送給你。

  2、你還能發現這些生字寶寶的秘密嗎?

  (用大愛心出示同偏旁的字歸類)

  3、小朋友的眼睛真亮。能發現生字寶寶中的秘密,現在,讓我們來寫兩個口字旁字吧?

  指導寫“聽、唱”。

  【板書設計】

  取下────────送回

  愛鳥

  【教學反思】

  1、落實了三維整合的教學目標:

  從教學設計到課堂教學再到課后的“擴展”,我十分注重三個維度教學目標的整合,為實現教學目標我精心設計語文知識與朗讀的結合,親身體驗與感悟相結合,努力追求將語文課的工具性與人文性達到和諧的統一。

  2、達到了學生、教師的兩個根本轉變:

  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與教師角色的轉變是這一節課最突出的特點。不同學習方法的運用、學習活動的拓展、情景的表演等等,充分體現了讓學生去掌握了一定的學習方式之后,在學習過程中獲得的獨特感受、交流的成果及情感體驗;如鳥媽媽焦急不安的樣子的表演、我小心地、輕輕地放回鳥蛋。教學中,我注重發現學生在學習中遇到的困難,及時的進行點撥與指導。如初讀時對“仿佛、投”等字的正音。對難讀的小節進行示范讀。同時,課堂上注重激勵性的評價,用輕松的話語、期待的眼神、親切的態度與學生打成一片。

  3、努力做到課文的三個“體現”:

  這節課可以說很好地體現了母語教學的基本規律,包括聽、說、讀、寫的實踐;有效地體現了寓教與樂,既創設了符合兒童心理特性的教學情景,使學生樂學、會學,充分地體現了師生的創新精神。整堂課氣氛活躍,創設了和諧互動的課堂教學環境。

  4、但是,由于一節課的時間緊,既要品讀感悟課文,又要認讀生字,進行寫字訓練,因此在時間分配上還不夠合理,朗讀感悟不是很到位,生字訓練也不夠扎實。因此,如何處理教材,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是我在實踐新課程時要認真思考的問題。

第一課時 篇9

  【學習目標】

  1、認識6個生字。

  2、朗讀課文,讀準人物說話時的語氣。

  3、欣賞課文,初步懂得要孝敬父母的道理。

  【學習重難點】識字、朗讀、明白道理。

  【學習過程】

  一、情境導入

  師: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三個小朋友,大家看,他們來了!趕快熱情地跟他們打個招呼吧!

  (出示課件:三個小朋友)

  (帶頭打招呼:嗨,小朋友,你們好,歡迎你們到我們班級來!)

  師:想和他們交朋友嗎?談談你對他們的初步印象好嗎?

  (指名說。)

  生:第一個小朋友翻跟頭的本領很高,像車輪在轉。

  師:是啊,他的跟頭翻得可真好,說不定以后就是一個體育健將呢!

  生:第二個小朋友唱的歌一定很好聽。

  師:你說得好,老師也好象已經聽到他優美的歌聲了呢!

  生:第三個提著水桶,力氣一定很大,而且很愛勞動。

  師:我想你也是個熱愛勞動的好孩子,對嗎?

  小朋友們觀察得可真仔細,是啊,要交朋友,就得對他們多了解一些。那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的第二份禮物,就是關于這三個小朋友的故事,我們一起來聽聽。

  (出示課題,播放課文朗讀)

  剛才老師看到聽得那么認真,一定被這個故事吸引住了吧,想不想自己去讀一讀?

  二、初讀感知,自主識字

  師:請大家把書翻到104頁,選擇你喜歡的方式朗讀這篇課文。

  要求:

  ① 把字音讀準,遇上不認識的字圈出來,借助拼音解決;

  ② 讀通句子,不理解的句子用“__”劃出來。

  ③ 給課文標上自然段序號。

  (學生自由朗讀課文,教師巡視指導。)

  1、檢查生字認讀情況:

  ⑴ 課件出示帶拼音生字組成的詞:既然 嗓子 拎水 水桶 晃蕩 沉甸甸

  ⑵ 誰愿意來讀這些詞語朋友?

  指2名同學讀,評議是否讀準字音。

  齊讀。

  ⑶ 去掉拼音,還能讀嗎?

  開火車讀。

  ⑷ 出示生字,你特別想記哪個字,是用什么好方法記住的,說給大家聽好嗎?

  指名說。  2、下面讓我們一起來玩“快樂大轉盤”的游戲,轉盤中間出現了什么字,就請大家大聲地讀出來。

  (課件出示大轉盤)

  小朋友真厲害,這么快就把生字記住了。那么課文中你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嗎?請提出來,我們大家一起來解決。

  生提問,集體解決。

  三、朗讀感悟

  1、重點解決“老爺爺為什么說他只看見一個兒子”。

  生提出:為什么老爺爺說他只看見一個兒子?

  師:小朋友,你們看到了幾個兒子?

  那老爺爺為什么說他只看見一個?你認為他看見是哪一個兒子?這是一個怎樣的兒子?

  請同學們仔細讀課文,四人小組討論一下。

  2、集體交流:

  老爺爺看見的是第三個兒子。因為他孝敬父母,關心長輩,熱愛勞動,很懂事。

  你是從什么地方看出來的?

  根據學生回答出示:

  另一個孩子跑到媽媽跟前,接過媽媽手里沉甸甸的水桶,提著走了。

  自由讀這句話,說說你的體會。

  3、隨機指導:

  這里寫到了孩子的哪幾個動作?

  “跑”:孩子為什么要跑?你覺得他在跑的時候心里會想些什么?

  看到孩子的表現,媽媽們會怎么想?老爺爺又會怎么想?

  其他兩個兩個兒子為什么沒去提水桶呢?請大家再次討論一下,說說你的想法。

  4、集體交流:

  那么你有什么想對他們說的嗎?

  我們再來看看這三個孩子在媽媽的心目中,是怎么樣的呢?找到媽媽評價兒子的話,劃下來讀一讀,想一想該怎么讀好它。

  指名回答。

  ⑴ 一個媽媽說:“我的兒子既聰明又有力氣,誰也比不過他。”

  她在說這句話的時候會用什么樣的語氣呢?你來當第一個媽媽夸夸兒子?

  指名3~4個,同桌互夸。

  (課件出示:一個媽媽 地說“我的兒子既聰明又有力氣,誰也比不過他。”)

  ⑵ 又一個媽媽說:“我的兒子唱起歌來好聽極了,誰都沒有他那樣的好嗓子。”

  這個媽媽會怎么夸?你來當第二個媽媽夸夸兒子。指名2個,齊夸。

  (課件出示:又一個媽媽 地說:“我的兒子唱起歌來好聽極了,誰都沒有他那樣的好嗓子。”)

  ⑶ 這個媽媽說:“有什么好說的,他沒有什么特別的地方。”

  想一想,這個媽媽會怎么說這句話?指名2個,自由讀。

  從三個媽媽的話中,你又有什么新發現?

  (原來前兩個孩子也是有特長的,他們也給媽媽帶來了快樂,在媽媽眼里,他們也是好孩子。)

  現在你又想對他們說些什么呢?

  是啊,他們也是好孩子,有自己的特長,但是,作為一個兒子,他們僅僅做到這些夠了嗎?他們怎么樣才能做個真正的好兒子,你能來告訴他們嗎?

  四、總結延伸

  小朋友,你平時在幫媽媽做事嗎?讀了三個兒子的故事,你有什么啟發?

  是啊,“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父母的恩情我們永遠也報答不完,所以我們從小就要在學習各種本領的同時,記得多為疼愛自己,辛勤持家的媽媽做事,做一個真正的好兒子。讓我們今天回家就行動起來好嗎?

