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和狼的故事
一、教學設計學科名稱
人教版新課標六年級語文上冊《鹿和狼的故事》
二、所在班級情況,學生特點分析
作為六年級的學生,在五年級的時候學過《蛇與莊稼》,對事物之間的關系有一定的了解,但對于深刻而又枯燥的道理不感興趣。
三、教學內容分析
《鹿和狼的故事 》是小學人教版第十一冊的課文。文章以羅斯福為了保護鹿而下令消滅狼,從而導致巨大的生態災難為例,闡述了不同生物之間相互制約、相互聯系的道理,告誡人們必須尊重生物界的這一客觀規律。文章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講述了凱巴伯森林中發生的狼和鹿的故事。第二部分講鹿和狼與森林的關系。第三部分講人們對狼與鹿的認識同現實相悖,告誡人們要尊重自然界的生態平衡。
本單元課文訓練的重點是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引導學生領悟作者的表達方法。本文最突出的表達特點是:通過具體事例的分析概括來說明道理。由于這是一篇略讀課文,應讓學生運用恰當的學習方法自己學懂文章。
四、教學目標
1、語言知識目標
(1)、掌握新詞:繁殖、狩獵、銳減、相悖、乃至、一命嗚呼、難逃厄運、面目全非、罪魁禍首、茍延殘喘。
(2)、讀懂課文內容,初步懂得生物之間存在著相互制約相互聯系的道理。
2、語言技能目標
(1)、領悟作者通過具體事例的分析概括來說明道理的表達方法。
(2)、訓練學生的理解能力和言語表達的能力。
(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五、教學難點分析
1、初步懂得生物之間存在著相互制約,相互聯系的道理。
2、領悟作者通過具體事例的分析概括說明道理的表達方法。
六、教學課時 1課時
七、教學過程
(一)、啟發談話,激起興趣
1、同學們,你們喜歡鹿嗎?一提到鹿你的腦海中會浮現出哪些詞語?(出示鹿的圖片)你們聽過有關狼的故事嗎?狼給你們留下了什么印象?(出示狼的圖片及資料。)
是啊!提起狼我們就會想到“兇惡殘暴”這些詞,而在故事、童話、小說中狼更是一種最壞的形象,什么“狼心狗肺”“鬼哭狼嚎”“披著人皮的狼”等(邊出示課件,并配上恐怖的叫聲),可以說狼在我們心中就是罪惡的化身,應該毫不留情的消滅掉。可哪一天我們將狼趕盡殺絕時又會猛然發現:得引狼入室!這是怎么回事嗎?學完這篇課文后我們就明白了。
2、板書題目,齊讀。
【課內外結合,充分整合多方面的課程資源,多角度演繹闡釋主題,并設計懸念“為什么要引狼入室”,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激發起學生的探究欲望。】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初讀課文,出示自學提示:①自由讀課文,讀準字音,把你認為好的和不懂的詞語劃下來,弄懂詞義,并寫在積累本上。②用自己的話說說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