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頭戰象
教學目標:
1、會寫14個生字。正確讀寫“日寇、埋葬、陣亡、喘息、香蕉、皮革、凝重、華貴、英武、氣概、傷感、蒼茫、石碑、焦躁不安、漫不經心、久別重逢、橫遭不幸、震耳欲聾、浴血搏殺”等詞語。
2、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能用自己的話講講這個故事。
3、用較快的速度閱讀課文,能提出不理解的問題,與同學一起探究、解決。
4、學習作者具體、細致的表達方法,感受戰象嘎羧善良、忠誠的高尚情懷。
教學重點:用較快的速度閱讀課文,把握故事的主要內容;用自己的話講講這個故事。
教學難點: 通過朗讀感悟,感受作者的表達方法,領會作者的創作意圖。
教學準備:預習性作業、多媒體
課 時:2課時
教學設想:
教學本課,首先在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的基礎上,引導學生說說對嘎羧的印象。鼓勵學生大膽交流,師生一起回顧大家的見解,根據語言的表達及用詞情況作適當的調整。其次,研讀課文,抓住最能說明自己見解的語段,細細品讀,深深感悟。接著,可根據班級情況,適當引導學生感悟到,作者這樣具體的描寫是與他要表達的情感緊密聯系在一起的。最后可讓學生用自己的話講講這個故事。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激發興趣,導入課題
課前搜集的有關戰象的資料共同交流。今天我們來學習一篇跟戰象有關的文章《最后一頭戰象》。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初讀課文,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并說一說戰象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
三、檢測字詞
交流“預習性作業”中的1、2小題
四、品析課文。
1、再讀課文,畫出課文中的成語和描寫嘎羧神態、動作的句子,并談談自己的感受。
2、用較快的速度閱讀課文,提出不理解的問題,與同學探究、解決。
集體交流,感情朗讀,加深感悟。在交流中,可以根據學情重點抓住以下幾處關于嘎羧行為的描寫進行朗讀感悟:
(一)、嘎羧再次見到象鞍時的舉動與深情。
(二)、嘎羧在打洛江畔的感人行為。
(三)、嘎羧為自己挖掘墳墓的壯舉。
五、談收獲
學了本課,你有哪些收獲?或你想說什么?
板書設計: 最后的一頭戰象
英雄戰象——重披戰甲——重臨舊地——自掘墳墓
課后反思:
這一課的預習作業比上兩課的預習作業完成的質量差了許多,尤其是在質疑方面學生開始應付,根本沒有用心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