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鹿和狼的故事
教學目標:
1、 能正確、流利、有語氣地朗讀課文。
2、 理解課文內容,初步懂得生物之間存在著相互制約,相互聯系的關系,增強維護生態平衡的意識。
3、 領悟作者通過具體事例的分析概括來說明道理的表達方法。
教學重難點:弄清羅斯福下令捕殺狼這一決策錯在哪里,理解本文的結論。
教學前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課時:一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激發興趣,揭示課題
1、多媒體出示:鹿和狼的圖片
問:對于這兩種動物,你喜歡誰?為什么?
(是啊!鹿通常是美麗善良的化身,而狼卻兇惡殘暴,什么“狼心狗肺”、“鬼哭狼嚎”、“披著人皮的狼”等,可以說狼在我們心中就是罪惡的化身,應該毫不留情的消滅掉。)
2、導題:但在凱巴伯森林就曾發生過這樣一個鹿和狼的故事。(板書:鹿和狼的故事)
二、對比質疑,確定重點
1、多媒體出示圖片(茂盛的森林),教師講解:這就是美國亞里桑那洲的凱巴伯森林,在20世紀初葉,這里還是松衫蔥郁、生機勃勃,大約有四千只鹿在林中出沒。而到了1942年,這里卻成了這幅光景(出示荒涼的圖片)那里只剩下一些病鹿在茍延殘喘。
2、質疑
看了這些畫面,聽了老師的講解,現在你心里面最想知道什么呢?
(總結學生質疑:為什么會弄得鹿死林毀的結局?)(板書:鹿死林毀?)
三、自讀自悟,合作探究
1、請你用你喜歡的方式自讀課文,當讀到你覺得想說些什么的或要表達自己感受的時候,你就停下來,在旁邊寫上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2、哪些地方不懂的,你就在那里寫上批注,等一下我們一起來討論。
3、下面,把你的想法和感受與你的小組成員分享。
四、張揚個性,深入評明
1、讀了課文,你知道了什么?
重點指導:
(1)鹿成了凱巴伯森林的“寵兒”,它們過著沒有危險、食物充足的生活。
a、假如你是凱巴伯森林中的“寵兒”——鹿,相遇后你們會說些什么?
b、指導朗讀 (個別讀,女生讀,齊讀)
(2)鹿毀滅了森林,你從那個語句讀出來的?
a、省略號表示什么意思?
b、指導朗讀
(3)鹿死的原因:饑餓、疾病
a、假如你是凱巴伯森林中的病鹿,相遇后又會說些什么?
b、指導朗讀
2、過渡探究
鹿們不知道“鹿死林毀”的真正原因在哪里,同學們,你們通過剛才的討論知道嗎?(指兩個學生回答)
原因究竟是什么呢?請再仔細讀課文,找一找。還有,想一想你打算用什么方式來匯報你的答案。
(1)邊畫圖邊講解;(2)生物鏈;(3)生態平衡……
3、師小結:羅斯福下令捕殺狼,凱巴伯森林六千只狼先后斃命,而鹿大量繁殖,過多的鹿超過了森林的供養限度,破壞了森林的生態系統,所以森林被毀了,鹿得不到食物,再加上疾病的蔓延而逐漸死亡。
4、 指導朗讀(個別讀,指導后個別比讀,齊讀)
5、 學到這,你有什么疑問嗎?(羅斯福下令捕殺狼這一決策到底錯在哪里?)
五、深究課文,突出重點
那他到底錯在哪里?下面,請你精讀第8、9小節,說說你明白了什么?(生活在同一個地球上的不同生物之間是相互制約、相互聯系的,人們必須尊重生物界中的相互關系。)
1、 用課文中的事例說說:狼和鹿以及森林之間是怎樣相互制約、相互聯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