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賣火柴的小女孩》第一課時說課設計 2份
第三步,學習第一段。
第一環節,整體感知,了解大意。
安排問題:小女孩留給你什么樣的印象?文中哪一句話最能概括這一意思?找出中心句“可憐的小女孩!”。抓住這一統攝全段的句子,展開第一段的教學,能省時高效。
第二環節,部分入手,精讀理解。
找描寫小女孩可憐的詞句,抓住四句描寫冷的句子,先重點指導第一句“在這又冷又黑的晚上,一個光著頭赤著腳的小女孩在街上走著。”后面三句放手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學習方法去體會小女孩的可憐,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同時激發學生的創造欲望,嘗試使用自己的學習方法,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小女孩的可憐的第二方面是餓,我作略處理,進而理解“無人疼愛”這一方面,從而使理解句子的第一層次即理解比較簡單的句子的教學告一段落。
第二層次句子的理解是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先扶學第一句“那是一雙很大的拖鞋——那么大,一向是她媽媽穿的。”先理解句子字面的意思,講拖鞋大,再聯系上下文體會這句話的意思,最后通過朗讀體會,之后小結學法,授之以漁,學生運用學法,遷移到另一句的學習,同時落實了本單元的訓練重點,突出了重點,突破了難點,努力達到葉老所說的“逐漸去扶翼,終酬放手愿”之理想境界。
第三環節:回歸整體,深化理解。
首先,回顧小女孩的可憐體現在冷、餓、沒有歡樂、無人疼愛四個方面。
其次,運用掛圖進行訓練,加深理解,以“可憐的小女孩!”為開頭或結尾說話。掛圖讓學生直觀地感受課文中描述的形象,學生在說話的過程中鞏固剛才所學的內容,培養了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又受到了一次情感的熏陶,同時培養了想象能力,達到一石三鳥的效果。
最后配上風聲,努力創設情境,齊讀第一段,使學生再一次在整體感知第一段的基礎上,充分表達出對小女孩的同情,結束第一段的教學。
總之,第一段的教學體現整體——部分——整體的思想,遵循教師主導,學生主體,訓練主線的原則,突出讀的訓練,努力使語言文字訓練和情感熏陶有機結合,自然地突出重點,突破難點。
最后一步,略學第三段,切入結局,留下懸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