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光曲》課堂教學實錄
(一)以詞串文,輕叩心扉
師:同學們,我們先來聽寫詞語。《月光曲》這篇課文是一個傳說,請寫下——“傳說”。這個傳說講的是《月光曲》這首曲子是怎樣譜成的,第二個詞語——“譜寫”。下面聽寫一組詞語,注意先聽后寫——“盲姑娘、蠟燭、琴鍵”。
師:這組詞語里面,盲、蠟、鍵都是生字,注意“蠟”字,有的同學誤認為它跟“燭”一樣是“火字旁”,其實是“蟲字旁”。“蠟”古代的意思是動物的油。這位同學“鍵”字筆順不規范,“鍵”是左右結構,最后寫“建字底”。
師:最后一個詞“清幽”。你們覺得清幽的月光是怎樣的?
生:就像輕紗鋪在地上一樣,非常朦朧的感覺。
生:清幽的月光是皎潔的月光,是寧靜的,有一種詩情畫意的感覺。
生:我覺得特別柔和,讓人覺得舒服。
師:老師課前查了一下字典,發現這個幽字有三種解釋(出示解釋),你們覺得“清幽”的“幽”應該取哪一種解釋呢?
生:第二種。
師:是的,清幽的月光給人的感覺是沉靜的安閑的。
同學們,這個傳說講了一件什么事呢?請你選擇剛才聽寫詞語中的一個或幾個來說一說。請大家先自己準備一下。
(生自由練說。師指名說,教師作了肯定。)
師:同學們,究竟是什么打動了音樂家貝多芬的心,讓他創作出傳世名曲《月光曲》呢?請同學們默讀課文,到字里行間去尋找原因。
(二)一番對話 聆聽心聲
語段一:
“這首曲子多難彈啊!我只聽別人彈過幾遍,總是記不住該怎樣彈。要是能聽一聽貝多芬自己是怎樣彈的,那有多好啊!”
一個男的說:“是啊,可是音樂會的入場券太貴了,咱們又太窮。”姑娘說:“哥哥,你別難過,我不過隨便說說罷了。”
師:請同學們好好讀一讀這段對話。(多種形式引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貝多芬是一個音樂家,有一顆敏感的心,他往往能從別人的話里面聽出言外之意。你認為他會從這句話里聽出什么?
生:貝多芬從這句話聽出了盲姑娘渴望聽到自己的曲子。
生:貝多芬從“那該多好啊”這五個字當中感受到盲姑娘對音樂的執著和渴望,聽自己彈一首曲子是她夢寐以求的愿望。
生:盲姑娘之所以不能參加自己音樂會是有苦衷的,她在壓抑自己的情感。
師:你認為她的苦衷是什么?
生:她家境貧寒,買不起票,沒有機會親自聽貝多芬彈琴。
師:你們是從哪些地方感受到盲姑娘家境貧寒的?
生:他們家點的是蠟燭,燭光很微弱,住的是茅屋,鋼琴也是舊了,說明他們家家境貧窮。
生:盲姑娘的哥哥說“音樂會的入場券太貴了,咱們又太窮。”兩個“太”讓我感到了他們家境貧窮。
師:貝多芬聽出了這個姑娘雖然雙目失明,但依然熱愛生活;雖然家境貧寒,但從沒放棄過對藝術的追求。他的心被觸動了。我們一起帶著這份理解再讀一讀盲姑娘和哥哥的對話。(學生讀。)
師:聽到這里,貝多芬又聽出了什么呢?
生:我感覺貝多芬還聽出了姑娘的善解人意,因為想聽貝多芬彈琴是她一直以來的愿望,但她后來又說“不過隨便說說罷了”。她想安慰哥哥,她不想讓哥哥為家里窮聽不到貝多芬彈琴而難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