第一課時 篇10

  教學重點學習What’s in the classroom?及相關單詞:classroom, window, door, picture, board, light。

  教學難點 :1. window一詞注意w的發音,不要與v的發音混淆,教師在教學中應及時糾正。

  2. 在回答“What’s in the classroom?”時,注意單詞復數的讀音。

  教具準備:

  1. 教材相配套的教學課件[Unit 1 Let’s learn/A]

  2. 教材相配套的教學錄音帶

  3. 教師自制的單詞卡

  4.一張畫有教室的大圖

  教學過程 

  (一)熱身、復習 (Warm-up / Revision)

  1. 教師播放第一冊Recycle 1單元中得“Chant and find”部分,學生跟著錄音一起說。

  2. 教師出示與chant內容相符的圖片,問:“What’s in the picture?”讓學生進行回答。Picture一詞由這里引出。

  3. 復習pencil, ruler, bag, book, pencil-case, sharpener, eraser, crayon,pen等單詞。

  4. 引導學生用以上單詞做問答練習,如:What’s in the bag? What’s in the pencil-case ?

  5. 在學生回答出問題后,教師可再追問:How many pencils/pens…?使學生能用復數進行回答。如:What’s in the pencil-case? A ruler, two pencils…

  (二)呈現新課(Presentation)

  1. 教師把一張畫有教室的大圖貼到黑板上,說:This is a classroom. What’s in the classroom?

  2. 學生聽懂后,教師可先試著讓學生回答,能說出英文的學生給與表揚(desk, chair, picture都已學過),也可讓學生用中文回答。

  3. 告訴學生我們要學習有關classroom的內容,教讀classroom

  4. 讓學生觀看本部分的教學課件2遍。[Unit 1 Let’s learn/A]

  5. 讓學生看著課件的畫面回答:What’s in the classroom? (在看了兩遍課件的基礎上,考查學生的聽力和記憶能力)學生不見得都能回答出來,能說出部分即可。教師可針對學生回答的不同程度進行指導,鼓勵學生完整的回答出來。如有困難,可再看一遍本部分的教學課件。

  What’s in the classroom?

  A board, two lights, many desks and chairs…

  當學生只回答出 board, light, desk and chairs 時,教師進一步再問:How many?引導學生說出:A board 或One board. Two lights. 教師可以直接把many一詞告訴學生。

  6. 教師分別指著黑板,燈,桌子和椅子讓學生說出單詞。

  7. 出示單詞卡,讓學生進行認讀。教師可以告訴學生一些記憶單詞的方法。如觀察單詞的第一個字母和最后一個字母等。(把單詞卡貼到黑板上)

  8. 學生跟讀并模仿Let’s learn部分的內容。(使用教材相配套的教學錄音帶)

  9. 教師在學生學習了對話的基礎上,擴充詞匯量:There are many things in the classroom. What are they?

  10.讓學生觀看教學課件, 學習其它單詞。可從已學的單詞過渡到新單詞。

  11.教師指著教室中的相關事物問學生:What’s this?讓學生回答。

  12.教師出示單詞卡,讓學生進行認讀。(并把單詞卡貼到黑板上)

  13.看黑板上所貼的單詞卡,讀出單詞。

  14.讓學生做pair work: 根據教室中的實際情況,自編對話

  15.學生展示練習情況,教師注意學生對名詞復數的運用,及時給與指導。糾正學生錯誤時注意方式方法,不要打擊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對于說得很好的學生應及時表揚。

  16. 教師和學生用英語進行交流,導入  Let’s do的學習。I can do many things in the classroom.: Open the door, turn on the light, clean the window, put up the picture, clean the board and sweep the floor. 教師盡量把說話的速度放慢一些,邊說邊做出相應的動作,以便使學生理解。

  17.教師先說詞組, 然后再讓能力較強的學生代替教師發布指令,讓其他學生根據指令做出相應的動作。建議多讓一些學生參與進來,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

  (三)趣味訓練(Practice)

  游戲1:

  做“Listen an find”的游戲。以小組為單位,小組內的每個學生都被指定為一個本課所學單詞,然后教師讀單詞。如:教師讀door, 那么各組被指定為這個單詞的學生就必須馬上跑到教室門的位置。然后由各組的其他同學判斷對錯。對了加分,教師接著讀下一個單詞,游戲繼續。最后,比一比哪個組得分最多,哪個組就獲勝。

  游戲2:

  做“找朋友”的游戲。(此時黑板上已貼有一張大的教室圖片和單詞卡)讓學生把單詞卡貼到圖中相應的地方。貼好后,讓其他學生判斷對錯。如果對了,就大聲朗讀出來;如果錯了,請他人改錯后再讀出來。

  如果可以的話,這個游戲還可把單詞卡直接貼到教室中相應的地方。以便使學生更好的記憶單詞。

  (四)擴展性活動(Add-activities)

  Listen, draw and say

  1. 教師發給每個學生一張圖畫紙。

  2. 教師說一段話,學生根據所聽到的內容在紙上作畫。

  所聽內容:This is my classroom. What’s in the classroom? A picture, two boards, two doors, three windows, six lights , many desks and chairs.

  3. 請學生說出自己所畫的內容,核對答案。

  4. 兩人一組,看圖做問答。

  板書設計 

  教案點評:

  本課時主要學習教室中部分常見事物的英文表達。內容和學生的生活環境很貼近。在熱身和復習環節,教師利用圖片,引導學生通過看圖說話的方式,運用所學的內容“What’s in the picture?”自然過渡到新內容“What’s in the classroom?”。通過教學課件,學生逐詞逐句的掌握Let's learn部分的內容。之后通過聽聽做做的活動處理Let's do部分,進一步運用和鞏固了Let's learn部分的詞匯。在此基礎上,進一步通過小游戲“Listen an find”、“找朋友”和“Listen, draw and say”的活動進一步操練單詞。

第一課時 篇11

  一、教學重點

  本課時的教學重點是Let’s learn部分五種家務勞動的表達方法,要求學生做到四會,并能在情景中自然的加以運用。  

  二、教學難點 

  本課時的教學難點 是如何利用所提供的對話和情景,以舊引新,讓學生進入學習狀態。

  三、課前準備

  1.教師準備教學過程 中所需要的圖片、英文卡片、聲音、課件。

  2.教師準備錄音機及錄音帶。

  四、教學過程 

  1.Warm-up(熱身)

  (l)Let’s chant 

  ① 教師播放start部分Let’s chant的錄音,讓學生邊聽邊看圖并能理解歌謠的意思。

  ② 反復聽2-3遍后,可帶領學生小聲重復。

  ③ 拍手掌握節奏,教師將Mike變成本班同學的名字進行提問:Tom, Tom, what can you do?可提問3-4人。

  (2)口語練習誰的本領大

  ① 男、女生進行比賽,分別用I can…來介紹自己會做的事,看看誰的本領大。

  ② 請同學邊說邊用動作表示,重復不加分,哪組說的最多即為獲勝組。

  2. Presentation(新課呈現)

  (l)Start 

  ① 教師出示圖片請同學們觀看,Oh, so many animals! What can they do?

  ② 角色扮演:教師提問,Bird, bird, what can you do?請學生挑選自己喜歡的動物邊說邊做動作。

  (2)Let’s learn

  ① 學生觀看教材的背景圖,教師指圖,用夸張的語氣介紹:She’s Lucy.  This is her room. She’s helpful! Are you helpful? What can you do?

