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抄寫員》教學反思
《小抄寫員》教學反思
《小抄寫員》是一篇優秀的外國文學作品,這篇課文篇幅較長,在教學時,我改變了備課中已設定的教學模式,而是從題目入手,讓學生大膽質疑。沒想到“一石激起千重浪”,一只只小手高高地舉了起來,就連平時極少舉手的同學也是一臉的興奮,手也舉得高高的。我引導學生帶著問題讀書,我發現學生讀書興致很高,而且找到答案時會自覺地標上記號。時間不長,近20個問題在學生爭先恐后的參與中全部解決。之后,我又引導學生圍繞敘利奧的心理活動描寫進行了重點講解,學生回答得非常到位,真切地感受著敘利奧一次次的心理活動,從而明白了敘利奧是一個懂事的孩子,孝順的孩子,有家庭責任感的孩子,關心體貼父母的孩子。當讓學生結合實際談體會時,學生又一次表現出了空前的活躍,說出自己幫父母做了哪些事,盡管許多事情是舉手之勞,如送垃圾、洗碗、掃地等,但起碼讓學生知道了應關心體貼父母,達到了預期的教學目標。由此我想到:問題是開啟學生智慧的一味妙藥,教師該放手時就放手,但放手不等于撒手,只要教師合理調控,正確引導,往往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何樂而不為呢?
六年級《小抄寫員》教學反思
本文無論從學生的思想,還是從語文學習上看都很有現實意義。從文章的思想內容看,敘利奧與六年級學生年齡相仿,敘利奧面臨的家庭經濟環境雖然與我國小學生不盡相同,但是學生關心體貼父母,增強對家庭的責任感是所有青少年面對的共同問題,尤其我國現在的少年兒童,大多數從小受到溺愛,體恤父母、老人的意識較差,本文就很具有針對性。從表達方法看,這篇課文構思嚴密,敘事清楚,主要通過人物心理活動的描寫表現人物的思想品質。這是一篇讓學生體會思想感情,領悟表達方法的好文章。所以,我將本課的重難點確定為: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對學生進行愛父母、愛家庭的教育;領悟心理描寫對表現人物思想品質的作用。在教學中,主要突出以下幾點 :
1、切入重點,自主探究。
在教學中,我圍繞“父子情感”這條感情主線,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合作探究,將父親責備兒子而兒子受冤枉的情景制成表格,通過父子間的神態、動作、心理、語言等方面對比,悟出敘利奧可貴的品質。反復閱讀文中重點段落,感悟字里行間的思想感情。創設氛圍,讓學生在具體環境中展開討論,深入體會滲透在課文語言中的真情實感。
2、扮演角色,自主評價。
語文是實踐性較強的課程。教學中我引導學生找出文中最受感動的地方,有感情的讀出來,再同小組同學一起分角色讀,有表情動作地進行表演讀。要求其他學生給予評價。讓學生在主動評價的過程中進一步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感情,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3、升華主題,拓展延伸。
在學生感悟到敘利奧思想品質,精神境界后,升華主題,創設情境,引導學生對敘利奧和他父親說句自己的心理話。課后舉辦以“當受到誤解的時候”為主題的演講會,讓學生聯系實際,談自己親身體驗。教育學生正確處理矛盾沖突,培養學生承受挫折的能力。
《小抄寫員》教學反思
教師就是在一次次講課,一次次反思中成長起來的,講課前準備的越充分,反思時也肯定越深刻,那么教師自身也就成長的越快。講完這次《小抄寫員》我陷入了深深的反思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