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娜麗莎之約》教學實錄
(生讀課文并試背)創設情景,介紹畫作
師:或許我們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夢,那就是與蒙娜麗莎相約。假如中國政府和法國政府經過多次交涉,這幅畫能夠遠渡重洋來到寧夏,就在我們上課的現場展出,假如說你就是這幅畫作的解說員,你會怎么樣用語言把這幅畫作介紹給老師?介紹的過程中,可以介紹畫面的局部,可以整體介紹,還可以結合資料進行介紹。
(學生準備后指名說,教師指導。)
拓展延伸,感受繪畫藝術魅力
師:這幅畫的作者是達.芬奇。(多媒體出示畫像)他具有多樣的才華,他的一生留下了許多杰作,我們一起來看。(配樂展示畫作)
(學生觀看)
師:畫中人物是如此平靜,一幅幅畫作融入著達?芬奇的理想、智慧以及他的精神追求,一幅幅畫作是達?芬奇才情魅力的展示,最后的這幅畫,是最后的晚餐,關于這幅畫還有一個有趣的故事,這也是我們今天作業里面的一項內容。
師:今天的作業是:第一,搜集這幅畫作的資料,欣賞這幅畫作。第二,選擇一幅畫作進行介紹,可以是《蒙娜麗莎》,可以是達?芬奇的其他畫作,還可以是我們喜歡的畫作。第三,搜集欣賞其他藝術形式,感受藝術魅力,辦一期手抄報。這三項作業,根據自己的情況,選擇一項完成。下課!
點評:緊扣單元主題及課文特點,由課內引申開去,進行了適度的拓展和延伸,讓學生感受繪畫藝術的魅力,受到藝術的熏陶;作業沒計也緊緊圍繞單元訓練重點,由易到難,供學生自主選擇,突出了重點。
總評:
一、體現了略讀教學的特點
略讀課講究整體求略、部分求精,提倡給予學生更多自讀和交流的實踐機會。孟老師根據單元訓練重點和課文前的“連接語”,設計了統領全文的大問題:“你從文中哪些描寫中看出這幅世界名畫的魅力”,充分放手讓學生圍繞問題自學,引導學生自主閱讀、潛心感悟、動手批畫。在匯報交流的過程中,雖然也融合運用了精讀的方法,引導學生對文章的重點之處、精彩之處進行了較為細致的品味,但始終緊緊圍繞主問題展開,主線明晰,凸顯重點。
二、實現了語言的積累與語言運用
孟老師將畫作和文章有機整合,引導學生觀察畫作、賞析語言、品味寫法。在短短的略讀課上,給予學生較為充足的時間朗讀、背誦,還創設了小解說員介紹畫作的情境,鼓勵運用,完成了語言“吸收”與“傾吐”的過程,提供了積累語言、運用語言的實踐機會。
三、滲透了方法的指導
略讀教學不等于略讀,在略讀教學中光讓學生略讀是不夠的,還要授之以法。本節課,在引導學生通過語言文字感受畫作魅力的同時,滲透了“側面描寫和正面描寫相結合”“發揮想象”“由遠到近”“從整體到局部”等寫作方法的指導,為學生今后的自主閱讀、讀寫結合奠定了基礎。
四、進行了適度的拓展和延伸
為突出本單元的“感受藝術的魅力”的主題和“……欣賞各種藝術形式的美,培養熱愛藝術的情操……”的訓練重點,通過播放、欣賞達?芬奇的其他畫作和有層次性的自選作業,進行了適度的拓展和延伸,構建了課內外的聯系,讓學生在欣賞畫作、完成作業的過程中,繼續感受藝術的魅力,培養審美情趣和熱愛藝術的情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