  ② 然后播放課件或動畫,帶領全班一起反復跟讀5個詞組,提醒學生注意語音語調。

  ③ 讓學生在練習本上寫一寫單詞和詞組。  

  3.Let’s play (趣味操練)

  (1)Let’s play (猜一猜)

  ① 教師準備好英文卡片,每組的第一個同學上前來任選一張。

  ② 抽卡片的同學只能做出一個動作,如掃地,請本組的同學猜一猜并說出英文sweep the floor,這時前面的同學就可以說:Right! I can…哪組用的時間最快、說的最準確,就可加一分。教師可對優勝組進行獎勵。

  (2)Let’s play (接龍游戲)

  ① 將學生分成5組,每組發一個單詞,如:clean, cook, floor, flower, empty,也可以用圖片代替。

  ② 請本組同學配合,看詞或是看圖來說出一句完整話。如:I—I can—I can water—I can water the—I can water the flowers.說的又快又正確小組,教師可予以獎勵。

  4.Consolidation and extension(鞏固與擴展)

  (l)練一練

  ① 讓學生做本單元A Let’s learn部分的活動手冊配套練習。

  ② 讓學生每天在家中做適量的家務勞動,并用英語告訴你的家長。

  5. 板書

  單詞:I’m helpful! I can sweep the floor.

  cook the meals

  clean the bedroom

  water the flowers

  empty the trash 

  教案點評:

  第一課時教案示例設計思路

  本課時Let's learn部分要求學生簡單介紹自己能做哪些家務勞動,教師可以從can入手,先是I can run. I can eat.等一些簡單的基本用語,從小動物的擬人化表演到同學間的自我介紹,使學生對I can…的句型有了進一步的認識;接著通過動畫引出本課重點,學習五種家務勞動的表述;最后的"猜一猜接龍游戲"將新知在游戲中進一步鞏固,避免了機械操練的枯燥性。

第一課時 篇12

  設計背景:

  為了貫徹新的課改理念,配合新的課改理念的實施,語文教師對課堂教學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從翻新座位安排形式,到大量使用多媒體課件輔助教學,再到引入探究性學習……課堂上真是五花八門、熱鬧非凡。尤其是在公開教學中,教師們更是追求形式新穎獨特的教學,甚至是以作秀來吸引眼球、用噱頭博得掌聲。而學生們到底學得怎么樣,學會了什么,教師卻無暇顧及,真可謂是教師教得辛辛苦苦,學生學得迷迷糊糊。為此,崔巒教授提出了“簡簡單單教語文,本本分分為學生,扎扎實實求發展”的常態語文教學。那么我們語文教師在設計教學時就要充分考慮如何才能讓自己教起來輕松,讓學生學起來扎實。

  教材簡析:

  《爬天都峰》是人教版三年級上冊的一篇課文,通過“我”和一位素不相識的老大爺,互相鼓勵,克服山高路陡的困難,終于一起爬上了天都峰的描寫,向我們揭示了在困難面前,要有戰勝困難的勇氣和信心;在與人相處的過程中,要善于互相學習,互相鼓勵,共同進步的道理。通過對話的描寫,展示人物內心的情感是本文表達上的特點。

  教學目標:

  1.會認“陡” “攀”等六個生字,會寫“爬”“峰”兩個生字。

  2.初步體會“我” 和老爺爺互相鼓勵、勇于克服困難的品質。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描寫天都峰險峻的句子。

  教學過程:

  一、激趣揭題,書寫生字

  1.出示天都峰的圖片:小朋友,還記得黃山奇石里的金雞叫天都嗎?請看

  大屏幕,這就是有名的天都峰!天都峰是如此的高,如此的險,登山的小路像天梯似的掛在陡峭的山巖上,使許多游客望而生畏,能夠登上山頂的人,真可稱得上是“勇士”了!這節課就讓我們跟著作者一起去感受爬天都峰的滋味。

  2.板書課題,書寫課題中的生字:爬、峰

  3.齊讀題目。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課文里都寫了誰去爬天都峰?請小朋友自己去讀讀課文,把生字和多音字讀準確,把課文讀通順,標出課文有幾個自然段。

  2.學生讀好后,讓他們再次讀讀自己認為難讀的地方。

  3.老師覺得課堂上最美妙的聲音就是你們朗朗的讀書聲了,誰愿意把自己認為難讀的地方讀給大家聽聽。

  4.指名讀,給生字和多音字正音,簡介鯽魚背。

  5.課文寫了誰去爬天都峰?指名說“我”是一位――板書:小朋友

  這是一位怎么樣的老爺爺?板書:老爺爺,課文是怎么寫的?(白發蒼蒼、年紀比我爺爺還大哩!)

  三、體會“險峻”,背誦積累

  1.這一老一小都來到了這座奇險無比、令人生畏的天都峰,(板畫:天都峰),準備迎接挑戰,課文又是怎么描寫這座天都峰的?請你們讀讀第二自然段,劃出句子。

  2.誰來讀你劃出來的句子,你從中體會到了什么?

  3.出示句子:啊,峰頂這么高,在云彩上面哩!

  再看看筆陡的石級,石級邊上的鐵鏈,似乎是從天上掛下來的,真叫人發顫!

  ①自由讀這兩個句子,特別是哪些詞體會到天都峰險峻?圈出來。

  ②指名說,板書:筆陡、掛;

  筆陡:陡是生字,請看老師寫這個字。這樣筆直陡峭的山峰就叫筆陡。

  齊讀詞語。

  從天上掛下來:正因為山峰如此地筆陡,石階旁邊的鐵鏈才會像從天上掛下來一樣。

  ③指導朗讀:

  第一句:天都峰直入云宵啊!齊讀。

  天都峰高1829米,而我們的教學樓只不過幾十米!再次齊讀。

  第二句:這么高、這么陡的石級,你能讀出來嗎?自由讀-指名讀―齊讀

  ④背誦寫天都峰的句子。

  4.小朋友站在這么筆直陡峭的天都峰下,她會怎么想?

  指名說,師:她的心里直――發顫。你能給發顫換個詞嗎?

  四、體會一老一小的不怕困難、互相鼓勵

  1.此時小朋友的心里非常害怕,那最后有沒有爬上去呢?課文哪一自然段告訴我們?齊讀第7自然段。那究竟是誰使她克服了害怕,爬上了天都峰?(老爺爺)讓我們一起來讀讀小朋友和老爺爺的對話吧。

  2.自由讀課文 3――5自然段,當小朋友和老爺爺見面時,他們彼此都問了對方同樣的一個問題,請你們找出來。

  指名說,出示:小朋友,你也來爬天都峰?

  老爺爺,您也來爬天都峰?

  兩組互讀對話,師:簡單的問題,卻讓我們看到了他們并不平靜的內心,他們在問對方的時候,心里是怎么想的?指名說,引讀問題

  師:他們在彼此的身上找到了信心,決定克服困難,爬上去,所以老爺爺也

  點點頭,說(引讀):對,咱們一起爬吧!

  3.師生合作讀課文 3――5自然段。

  4.他們說爬就爬,瞧,“我”爬得多用勁!出示第六自然段,自由讀,找出

  哪些詞可以看出“我”爬得很用勁?圈出來。

  指名說,談感受

  根據學生回答,板書:攀(這么陡峭的山峰,一不留神就會掉下來,必須得緊緊地抓著這鐵鏈,怪不得 “攀”字下面是一個手,)板書:手腳并用

  5.朗讀:這么險峻的山峰,小小年紀的我卻能克服困難,堅持爬上去。誰能讀好這個句子?自由練――指名――齊讀

  6.引讀:老爺爺也會和我一樣,奮力――一會兒――一會兒――

  7.我和老爺爺在爬天都峰的過程中,會互相說些什么鼓勵的話?

  8.聽了彼此的鼓勵,他們堅持爬呀爬,終于都爬上了天都峰頂。齊讀第7自然段。

  從“終于”這個詞你體會到了什么?寫下來。

  學生自由寫――指名說

  五、課堂小結

  是的,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不付出汗水,怎能爬到峰頂?(板畫:箭頭)相信爬到峰頂后的這一老一小會無比的喜悅,我們下節課再一起去分享吧!

