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抄寫員》教學案例
預設與生成是語文課堂教學中一對辯證統一的矛盾,精心預設能使教師更好地調控富有變化的動態課堂,而課堂上出現的精彩的生成又促使教師靈活地調整預設思路,課堂因此充滿生機。語文課的教學要取得實質性的好效果,我認為首先教師要有課前的精心預設,同時注意預設內外生成的把握與調控,其次就是要文道結合,充分重視加強學生對文本的認識與體驗,把聽、說、讀、寫等幾個方面的培養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只能這樣,才能真正地使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得到較全面的提高。下面,我就《小抄寫員》一課的教學談談自己在這方面一些初淺的認識。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進一步理解課文內容,體會父子之間的深切之愛。學習通過人物的心理活動展示人物思想品質的表達方法。
2、能力目標:培養學生感情朗讀課文的能力。培養研究性學習的能力。
3、情感目標:熏陶、感染、塑造學生的靈魂,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積極的人生態度。
教學重難點:
1、通過品讀揣摩人物思想感情,領悟作者通過人物的心理活動展示人物思想品質的表達方法。
2、對學生進行愛父母、愛家庭的親情教育。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片斷一:
師:在我們的課文里,有這樣一個男孩,他在長達4個月默默忍受父親誤解責備,偷偷幫助父親抄寫郵簽掙錢養家,他是誰?
生:敘利奧。
師導出課題:小抄寫員,并板書。
師:你覺得敘利奧是一個怎樣的孩子。
(課堂預設是:他是一個孝順、懂事,有家庭責任感的孩子。)
生1:我認為敘利奧是一個孝順、懂事的孩子。他能體貼父親。
生2:我認為敘利奧是一個有責任感的孩子。
師:我也這么認為。而且,是一個有家庭責任感的孩子。
生3:我認為敘利奧是一個堅強的孩子。因為他被父親那么嚴厲的責罵,都能把眼淚忍住了。
【這里,學生的回答雖然與我課前預設的答案不完全吻合,但我覺得她回答得非常正確。是啊,假若沒有參考書,或許自己所說答案還不如學生呢!說實話碰到這樣的事情已是常事。有時遇到都是當時感覺挺不自在,但過后都不再想那么多。有時我也常想:為什么對于許多問題的答案我們教師都能信口道出而且絲毫不差?原因只有一個:因為我們有教學參考書。能真正反映我們教師自己想法的答案到底有多少?原因只有一個:自認為從教多年對教材早已吃透根本不需要認真動腦思考找尋其他答案。出現這種現象原因何在?思前想后,我想原因可能有多種:或許是受多年教學經驗的禁錮答案已成固定模式,或許……這時我不由又想起了前不久看過低年級的這樣一道考試題:我聽見 。(讓學生把句子補充完整)一生補充的句子是:花開的聲音。教師將其打錯。教師在這里為什么要打錯,我想肯定是受固定答案的禁錮。于是我想了很多,許多問題的答案已經不是唯一的了,但仍有一部分教師死搬教條,在詞字上摳毛病、找茬、扣學生分。那怎樣才能一改“死”的局面呢?我想首先教師應充分地認識什么是真正的素質教育,自覺地不斷更新教育教學理念。其次,教師認真備課還是不可缺少的。倘若我們教師每次拿到教材都能像第一次拿到生教材那樣用心備課,我們的思想就會更開闊,我們的課堂就會更有意思,真正出現百花齊放的壯觀景象了!所以,我在課堂中也給予了她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