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心木》學案設計
教師提出要求:(1)4號同學發言,其他同學補充發言。(2)發言同學說話要條理清楚,語言準確,傾聽的同學要專注,聽后作補充或發表不同見解。
學生交流過程中,及時走到學生中間與學生共同討論,并觀察各組交流情況。
4、小組交流結束,教師對交流充分,表現突出的小組給予肯定。
四、精講點撥,鞏固訓練。
指名發言,教師相機引導點撥。
點撥一:種樹人奇怪做法:(1)來得沒有規律(隔三差五)(2)澆水的量不確定。(3)來得時間不一定(或早上、或下午)(4)來時總帶幾株樹苗補種。
點撥二:對種樹人的話的理解。
點撥三:我的啟示:①“不確定”的意思:生活中不可預料的一些坎坷、曲折、磨難。
②啟示:人只有經得起生活中風風雨雨的考驗,才能成為堅強的人,有作為的人。
③結合實際談談自己的啟示。
點撥四:有感情地朗讀作者受啟發的句子。
四、檢測反饋,拓展運用。
1、你覺得作者為什么要以《桃花心木》為題。相機引導學生發現“借物喻人”的習作特點。
2、我們以前學過哪些借物喻人的文章。《白楊》
3、讀《同步閱讀》中“借物喻人”相關文章。
板書設計:
桃花心木
樹苗 人
會找水源 生活考驗
拼命扎根 鍛煉獨立自主的能力
長成大樹 努力成長
(種樹喻育人)
教學反思:
新課標認為,課程不是孤立于生活世界的抽象存在,而是生活世界的有機構成;課程不是把學生與其生活割裂開來的屏障,而是使學生與其生活有機融起來的基本途徑。教學中,我有意識的引導學生聯系生活來理解,領悟文中蘊含的道理。學生從生活實際出發,談了許多自己的親身經歷,如獨自一人在家鍛煉了自己獨立自主的能力;父親下崗重新尋找工作等等。學生結合實際明白了育人的道理:“不只是樹,人也是一樣,在不確中生活的人,能比較經得起生活的考驗,會鍛煉出一顆獨立自主的心。”