  反思評析:

  語言和思維是語文課的雙翼,一堂好的語文課要給學生充分語言實踐的機會,發展學生的語言;同時還應有一定的思維含量,使學生的思維能力得到鍛煉。在發展語言和訓練思維的過程中,還應使學生的情感得到熏陶。《爬天都峰》第一課時的教學我就是以此為理念支撐進行設計的,教學中我試圖讓學生在語言、思維、情感這幾方面都有所收獲。

  一、扎扎實實地發展學生的語言。

  小學語文教學的根本任務是指導學生正確地理解和運用祖國語文,豐富語言

  的積累,使他們具有初步的聽說讀寫能力,養成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發展學生的語言是語文課不同于其他課的教學任務,一節好的語文課應是學生的語言有所發展的課。

  1.扎扎實實學字詞。《爬天都峰》是三年級上冊的課文,學生正從低年級向

  中年級過渡,課文中有些生字學生掌握起來還是有一定難度,因此字詞的教學教師還應該比較注重。在揭題環節,我就讓學生拿起筆來寫寫題目中的生字“爬”、“峰”,保證學生有充足的寫字時間。一些難以理解的字詞我結合課文的講讀進行教學,這樣既降低了學生的難度,又提高了效率。比如“筆陡”這個詞語結合板畫進行理解,“發顫”結合語境通過換詞進行理解,“攀”字根據字形來理解等。

  2.扎扎實實背句子。背誦是積累語言的方法,學習語言需要適當的記憶。學生積累了豐富的詞語和句群,乃至一篇篇精致的美文,會給他的語文功底打下堅實的基礎,語言運用能力也會隨之提高。《爬天都峰》第二自然段中的兩個句子準確、形象、巧妙地將天都峰的險峻峭拔描寫了出來,是學生積累語言的好材料。教學這兩句話時,我讓學生在充分感悟、朗讀的基礎上,及時地讓學生進行了積累。

  三、靈活有效地發散學生的思維

  在構成智力教育的各要素中,思維能力的培養占據著核心地位。在閱讀教學過程中,對學生進行發散思維訓練,可以為學生提供展示其創造性思維能力的機會,幫助他們開闊思路,豐富想象,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提高學習質量。因此一堂好的語文課應有一定的思維含量,使學生的思維得到訓練。

  1.挖掘課文空白,發散思維。課文往往會留著一些空白,教師如果善于挖掘課文中的空白點,巧妙地設計問題,給學生創造“填補”空白的機會,這樣學生就有了廣闊的思維空間,思維能力也將得到訓練。《爬天都峰》中的“我”和老爺爺在問對方“也來爬天都峰”時的心理活動是一個空白點,于是我設計了“小朋友和老爺爺在問對方的時候,他們的心里又各自在想些什么?”這樣的問題。學生在思考、組織、回答問題的過程中,思維得到了較好的發散。

  2.創設學習情境,發散思維。創設愉快的學習情境,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

  能有效地改善學生的學習心態,把學生的積極性調動起來,從而激活學生的思維。《爬天都峰》第六自然段描寫的是“我”在攀登天都峰時的情景,我在教學時,讓學生充分體會“我”攀登時勁頭十足后,讓學生通過朗讀表現出來。之后,我語鋒一轉:“老爺爺這時候也是在努力地向上爬著,他也像這位小朋友一樣。”接著進行引讀:“老爺爺也是奮力──一會兒──一會兒──。”在這樣的感情朗讀和創造性引讀中,給學生創設了一種“努力向上攀登”的情境,在這個時候讓學生來說說“小朋友和老爺爺在爬天都峰時會互相說些什么鼓勵的話”,他們肯定會思維活躍,語言流暢。

  五、自然而然地熏陶學生的情感

  培養學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審美情趣,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積極的人生態度,是語文教學的重要任務,在教學中我們應注重熏陶感染、潛移默化。但是我們不能像講解知識要點一樣,通過講解的辦法,把情感態度價值觀直接“教”給學生,而應讓學生在具體的情境中受到情感的熏陶。《爬天都峰》的教學設計學生的情感體驗不是教師強加的,而是在自然而然中受到熏陶的。

  作好鋪墊:要讓學生感受老爺爺和小朋友那種不怕困難,勇于戰勝困難的品質,在設計教學時必須先要讓學生充分感受天都峰是多么險峻,只有這樣學生才會對攀登天都峰的困難有足夠的認識。因此教學描寫天都峰的句子要充分,給學生作好情感鋪墊。

  讀中感受:朗讀是學生理解課文的重要方法,我們教學時要注重讓學生在讀中理解,在讀中感悟,在讀中受到感染。《爬天都峰》的教學中,我設計多種形式的感情朗讀,讓學生在讀中體會小朋友和老爺爺那種面對困難時的勇氣和信心。

  說中感染:《爬天都峰》除了讓學生感受不怕困難的品質,還告訴學生與人相處的過程中要互相鼓勵、共同進步的道理。我通過讓學生說說“老爺爺和小朋友在攀登過程中會說些什么鼓勵的話”讓學生的心靈受到感染,行為受到潛移默化地影響。

第一課時 篇13

  【教學要求】

  1、認識12個生字,會寫“今、正、雨、兩”4個字。認識兩個偏旁“饣、牛”。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理解課文內容,知道小云借生日給媽媽的原因。

  【教學重點】

  認識生字,朗讀課文,從故事中了解母女間的感情。

  【教學時數】

  兩課時。

  【教具準備】

  自制課件、錄音磁帶(生日歌)。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1、教師板書“生日”兩個字:

  談話:這兩個字你們認識嗎?你們知道自己的生日是哪一天嗎?每當你生日那天,爸爸媽媽都會為你點燃生日蠟燭,送上生日蛋糕,但是他們自己卻很少過生日,作為你們應該怎么做呢?

  2、今天,我們學習18課借生日,相信大家會找到答案的。板書“借”(用與“生日”不同顏色的筆書寫)齊讀課文。

  3、根據文題質疑:

  師:讀過文題,你們有什么問題提出來嗎(讓學生提,鼓勵大膽質疑)?

  請同學們帶著自己提出的問題讀書。

  二、自學課文

  1、輕聲自由讀課文,借助拼音讀準字音,認識生字,讀通句子。

  2、4人一組讀全文,每人一段,互相糾正字音,句子。

  3、小組匯報,其它組認真聽,發現錯誤問題。

  4、檢查識字情況,學生之間互相交流,然后出示字卡,請學生認讀,認識“饣──飯,牛──物”。

  (學生認讀生字采用多種形式:指名讀、開火車讀去拼音讀,交流識字方法)。

  5、再讀課文,想一想自己提出的問題,你是否弄懂了,指名匯報。

  三、課間律動

  為小云媽媽唱一支《生日歌》。

  四、朗讀課文

  出示課件:書中第一幅插圖。

  1、結合圖及文字,指導第一自然段朗讀,體會出小云高興,驚奇的心情。方法:指名讀,齊讀。

  2、在第一幅圖出示后,顯示小云和媽媽的話,著重練習對話部分的朗讀。引導學生注意小云問話的語氣和媽媽的語氣,讓學生通過反復練習,多次試讀,體會出人物情感。教師適機范讀,學生分角色讀。

  3、出示第二幅圖,引導學生讀三、四自然段,重點練習小云的話,重點指導最后一句話的感嘆語氣。

  4、分角色小組練習讀全文,指名分角色讀全文。

  5、表演讀,讀給老師,同學聽。

  五、課后延伸

  學習了《借生日》一文后,你受到哪些教育,知道如何對待父母長輩了嗎?

  【設計意圖】

  第一課時設計,主要體現識字與朗讀這兩個重點,在識字中即做到扎實,又做到趣味橫生,教給識字方法,多渠道、多角度識字。朗讀重在讓學生自悟,通過反復朗讀幫助識字,體會文章思想,淡化分析,讀中感悟。

第一課時 篇14

  一、教材及學生分析

  本節課是蘇教版小學牛津英語5b unit6《a pe lesson》的第一教時,內容主要包括b部分的單詞和c部分句型。

  五年級的學生經過將近三年的學習,已經具有初步的聽、說、讀、寫技能,正因為如此學生學習能力的差異也日趨明顯,但整體還是具有好奇、好動、愛表現的個性特點。

  二、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掌握八個表示身體部位的名詞:foot(feet)、leg、neck、finger、shoulder、toe、arm、head;兩個表示方向的詞:left、right;并能用句型touch your…with... …times.正確發出指令并完成指令。

  2、情感態度:

  創設和諧、平等、寬松、幽默的課堂氛圍,培養學生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和活潑、大方、自信的個性,使學生樂于模仿、敢與開口、注重合作。

  3、學習策略:

  結合舊知,聯系實踐,借助多種手段,在與他人的合作中共同學習,并在日常生活中積極運用所學語言。

  三、教學重點 難點

  重點:掌握八個表示身體部位的單詞,兩個表示方向的單詞,以及句型touch…with… …times.

