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上)《口語交際·習作一》習作指導——我是大自然中的一員
請你把自己想象成大自然中的一員,你可以把自己當成一種植物或一種動物,也可以當成一種自然現象;想想它們在大自然中是怎樣生活或變化的,想想它們眼中的世界是什么樣子的,并融入自己的感受寫下來。
課前進行觀察,可以是動物、植物,也可以是一種自然現象。明確觀察的任務,要求學生觀察時能用心,能投入感情,把自己觀察的過程變成親近自然的過程,變成欣賞和陶醉的過程。
如,觀察一棵樹,建議:
看一看。選擇一天中不同的時間認真仔細地看,隨著光線的變化,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聞一聞。聞聞樹皮、樹葉,你聞到了什么氣息?想到了什么?
摸一摸。摸摸樹葉的紋理,摸一摸樹枝的分叉,你感受到了什么?
還可以靜靜地在樹下坐一坐,你聽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又有什么感受?
細致地去感受這棵樹的特點,感受樹的周圍以及生活在樹上的小鳥、知了等小生命的氣息。
課堂上,就觀察到的內容和自己的感受進行交流,要充分調動平時的生活積累,發揮自己的想象,說出并寫出自己的獨特感受。
小建議:關于動物或植物本身的特點,建議除了現實觀察外,還要大量查閱資料,盡量全面了解其外形、構成、生活習性、生存狀態等,為想象的合情合理奠定基礎。
然后引導學生選擇自己最感興趣的動物或植物,進行換位思考:引發出獨特的體驗和見解。
如果你是一棵樹,在生活中你會看到什么,想到什么?
如果你是一個小動物,在生活中,你會發現什么?(周圍的人、事、物的新體驗)想到什么?如小狗眼中看主人,小鳥眼中看村莊的變化等等。
自然景物想象要點:讓景物自己來說話,自己介紹自己的特點,自己贊美自己的特點。在文章中,作者就是所寫的景物。比如我們在寫作時要想象的景物是云,那么在文章中,你就是一朵云;如果我們在想象時要寫的文章是一座山,那么你就是一座山;如果我們在想象時要寫作的景物是一條河,那么,你就是一條河……這樣寫出來的文章就像是一個童話故事一樣,顯得十分生動有趣。景物自述的內容是多種多樣的,我們在時可以寫河流的自述,可以寫雨點的自述,可以寫風的自述,可以寫雪花的自述。
如果你把自己想象成某自然景物,你應該具體描述某一自然景物眼中的世界。你要運用自己所掌握的科學知識,采用第一人稱的口氣,讓你所想象的自然景物來說話。比如你把自己想象成小水珠、白云、風、霧、露珠等等,可從它的形態、顏色、靜態或動態、變化過程等方面來展開聯想和想象,重點應該介紹它的變化過程,功能特點等等。在具體寫作的時候,可用擬人化的手法,寫出生動的故事情節,寫出有趣的生活細節,可以寫它們的對話、行動、活動等等,使所描述的物品或景物具有人的一切特征。當然,如果在敘述故事的過程中,介紹一些自然科學的知識,使文章不僅具有趣味性,而且具有知識性,那就更好了。
范文引路:
我是一株小草
我是一株默默無聞,無人知道的小草。我沒有"貴夫人''般的牡丹那樣高貴;也沒有"天使''般的桂花那樣芬芳;更沒有身穿"紅衣''的玫瑰那樣鮮艷,我只是一株不起眼的小草,但是,我卻有著默默無聞,無私奉獻的精神。
春天,雷公大叔拿出珍藏己久的大鼓,"咚咚咚''的敲打聲把我喚醒,我從地下探出頭來,我穿的綠衣像為大地鋪上的一層薄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