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海(6篇+相關資料)
(3) 這句話是說什么“多”?
(4) 為什么會呈現出“深淺明暗”不同層次的綠顏色呢?還告訴我們什么多?
(5) 小結:這句話不僅僅是在寫綠顏色多,還告訴了我們樹的種類也相當多?
大家再來讀這一句,進一步體會。(師相機接:是啊!這么多綠色,恐怕只有畫家才能描繪出來!)
b.教學點二:為什么稱為林海?
(1)齊讀,讀好這一句。(1、2、3任意一句)
(2)學到這兒,你想提出什么問題?(3-5人,問盡量展開)
(3)問得好!大家是否留意了文中這幾個地方:“群嶺起伏是林海的
波浪”“這里是落葉松的海洋”、“海邊的浪花”?
根據這幾點,想一想它們的聯系和嶺的特點,我們重點討論一個問題:大興安嶺為什么被稱作“林海”?幾點原因?
(4)生討論,反饋(3-5人)
(5)師小結表觀點:根據剛才大家的回答,老師認為有三點原因,
請一位同學來總結一下。(說的訓練)
一、落葉松長滿了群山峻嶺,是它主要組成了林海;
二、嶺溫柔起伏,形似波浪;
三、銀白峭麗的白樺點綴森林,不正是浪花?
c.教學點三:寫法
齊讀4自然段,讓我們感受這壯麗的綠色海洋吧!
4. 小結:老舍先生,是用生動形象的比喻,寫出了林海的壯美,
表達了心中對大興安嶺的喜愛,贊嘆。
五、學5自然段
1.總結學習方法:<多媒體4>
學“嶺”和“林”,我們通過讀書、抓特點、書上批注,最后體會感情的方法來學習的。
用這種方法,自學5自然段。
2.生自學、反饋。(花的特點是什么?怎么體會到的?)
板書:多、美
3.理解“總寫句”:<多媒體5>
(1) 這段有句話寫得非常妙!我們來讀讀。<多媒體5>
(2) 這句話描繪了一幅怎樣的圖畫?(放手讓2-3人說,不行就再讀
再體會,以手勢提示)
師相機小結:在作者眼里,大興安嶺就像一位溫柔的小姑娘。
(3)這樣寫有什么好處?
4.順勢以板書、全課總結:
作者先分別從嶺、林、花三方面描述。
然后,再在5自然段中,用一句話對大興安嶺作了整體的描寫和贊美;這樣把大興安嶺寫活了,而且充分表達了作者的喜愛之情。
讓我們在學習完這部分后,再次有感情朗讀2-5自然段,再次深深地體會吧!
六、結束語:
本課,我們通過朗讀,知道了嶺、林、花的特點,初步體會了作者在敘述中表達的真情實感。
同學們,這節課我們領略了大興安嶺的美景,你有什么感受呢?最后,讓我們用自己的話來贊美大興安嶺吧!
那么,作者看到這幅美景圖又產生了什么聯想呢?作者為什么要寫本文呢?這是我們下節課將學習的重點內容。
教學目標:
1、學習課文“嶺、林、花”,并有感情朗讀課文。
2、會用不同方式改換句式,完成作業本4、6小題。
3、教育學生熱愛大自然,愛護環境,熱愛科學,長大后去建設祖國。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引入課題
1、同學們都見過海,能用海說話組成詞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