  難點:理解指令,并能根據指令快速作出反應。

  四、教學準備

  1、制作課件,內容包括歌曲《head shoulders knees and toes》的動畫,幾個兒歌,《迪斯尼神奇英語》中的片斷和音素發音相同的幾個單詞。

  2、人體部位類單詞的卡片。

  3、給每位學生印發一張紙,內容為需要補充的chant。

  五、教學過程

  step1 warm up

  1.t:hello.how are you?

  do you like collecting stamps?(詢問學生的愛好)

  s:yes,i do./no,i don’t.

  t:what do you like?

  s:i like….

  t:do you want to know my hobbies?

  【設計意圖:學生在前幾單元剛學習詢問愛好的語言知識,引導學生討論彼此的愛好,一方面是復習鞏固的需要,另一方面也為引出新課的教學做準備。】

  2.t:i like listening to music.let’s listen to music together.ok?(ss:ok) but after listening you must tell us which words can you hear.(listen to the song ‘head shoulders knees and toes’)

  【設計意圖:出示課件,歌曲中將反復出現head、shoulders、knees、toes這四個單詞,視頻畫面中的卡通人物也將隨著歌詞活動相應的部位。讓學生自己在歌曲中發現、學習單詞是學生非常喜歡的一種自主學習方式,這使單詞教學充滿趣味。】

  3.交流各自聽到的單詞,讀音不準或沒聽清的讓同伴補充。拼一拼、讀一讀單詞。最后邊唱歌邊摸一摸自己身體相應的部位。

  4.t:let’s enjoy another song.what is it?

  【設計意圖:播放學生熟悉且喜愛的《兔子舞》,并在聽歌的過程中輕松學習left、right。】

  5.make some phrases with left and right

  6.t:i like listening to music.so i like music lesson.what subject do you like?

  【設計意圖:體育課是學生最深愛的課程。設計這樣的問題,等待學生“自投羅網”,水到渠成地引出課題。】

  t:well,now let’s have a special pe lesson.

  step2 presentation

  1.t:now let’s do some exercise.i’ll say and do it first.

  課件呈現內容,教師邊說邊做動作:

  touch,touch,touch my head.

  touch,touch,touch my left shoulder.

  touch,touch,touch my right knee.

  touch,touch,touch my toes.

  【設計意圖:兒歌是愉悅記憶的一種好方法。教師在示范的過程中不斷觸摸,學生自然而然理解touch的含義。單詞touch的不斷復現,也避免了讓學生死記硬背。】

  2.s say and do it.

  3.將chant中的my改成your,學生發指令,教師用all right答應并完成動作。

  4.t: touch,touch,touch your eyes.  ss:all right.

  t:touch,touch,touch your nose.    ss:all right.

  t:look,we can touch our nose with our fingers.

  教學finger,方法:與sing比較記憶。

  5.t:our fingers are useful.what can they do? give an example:touch my toes with my fingers.

  板書句型:touch…with….學生操練語言。

  6.t:great.now i am going to give you the orders.please try to follow the orders.you should say ‘it’s my…’while you following.

  t:touch your left shoulder with your fingers.   ss:it's my shoulder.

  t:touch your right knee with your left hand.    ss:it's my (right) knee.

  7.good jobs.now please do it with your partner.

  【設計意圖:以chant為基礎,變換其中的單詞或回答,既避免了形式的單調,又幫助學生有效地訓練了語言。問答角色的交換,也培養了學生主動交流,主動發問的意識。】

  8.t:look,this is my left hand.

  read the word ‘left’.show other words: bed get desk egg leg.(課件出示)

  t:how can you read the word ‘leg’? 學生很快根據發音規律讀出單詞。

  t:left leg ,right leg,they are my legs.

  課件出示《迪斯尼神奇英語》中學習leg的片斷

  9.采用教學leg同樣的方法學習單詞neck、arm、foot、feet。

  farmer  park  party  garden→arm

  look  book  good  football→foot

  chant:

  one foot,two feet,they’re my feet.

  feet,feet,everyone has two feet.

  【設計意圖:通過歸類,讓學生自己尋找發音規律,從而自己認讀新單詞,這樣有助于幫助學生提高語音辨別能力,有助于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關于feet的chant,朗朗上口,有利于學生記憶這特殊的復數變化。】

  step3 consolidation

  1.教師簡筆畫一個人,邊畫邊引導學生說:this is a _____.these are _____.畫好后請學生在人物圖旁貼上相應的單詞卡片。

  2.t:can you read every word three times?can you do it three times?

  【設計意圖:說一說、貼一貼、讀一讀,通過多種方法幫助學生記憶新授的八個單詞。在讀的過程中,教師發出do it three times.的指令,讓學生在活動中理解three times的含義。】

  3.t:would you like to write a chant by yourself?課件顯示chant的大致內容,橫線處則需要學生自己填寫。

  touch,touch,touch your feet with your fingers.

  touch,touch,touch my feet.i’m touching my feet.

  _____,_____,_____ your _____ with your _____.

  _____,_____,_____ my _____.i’m _____ my 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 _____ _____ _____ 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 _____._____ _____ _____ _____.

  【設計意圖:聽、說、讀、做、寫,通過多種感官學習、操練語言,不乏味、有實效。同時這一chant也幫助學生復習了現在進行時,一舉多得。】

  step4 presentation

  1.t:now say and act with your partner.(根據自己寫的chant進行表演)

  2.出示幾個學生寫的chant,并請其表演。學生活動時,教師發令:do this three/four times.并補充板書:…times.

  3.小組競賽:教師發令touch your … with … …times.學生做動作,并回答i’m touching my… with … …times.看哪組反應最快最準確。

  step5 consolidation

  t:now you can have your own pe lesson in groups.one is the teacher.the others are the students.

  invite the best group to act.

  【教學反思】

  成功的課堂教學應該是教師引領學生向未知方向挺進的愉快旅行。本課的教學任務并不復雜,但我在教學設計中并不是重復使用單一的教學活動,或是用老套的方式復習舊知、呈現新課,而是從學生的實際出發,以各類活動為主線,與學生一起上一堂特殊的體育課。

  課一開始,在輕松討論愛好后,我便與學生在第一個活動中體驗自主學習的快樂。“聽歌曲,學單詞”不僅讓學生在節奏明快的音樂中放松心情,也讓學生在多種狀態下摘取知識的果子:head、toe、left、right,伸手可即;shoulder、knee,需要學生跳一挑,稍做努力。我想,只有通過自己勞動收獲的果子,才會更甜蜜、更有營養。

  本課的教學中雖然句型比較單一,但新授的單詞卻很多。為了讓單詞教學也充滿趣味,我除了設計“聽歌曲,學單詞 ”的活動外,還讓學生“讀一讀,找找發音相同處”、“跟著迪斯尼快樂學單詞”、“自編chant記單詞”。無論是新授還是鞏固,學生都能在多樣的、張弛有致的活動中快樂學英語。

  “舒活舒活筋骨,抖擻抖擻精神”,這是每個人都樂意做的事。英語課上學生們也需要在精神抖擻、思緒活躍的狀態下進行有效學習。本堂課的句型主要是touch your…with... …times,雖然只有一個句型,但這句話結構復雜,又與中文思維順序相反,對學生來說要能靈活運用也是一個難點。但和著富有動感的韻律,伸伸手、摸摸腳,思維隨著活動跳躍,知識的密碼也在舉手投足間被逐層破譯。在多次的唱唱、演演、做做后,知識的傳授沒有刻意的痕跡。學生早已忘記了這是課堂,那境界,就如教育家奧修說的“當鞋合腳時,腳就被忘記了”。

