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天佑》同步練習
四、形近字組詞
挾( )隧( )滲( )漿( )饒( )商( )施( )陡( )竣( )
夾( )遂( )摻( )槳( )撓( )滴( )拖( )徒( )峻( )
五、把詞語補充完整.
( )山深( ) ( )崖( )壁 狂風( )( ) 黃沙( )( ) ( )山( )嶺 ( )( )不( )
六、給下列句子中加紅的字選擇恰當的解釋,把序號寫在括號里。
輕:(1)重量小。(2)負載小,裝備簡單。(3)數量少,程度淺。(4)輕松。(5)不重要。(6)用力不猛。(7)輕率。(8)不莊重,不嚴肅。(9)輕視。
1、有一家外國報紙輕蔑地說:“能在南口以北修筑鐵路的中國工程師還沒出世呢。”( )
2、他們認為,這樣艱巨的工程,外國著名的工程師也不敢輕易嘗試,至于中國人,是無論如何也完成不了的。
3、“輕傷不下火線”是戰士們常說的一句話。
4、他只輕輕地用腳掃了一下,球就進網了。
5、還有什么節目比得上這種頑強而鮮明的輕歌曼舞?
端:(1)頭。(2)開頭。(3)原因,起因。(4)方面,項目。(5)端正。(6)平舉著拿。
1、詹天佑決定采用從兩端同時向中間鑿進的方法開鑿隧道。
2、火燒云的顏色、形狀變化多端。
3、良好的開端是事情成功的一半。
4、我那時并不知道這所謂猹的是怎么一件東西——便是現在也沒有知道——只是無端地覺得狀如
小狗而很兇猛。
5、她容貌秀麗,舉止端莊安詳。
七、將下面的句子改成反問句。
1、中國那時候已經有了自己的工程師。
2、這是中國人自己修筑的第一條鐵路,一定要把它修好。
八、根據文字,用簡圖畫出詹天佑對居庸關、八達嶺兩個隧道不同的鑿進方法(用箭頭表示鑿進方向)
1、居庸關山勢高,巖層厚,詹天佑決定采用從兩端同時向中間鑿進的辦法。
2、八達嶺隧道長1100多米,有居庸關隧道的三倍長。他跟老工人一起商量,決定采用中部鑿井法,先從山頂往下打一口豎井,再分別向兩頭開鑿,兩頭也同時施工,把工期縮短了一半。
3、畫出示意圖并說說火車是怎么上“人”字形線路的。
九、回答問題.
1、課文圍繞( )展開記敘,通過具體寫( )的事情,表現他的( )和( )。
2、文章寫帝國主義的( )和( ),這說明什么?
3、清政府任命詹天佑為總工程師后國內外有什么反應?這樣寫是為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