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和狼的故事
課前準備:
自由結合組成課題研究小組,6~8人為一組,搜集有關鹿和狼這兩種動物的資料;對“食物鏈的奧秘”這一課題形成初步的認識。
教學目標:
1.了解羅斯福為了保護凱巴伯森林里的鹿采取了哪些措施,結果怎樣?錯在哪里?理解作者借這個故事給我們揭示的必須尊重動物乃至整個生物界中相互關系的道理;為保護自然界的生態平衡作出自己的貢獻。
2.培養學生搜集、處理信息,利用信息進行研究問題的能力。
3.引導學生進行多元的價值評價。
教學過程
課前交流:
1.今天,老師給大家講一個鹿和狼的故事。
2.同學們已經積累了許多鹿和狼的資料,下面請大家把你積累到的資料向同學們介紹一下。(同學們根據課前積累的圖片、文字、音像等資料介紹這兩種動物。)
3.剛才的眾多資料表明,在我們的印象中,狼是一種兇惡殘忍的動物,鹿是一種溫順善良的動物,同學們,在同一個森林里,你們希望狼多一些好呢?還是鹿多一些好?
4.每組發一本記錄本。
5.講形形式式的生物鏈故事,引導學生搜集資料。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齊讀課題。
今天,我們一起學習一個《鹿和狼的故事》。(齊讀一遍)
二、對比朗讀,初步感知。
1.森林之美
(過渡)我們今天的這個故事發生在美國亞里桑那州北部的凱巴伯森林。20世紀初葉,這是一片樹木茂盛、充滿生機的森林。想看一下嗎?
出示圖畫。多美的一片森林啊!課文是這樣描寫它的。(出示文字)
20世紀初葉,美國亞里桑那州北部的凱巴伯森林還是松杉蔥郁,生機勃勃。大約有四千只左右的鹿在林間出沒,兇惡殘忍的狼是鹿的大敵。
(1)請同學們自己把這段課文讀一讀。
(2)你讀懂了什么?
(3)把你體會到的感情通過朗讀表達出來。
2.森林之災
(過渡)讀得真好,可惜25年以后,凱巴伯森林就不再是這樣生機勃勃,松杉蔥郁了。請看(出示圖片)。
(1)展現在我們面前的是一片怎樣的森林?
(2)課文是這樣描寫它的。(出示文字)
很快,森林中的鹿增多了,總數超過了十萬只。十萬多只鹿在森林中東啃西啃,灌木林吃光了就啃小樹,小樹吃光了又啃食大樹的樹皮……一切能被鹿吃的食物都難逃厄運。森林中的綠色植被一天天在減少,大地露出的枯黃一天天在擴大。
(3)請同學們自己讀這段文字。
(4)從這段話中,我們又讀懂些什么?
(5)我們應該為這片森林感到惋惜,讓我們帶著無比惋惜之情來讀好這段話。
三、快讀課文,引導質疑。
(過渡)學到這兒,大家有什么問題嗎?(請2~3個學生回答。)
1.請大家讀課文,通過讀書,我們能夠解決一部分問題,要是能夠在讀書后產生更多的問題,那還要好!
2.學生提問。
四、歸納問題,指導學法。
(過渡)同學們剛才讀了許多有價值的問題,真好!你們最希望誰幫助解決?(自己)自己的問題自己解決,有志氣!
1.用什么方法解決?(學生回答,教師歸納:讀課文,查資料,畫出重要的語句;討論,交流,體會。)屏幕出示。研究方法:讀課文,查資料;討論,交流,體會。
2.老師歸納了大家的問題,請看問題:
屏幕出示:
1)凱巴伯森林為什么會在短短的二十多年內面目全非?
2)羅斯福制訂的消滅狼的政策對不對?為什么?
3)
4)自然界中還有類似的故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