  當然,本堂課的設計也有一些不到位的地方。例如,面對高年級的學生,放手的活動還不多。收尾時顯得有些倉促與老套,沒能在收尾時顯現亮彩,沒能讓學生再次“過把癮”。這些,都需要在今后的課堂中不斷完善。

第一課時 篇15

  教學內容:課本第1—3頁

  教學目標:

  1.理解使用統一的長度單位進行測量的必要性;

  2.初步認識長度單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長度概念;

  3.會用刻度尺測量物體的長度;(限整厘米數)

  4.培養動手能力和主動估計物體長度的意識。

  教學重點:

  掌握1厘米的實際長度和用刻度尺測量物體長度的方法。

  教學難點:

  建立1厘米的長度概念。

  教具:

  刻度尺一把,5厘米的紙條,圖釘,棱長為1厘米的小正方體,別針,花生。

  學具:

  刻度尺一把,三角尺,一根繩子,新的鉛筆一支,較長的紙條,一角的硬幣。

  教學過程設計:

  一.統一長度單位的必要性

  1.情景設置,用不同的測量工具進行估計和測量

  提問:你能說一說你的課桌有多長嗎?你知道你的數學課本有多長嗎?(提示:左、右小組分開測量。可以用你有的東西比一比,測一測)

  2.提出測量中的矛盾問題

  (1)在剛才的實際測量當中,有的同學說數學書有5顆別針那么長,有的同學說數學書有4個三角形那么長,有的同學說數學書有2把小刀那么長。

  師:為什么我們都是測量的同一邊量出的結果不一樣呢?

  (2)實際生活中人們用不同的測量工具也就是用不同的長度單位測量,這會帶來交流的不方便,那么我們需要統一的長度單位,你知道有那些嗎?

  3.揭示課題,介紹測量的工具

  (1)我們要測量物體的長度,可以用尺來量。請同學們拿出直尺,觀察一下,直尺上有些什么?(大小刻度、數字、厘米)觀察這把直尺,它的每兩個刻度之間是多長?(1厘米,也就是說直尺以1厘米為單位。)

  (2)今天我們來學習量比較短的東西時,用“厘米”做單位。

  (3)板書課題。

  二.認識長度單位“厘米”,建立1厘米的長度概念

  1.介紹1厘米:那么你知道1厘米是多長嗎?請你用直尺上表示出來。

  首先找到刻度“0”,從刻度0到1,這中間的長度就是1厘米。

  2.感知1厘米的實際長度:

  (1)把1厘米的長度畫在黑板上;

  (2)請你刻度尺和圖釘的長比一比,圖釘的長大約是1厘米;

  (3)請你用刻度尺比一比自己那個手指的寬大約是1厘米;

  (4)想一想1厘米有多長。

  3.觀察自己的刻度尺:你知道從刻度“0”到哪兒是2厘米長嗎?(從0到2)從刻度“0”到哪兒是3厘米長嗎?(從0到3)也就是說,從刻度“0”到幾,就是幾厘米。那么你的刻度尺一共有多少厘米?

  三.用刻度尺測量物體的長度方法

  1.學生小組動手測量紙條長度

  (1)這有一張紙條,你知道它有多長嗎?小組討論、操作測量紙條的長度。

  (2)小組匯報:你們是怎么測量的?

  2.統一測量的方法

  介紹:量物體的時候,把刻度尺的“0”刻度對準紙條的左端,再看紙條的右端對著幾,紙條就長幾厘米。

  現在紙條的右端正好對著“5”,說明紙條長5厘米。

  3.實際測量物體的長

  (1)測量同桌準備的紙條,看一看它們分別長多少厘米?量的結果寫在紙條上,同桌檢查。

  (2)量一量你帶來的新鉛筆長多少厘米。看練習一的1題中鉛筆的長度,筆尖不能靠近刻度尺的刻度,怎么量它的長度呢?利用三角板來卡一卡的量。

  (3)量一量

  你的手掌寬度是( )厘米。(取整數)

  一拃:你的拇指和中指之間的距離是( )厘米。(取整數)

  四.鞏固反饋

  五.發展練習

  1.如果有些東西兩頭都不能靠近尺子,那要怎么量出它的長度呢?例如花生的長度和1角硬幣的長度。

  2.討論交流,想辦法。可以有很多方法。

  六.全課小結

  今天學了什么?

  個性設計:

  教材從兩個方面來幫助學生認識統一長度單位的必要性.

  以身邊的例子來教學.讓學生通過擺一擺,量一量的實踐活動使學生體驗同樣的長度用不同的物體來量,量出的結果卻有可能相同。深刻的認識到統一單位的必要性。

  教學后記:

  教學是我過高的估計學生的測量水平,沒有了解學生的實際水平.

  用刻度尺測量物體的長度后,出現很多種錯誤.

  如:(1),用刻度尺的頂端對準物體的一端,

  (2)一些學生找不到具體的幾厘米的位置.

  (3),學生對直尺的認識不夠.

第一課時 篇16

  單元總覽

  一、單元教學目標

  1.能力目標

  (1)能夠把前幾個單元所學語言知識融會貫通,如be going to句型、一般過去式、及問路、乘機等功能性語言項目。

  (2)能夠通過溫習舊知識開拓思維,自覺運用到實際的語言交際中去。

  (3)會唱歌曲i went on a holiday。

  2.知識目標

  (1)復習前幾單元的語言和詞匯,要求學生做到能聽,會認,并在實際情景中準確表達。

  (2)結合be going to句型和一般過去式復習本單元有關旅游詞匯和活動短語,要求學生能熟練地聽、說、讀、寫。

  3.情感、策略、文化等有關目標

  智力發展目標:通過情境中的語言操練,學生能閱讀、聽懂篇幅較長的語篇,能基

  本記住并能借助提示復述短文,使記憶得到提高。

  文化、情感目標:了解民族風情,熱愛祖國江山。

  二、單元重難點分析及教學建議:

  unit 5是復習性的單元,它通過be going to句型和一般過去式學習旅游用語及相關活動的語言。所學內容都不是第一次出現,因此本單元的教學重點是將有關旅行的句型及功能型項目有機地融合,教師在教學中可留意以下方面:

  1.隨著學習內容的擴展,教師要有意識、有計劃地培養學生閱讀理解和說話、寫話的能力,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幫助學生克服學習中的畏難情緒。

  2.綜合運用所學知識、技能是本單元的難點,教師要通過圖片等創設情景,采用真實的任務與活動增強學生對語言的感受。

  3. 單元教學課時安排建議:六課時

  第一課時:read and say

  第二課時:read and answer(p3)  listen and write  good to know

  第三課時:read and answer(p5)   let’s sing

  第四課時:read and write   let’s chant

  第五課時:read and answer

  第六課時:listen and write  let’s find out  story time

  各課時教學建議

  第一課時

  一、教學目標與要求

  1.能夠讀懂read and say的小短文,并能完成相應的練習。

  2.運用be going to句型復習旅行用語。

  二、教學重、難點分析

  本課時的重難點是讓學生將第四單元的中心語言與be going to句型融為一體,在具體

  情景中能自然運用。

  三、課前準備

  1.教師準備中國地圖和各地風景圖片(包括stone forest和folk dance圖片)。

  2.教師準備一個旅行包。

  3.教師準備音樂、課文磁帶。

  4.教師準備單詞卡片。

  四、教學步驟和建議

  1.熱身(warm-up)

  (1)播放unit 4“a trip to china”歌曲,學生跟唱。

  (2)運用課件或地圖呈現祖國各地風景,讓學生初步感知地名。

  (3)學生根據實際經歷自由問答:where did you go/visit on your holiday?

  i went / visited to …on my holiday.

  (請訪問過同一地名的同學組合成family,坐到相鄰的位置。)

  2. 預習(preview)

  different response:教師交給同學一種物品(如:book)并提問:what are you going to do? 學生可回答:i’m going to read books.

  i’m going to do my homework.

  i’m going to study english.

