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抄寫員》教學設計
2.今天我們學習的這篇文章選自意大利作家亞米契斯的名著《愛的教育》,這部作品以一個小學生的名義,通過日記體的形式,講述了很多感人的故事,使人受到情感上的教育和熏陶。課下請同學們找到這本書,用我們今天所學的方法認真閱讀,別忘了把你的收獲應用到生活實踐中、再記錄到日記本上! 板書設計: 小抄寫員 起因——經過——結果 啟示:體貼父母 分憂解難
*檢查預習情況 *交流預習方法 *夯實字詞基礎 *鼓勵自學、思考、質疑,培養(yǎng)良好的讀書習慣 *因為學生首次學習長文,課后還將推薦閱讀類似長文,所以在此要反復訓練,使學生切實掌握概括文意的方法。同時口頭表達能力得以提高。 *抓重點,找線索,緊扣敘利奧的心理活動,感悟人物美德。 *領悟作者通過人物心理活動,展現人物思想品質的表達方法。 *感悟主題,總結人物特點。 *從文本走進生活,領悟做人的道理。 *不能只停留在說話上,而要引導學生將所受教育落實到生活實踐的點滴小事中。 *逐層深入,由說到做還要寫出來,這也是德育行動的一個督促措施。當然,隨后必然還要有日記評析和德育活動等一系列的獎勵措施,將學校教育滲透進學生的思想和行為。 *學一篇是為了讀一本,掌握閱讀方法,學生的讀書收獲會更大。 *拓展閱讀,加強思想教育。 *想與做并行,讀與寫結合,提高學生寫讀后感的水平。
孩子也有自己的責任從你背起書包上學那天起,你就從一個幼兒園的小朋友變成一名小學生了,于是你就有了當學生的責任。老師會告訴你一句話: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你做得怎么樣?先別急著說“好”或“不好”,請先聽我講一個小學生的真實故事。一群美國中小學生利用假期到中國生活了幾天,11歲的戴瑞是其中最小的一個,她給中國學生印象最深的是那個與她年齡不大相稱的大背包。一天,游天壇公園時,同行的一名中國學生想助人為樂,便走過去對戴瑞說:“我?guī)湍惚嘲桑?rdquo;不料戴瑞睜大雙眼,疑惑不解但又彬彬有禮地說:“謝謝你!自己的東西應該自己拿呀!”其實戴瑞的父母和兄長就在她身邊,而且他們各自背的包要輕巧得多。有人問戴瑞:“外出都是自己拿東西嗎?”她微微一笑點點頭。這件事讓我感慨萬千。自己的事情能不能自己做,也許就是下一代競爭的起跑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