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訪友
3、你好,清涼的山泉!你捧出一面明鏡,是要我重新梳妝嗎?你好,汩汩的溪流!你吟誦著一首首小詩,是邀我與你唱和嗎?你好,飛流的瀑布!……
這一組句子是寫“我”跟山中的“朋友”在打招呼,內容一致,結構相似,是一組排比句,同時運用擬人手法,把“我”和山里“朋友”之間的那種深厚情誼淋漓盡致地表達了出來。采用第二人稱,讀來倍感親切、熱情。
4、體會六自然段的寫法(排比,擬人),靈活運用,感受大自然
一朵落花 自然的清香
一片落葉 生命的奧秘 感受時間的變遷,生命的輪回,大自然的魅力。
一塊石頭 時間的回聲
5、第七自然段的雷陣雨
突如其來 -- 大自然的變幻莫測 -- 令人陶醉
四、讀尾憶首,真體結合
1、 朗誦文章結尾,聯系文章開頭
a、 表明時間的語句 “帶回一路月色” 晚上
作者清晨進山,借月而回,表明他在山中呆了整整一天,讓我們感受到作者與自然的深厚情感,體現了作者對大自然的熱愛,人與自然的親密無間。
b、描寫心情的語句 滿懷的好心情 首尾呼應
突出“山中訪友”之行的喜悅,作者對自然的喜好。這種感情貫穿全文,突出中心。
五、總結全文,強化體驗
作者明明是去山中賞景,踏青,卻道“山中訪友”是為何?
在作者嚴重,這一花一樹,一鳥一石,一山一水都成了有生命的人。能與人們交流談話,成了我們的好朋友,所以作者進山看景,成了山中訪友。
(『設計意圖』:回顧題目,加深學生對課文所要表達的體驗)
六、布置作業
1、 總結課文的“擬人,比喻,排比”等修辭手法,并各造一個句子。
2、 你們有過把物體(非人)當作好朋友的體驗嗎?就像課文的作者這樣“以物作人”的體驗,你是否有過?和同學們交流感悟。說說為什么他會讓你有這種感覺?試著寫一段小文章。
(『設計意圖』:知識嫁接,拓展思維)
3、 抄自己喜歡的句子或段落,并背誦下來。
(『設計意圖』:背誦積累,提升感悟)
板書設計 山中訪友
古橋 滿 作者
森林 懷 與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