  鼓勵學生發揮創造力,回答越豐富越好。

  3. 新課呈現(presentation)

  (1)  接預習活動,教師呈現一個旅行包,提問:what am i going to do?

  引導學生回答:you’re going to take a trip.

  教師繼續提問:where am i going to visit?

  播放音樂“月光下的鳳凰竹”,并配合介紹:it’s usually warm and sunny. it’s known as spring city.引導學生猜出:you’re going to visit kunming.

  (2)出示圖片:stone forest和folk dance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昆明的民族風情,同時教學stone forest和folk dance。可結合圖片、音樂、錄像等學習:folk music/clothes/dance

  (3)簡單介紹課文背景后,出示where , what, when, how四個疑問詞并播放課文錄音,讓學生邊聽邊記錄主要信息。

  (4)限時閱讀:給學生一定的時間限制,讓他們通讀課文,完成fill in mike’s trip schedule。

  (5)學生仿照“fill in mike’s trip schedule”表格進行問答練習。

  (6)教師借助圖片等提供情景:it’s the good season for trip. where are you going ? what are you going to do? 請學生以group work的形式和“家庭成員”討論,擬定家庭旅行計劃。

  (7)出示plan your holiday and make a dialogue表格,挑選幾組在班級交流,完成表格。

  4. 鞏固和擴展(consolidation and extension)

  (1)一氣呵成。教師將句子拆分,呈現單詞卡:am, going, visit , i, to, stone forest,讓首先說出單詞的學生持卡并上來組成句子順序:i am going to visit stone forest。

  (2)完成活動手冊配套練習。

  (3)小組合作自編對話。教師用簡筆畫或圖片呈現以下幾組圖片,讓學生4人一組自編對話表演,教師鼓勵學生自由發揮。

  圖片如:

  see folk dance

  mike

  kunming

  beijing

  kathy

  climb the great wall

  (4)旅游咨詢日。將全班分成兩組:group a(旅行社代表)和group b(旅客),group a成員分工合作,選擇若干城市,進行設攤介紹;group b成員到各自意向前往的城市咨詢,最后評選出最受歡迎的城市和旅行社。

  課后反思:從詞匯教學中,我發現課堂教學必須保證單詞的滾動復習提高本單元的新詞的高復現率,讓學生在盡可能多的情況下接觸新單詞,正好比如果我們經常看到一張臉,時間長了,就自然而然地記住了。在學生擴大詞匯量的過程中,我們教師不僅僅只能在詞匯教學中起到引導的作用,更想要真正地擴大詞匯量,還需要師生之間的共同努力(學生的作業和課余的閱讀量),如果能引導得當的話,將會使學生收益無窮,但在實際的教學中我還需注意在詞匯教學中中操練的方法和技巧,便于更好的拓展學生的知識面,掌握好今天的新單詞并能鞏固所學的單詞。

第一課時 篇17

  師:上課!

  生:起立!

  師:同學們好!

  生:老師好!

  師:請坐!

  師:昨天我請大家預習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下面請大家把書翻到31頁。

  (生翻書)

  師:關于朱自清先生我們是比較了解的,在初中的時候我們曾經學過他的不少優美的文章,我想問問大家,都學過哪些文章啊?

  生(齊答):《春》、《背影》

  師:不錯!看來同學們的記性很不錯!我又想問大家了,我們學了朱自清先生的這么多文章,你能不能就朱自清先生的文章談談自己的看法?比如語言等等。先思考一分鐘。

  (生思考)

  師:好,一分鐘時間到了,哪位同學能說說自己的看法?

  (無人應答)

  師:啊,可能有點難度。沒關系,只要說出自己的看法就行,不管你的看法是對是錯,說多說少隨你,一句話也行。

  生:我認為朱自清的散文語言很樸實,他沒有華麗的詞語來做修飾,而是非常自然的流露,他的每一個字詞里面都包含了他深深的感情,比如《背影》,幾乎每一個字都在表達父親對自己的愛,都在表達自己對父親的愛。

  師:恩,很不錯!這位同學說出了自己的看法,而且舉了例子,很有說服力。還有哪位同學說說自己的看法?

  生:朱自清的《春》描繪了幾幅春意圖,盼春、迎春、送春,非常有詩意。

  ……

  師:好的,剛才幾位同學都說了自己心中的看法,看來我們同學是非常有頭腦的嘛,以后我們的學習就應該像這樣,有自己的看法,有自己的見解。那么下面我們就來學習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

  幻燈機展示朱自清像。

  放音頻文件,學生聽配樂朗讀。

  師:大家覺得剛才的朗讀讀得怎么樣?

  生:讀得好

  師:為什么這么認為?他是怎么讀的?

  生:讀得很舒緩、很輕柔

  師:哦,是的。我們以后自己讀課文的時候,就要帶著感情去讀,多讀幾遍,慢慢的就能讀出味道了。

  師:在昨天的課堂上,我提出了學習課文的要求,就是研究性學習,要求大家回去把課文與注釋結合起來讀,把課后練習與課后資料結合起來,仔細研讀課文,發現什么問題就做好筆記,那么我現在就請同學們把自己弄不懂的地方說出來。哪位同學先來?

  (一學生馬上舉手)

  師:好,你來。

  生:為什么作者要說“熱鬧是他們的,我什么也沒有”?

  師:哦,不錯(一些贊揚的話,以下贊揚學生的話就不寫了)

  生:為什么作者說“什么都可以不想,什么都可以想,便覺得是個自由的人”?

  生:“月光如流水一般,靜靜地瀉在這一片葉子和花上”,從哪里體現出來?作者不是說月光是淡淡的嗎,又怎么能如流水一般瀉下來呢?

  生:“微風過處,送來縷縷清香,仿佛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似的”,我認為用歌聲比喻清香不恰當,老師能說說理由嗎?

  生:為什么作者說“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們現在早已無福消受了”?

  生:“彌望”是怎么一種望法?

  生:“我愛熱鬧,也愛冷靜;愛群居,也愛獨處”,作者是不是說得很矛盾?兩組相反的情況怎么會都喜歡呢?

  生:前面都是寫荷塘,為什么后面要寫《采蓮賦》《西洲曲》,有什么意圖?

  生:“背著手踱著”,這是怎么走的?

  生:“今晚若有采蓮人,這兒的蓮花也算得‘過人頭’了”,作者為什么要說“過人頭”,是不是有更深層次的含義?

  生:“峭楞楞”是什么意思?又是什么狀態?

  生:作者一開篇就說“這幾天心里頗不寧靜”,是什么使作者心里頗不寧靜的?作者在寫這篇文章的背景究竟是什么呢?老師能不能介紹一下?

  ……

  (可能還有一些問題,不記得了。有些問題當時就解決了,比如“峭楞楞”,“過人頭”,寫作背景等。講了寫作背景后,我馬上問學生“熱鬧”句,“無福消受”句,“不寧靜”句弄懂了沒有,并要他們說出自己的看法)

  師:剛才大家提了那么多問題,說明我們很有探究能力,這些問題可以說都切中了要害,只要把剛才的問題弄明白了,這篇文章也就差不多了,我希望以后大家還能不斷發現問題,提出問題。這里面有很多問題,我們將在課文研讀的時候具體分析。

  師:研讀一篇文章,我們應該弄明白作者寫了什么,怎么寫的,為什么要這樣寫。具體的說,就是要弄清楚文章的結構和作者表達的情感,怎么表達的。我想請大家先看到課后的一段資料,這里有金志華的一段話,我們看他的前幾句,金志華說《荷塘月色》的結構,是圓形的,外結構、內結構均如此。從外結構看……從內結構看……(那段話省略),我想請問同學們,這幾句話你有沒有弄懂?什么是外結構、內結構?前后左右的同學可以討論

  (學生討論)

  師:討論時間到。哪位同學說說你們討論的結果啊?

  生:(她怎么說的我不太記得了,大概說了不寧靜、求靜、得靜是什么意思,并沒有把內外結構理解到位。)

  生:我認為外結構指的是作者寫了什么,具體到本文就是作者到了哪些地方;內結構就是指作者的情緒變化,內心世界的變化。

  師:還有什么看法

  (環視片刻,沒有學生舉手)

  師:剛才兩位同學說了自己的看法,大家更贊同哪種看法?

