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訪友》教學設計與教后反思
(3)(出示)師:歲月悠悠,波光明滅,泡沫聚散,唯有你依然如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你弓著腰,俯身凝望著那水中的人影、魚影、月影。歲月悠悠,波光明滅,泡沫聚散,唯有你依然在這澗水上站了幾百年了,你把多少人馬渡過對岸,滾滾河水流向遠方。(現在不但作者在贊美你,我們了解你之后,也都由衷地贊美你——)
(4)師:引讀(出示)啊,老橋,你如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在這澗水上站了幾百年了吧?你把多少人馬渡過對岸,滾滾河水流向遠方,你弓著腰,俯身凝望著那水中的人影、魚影、月影。歲月悠悠,波光明滅,泡沫聚散,唯有你依然如舊。
師小結:古橋,我的第一位老朋友,我從你身上感悟到了德高望重、感悟到了默默無聞為大家服務的好品質,(板書:好品質)這好品質凈化了我的心靈,怎么不叫我有份好心情呢!正如文章結尾所說:
出示:我輕輕地揮手,告別山里的朋友,帶回了滿懷的好心情、好記憶,還帶回一路月色。
拜訪樹林里的朋友
師:告別了這座默默無語的古橋朋友,我走進一片熱鬧的、充滿活力的樹林。這片樹林里又有哪些朋友給我帶來好心情呢?
(出示):(女生讀)走進這片樹林,鳥兒呼喚我的名字,露珠與我交換眼神。(男生讀)每一棵樹都是我的知己,它們迎面送來無邊的青翠,每一棵樹都在望著我。
師:剛才說古橋是我的老朋友,那么這片樹林又是我的——知己
1、什么樣的人可以互相成為知己?(生:知道你內心想什么的;兩個人對對方都是知己知彼的,無話不談的;能向對方傾訴心事的;兩個人能夠互相分享快樂和分擔痛苦的,同分享共患難……)
2、文中的我有這樣的知己嗎?誰?(鳥兒,露珠,樹)
認真讀讀,思考:它們的哪些舉動讓你感覺到我和它們之間確實是知己的?
a生:從鳥兒呼喚我的名字中感覺到是知己。 師:這也許是一聲普通的“呼喚”,但流露出來的是不一般的情感啊。
b生:從露珠與我交換眼神中感覺是知己。師:這也許是一個普通的“交換眼神”,但也流露出了他們之間的默契啊。
c生:從它們迎面送來無邊的青翠中,從每一棵樹都在望著我可以看出是知己。(無邊就是無限,把所有的都給我了,能不是我的知己嗎。)
師:鳥兒不是在啁啾,而是在“呼喚我的名字”;露珠也不是在晨光中閃亮,而是在“與我交換眼神”;我不是望著樹,而是“每一棵樹都在望著我”。一聲“呼喚”一個“眼神”,一個“望”都傳達了它們與我這位朋友之間的——默契、傳達出了我們朋友間的——深情厚誼、傳達出了我們朋友間的——心心相通、心心相印
師:是啊,這種知己間的默契、心心相印怎能不叫我高興、快樂呢!那就把這種快樂傳達給在座的每位吧——(引讀)走進這片樹林,鳥兒呼喚我的名字,露珠與我交換眼神。每一棵樹都是我的知己,它們迎面送來無邊的青翠,每一棵樹都在望著我。
d、我靠在一棵樹上,靜靜地,仿佛自己也是一棵樹。(出示下文:我靠在一棵樹上……旋轉、流淌)我看著看著,靜靜地,靜靜地,為什么我會把自己想象成樹呢?(生:樹就是我,我就是樹;看得出神,想得入迷;人和樹已經融為一體。)那你來讀讀,讀出你的理解、你的味道。
e、作者的想象真豐富,我們也來試試。仿寫拓展出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