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訪友》教學設計
課文開始帶著滿懷的好心情,結尾帶回了滿懷的好心情,這樣反復提到“好心情”說明什么?
第二課時
一、經典文段誦讀
上節課我們字斟句酌,細細品味了課文的語言,體會到了作者和山里朋友的深厚感情,現在誰能把自己體會得最深刻,讀得最好的一段讀給大家聽?(朗讀展示)
二、整體回顧,感悟寫法
1、當老師第一次讀這篇課文時,我就特別喜歡。同學們喜歡讀這篇課文嗎?為什么?
2、你們發現這篇文章語言的特別之處了嗎?(引導學生發現文中運用的比喻、擬人寫法)古橋、樹林、山泉、溪流、瀑布、雷陣雨……這所有的自然之物在作者眼里都是一個個活生生的人物,作者賦予他們“舉首投足”和“喜怒哀樂”,使人感覺栩栩如生。
3、還有哪些地方值得你學習?
三、總結全文
隨著作者在山中走了一圈,我們認識了許多好朋友。即將要同他們告別時,老師還有一個疑問:為什么作者把這山中的古橋、樹林、山泉、溪流、瀑布、雷陣雨……當成這么好的朋友呢?你覺得他們值得做好朋友嗎?
如果與小樹做朋友,我們的空氣會更清新;如果與江河做朋友,我們的晴空會更明凈;如果與大自然做朋友,我們的生活會更美好。同學們,能在你們的朋友冊上記錄一些有關自然的新名字嗎?希望下次能聽到你與他們的故事。
四、作業設計
1、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2、練筆:模仿課文段落寫一、兩段話。(任選一個話題)
⑴ 你躺在草地上看過云嗎?想象你幻化成空中的云后的情景、感受,寫一段話。
⑵ 把自己幻化成景區內的景物與游人互訴心聲,寫一段文字。
3、推薦閱讀。
【板書設計】
1、山中訪友
古橋:德高望重
樹林:知己
山泉、溪流、瀑布、懸崖、白云、云雀、落花、落葉、石頭、雷陣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