  (生舉手贊同第二個同學的多,問不贊同的能不能說出理由反對,沒人舉手于是宣布)

  師:既然沒有同學反對意見,那么我們共同研討出來的就以大多數贊同的為準。

  師:金志華認為《荷塘月色》的內外結構是圓形的,你這樣認為嗎?能不能找出理由?

  生一致認為:文章開篇是從家里出來,最后是回了家,從起點到終點,都是家,是圓形的。

  師:那這是一種什么寫法?

  生:首尾呼應

  師:你開始讀的時候有沒有留意到文章是首尾呼應?

  (生有的搖頭,有的說“沒有”)

  師:為什么沒有留意到呢?

  生:寫得太自然了。

  師:是的,太自然了。我們根本沒有注意到作者用了這樣一個手法,而我們同學們寫作文的時候,首尾呼應總是很造作的,一眼就看出來了,以后我們就要學習朱自清先生的這種寫法,努力做到不留痕跡。

  (下課鈴響)

  師:請同學們回去再次認真的研讀課文,就是否贊成金志華的看法進行思考。好,下課!

  這是我昨天上課時的課堂實錄,其中有一些記不清楚了,就敷衍了事。

  本學期我想將研究性學習帶進課堂,但又苦于對研究性學習理解太少,我這樣上也不知道是不是研究性學習,希望大家多指教,多提建議。

  [1]

第一課時(通用17篇) 相關內容:
  • 《識字8》第一課時教學設計(精選13篇)

    教學內容本課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蘇教版)一年級下冊《識字8》(第一課時)。教學要求1.學會轉盤上的5個生字。2.初步了解形聲字的構字規律,進一步激發學生學習漢字的興趣。3.誦讀兒歌,培養語感,積累詞語。...

  • 《水鄉歌》第一課時說課設計(通用12篇)

    一、說教材(一)教材說明《水鄉歌》是蘇教版小學語文第三冊第21課。本課是一首詩歌,歌詠了水鄉的秀麗風光和幸福美好的生活,抒發了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的思想感情。全詩共三小節,分別寫了水多、船多、歌多。...

  • 《世紀寶鼎》第二課時教學設計(精選14篇)

    成華實小 易超英 教學目的:1.理解課文內容,體會中國人民向聯合國贈送這一禮品的意義。2.在特定環境中表達,深入理解學到的知識。3.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評價意識,角色轉化及人際交往能力。...

  • 《看菊花》第一課時教學設計(精選16篇)

    一、設計理念本課講星期天爸爸媽媽帶“我”去公園看菊花的事,全文共有四個自然段。第一自然段講星期天“我”跟著爸爸媽媽去公園看菊花。第二自然段講公園里的菊花好看極了。人們舍不得離去。第二自然段講大家都很喜愛菊花的原因。...

  • 《荷花》第二課時教學設計(精選12篇)

    【教學目標】1、觀察圖畫,理解課文,欣賞荷花的美麗,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和熱愛大自然的感情。2、學習作者觀察荷花的方法和是怎樣把看到的、想到的寫清楚。3、學習本課生字新詞,練習用“有的……有的……有的……”寫幾句話。...

  • 《云房子》第一課時教學設計(通用15篇)

    教學目標:1、認識本課生字,能正確、美觀地書寫房、及。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教學重、難點: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把字寫正確、美觀。教學準備:小黑板、生字黑板、掛圖、生字卡片教學過程:一、猜謎引入。...

  • 《鳥島》第二課時教學實錄(精選16篇)

    作者:佚名轉貼自:本站原創點擊數:106教學理念本文寫了聞名中外的青海湖鳥島春夏兩季的景象和鳥類活動的情形,課文在介紹鳥的有關知識的同時,還突出了人與鳥的朋友關系,意在讓孩子們從小增強環保意識,懂得愛鳥護鳥。...

  • 《“黑板”跑了》第二課時教案(通用16篇)

    [教學目的]⒈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懂得引號的另一大用法。⒉學習默讀課文,能有條理地講述課文的第三自然段。⒊了解安培把馬車后壁當黑板的原因是他正在專心思考科學問題,明白只有專注地學習,才能有收獲。...

  • 《懷素寫字》第一課時教案(精選15篇)

    教學目標:1、認識十三個本課生字,能按筆順正確書寫寫 字古 書三個生字。2、能正確、流利的朗讀三個長句。并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3、初步了解課文內容。教學重難點:能按筆順正確書寫寫 字古 書三個生字。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 “黑板”跑了第二課時教學設計(精選2篇)

    教學目標:1、圍繞安培搞科學研究非常專心這個中心學習課文,指導學生朗讀。教學過程:一、復習導入1、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了課文講了誰的故事?板書:安培2、誰來簡單介紹一下安培?句式訓練:把安培一詞放于句中不同位置。...

  • 《識字2》第一課時教學設計(精選13篇)

    一、激趣導入同學們,我們在上課前,老師看看哪位同學坐得最端正,好!我們來玩個對反義詞游戲好嗎?老師說一個詞,你們對出它反義的詞。今天,我們學習的識字7中的內容就更有趣了。...

  • 《愛因斯坦與小女孩》第一課時教例評析(精選14篇)

    常熟市實驗小學 吳曉燕師:同學們,你們想成為成功人士嗎?那么,請記住這條秘訣吧!(出示名言:成功=艱苦的勞動+正確的途徑和方法+不說空話)(學生齊讀名言)師:知道這句名言出自哪位名人之口嗎?生:這是大科學家愛因斯坦的名言。...

  • 《鏡泊湖奇觀》第二課時(精選14篇)

    教學目標:1、了解鏡泊湖的景色特點,學習作者抓住靜態和動態描寫景物的方法。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3、讓學生參與自主性學習,提高自我讀書能力。教時:第2課時課前準備:根據第3自然段內容,制作景物圖片。...

  • 《j q x》第一課時教學設計(精選16篇)

    第一課時一、以游戲復習導入1、師:小朋友們,今天老師帶你們去拼音果園逛一逛。準備--出發!2、師:拼音果園到了,首先我們來到的是蘋果樹林,你們還記得他們的名字嗎?讓我們來摘摘果子吧!( ě )3、師:小朋友們真了不起!...

  • 《云房子》第二課時教學設計(通用14篇)

    一、導入師:今天咱們繼續學習第22課---云房子。齊讀課題。二、學習第二段過渡:剛剛下了一場大雨,太陽公公還來不及把云娃娃全叫回去,有一些調皮的就留在天上了,(課件)瞧,這兒一朵,那兒一朵,多可愛呀!...

  • 小學六年級數學教案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免费h片 | 精品黄色一级片 | 久草丝袜在线 | 日本1区2区3区 | 一区二区三区手机在线观看 | 顶级毛片 | 5060国产午夜无码专区 | 高潮白浆潮喷正在播放 | 国产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 | 人妻少妇精品系列 | 91爱啪 | 日本在线视频播放 | 一区二区三区福利视频 | 国产91片| 亚洲欧美一区在线观看 | 成年免费影院 | 黄色一级片在线看 | 大地影视资源在线观看 |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 国产三级视屏 | 中国一级大黄大黄大色毛片 | 久久精品国产99久久6动漫 | 成人电亚洲在线 | 日韩在线免费视频观看 | 国产免费黄色片 | 成年动漫在线精品视频 | 在线观看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久久亚洲午夜 | 日韩一级免费观看 | 一本大道区一区二区三乱码八 | 一区二区视频免费看 | 国产主播AV福利精品一区 | 无码做爰欢H肉动漫网站在线看 | 欧美性久久久久久 | 亚洲在线第一页 | 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 亚洲日本在线播放 | 国产欧美亚洲三区久在线观看 | 成人小视频在线看 | 国产精品露脸视频 | 国产剧情办公室黑色丝袜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