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跑進家來的松鼠》教學設計
教材簡介:這篇課文是六年級上冊第七單元的一篇自讀課文,語言簡潔,內容生動,情感豐富,課文生動形象地描繪了松鼠的個性特點以及它與人和諧相處的情景。由于這篇課文是一篇自讀課文,本設計在要求上比較寬松,主要是放手訓練學生快速閱讀的能力。在方法上,則立足于學生的個性,開放了閱讀空間,讓學生通過閱讀,自悟這一橋梁,既理解了課文,又訓練了學習方法。
教學目標:
1、認真閱讀課文,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自能學習的習慣,繼續訓練學生快速讀書的能力。
2、讀出課文的主要內容,體會人與動物和揩相處帶來的樂趣與作者對松鼠的喜愛。
3、通過相互讀書,交流等,增強學生之間的合作意識。
教學重點:
1、感悟松鼠的可愛,體會作者對松鼠的喜愛之情。
2、感悟作者通過具體事例來表達喜家之情的方法。
課前準備:學生初讀課文,盡量把課文讀流利,讀通順,把不懂的做上標記,并按集有吳松鼠資料。
教學流程:
一、談話導入:
1、師:同學們前面我們學習了《老人與海鷗》,你喜歡《老人與海鷗》嗎?你還記得課文肉容嗎?(給學生時間讓學生積極發表自己的觀點)。
2、師:大家還記得學習《老人與海鷗》這篇課文的方法嗎?
學生交流,然后師生共同回憶讀書的主要方法。
3、師:很好,同學們不僅喜歡《老人與海鷗》這篇課文,而且還記得這篇課文學習方法。今天我們再來學習一篇人與動物和諧相處的課文(邊說邊板書課題)
(這一環節的設計意圖:因為是自讀課文,所以我們完全可以閱讀權放手給學生,但是方法指導是非常必要的,因此在導入中我們重點是方法的提示)
二、課前交流:
師:課前老師布置同學們自讀了《跑進家來的松鼠》這篇課文,而且要求大家搜集有關松鼠的一些資料,同學們都做得怎樣呢?
1、教師檢查學生讀書情況:(提好“三問”)
① 讀了這篇課文的同學請舉手(所有學生都舉手)
②認真讀了課文的請舉手(一部分學生舉手)
③完全將這篇課文讀懂的請舉手(舉手的更少了)
師:沒關系,我們等會兒把不懂的地方提出來,讓老師同學幫助你。
2、交流課外搜集的資料
① 、請學生拿出自己搜集的資料比一比,誰搜集的多又好,互相交流,老師巡視。
②、讓學生說說自己搜集資料的方法。
3、小結同學們都搜集了很多,你們想看看老師搜集的資料嗎?(出示資料,播放動畫)(這一環節的設計意圖是:重在對學生課外情況進行回顧,這樣安排,不僅有利于督促學生養成良好的課外學習習慣,而且還引導學生掌握了科學的學習方法。另外,通過補充相關的資料,既激發了學生的興趣,又豐富了學生的積累)
三、自主讀書:
1、認真將課文讀一遍(學生讀課文后老師提示:)
師:同學們,讀了課文,也搜集了資料,現在老師再要求同學們認真地,用最快的速度讀一遍,必須時可在書上做標記。
2、學生對照問題再讀課文。
師:我們來看看下面幾個問題,你能回答嗎?(課件出示問題)
①、從課文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松鼠的可愛?找出相關句段讀一讀。
②、松鼠是怎么儲藏過冬的糧食的?儲藏在什么地方?
③、在描寫松鼠儲存過冬糧食時,哪些地方寫得最具體?找出來讀一讀。
④、你認為課文流露出作者一種怎樣的感情?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來?
讓學生根據以上問題在書中、點、批、畫。
(這一環節的設計意圖,重點幫助學生以較快的速度讀課文,理解課文,由于本課是自讀課文,因此以“問題”引導為主,而且幾乎所有的問題都具有“全局性”即必須在通讀全文的基礎上才能完整地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