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少年閏土》導學案
一、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新詞,聯系上下文、時代背景等理解含義深刻的語句。
2、理清文章結構脈絡,了解主要內容。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部分段落。
3、感受閏土這一人物形象,從外貌和語言描寫中了解閏土是一個聰明、能干、純樸、活潑的農村少年。體會作者對閏土的特殊感情。
4、學習作者抓住人物的語言、外貌概括人物特點的寫作方法。
二、教學重點:感受少年閏土這一人物形象;理解作者對他的特殊感情。學習作者抓住人物的語言、
外貌概括人物特點的寫作方法。
三、教學難點:聯系上下文、時代背景等理解含義深刻的語句。
四、資料鏈接:
本文節選自短篇小說《故鄉》,是魯迅于1919年從北京回故鄉的見聞,反應了辛亥革命后十年中國農村經濟凋敝、農民生活日益貧困的歷史,作者回故鄉,童年的伙伴、農民閏水(也就是文章中的閏土)來探望他,伙伴的巨大變化使作者感觸萬千,引起了作者的深切同情,于是魯迅藝術的再現了農民閏土這一不朽的人物形象,節選部分是作者與小伙伴少年生活的美好回憶,寫出了一位聰明、活潑、能干、可愛的農村少年,表現了他們少年時代純真的友誼。
五、教學時間:2課時
六、教學準備:設計自學單 學生根據自學單完成學習任務 有關魯迅的書籍
七、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
1、初識魯迅:師讀內容,學生猜測是誰?你了解魯迅多少?(學生交流)在我們的書上也有一段對魯迅先生的介紹(自由讀p80資料袋),說說你了解了什么?(齊讀資料袋內容)
2、本單元四篇課文要達到的學習目標是什么?(生指名讀單元目標提示,齊讀)
3、說說魯迅寫本文的時代背景是怎樣的?
二、根據自學單,同桌交流在自學時遇到的不懂之處,再次修改。
三、檢測自學任務完成情況
1、檢查字詞
(1)同桌互相選擇段落朗讀,校對課堂作業本p32第一題,有效作業本p54第一、二題。
(2)校對課堂作業本p32第二題,有效作業本p54第三題。
指名讀帶有下列詞語的句子,說意思。
其間、仿佛、便是、沒有知道、只是無端地覺得、素不知道、如許、先前。
(3)聽寫詞語。
2、默讀課文,說說文章記敘了“我”和閏土的幾件事?用簡練地語言概括出來。
用“從閏土給‘我’講( )、( )、( )、( )等幾件事,可以看出閏土是一個( )的少年。”歸納課文主要內容。指名說,同桌說。
3、初識閏土
交流外貌描寫:
(1)“我”和閏土第一次見面時,閏土什么樣子?劃出句子,熟練朗讀。
(2)這是什么描寫?通過這段描寫,你發現閏土和“我”以前的朋友有什么不同?
(3)通過這段描寫,你說說閏土是一個怎樣的少年?
(4)文章還有哪里對閏土的外貌作了描寫?指名讀,齊讀。
(5)比較兩段描寫有什么不同?(真實與想象,前者側重穿戴,后者側重行動)
(6)校對有效作業本p54填空,p55閱讀平臺第一題。
交流名字由來:閏土這個名字是如何來的?指名用自己的話概括介紹,齊讀句子。
4、“我”和閏土的感情如何?指名交流。課文里怎么描寫的?指名讀句子。
四、拓展仿寫
1、齊讀三段外貌描寫(魯迅、閏土),說說描寫人物外貌要注意什么?(抓住人物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