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匆匆》教學實錄
師:同學們可能都不認識我,我姓薛。有同學姓這個姓嗎?(無人舉手)這個姓很少,所以很珍貴。(生笑。)
師:今天我們學習第2課,讀題──
生:齊讀課題。
師:預習過課文嗎?你在預習過程中都預習了什么?
生:我把課文讀了三遍。
師:你很自覺,沒有要求,你能自覺地讀3遍。不錯。
生:我先看了預習提示,然后根據預習提示中的問題,去讀課文。
師:能夠根據預習提示有針對性地預習,很好。
生:我把預習中遇到的問題都想好了。
師:(笑)了不起,答案都想好了,能透露一個給我嗎?
(生笑。)
生:不能。
師:還保密呢!你能帶著思考進入課堂,收獲就要比一般同學多。
生:我借助工字典解決了預習中不認識的問題。
師:能借助字典、詞典等工具書來解決預習時遇到的問題,這是會學習的同學。
生:我邊讀邊想有什么問題,想了每一段的段意思。
師:一邊讀一邊想,這是很好的學習習慣。
師:好像還有很多同學搜集了許多名人名言,是你吧。
生:高爾基曾說了一句有關時間的名言警句。
師:這句話記得嗎?能背出來嗎?
生:“世界上最快而又最慢,最長而又最短,最平凡而又最珍貴,最容易被人忽視而又最令人后悔的就是時間。”
師:小結:大部分同學都認真讀了課文,有的根據預習提示進行有針對性地預習;有的帶著問題進入課堂;有的借助工具書解決預習時遇到的問題。這些都是你們在預習時自覺做到的,這是一種很好的學習習慣。堅持這個習慣,你必定受益終生。
師:課文讀了三遍的同學請舉手。
(生全部舉手。)
師:讀了三遍以上的請舉手。
(生無一人舉手。)
師:(笑)你們都統一要求讀三遍啊?
師:讀得怎么樣,你來選擇其中一段讀,我們看看你讀得三遍與他人讀得三遍有什么不同。
師:你來讀第一自然段。
……
師:讀得不錯,很流利。這第二個句子很長,“但是,聰明的,你告訴我,我們的日子為什么一去不復返呢?”讀得很流利,不錯。誰再來讀給我聽聽,也能像他讀得那么流暢嗎?
生讀。
師:別急著坐下,考一考,你在讀這一段的時候想些什么?心情有沒有什么變化?
生:(略停一下)這一段中有問句,感情要深厚一些。
師:你注意了這段中有4個問句,感情不同,他注意到了,兩位同學這一段都讀得很好,邊讀邊思考,說明他們讀得很專心投入。
師:誰來讀讀其他的自然段,是不是都像他們一樣認真?
生讀第四小節(強調“呢”)
眾師笑。
師:他讀得很投入,(笑了)因為他的得很沉重。內容可能很沉重,但有些詞語可以讀得比較輕快。誰再來讀一讀這一段?
生讀(依然強調“呢”)。
師:比較輕快,很好!但是,你說說看為什么一定要強調“呢”呢?
生:因為作者好像是有問題在問我。
師:誰能不通過強調“呢”來體現這是問句。
生讀得很好。
師:美嗎?象她一樣讀,會給人一種美的感受,一種全新的感受。
生:我來讀最后一小節。
師:為什么?
生:一來是這一節很短,二來是這一節也很重要。
師:我們就請你來讀讀這最重要的一句話。
生讀。
師:他雖只讀了一句話,這卻是課文的靈魂,這個問句的答案文中沒有。正是因為這個問句,使這篇文章成為千古名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